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们!

确定了景祐改制内容,时间也差不多到了晚上七点多钟。

众人该各回各家。

按照以往惯例,赵祯都会送赵骏回去。

祖孙二人边走边聊,聊的内容一般不会是朝堂政务,而是生活的事情。

赵祯有的时候会问赵骏来了大宋习不习惯,是不是应该早点找个妻子,或者后世的生活到底有多便利之类。

嘘寒问暖,交流感情。

这也算是双方增加友谊的契机。

但今天范仲淹却死皮赖脸跟着,亦步亦趋。

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范仲淹家也在西城,在西外城的大观巷,跟赵骏还算顺路,都在西边。

可往常时候范仲淹都会先走,并且也不是走西华门,而是向东从临华门出后苑,再往北出拱宸门,随后再从西面的梁门里大街直接往梁门方向去。

如果他走西华门的话,还得先走南面到宫门,出了西华门后往西北方向的梁门去,从路程的远近来说,要绕不少路。

所以今天的举动显然很反常。

赵祯算是看出来这家伙应该是有话对赵骏说,走到延福宫就对赵骏说道:“大孙,今日朕就送你到这吧。”

“好。”

赵骏点点头,然后嘱咐道:“这段日子老哥还是多陪陪皇后,哪怕再不喜欢,那也是正宫帝后,未来还可能会诞下太子,应该好好对待才是。”

这段时间他们的感情也比较到位,两个人之间平等对待,而且历史上吕夷简、包拯他们规劝赵祯的时候,说话更不客气。

所以即便这算是过问赵祯的家事,但至少对于赵骏,乃至于吕夷简包拯他们这样的人来说,都没什么。

何况帝王的家事不是小事,特别是关于皇子的问题,每年大臣们都得劝赵祯几句。

赵祯轻点下颌道:“朕知道了,大孙放心,朕待会就去坤宁殿。”

“那我先回去了。”

赵骏就招招手,示意自己离开。

他走在前面,范仲淹向赵祯拱手行了一礼,便踩着小碎步跟了过来。

王守忠代赵祯送他们到西华门,不过王守忠老老实实地跟在后面,离了大概七八米位置,不远不近,似乎听不到他们说话的声音。

范仲淹到了赵骏身边,用比较轻的语气问道:“这次改制不错,似乎可以解决官员效率低下的问题。”

“不好说。”

赵骏摇摇头:“只是暂时确定了责任制度,但这些人要是没鞭策,没奖励和惩罚,怕是不一定将来能把政策落到实处。”

“那你怎么还助纣为虐呢?”

范仲淹皱起眉头道:“当初说好,支持我庆历新政,改变如今大宋冗官的现象,你现在反而让那么多官员有了职务,岂不是让冗官加剧?”

“错误的。”赵骏竖起一根手指头,说道:“第一,我这不叫助纣为虐,而是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范仲淹一头雾水,不明白什么意思。

“不错。”

赵骏应声道:“要想解决冗官问题,光靠伱和你后面那帮小伙伴蛮干可不成。必须要用一定的方法,而现在,我就正在建立一套自己的规则。”

从吕夷简最早让晏殊怂恿赵祯召他赐同进士开始,他就已经开始慢慢地步入到了大宋的官场,了解到大宋官场的情况。

之后又通过各种各样的事情,渐渐领悟规则,明白规则,从而开始建立起自己的规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还得感谢吕夷简,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阴谋诡计,又从晏殊、王曾、王随、宋绶、蔡齐、盛度等人身上,学到了为政的道理。

吕夷简他们想让自己进入官场,就是想让自己进入他们的规则世界里。那何不自己另外设立一套规则,来圈定这个政治体系呢?

这便是赵骏这些日子的感悟,有些是慢慢摸索,有些是灵光一现,相比于从前,他也成长和成熟了许多。

范仲淹不是蠢蛋,稍微思索一下,试探性问道:“这改制就是立一套规矩吗?”

“当然。”

赵骏双手一摊道:“你想想,大宋冗官多少?”

“一万多吧。”

“在我改制之后,大量闲散官员有了差事,他们要不要感谢我?”

“那是,我是他们,我也得感谢你。”

范仲淹揶揄道:“原来只是闲散官职,每月得不了多少贯钱,有了差遣之后,月禄倍增,冗官的开支就更多了。”

“还是错误的,这就是我讲的第二点。”

赵骏竖起了第二根手指头道:“我这么做不是为了冗官加剧,恰恰相反,是为了解决冗官的问题。”

范仲淹默然地看着他。

他其实经过赵骏的解释之后,不是搞不懂王安石变法以及元丰改制的区别。

但问题是他的庆历新政跟王安石变法也不一样啊。

王安石变法是为了改变大宋积贫积弱的情况,希望通过官府干预民间借贷,来达成缓解日益尖锐的内部矛盾。

而庆历新政则是处理冗官问题,制定严格的制度,罢黜大量的闲散官员,对门荫入仕的官员重拳出击,从而解决朝廷每年要给大宋那么多官员上千万贯的俸禄支出。

赵骏现在虽然是官场改制,可跟他的庆历新政南辕北辙。

景祐改制之后,冗官的数量不仅不会减少,反而增多,让那些官员都有职位了。

这不是扯淡吗?

原来一万多官员只是寄禄官,没有差遣,就少了一份重要的工资收入,朝廷也能减少开支。

现在都有差遣了,加上寄禄官和散官之类,花地钱岂不是更多了?

没道理的。

不过范仲淹也知道,赵骏一定会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

所以他静静地等着。

果然,赵骏继续说道:“景祐改制之后,看似冗官问题加剧了,但首先是官场规则制定之后,秩序不会再像以前那么混乱,不至于职责不明,互相推诿,甚至连自己上司是谁都不知道的现象。”

“嗯。”

范仲淹微微点头,改制之后,确实明确了职责。

赵骏双手背负在身后,又道:“在这种情况下我已经给他们建好了规矩,一个有制可循的依据。如果在这个时候,推广一则新政,出现了问题,那么是否应该按照新的规矩办事呢?”

“你的意思是?”

范仲淹下意识摸了摸胡须,眯起了眼睛道:“等景祐改制之后,便能够推动庆历新政。新政实施,若是那些人触犯了新规,就有罢黜他们的理由?”

“对了。”

赵骏一副孺子可教的态度,乐道:“老范,你终于会拐弯了。别老跟历史上那样,只会执拗,一根筋,得学会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

“冗官问题严重,你直接罢黜,那不是找罪受吗?”

“几万官员,门荫入仕的那么多,官场盘根错节,关系网复杂,你要都罢黜了,闹得官场人人自危,他们不跟你拼命才怪。”

“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个师出有名,季汉的诸葛丞相为什么北伐?是因为他要兴复汉室,这是正义的口号。”

“而我们要解决冗官,也要讲究师出有名。那你告诉我,罢黜官员最合理的理由是啥?”罢黜官员最合理的理由是啥?

范仲淹稍微思索一下后道:“若是在官员本身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就是无有作为,或者施展无方?”

“那就是了。”

赵骏说道:“原来官场制度混乱,连上司是谁都不知道,甚至还有大量的冗官,根本无事可做。你要罢黜他们,理由就不充分。”

“因为人家也有理由说的,我连上司是谁都不知道,我连自己的职责是干什么都不清楚,我甚至连差遣和职权都没有,你凭什么罢我的官?”

“那到时候你能怎么办?”

“所以任何事情都要讲究名正言顺,你是个官员,贪赃枉法的事情你不能干吧,干了被大家抓住,发现了,罢黜甚至坐牢,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谁都无话可说。”

“现在我做官场改制,就是为了把这个名分确定下来。让官场上的人都坐在了自己应该坐的位置上,确定了他们的权力,明确了他们的职责。”

“那么接下来你老范要进行改革,开始施政。下面的官员就得各司其职,按照你发布的政策进行推动。”

“要是他们干不好,那不就是他们的问题吗?罢黜他们不就有理由了吗?你说是吧。”

一席话语结束,让范仲淹那个叫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他醒悟过来道:“原来如此,原来这才叫名正言顺和大义凛然。”

说着他又赞不绝口地对赵骏称赞道:“汉龙,你果然是有大智慧的人,想的办法真是与众不同。”

“都是后人智慧,我也就是借鉴一下罢了。”

赵骏笑了笑。

张居正的改革是怎么做的?

就是先在公元1573年搞考成法,整顿吏治,把官员职责明确,然后制定考核绩效,卷死他们。

然后再改革军制,最后到公元1581年,等官场吏治弄得差不多,再出王炸一条鞭法,到了这个时候,官场上的反对声音就小了许多,政策直接改革成功。

所以赵骏就是在向张居正学习而已。

他说完之后,又对范仲淹道:“我觉得你的庆历新政还是要改改。”

“怎么说?”

范仲淹问。

赵骏道:“你信不信,我的这次景祐改革,可以顺利实施下去。”

“唔”

范仲淹想了想道:“我信。”

“景祐改革不罢黜官员,且让诸多冗官有了职位,又没有动枢密院,唯一不满的估计也就三司那群官员。”

赵骏说道:“对于大部分冗官散官来说,他们怕是举双手欢迎,那你猜猜为什么庆历新政失败?”

“哼。”

范仲淹冷哼道:“保守利益集团不答应。”

“那就是了。”

赵骏抬起头,看到了远处西华门,轻声说道:“所以庆历新政就不能直接规定要淘汰、裁减官员,你到时候参考我给你的张居正改革,先搞考成法,卷死那群人,再推新政,王安石变法,一条鞭法,还有什么摊丁入亩,都可以研究研究,之后他们干不了事,再找借口罢黜,不就能成了吗?”

“可是.”

范仲淹皱眉道:“天下官员本来就众,如今部门又多,新政又繁,我就怕监管不到。”

“那就多派御史巡查。”

赵骏说道:“各路的御史全部出动,各县、州衙门,每个月去一趟,现在官员那么多,一个路有二三十个御史很正常吧。天天让他们出差,监督各地新政实施,你包庇得了一个人,不可能每个人都包庇,卷不死他们!”

“这”

范仲淹睁大了眼睛,随后竖起大拇指,从牙缝间挤出几个字来:“牛逼。”

这段日子,他也已经知道这二字的含义。

现在这二字。

也算是他对赵骏的真心夸赞。

不过赵骏脸上倒没什么喜色,只是说道:“这么做肯定还有很多问题的,比如那么多御史到处跑,现在交通不便,跑一趟不容易,各县又要接待,显然会浪费大量公费支出,财政又会吃紧,未来就算大宋政治清明起来,这么挥霍无度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

“是啊。”

范仲淹感叹道:“我怕的就是你这么搞下去,国库会空虚了。本来就有很大的冗费问题,这样下去冗费冗官不更严重?”

“但跟冗兵比起来,这都不算什么。”

赵骏摇摇头道:“全大宋的官员年俸也才一千多万贯,我算过了,冗官基本上都是中下级官员,即便给他们差遣,每年最多也就多支出个一两百万贯,把那些高级官员的俸禄砍掉一半,都有几十万贯回本,这点消耗还是顶得住,关键还是冗兵。”

“我在历史上都不敢动。”

范仲淹悻悻道:“这个问题确实难办。”

“难办也得办。”

赵骏已经走到了西华门门口,门外有马车,狄青等人正在等着他。

他站在原地,对范仲淹说道:“能不能办成的关键还是在于你搞不搞得定西夏和辽国,打赢了,你在大宋威望风头一时无二,在我和官家的支持下,开启新政顺理成章。打输了,你就玩蛋去吧,我和官家都保不住你。”

这还真不是赵骏对范仲淹说话不客气。

而是他已经把西夏和辽国未来所有的动向都告诉了老范,老范这要是还打不赢,真就只能拿块砖自己撞死算了。

到时候别说吕夷简那群人不会放过他,怕是连赵祯都得被老范气死。

所以还是那句话。

要想达成目的,首先就是要振奋人心。

只要范仲淹能够打赢西夏和辽国,特别是辽国,裹挟着这两个大胜,从北方回来后,这个政制院候补同知的帽子,基本上就可以摘下,换成政制院同知了,而且地位可能比现在的吕夷简还高。

到时候别说搞新政,有了这个威望,就算是冗兵这个问题,怕是也可以碰一碰了。

“我知道了。”

范仲淹面容严肃地点点头,认真地说道:“明年你离京,我也离京,你去各地,了解大宋基层情况,我前往西北,整顿军务,战胜西夏和辽国,胜败在此一举,若是败,我便自刎,绝不苟且偷生。”

“好了。”

赵骏就走向马车,留下一句:“尽力而为就好,别太给自己心理负担,明天见!”

“明天见!”

范仲淹双手笼在袖子里,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矗立在皇城下一动不动。

而在老范的背后,远处西华门城门洞内,王守忠依旧立于原地。

于是赵骏的马车徐徐离开。

范仲淹的轿子在北面拱宸门,之前他派侍卫过去通知他们了,如今徐徐才来。

等范仲淹坐上轿子,消失在街道,王守忠才默默地退回宫里去。

有些事情,官家可以不说,但他不能不做。

第323章 大宋发展与国债第420章 黄河水清,李元昊死,天下大吉第395章 吹进攻号!第17章 吕夷简栽跟头318.第314章 给我轰!283.第279章 查查他们第417章 能登炮击事件,震惊日本158.第157章 官场改制的影响179.第177章 草菅人命第14章 好几层楼高的高人!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闲棋第360章 布局深远,只为今日274.第270章 时机已到,准备起兵!第438章 任岁月变迁,我独屹立于巅峰第106章 不能再一个人孤独地战斗第322章 双刃剑117.第117章 百官炸锅第393章 收析津,复燕云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229.第226章 辽宋战争打响263.第259章 给天下官员涨薪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第405章 铁甲舰建造成功,先告诉邻居第94章 该动手了145.第144章 不平静的一夜第58章 历史独一份第17章 吕夷简栽跟头148.第147章 鬼樊楼覆灭第357章 河口之战,轻松获胜第335章 自此南北通渠230.第227章 火炮,瞄准!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义194.第192章 狡猾的对手第377章 弃子攻杀第328章 饿不死,但很穷第61章 宋仁宗是个软蛋这件事(第一更)300.第296章 李元昊绷不住了257.第253章 庆历新政第二轮风波第359章 好二儿要凉了?284.第280章 钦差遇刺,此事可解274.第270章 时机已到,准备起兵!第92章 取字汉龙,晏殊七窍生烟第36章 驴车漂移的速度与学好数学的重要性231.第228章 宋辽主力相遇199.第196章 贪腐案真相第365章 千炮瞄城第420章 黄河水清,李元昊死,天下大吉161.第160章 搞钱!搞钱!搞钱!第34章 数学课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第431章 西夏亡了,赵祯的快乐第341章 事情闹大了187.第185章 还是游戏好玩274.第270章 时机已到,准备起兵!114.第114章 你们投的真快212.第209章 万人相送169.第167章 新春诗第一第15章 景祐党争第409章 大国重器铁甲舰第403章 建立现代化国家体系第384章 你有反间计,我也有反间计第6章 没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该亡!258.第254章 快去请大孙回来!223.第220章 坏了,我人设崩了169.第167章 新春诗第一第382章 辽宋决战,辽皇吐血第317章 一炮轰杀大越皇帝第73章 祖孙交心(为盟主云哥加更)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过去第76章 赵祯的智慧第25章 里外都是个死第46章 交子务初见成效138.第137章 报纸热议,李迪入京182.第180章 宋人爱写信第106章 不能再一个人孤独地战斗191.第189章 清官,贪官,庸官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体)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217.第214章 李元昊联辽抗宋317.第313章 大宋天军!148.第147章 鬼樊楼覆灭167.第165章 公私合营第321章 让子弹先飞一会儿(祝大家新年快乐208.第205章 陈希亮,长沙惊变191.第189章 清官,贪官,庸官第315章 地毯式轰炸,直取升龙第344章 一网打尽,注意影响142.第141章 颗粒状黑火药第70章 岛国?办它!318.第314章 给我轰!第361章 战略部署,夺回燕云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阵270.第266章 大宋会变得更好162.第161章 有些事情,必须去做!134.第134章 烧第一把火第413章 大宋的战争之王第344章 一网打尽,注意影响第67章 你大宋配吗?(第七更)第413章 大宋的战争之王第54章 官家离不开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