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遥远的西方

(公历六月最后一天,阴历猴年马月还剩四天,求月票求订阅,别等下一个猴年马月啦。)

金垂朵的匈奴语不足以应对所有对话,一旦偏离既定的和谈内容,开始随意聊天的时候,金垂朵的翻译更加笨拙。

房大业的匈奴语比她还要好些,他在边疆从军数十年,战时与匈奴人打过仗,和平时也与匈奴人有过来往,甚至结交过朋友。

大单于首先提起了往事,他问老将军是否参与过几十年前那场著名的马邑城大战,房大业点头,那是武帝早期的战争,就是在那一战之后,大楚由守转攻,连战连胜,最终迫使匈奴人分裂为东西两部。

在那一战中,双方兵马众多,而且互不服气,大战持续了整整半个月,战场逐渐向北方的开阔之地延伸,匈奴人想将楚军引入更利于骑兵作战的地方,楚军气势正旺,真的紧随其后进入草原。

双方锋芒毕露,最后是禁军更胜一筹,匈奴人输得心服口服。

大单于当时还是王子,房大业则只是一名普通小校,手下管着五十名士兵,都不是战争中的重要角色,但是回想起自己的戎马生涯,都对那一战的印象最为深刻。

“大将军邓辽用兵如神,他说往哪去,我们就往哪拼命地追,过一段时间之后,总能撞上逃跑的匈奴人,那是我第一次在战场上立功……”

“匈奴人不是逃跑,引诱敌人追赶,等敌人疲惫的时候转身再战,这是我们一贯的打法。”

“大将军看穿了你们的把戏,紧随不舍,根本不给你们转身的机会。”

两人说着说着,用匈奴语吵了起来。帐篷里有一张桌子,上面摆放着一些杯壶碗碟,两人就在上面规划地图,重现当年的战场,一个力证楚军大获全胜,一个想说明匈奴人幸存者众多,不算惨败。

金垂朵一句话也插不上,只能与对面的“镇北将军”面面相觑。

“他听不懂我们的话?”

金垂朵冷着脸点下头。

“我叫张有才,是倦侯的贴身随从。”张有才笑道,“咱们其实见过面,一块北上的时候,我就在军中,金小姐平时不怎么露面,有一次我去送……”

“我记得你。”金垂朵说。

“金小姐的两位哥哥还好吧?两国交战,倦侯不能对他们特殊照顾。”

“嗯,他们很好。”

“蜻蜓呢?我跟她见面的次数多一些。”

“她也很好,我们失散过一段时间……我想咱们还是不要说话了。”

张有才闭上嘴,偶尔冲金垂朵笑一下。

“拿酒来!”大单于吼道,丝毫没有愤怒之意,反而很兴奋。

不知怎么回事,两位老人由争执不下,变成了互诉衷肠。

金垂朵出帐,张有才也差点起身跟出去,突然想起自己是镇北将军,及时坐稳,房大业走到帐篷门口,冲楚军士兵喊道:“拿酒来,让匈奴人尝尝楚地的烈酒!”

塞外的士兵通常都会随身带酒,当解渴的水喝,两名士兵送来几囊酒,大单于和房大业边喝边谈,越来越投机,将金垂朵与“镇北将军”完全忘在了脑后。

张有才终于觉察到不对劲儿,“大单于……是不是认出我的身份了?”

金垂朵也只能得出同样的结论,自从真正的镇北将军离开之后,大单于就没再提起过和谈的事情,一想到自己的背叛行为已被看穿,金垂朵脸红了。

大单于扭头对金垂朵说了几句,然后又与房大业举囊喝酒。

“他说什么?”张有才问。

“房老将军当年可能在战场上追杀过大单于。”

“那他还这么高兴?”张有才很难理解。

金垂朵也理解不了,相逢一笑泯恩仇的事情她听说过,可匈奴人与楚军正在对峙,离“泯恩仇”差远了。

各自喝了半囊酒之后,两位老人的交谈没那么起劲儿了,大单于在严肃地讲述什么,房大业倾听,时不时点头。

“大单于又说什么?”张有才问。

“他说……我也听不太懂,等他回来再说吧。”金垂朵话中的两个“他”分别指不同的人。

大单于说完了,又开始与房大业喝酒闲聊。

时间一点点过去,张有才确定无疑自己已被看穿,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能盼望主人快点回来,对面的金垂朵反而比他镇定,站在那里一声不吭。

当一名匈奴人卫兵进来通报说有一名楚军士兵回来时,张有才差点跳起来欢呼。

韩孺子走进帐篷,身上没有甲衣,头上也没有盔帽,像是遇难之后逃出来的幸存者,张有才腾地站起身,总算管住了自己的嘴,没有多问。

大单于费力地站起来,缓步走来,对这名楚军“小兵”说了几句,金垂朵脸更红了,译道:“大单于说,看来你一切顺利,今天就谈到这儿吧,他很高兴,认为以后可以继续谈下去。”

韩孺子一愣,“他认出我了?”

“大概早就认出来了,我说过,大单于要看人,不是听话。”

韩孺子微鞠一躬,“请你代我向大单于道歉。”

金垂朵说了一句,大单于笑着回了几句,向韩孺子点头,走出帐篷,金垂朵道:“匈奴与楚人建立互信不容易,总得有一方先表示善意,大单于愿意由他开始。”

金垂朵也走出帐篷,心怀愧疚。

房大业上前道:“大单于跟我说了一些事情,镇北将军打算现在听,还是回营再说?”

“回营。”韩孺子对这里发生的事情有点迷惑,但他必须先解决楚军的问题。

回到南岸时,天已经擦黑,韩孺子多半天的时候都花在了路上,心中没有一刻安宁,他成功平定了混乱,可这份成功摇摇欲坠,随时都可能崩溃,而他根本没办法提前预防。

柴悦给了他一个惊喜。

镇北将军的嘱托,以及同父异母兄长柴智的死亡,终于让柴悦下定了决心,他明白,无论事实怎样,在柴家人眼里,柴悦已是彻底的叛徒,站在了柴家仇人的一边,除了追随镇北将军,他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

八万多名楚军中的绝大部分都被他留在了前线,没有大司马印,柴悦就亲自前往各营传令,人数虽多,他却调派得丝毫不乱,跟随其后的将吏谁也不挑不出错来。

之前守卫的两万多北军早已被他折服,他们对柴悦的帮助最大,受同袍的影响,新来的五万北军也接受了这位年轻的将军,暂时忘记中军帐前的混乱与死亡。

镇北将军安全返回,仗不用打了,柴悦仍然亲力亲为,安排大军或驻守、或回营,忙得马不停蹄,只来得及与镇北将军远远地打声招呼。

韩孺子需要这样的将军,他没有回城,就在流沙城旧址上搭起帐篷,与守卫前锋线的士兵连成一片。

需要他解决的事情也不少,第一件就是要任命一名新军正,他还不能在北军里随意安排自己的亲信,派人去向城内的北军都尉询问意见,刘昆升、韩桐、冯世礼三人立刻骑马赶来,一翻谦让之后,他们推荐了一位北军老将暂领军正之职,以待朝廷批准。

新军正与三位将军一道,连夜审问张养浩等人,以弄清中军帐的混乱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是一件极为艰巨的任务,既要让众将士信服,又不能牵连太广,对刘昆升来说,这却比排兵布阵更容易一些。

一切安排下去已是后半夜,韩孺子睡不着,请来房大业,问他大单于都说了什么。

对战争的回忆房大业一语带过,他转述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就是这件事,导致西匈奴人东归,而且希望与大楚和谈。

西方并非荒野一片,也有众多国家与人民,西匈奴人占据了一块肥沃的草场,以此为根基,向四方扩展,尤其是南方、西方诸国,匈奴骑兵深入数千里,先后击败几十个国家,迫使各国称臣纳贡,日子过得相当不错,早已无意东归与楚军争雄。

大概在十年前,某个小国里的一群奴隶造反,匈奴人没当回事,只派出少量骑兵前去助剿,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奴隶胜利了,击杀了所有匈奴骑兵以及该国的王公贵族。

获胜的奴隶向邻国扩张,接连获胜,大单于却没有及时给予重视,之前的胜利来得太轻松了,以至于匈奴人普通轻视西方各国,更不用说一群无名无姓的奴隶。

可就是这些奴隶,攻城掠地,势力迅速膨胀,他们不像匈奴人那样只要求称臣纳贡,而是直接占领城市,上至王公下至百姓,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加入军队,要么接受奴役。

几乎所有国家都选择前者。

最奇怪的是,这群奴隶自称匈奴人,据说是更早以前西迁的匈奴人后代,他们的语言确实与匈奴语很相似。

一开始,这些奴隶对北方的匈奴人很客气,愿意奉匈奴为宗主,将死亡的匈奴骑兵送回,还赔偿了大量金银。

大单于接受了金银——这让他后悔至今——冷眼旁观周围各国的战争,打算选择一个最为恰当的时机一举剿灭这群奴隶,结果更让他悔恨莫及。

只用了五年,奴隶军队征服了大多数国家,开始向宗主挑战,但他们已不只是奴隶的军队,也不是林立的小国,而是一支拥有骑兵、步兵、车兵等各军种的庞大军队。

西匈奴迎战,连败三场,终于明白,他们面对的敌人已经不是从前的软弱小国。

大单于率领族人东迁,只要一停下,敌人就会追踪而来,又用了五年,西匈奴人回到故地,与大楚接壤,顺便收服了东匈奴。

整个过程的确匪夷所思,韩孺子很难相信,房大业却倾向于认为大单于说的是实话,“那群奴隶自称匈奴人后代,他们的首领号称‘神鬼所立众生所敬万王所拜大单于’,大家都称他‘神鬼单于’。”

原来西方所谓的“闹鬼”是这么回事,韩孺子觉得有必要再见一次大单于,他在意的不是远在西方的威胁,而是眼前的局势。全本小说网

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诺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为本第九章 陛下收玺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万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挟(求订阅求月票)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两封信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三百七十八章 金锅第四十五章 母亲的话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将军遇刺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三百六十一章 送礼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军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长辈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择木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铁城不够高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谈第一百七十章 神机妙算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踪第三百三十七章 谈判与攻城第八十七章 疯僧疯语第二百五十四章 无眠之夜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五十章 软禁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二百零七章 勤政殿对质第四百三十四章 热闹的新年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军之怒(求月票求订阅)第三百四十章 绝不能退第三百三十章 不寻常的夜晚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宫女第二百五十九章 诱之以利第二百九十章 遥望齐鲁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帝的困扰第二百一十七章 读书人第二百二十章 将军请战第三百七十章 点醒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无私仇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谈判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一百六十四章 当斩第三百八十章 江湖盟主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二百二十章 将军请战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四百五十一章 顺利之年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战第五十四章 气数第二百章 雪林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开城门(求保底月票)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粮第三百零九章 声名远扬第五百一十八章 牢中从军第二百一十七章 读书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与好处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城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乱第三十五章 侍从之争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军侯的机会第四百六十六章 财主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话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选择第五十二章 地动第三百一十六章 浓烟下的围歼第二百一十五章 虚能生实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圣旨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挟(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选第二百八十二章 懒散之军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换之道(一更)第五百零七章 一举一废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二百二十二章 谭家的女儿第一百五十章 初见匈奴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军第六十八章 书房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三百八十二章 了解皇帝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一百零一章 草丛中的双脚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来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奏章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二百一十九章 读书人的请求第一百四十三章 传言制造者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马由缰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儿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敌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宫第四章 太庙里的交易第五百四十九章 认输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旧规难改第一百章 荒园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