第二章 小楼夜雨(中)

更新时间:2005-4-28 18:11:00 字数:6756

永宁王一走,大殿内就剩下紫苏与齐朗了,两人似乎一时间找不到话题,殿内一片沉默,紫苏没有让齐朗走,但又久久地没出声,不过最后,她还是先开口了。

“景瀚,听说你还没有将姨母接来京的打算,是吗?”用家常事开口应该好些吧?紫苏暗忖,对于自己将要说的话,她还没有把握。

“臣想,还是等国丧结束之后再将母接来。”齐朗从来不急,低着头平静地回答她的话,从入仕途以来,他与紫苏之间一直恪守礼制与君臣之分,询问应对更是极为刻板,鲜少有以往那种默契,尽管也曾为她谋划,可是他明白,紫苏已经可以独立策划许多事了。

紫苏在心中无奈地叹息,她何尝不明白随着身份的改变,一切都已不同,可是,她需要找回那种幼时的默契,因为在摄政的过程中,她需要齐朗:“那么你的婚事呢?”至于其他,她明白那会太过奢求。

齐朗心中一紧,没想到她会问起这个问题,但是,他还是回答了:“臣母退了婚书。”其中的缘故他也不明白,但是,隐约知道是卢家得罪了母亲。

“姨母还是如此直率啊!”紫苏微笑,齐朗的母亲从来乐天直率,看不顺眼的人与事向来是直言不讳,占住道理,不管是谁,都让人家下不来台,是位很令人尊敬的长辈。

“娘娘过誉了。”齐朗会心一笑,明白她的意思。

“长辈肯定都有值得敬重的地方的!”紫苏笑道,“就像谢老、湘王……”

“娘娘,湘王不能说是您的长辈吧?”齐朗提醒。

“也对!”紫苏点头,“小时候的习惯了!”她不由失笑,看见齐朗也轻轻摇头微笑,心中略略平定。

思忖了一番,紫苏看着齐朗的眼睛认真地开口:“景瀚,你知道陛下为什么选你为顾命大臣吗?”齐朗只是少府令,虽然亲近皇帝,但并非枢密重臣,品阶也不过正三品,托孤顾命,怎么也应该有他,可是隆徽皇帝却把他的姓名加入顾命辅臣之中。

“臣不知道。”齐朗如实地回答,当时听到遗诏,他还真不敢相信呢!

“因为你有安邦定国的才华,如果我猜测得没错,陛下从一开始就很欣赏你,只是当时,他失去了心中的平衡。——他毕竟是位明君。”紫苏很敬佩地说道,“其实,这三个月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些事情——如果,我没有入宫,陛下应该就不会失去一贯的平衡,他会做得很好。”

紫苏的话语间流露出浓浓的忧伤,也很自责。

齐朗想到隆徽皇帝曾经对自己的策论大加赞赏,不禁也很感激他,但是对紫苏所说的后半段话却有不同的见解:“世族的确有很多不好之处,历代君主都想削弱世族的力量,陛下想完成这一事业,他就该已经料到其中的困阻,仅仅因为您就失去平衡,陛下不太理智。”居于上位就应断绝私情,以天下为大爱之在。

“这倒是!”紫苏点头,“但是,我始终很佩服他。”居于上位并非他所愿,但是,至少,他是个有勇气的人,不像自己。

齐朗不太明白,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因为他知道,紫苏并没有说出她真正的意图。——也许是多年来的习惯了,即使很清楚齐朗对自己的忠诚,紫苏仍会绕上一大圈才说出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领教几次后,齐朗也就明白了!幸好,两人都有绝佳的耐心。

不想再在这些事纠缠,紫苏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

“景瀚,陛下曾问我为何入宫,我只说了一个答案。”紫苏轻轻地诉说自己的想法,“至略是个伟大的国家,可是,我们却经历了近三百年的苦难:圣清灭亡之后,先是内乱,各个地方,只要稍要实力的人都想称霸一方,到最后,却是外族来统治,不,那不是统治,只是纯粹的奴役,但是,民众却顺从地忍耐了!为什么?因为他们所求也不过就是吃饱穿暖,家门平安而已!直到那奴役的痛苦再也无法忍耐了,民众才揭竿而起,阳氏的祖先在那场动乱中获胜,可是,却也依靠了强大的臣属,在很多事情上不得不妥协,以换取皇朝的稳固!不过这一切都不是最重要的的,最重要的是,民众对皇朝并没有全心的的信赖,他们不相信元宁能够与外族相抗衡,即使元宁的军队取得再大的胜利,他们仍在恐惧!”

“两百年的屈辱始终烙印在民众的内心,还有寒族与世族的严格区分,普通的民众怎么会真正拥护这个皇朝呢?——元宁皇朝的基础是摇晃的!”

紫苏停顿了一下,目光紧紧地锁着齐朗的眼睛,齐朗惊讶的神色没有任何掩饰。——这是他当年说过话啊!

“我一直记着你说过这番话。这也是我入宫的原因之一。”紫苏坚定地说道。

“娘娘……”齐朗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如果,他的话是她入宫的原因,那么,他以后应当如何面对她呢。

——“我要让至略成为最强大的国家;我要让元宁成为最传奇的皇朝;我要让我的名字在千秋万代之后仍被人记得!”

——“我也要!我也要让我的名字流传千古!”

千载史册耻无名!

最初的出发点永远是最简单的!简单透明如最纯净的水晶!

——何等脆弱易碎的水晶!

——梦想之所被称为梦想,就是因为那个想法与现实有巨大的落差。

“景瀚,我没有告诉陛下,因为,我当时已经无法坚定自己的心了!一切都与我们当年的想像不同!我找不到坚持的理由!”紫苏的情绪有些激动,她不得不停下,以冷静一下,这时,齐朗才开口说话:“娘娘,我们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是,很多时候,世界先改变了我们!——也许只有那样,我们才有办法满足自己的欲望!”

当年的梦早已失去了最初的光彩,遥远得只剩下一个影子,甚至让人有时会怀疑它是否存在过,因为,他们都必须首先面对现实。

“只要我们没有超越自己心中的道德防线,任何手段都无所谓,是吗?”紫苏冷静地反问,显然已经冷静下来了。

“是!”齐朗没有丝毫的犹豫。

现实就是如此,也许当他们抓住梦想时,那个梦想已经不再那么让人激动,可是,如果没有那个梦想作为目标,他们的人生还能用来做什么吗?站在这个可以施展抱负的地方,他们怎么能够不去尽展才华?

望着齐朗,紫苏淡淡地笑开:“你们都是这样,似乎我做的决定都是对的!从来不指责我;即使我双手染血,也是对的!”

齐朗明白她在说什么,不由心疼万分,他无语地低头,掩去眼中的愧疚,好一会儿,他才轻轻言道:“因为你的决定是对的!你的双手是不该沾染任何鲜血的,那一切是我们的错!”

涛天洪水直逼京都,一边是京都重镇与千万军饷,一边是十万良田与无辜百姓,已难两全,唯有炸坝,保全其一,隆徽皇帝难下决断,边关情况危急,可百姓又有何辜?谢遥找上永宁王府,初掌王府的紫苏在一夜之间做出决定,以“代天行令”的金剑为信,命地方官员强行驱逐平民于高处,随后炸坝泄洪,不肯离开的百姓死亡逾百,但隆徽皇帝并未问罪,只是下旨洪区免赋五年。

杀一人存百人,毁百户救十城,是非孰清?所有人对此事缄口不提,却不知紫苏心中时时都在受着煎熬,却还必须为了王府,不能有丝毫流露,以免遭有心人士的陷害。

那该算是权力给紫苏的第一课!

那时永宁王的丧礼尚未结束,齐朗、谢清都在王府,这个决定是在他们仔细考量之后告诉她的,但是,最终下令的人却是紫苏!

“那是最正确的作法,即使时光倒溯,再回当时,我们也还是只能那么做!我对那些死去的人是愧疚的;可是,我不后悔当时向你那么建议,你难道不是吗?”齐朗看着她说完这些话。

“是……我不后悔!”紫苏淡而坚定地回答。——只要是自己的决定,她是不会后悔的!因为,她已经冷静客观而且审慎地考虑过了!

默默地看着她,齐朗明白她已经做了决定,也明白,即使那个决定将要用鲜血浇注,她也不会改变了,他也明白,她对他说这些的用意,可是,他没回答,却向她行礼告退,只是在到了殿门时,他说了一句承诺:“娘娘,请记住我们曾说过话;还有,您不会是独自一人的!”

紫苏知道他的意思,无论如何,至少他和谢清会永远支持她。

——“如果上天要怪,我们和你一起领受天谴!”

——“无论如何,上穷碧落下黄泉,我们陪你!”

回到寝殿,卸下繁琐的衣妆,紫苏抬手阻止宫女的服侍,对容尚宫说:“让她们退下,叫赵全过来。”

赵全很快赶来,恭敬地垂首等候吩咐,紫苏淡淡地笑着,对他说:“你去准备一下,本宫要出宫一趟,就你和容尚宫跟着,也不要多余的人知道。”

“是。”赵全立刻就去准备。

赵全准备了一顶小轿,宫门的侍卫见是赵全也没有盘查便直接放行了。出了宫,赵全才问道:“主子要去哪里?”

紫苏却没回答,冷淡地反问道:“你出入皇宫很方便吗?”

赵全一惊,忙跪下禀告:“奴才是告诉守卫,娘娘派人去看望永宁王妃,奴才跟着去采办些新鲜玩意儿孝敬主子。”

“知道了!”紫苏的语气缓下来,“去凌波苑!”

“是。”

凌波苑是湘王在京郊的别苑,如今住着他最宠爱的小妾,他也一向在此处过夜。

因为只是私苑,凌波苑没有太严密的守卫,只有湘王的侍卫,赵全递上长和宫的令牌,求见湘王,那些侍卫都是见过世面的人,一见令牌就知道是皇后的人,忙通报正与小妾用膳的湘王。

“皇后派的人?”湘王掂量着手中的令牌,思量着手下的报告,一下子想明白了,不禁笑道:“本王倒是小看她了!不错,看来皇兄的遗诏是有几分道理!”

“王爷?”侍卫不解地唤道,不知该怎么做。

“请来的人进来吧,!你们都恭敬点。”湘王吩咐。

“是!”

“王爷,是什么人啊?”湘王的小妾郑云颜见他如此反应,好奇地问道。

湘王不想与她多说,便让她回避,郑云颜笑着行礼告退,尚未退下,紫苏就已经进来,见状便笑说:“打扰王爷与如夫人了!”

“微臣参见皇后娘娘。”湘王依礼参拜,郑云颜一惊,俯身跪下:“贱妾参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秋万福!”

“免礼!”紫苏坐下后,让两人起身。

“不知皇后娘娘深夜来访有何贵干?”湘王站在一旁,直截了当地问。

紫苏没回答他的问题,笑说:“王爷请坐!”

“谢娘娘!”湘王依言坐下。

紫苏笑脸依旧,看向站在湘王身侧,柔顺地低头不语的郑云颜,道:“听说郑姑娘是当代第一才女,让湘王不惜一掷千金,只为博佳人一笑,今日一见,果然是色艺双绝!——湘王好福气!”

“娘娘说笑了!谁人不知娘娘才高八斗,心机城府更是高深莫测,微臣的小妾是风尘出身,当代第一才女不过是风月场中的招牌罢了!”湘王也笑着应对她的话。

紫苏失笑:“湘王这番话太委屈郑姑娘了吧?郑姑娘,你说是吗?”

郑云颜忙道:“贱妾出身低微,当代第一才女之名更是言过其实,娘娘如此说,贱妾实在是惶恐之极!”

紫苏淡淡地一笑,点头赞许:“不愧是书香门第的女儿,知书达礼,进退得宜!”

“贱妾家道中落,哪有什么教养?一切都王爷调教的!”郑云颜谦和地应答。

紫苏闻言,笑道:“的确!湘王的学识精深广博,天下闻名,本宫此次前来,就是希望王爷能好好教导太子,使太子成为一代名君!”

湘王微讶,他笑而不语,仿佛被这个提议吓致到了,实际上却是在思忖紫苏此举的用意与自己该不该接受,片刻之后,他对紫苏恭敬地说:“太子殿下有您这样的母后,日后定会有所作为!微臣才疏学浅,岂能胜任帝师一职?”

紫苏神色一敛,却只是垂下目光,什么都没说,厅内一片沉寂,郑云颜感到自己的手心已经汗湿,心更是跳得极快。

“湘王以为显成太后如何?”过了好一会儿,紫苏淡淡地笑开,询问湘王。

湘王微讶,思忖了好一会儿,不知该如何回答,最后,他还是回答了紫苏的问题:“雄才大略,胆识过人。”

“本宫问个不太恭敬的问题——与历代圣明君主相比,显成太后可有逊色半分?”紫苏笑问。

这真让湘王愣了一下,他还从未想过这种对先祖大为不敬的问题,良久,他才开口:“显成太后不比任何一位圣君差。”

“那么德宗的治世为何并非太平盛世?”紫苏的话语不再温和。

湘王一愣,不敢回答,毕竟是祖先的是非功过,后世子孙岂能随意评说,紫苏笑了笑,冷语:“因为杜英深!”

湘王一惊,明白她的意思了,不禁脸色一变,却也无法不深思其中的深刻内涵。

杜英深出身湖安杜氏,是中宗为德宗选定的三位顾命大臣之一,德宗天嘉三年,另两位顾命大臣相继逝世,只剩下杜英深一位顾命元老,而杜英深因姐姐明贤皇后的失宠与显成太后结怨,对显成太后的所有政策都持反对立场,甚至引发元宁最大最严重的一次党争,德宗的两位皇后都被牵涉其中,一废一死,德宗心力交瘁而亡,显成太后在处置杜英深后,也因劳累过度而薨世。

“王爷近来的作为与杜英深有何不同?”紫苏冷冷地开口。

“微臣惶恐!”湘王跪倒在地,惊出一身冷汗。

“丧制、孝服、登基大典,哪一项谢老他们不是依祖照祖制家法?王爷却为何事事反对?您是希望太子事事不顺吗?”紫苏毫不放松,紧紧逼问。

“难道,王爷怀着逆心吗?”

“微臣没有!”湘王坦荡地回答。他的确不曾有过大逆不道的想法。

“那就是对本宫不满!因为,陈氏家族的事与本宫关系密切!那么,王爷与杜英深有何不同?不过都是挟私怨不放,置国家大义于不顾的心胸狭隘小人!”紫苏冷言,“想我当年还以王爷是位明白是非公义的君子,极为敬崇!如今,真让本宫失望!”

湘王的脸色被紫苏的一席话弄得难看极了,青不青,白不白,好一阵子,他才回过神来,道:“娘娘言重了!臣受皇兄遗命,自会一心一意辅佐太子,使太子成为一代圣君,请娘娘放心!臣的所有谏言都是为了皇朝天下,决无私心!”他说得坦荡,连紫苏不由一怔。

紫苏冷哼一声:“本宫一介女流,王爷您这么说,本宫还能如何呢?只有相信了!”

“好!”湘王也是豪爽之人,哪里受得了这种话,干脆与紫苏将话说开,“娘娘,微臣既然蒙先帝信任,临终顾命,自然不会置国家于不顾,微臣绝非杜英深,这点请娘娘放心!但是,臣无法保证其它事情!”

“哼!王爷说得好坦荡!”紫苏不屑一顾,“只可惜,说了等于没说!”

湘王笑了笑:“微臣有微臣的立场!娘娘应该明白!”

紫苏定定地看着他,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但是,面上却不动声色地道:“王爷只要不是对付我们孤儿寡母,本宫就感激不尽了!”

紫苏长长地叹了口气:“其实,对太后娘娘,本宫不是不愧疚,但是,生在宗室,本宫太明白一切了!——我必须为我的儿子考虑!”

湘王不由皱眉,看着紫苏的恳切的神色,一时猜测不透她是否当真只是为了保住自己与太子的地位,但是,这种想法是应该的,他也想不出有什么不对,只能一言不发地听着。

紫苏苦涩地一笑:“王爷,紫苏的亲人并不多,一直以来,紫苏为了亲人可以不择手段,伤害过多少人,连我自己都记不清了。可是,我不后悔,只要他们能够开开心心地话着,活得比任何人都好,我也就满意了!”

“王爷的心情,本宫怎么会不明白呢?那种看着亲人受到伤害,却无能为力的心情,本宫怎么会不明白呢?”

“当年父亲被周扬国的人刺杀身亡,可是我们拿不出任何证据,当周扬的使臣到王府吊唁时,王府上下恨不得食其肉啖其血,可是,本宫却得硬拦下他们,还要对周扬的使臣以礼相待,那时,本宫已经麻木了!面对杀父仇人,却为了国家利益,本宫连闭门不纳都不可以!”

“为了至略,为了元宁皇朝,那些我们自己在意的东西又算什么?”

“王爷,如今太子年幼,正是人心浮动之际,如果顾命大臣之间无法合作,我们的国家就危险了!”

湘王一愣,竟是无话可说了!

紫苏见状,不再多说什么,起身离开:“本宫言尽于此,王爷的见识自然比本宫这一介女流高明!至于帝师之事,还请王爷再考虑一下!”

恭送紫苏离开,郑云颜柔声对湘王说:“王爷本也不愿与其对抗,为何不答应娘娘呢?”

之前,湘王刚说到这事。

湘王摇头:“无论想不想,愿不愿,该做的还是要做!”

“可教导太子又有何妨呢?”郑云颜不解。

“你自然不懂其中的深意!”湘王笑了笑,将她拥入怀中。

“那王爷告诉妾身啊!”她撒娇地倚入湘王怀中。

湘王饮了杯酒,淡淡地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只怕娘娘要的是我手中的兵权!”

“啊!?”

“不知这是她自己的意思,还是别人的建议?”湘王冷笑。

“赵全,从今天起,庆恩宫和湘王的一切事情,本宫都要知道!”上轿前,紫苏忽然下令。

赵全不解,但是还记了下来。

“就让湘王去坚持己见吧!”看着凌波苑通明的灯火,紫苏在心中冷笑。

PS:罢工两天校园网终于恢复,今晚我会更新三章。

第六章 以史为鉴(下)第八章 风云变幻(中)第三十章 高山流水(下)第三十六章 暮云长风(下)第十八章 涉江采芙蓉(下)第九章 惊天之变(中)第二十八章 高山流水(上)第二十一章 惊鸿照影(下)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八章 大礼将成(中)第十章 此消彼长(上)第三章 小楼夜雨(下)第十四章 简在帝心(中)第二十一章 惊鸿照影(下)第三章 夜星破梦(下)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七章 仁重苍生(上)第九章 针锋相对(下)第二十五章 冷月长风(上)第九章 针锋相对(下)第六章 碎月无痕(下)第三十章 高山流水(下)第十一章 波澜初起(中)第六章 云暗风轻(下)第九章 风云变幻(下)第六章 暗潮汹涌(下)第十一章 波澜初起(中)第四章 沧海风云(上)第四章 以史为鉴(上)第一章 烽烟漫道(上)第五章 云暗风清(中)第三十章 高山流水(下)第十章 此消彼长(上)第七章 浮云流水(上)第十九章 冠盖满京华(上)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说了一些中药方面的术语,在这里解释一下。第八章 浮云流水(中)第二章 任重道远(中)第十五章 长路漫浩浩(下)第十三章 孰能无情(上)第十一章 波澜初起(中)第十章风起云涌(上)第三章 任重道远(下)第四章 以史为鉴(上)第五章 碎月无痕(中)第九章 云烟犹故(下)第二十章 冠盖满京华(中)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七章 大礼将成(上)第十一章 吴钩霜明月(中)第十四章 风雨飘荡(中)第九章 风云变幻(下)第十一章 月榭凭栏(中)第一章 情之所钟(上)第二章 烽烟漫道(中)第十章风起云涌(上)第十章 惊天之变(下)第八章 风云变幻(中)第三十八章 随风而逝(中)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说了一些中药方面的术语,在这里解释一下。第十三章 巨浪涛天(上)第十二章 风起云涌(下)第十八章 载舟覆舟(下)第八章 惊天之变(上)第二十五章 冷月长风(上)第五章 云暗风清(中)第九章 惊天之变(中)第十一章 江山万里(中)第一章 小楼夜雨(上)第三十六章 暮云长风(下)第四章 碎月无痕(上)第二十四章 叶落知秋(下)第二十六章 冷月长风(中)第十二章 江山万里(下)第一章 上有弦歌声(上)第九章 云烟犹故(下)第三章 上有弦歌声(下)第六章 碎月无痕(下)第三十一章 长夜未央(上)第九章 谁能为此曲(下)第九章 浮云流水(下)第十三章 长路漫浩浩(上)第十五章 锋芒惊澜(下)第十八章 涉江采芙蓉(下)第八章 谁能为此曲(中)第九章 风云变幻(下)第四章 四顾何茫茫(上)第十五章 简在帝心(下)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十章 此消彼长(上)第十章 暗流纷起(上)第一章 上有弦歌声(上)第三章 小楼夜雨(下)第三十章 高山流水(下)第五章 碎月无痕(中)第三章 任重道远(下)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十二章 江山万里(下)第十章 惊天之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