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万国来朝(1)

“震惊,失踪百年的传国玉玺竟被发现于洛阳。”

“从秦末到唐末,细说传国玉玺的前世今生。”

“经诸位大学士鉴定,近日发现于洛阳的传国玉玺为真。”

翌日。

传国玉玺出现的消息便迅速成为汴梁所有的报纸头条。

各家报社纷纷报道。

特别是对赵骏提出的冉魏换玉玺给东晋的理论进行了详细补充说明。

不得不说,现在的各家报社都是人才。

他们不仅详细研究了这套推理的真实性,同时还拿出了各种史料佐证进行证明。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在冉魏之前,玉玺辗转脉络清晰,也没有人质疑真伪。

结果到了冉魏之后,传到了东晋手里,玉玺上面的字就变了模样,被东晋的学术人员质疑为伪造的假玺。

并且北魏那一枚玉玺就是从邺城获得,而恰好冉魏都城是邺城,被前燕围城而亡。

所以冉魏为了防止被东晋骗走玉玺,拿一块假的给东晋濮阳太守戴施,真玉玺则藏在了邺城一座寺庙泥塑像当中也合情合理。

在这样大面积报道之下,传国玉玺的事情很快成为了汴梁头版头条,茶摊酒肆之间议论纷纷。

甚至人们都没有关注城里的外国人不知道何时多了起来。

此时的汴梁城中,一片兴旺发达。

第一批橡胶树成熟之后,为大宋带来了大量的蒸汽机,从而迅速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随之而来的就是钢铁产量成吨地提升。

到庆历十二年年末的时候,朝廷获得的数据就已经是年产五百万吨级别。

而当时全世界其它国家加起来一年产量恐怕都没有十万吨钢铁。

如此庞大的钢铁产量,不仅造就了大量钢铁加工厂,同时也让许多建筑公司蕴育而生。

水泥厂和砖厂也是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工厂一多,势必就吸引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朝廷就必须要开始大撒币。

把钱砸下去,钢铁厂、水泥厂、砖厂就有订单,有订单就能养活工人,工人就能出去消费带动经济增长。

那么钱从哪里来呢?

自然是国内消费市场加上对外贸易。

光日本每年出口的银矿,大宋就能打造出上百万枚银币。

而且小额钞票也可以一直印。

只是考虑到国内目前的生产总值,盲目印钞会导致通货膨胀,所以朝廷一直控制着发行量。

之后就是一系列调整。

比如名叫交子务,实则为银行的金融体系。

交子务最初设立并不对百姓服务,只发超大额交子给商人进行大宗贸易,并且存款不会给利息,还要收每年约4%的保管费。

对于大商人来说,这极为便利,相比于携带大量的铜钱去交易,带上交子显然更加节省成本。

庆历初,交子务进行改革,取消了保管费。之后陆续开始发行小额银币、纸钞,并且在这之后,就允许普通百姓往交子务存钱。

如今交子务已经开遍全国各地,除了各大主要城市以外,各路治所,州府,乃至地方县城的业务也在逐步开放。

下一步就是存钱给利息,回收钱币,保证金融体系完整,并且还提供放贷业务,让银行有进有出。

在这样的体系下,大宋的经济一时间蓬勃发展。

朝廷大肆花钱投入建设。

汴梁的模样可以说每天都是一个新变化。

外城就不用多说,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成群结队的自行车穿梭其间,围墙工厂林立,电线纵横交错。

街头巷尾也有茶摊,除了汴梁人本身就爱喝茶的茶文化以外,工厂附近的茶摊生意最好。

特别是凉茶,厂子里干得热火朝天,汗流浃背,下工后来一碗凉腾腾的凉茶,消暑解渴,最为舒坦。

商业街更是各种服饰、商品琳琅满目,每天都人山人海。

居民区一到夏日的时候周边各大院外坐在躺椅凉床上,拿着蒲扇歇凉的百姓不知道多少。

就着城外路灯那点点浑黄的灯光,老人孩子们能从傍晚在外聊天玩耍持续到晚上月亮爬起来,九、十点钟才去睡觉。

不过如今是冬季,最近汴梁虽未下雪,气温却下降得厉害。

白天城外各河流码头上的工人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有些干劲上来,觉得身上太热,竟干脆脱下棉衣,只穿着长衫干活,亦是气喘吁吁。

每到下午的时候,各个学校的叮当声音响起来,穿着各色校服的学生陆陆续续走出去,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青春的笑脸。

而城内也不是完全没有变化。

朝廷总算是要开始正式搞房地产,拿出大笔的钱搞拆迁,征收房屋。

光征收西华门到赵十万街那一块,就花了数千万贯,相当于以前景祐年间一半的税收,也才拆了小半个内城。

没办法。

后世我国刚开始搞拆迁的时候,地皮和房价根本不贵,几百万就能拆一条街,涨价几千万几个亿,那都是2010年以后的事情。

当时的房价飙升,那自然会导致地皮拆迁的成本飙升,以至于后世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多的是拆二代。

而大宋的国情不同,是汴梁的房价先飙升起来,然后才开始搞房地产。

使得要想拆掉内城和外城的话,就得花费巨额资金。

唯一的好消息是北宋时期房子并非连栋挨在一起,城内空地很多,这些地皮归属于朝廷,且前些年就已经不允许买卖,所以只需要补偿房子。

虽然这些年内城和外城房价飙升,也与朝廷不再允许这些空地售卖有极大的关系。

但也算是福祸相依。

不然如果连地皮也要征收的话,那整个内城和外城要花的钱估计就是一笔天文数字,大宋好几年的税收都得砸里面。

经过几年的拆迁修建,现在东华门至赵十万街的景明坊、惠和坊、广福坊等六个坊市被拆除,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各类门店、商铺蕴育而生。

光搞这一项工程,承包这个工程的国有企业就赚足了利润,朝廷也从中得到了大笔增值税,不仅回本甚至还有得赚。

因为承包这个工程的是国企并非私企,后世私企搞房地产的成本不低,包括土地成本、建设成本、销售成本和税费成本,售卖房屋之后,利润往往只有10%-30%之间。

而朝廷搞这次工程,主要的支出就只有征收拆迁的土地成本,其余建设成本相对较低,一不用搞电梯二不用搞那么多设施设备,反正都只是六七层的筒子楼。

加之筒子楼建设之后,内城的地利位置摆在那,房价根本没降多少,甚至销售成本都一分钱没花,根本不用去打广告,大把地有钱人跑过来买楼房。

所以其中的利润空间极大。

虽然时间成本确实长了一些,可依旧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也难怪后世别说那些大城市,就连地方县城都要举城投债建房子,只能说搞地皮确实是一件发家致富的事情。

“这就是汴梁?”

“人好多。”

“气温也比我们那寒冷。”

“但他们穿的却是一点都不冷,这棉衣很舒服。”

“你们看,你们看,那边的楼好高。”

“比襄阳的楼高多了。”

汴梁火车南站,一群身材矮小,皮肤略黑的人从火车上下来,在外交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出了车站。

他们好奇地四下打量,虽然经历过广州,也去过襄阳,但真到了汴梁,还是让他们震惊。

襄阳虽然依靠铁路发展起来,可不管从发展程度还是城市化进程都不如汴梁。

如今的开封府除了外城,以及内城三分之二的面积以外,其余地方都是楼房,包括内城另外三分之二的面积,也正在准备搞拆迁的事情。

所以整个开封眼下大部分区域都已经城市化,总体建筑风格并不是后世30年代上海滩风格,而是70-80年代北京风格。

毕竟上海滩由于外国人太多,建筑风格趋于西方化,而东方特色向来都是那种四四方方的筒子楼。

而且跟后世筒子楼风格也有一定区分,由于大宋传统建筑文化并没有丢失,因此这些筒子楼上方各有屋檐斗拱,每一层也有凸出来的雕纹建筑。

类似于北宋楼房房梁凸出来的斗拱铺层,只是把原本的木制结构换成了钢筋水泥结构,白墙粉底,更彰显中华文化的底蕴和博大精深。

这些从火车上下来的正是来自勃泥国的使者。

除了勃泥国国王锡理麻喏以外,他还带了几名重要大臣和王后以及妃子。

本来作为国王他不应该过来。

一旦他不在国内,对于他们这些小国来说,万一出现叛乱,顷刻间可能国家就灭亡了。

但大宋跟他保证了政权安全。

如果真有人敢让他灭国,那么大宋在南海的海军会亲自带着他去复国。

所以锡理麻喏自然也就欣然接受邀请。

这次万国来朝,早在十一月初开始,周边高丽、辽国、大理、越朝、占婆等邻近的国家就已经陆续抵达。

到十一月底,十二月初的时候,东南亚一带的蒲甘、阿拉丁、哈利班超、西那、吴哥、勃固等国家的国王以及日本天皇就到了大宋。

可以说除了辽国国王耶律重元以外,距离大宋1000公里以内的国家国王全都到齐。

勃泥国的人在外交部的带领下,走出了火车站。

一行数十人一个个四下打量,有些眼中流露出渴望,有些则摸了摸自己身上的棉衣,低下头只感觉有些自卑。

他们在自己国内都是权贵,里面都穿着华贵的丝绸衣服,但跟宋人比起来,就像是沐猴而冠,因为这里每个宋人都穿着名贵的棉衣或者羽绒服。

这里的百姓只要有正当工作和职业,认真努力干活,一年下来的收入可是这些小国权贵们的全部家当。

可以说除了内城和外城的房子买不起以外,不管是什么生活他们都能过得起,哪怕是高档娱乐场所,樊楼之类的地方也不是不能消费。

相比之下,他们就算是权贵,不管是娱乐生活还是正常生活,或许都不如大宋一名汴梁百姓过得好。

这就是一个超级大国与一个人口可能只有几十万的小国之间的差距。

就好像后世霉帝60-70年代,一个普通工人就能过上中产生活,可以买得起别墅,住得起洋楼,养活一家三口还能别墅带条狗。

而非洲那些国家却过着原始社会的生活一样。

从火车站出来之后,一行人被接引到了外交部的马车边,他们作为外宾自然不可能靠双脚走路。

但汽车还没造,无轨电车也没有研究,自然就只能用传统的马车。

很快十余辆马车就拉着勃泥国使者一行人徐徐向着外城而去,到晌午时分,他们穿过了南熏门,向着内城方向而去。

汴梁大改造,加上皇宫扩建,如今汴河北面至宣德门几乎都是皇宫范畴,有大量的国家机关和部门。

外交部就在左掖门外,现在的左掖门由于扩张的缘故,占据了以前左掖门外的秘书省,原来秘书省街对面是干明寺,如今就是外交部。

这里不仅有外交部的许多机构,还有一些楼房,其中一栋叫汴梁酒楼,专门招待外宾。

虽然没有电梯,但其中装饰豪华,更显得大国气度。

只是车队刚进入南熏门就遇到了麻烦。

虽然城里街道宽阔堪比六条马路,但愈发繁荣的商业还是让城里交通拥堵。

本身交通拥堵问题在赵光义时期就有体现,到赵恒时期愈发明显,到了如今就更加堵,各种摊贩、人流、马车以及自行车让前行的道路缓慢。

这无关交通秩序的问题,纯粹就是人太多了,一条街道可能有上万人,后方的马车只能跟着人潮慢慢挪动,没有一点办法。

“这人也太多了。”

锡理麻喏撩开车帘,向外探视,一眼只能看到人海。

旁边一个同样身材矮小,皮肤黝黑的男子瞥了旁边马车里的锡理麻喏一眼,对身边的人用奇特的语言说道:“又是哪里来的乡下人。”

锡理麻喏听到声音看过去,见对方模样和自己这边差不多,就用蹩脚的中文说道:“你们,是哪里人?”

“我们是高丽国使者!”

那人同样用中文回答,不过语言上倒是好很多。

毕竟锡理麻喏作为勃泥国人,也是今年才开始赶鸭子上架学中文,学了才不到一年时间。

而日本、高丽等国的权贵从唐朝开始就得学会中文,而且会用汉字,那自然不一样。

“高丽国?”

锡理麻喏疑惑道:“远吗?”

“离大宋很近的。”

高丽使者得意道:“你们离大宋应该很远。”

“是的,很远。”

锡理麻喏老老实实回答道:“要在海上坐一个月的船。”

“我们只要十天就到了。”

高丽使者很是自豪。

“高丽也有这么多人吗?”

锡理麻喏又问。

高丽使者语气一滞,随后更加得意道:“高丽没有这么多人,但高丽是大宋最重要的藩国,大宋之下,高丽才是最强的国家!”

“厉害,厉害。”

锡理麻喏连连点头道:“有机会的话,我也想去高丽看看。”

“欢迎你们来我们高丽。”

“那你能说说,这里到底有多少人吗?”

“据说有数百万之众。”

“太多了,我们国家全国的人加起来,都没有这座城市里的人多。”

“这可是大宋啊,天底下最强大的国家。”

“大宋到底有多强大呢?”

“多强大谁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大宋之下,我们高丽最强.”

趁着堵车的功夫,高丽使者绘声绘色地为锡理麻喏解说。

不止是自吹自擂,同时也为对方介绍起了汴梁的风土人情,以及波澜壮阔。

他在这一刻浑然忘记,他其实也是第一次来大宋,来大宋的时间,也不过短短半个多月而已。

第358章 高丽叫父294.第290章 试试就试试110.第110章 官家真的变得不一样了第510章 一只只肥羊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从一品国公第451章 规划北平城,回归根本问题255.第251章 李白苏轼来了也得有政绩234.第231章 宋辽保塞决战第435章 开灯,照耀这盛世大宋第497章 中东风云再起237.第234章 范仲淹的两难境地(二合一)第353章 乌古乃定计,辽国南侵高丽第87章 他们开心就好246.第242章 政制院换届232.第229章 帐篷里欢乐的笑声181.第179章 诬陷黄花闺女通奸第474章 出使黑汗王国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116.第116章 无内鬼,来点大宋笑话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怅第87章 他们开心就好151.第150章 赚钱与淮南的事(二合一)第328章 饿不死,但很穷第475章 试试就逝世第358章 高丽叫父第96章 开封府再出阴计242.第238章 人心经不起试探第42章 大宋不能没有赵骏110.第110章 官家真的变得不一样了第435章 开灯,照耀这盛世大宋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骑虎难下第516章 不会再饿肚子了第434章 庆历八年落幕,该提一提税了174.第172章 今年的国家任务176.第174章 君主离线制313.第309章 历史性的一刻287.第283章 平叛只需要坐标261.第257章 大宋药丸!第98章 江大郎第478章 这个国家充满了希望第7章 赵祯是二傻子和蠢笨驴第22章 不乳宋,就会死215.第212章 前面骑白马的是元昊!第22章 不乳宋,就会死第349章 青塘城破第385章 决战前夕第469章 收复西域,黑汗王国第513章 律法严明,大宋盛世第67章 你大宋配吗?(第七更)第324章 巡视黄河280.第276章 将门的多事之秋第377章 弃子攻杀第382章 辽宋决战,辽皇吐血245.第241章 你就是东风143.第142章 是时候了第384章 你有反间计,我也有反间计244.第240章 康定和谈与技术壁垒237.第234章 范仲淹的两难境地(二合一)120.第120章 建立政制院框架282.第278章 还请缓缓180.第178章 配女儿骨129.第129章 谁干的?第383章 钦差到来第37章 科学体系的残缺第472章 不怕失败,大胆试错!第27章 交子150.第149章 把人变成了鬼(二合一)第474章 出使黑汗王国第485章 海纳世界财富第6章 没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该亡!第425章 一眼看去,便是万家灯火第413章 大宋的战争之王第82章 这样的大宋,还不如破灭了356.第351章 出大事了296.第292章 大宋有枪201.第198章 贪腐案完结,良方妙药154.第153章 制度必须干净,职责必须明确第329章 说曹操,曹操到162.第161章 有些事情,必须去做!第346章 辽夏声东击西第405章 铁甲舰建造成功,先告诉邻居108.第108章 吕夷简的取舍第28章 多几个人挨骂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187.第185章 还是游戏好玩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第373章 在赵光义坟头蹦迪第89章 大势不可挡第508章 万国来朝(3)208.第205章 陈希亮,长沙惊变280.第276章 将门的多事之秋第520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182.第180章 宋人爱写信第97章 老范的帮助266.第262章 庆历新政,正式改革篇第525章 沿途的风景第367章 大宋旗帜飘扬第74章 赐同进士出身?狗都不当!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