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

商县那边太久没有消息传来,韩孺子有点担心了,“让孟娥肩负如此重大的责任,我是不是过于鲁莽了?”

杨奉这两天没怎么出门,坐在书架旁边,抬头问道:“倦侯怎么对她说的?”

“如果大将军只是猜疑不决,那就做点事情坚定他的信心,比如留张神秘纸条什么的;如果大将军已经投向冠军侯,那他身边必有冠军侯的心腹之人,我让孟娥……杀掉这个人,以此离间大将军与冠军侯。”

杨奉露出微笑。

“杨公觉得我的计划很幼稚吗?”韩孺子问,他自己并不这么认为,所以声音略显严厉。

杨奉笑着摇摇头,“有人腰缠万贯,走在街上却与普通人无异,有人勉强维持温饱,却能让人以为他挥金如土。帝王要让自己的权力延伸到十步以外,得做后一种人,倦侯深得其中精髓。”

要不是对杨奉的理念十分了解,韩孺子会以为这些话是在嘲讽,笑了一声,喃喃道:“除了虚张声势,我还有什么选择呢?”

“虚张声势是帝王之术,掌握此术的人不只倦侯一个。”

韩孺子微微一愣,正想细问,外面传来脚步声,很快房门被推开,两个人冲进来,跪在地上向倦侯磕头,呜咽着叫喊“主人”。

张有才和泥鳅回来了,他们一直留在满仓城,作为镇北将军的亲信安抚众将士的情绪,直到大部分勋贵子弟离开之后,才动身返回京城。

韩孺子安慰一番,让两人下去休息,然后对杨奉说:“四百七十多名部曲士兵,应该都回京了,只有泥鳅能联络到他们。”顿了一下,他继续道:“这不是虚张声势。”

“倦侯确信这些人不会走露风声,而且会追随你赴汤蹈火?”

韩孺子想了一会,“我不敢保证他们会守口如瓶,但他们会为我赴汤蹈火。”

杨奉对这些部曲士兵不熟悉,韩孺子解释道:“我不只养活这些部曲士兵,还在接济他们留在拐子湖的家眷,小君……夫人一直在替我做这件事,她进宫之后,账房何逸负责每月拨银送粮,这应该够了吧?”

杨奉不了解部曲,却了解江湖与官场,他想了一会,“只要倦侯一直在上升,忠诚不会是大问题,关键是如何利用这四五百人,‘虚张’出千军万马的气势。”

韩孺子对杨奉的第一句话更感兴趣,“一直上升?等我当上皇帝——如果的话——就没办法再上升了吧?”

杨奉盯着倦侯看了一会,“倦侯从太祖的经历当中学得许多手段,从今以后,应该多看看武帝的实录了。”

韩孺子正在争夺帝位,经历稍有相似之处的太祖当然更吸引他,而武帝是他的祖父,曾经有过一次见面,留下的印象既深刻又模糊,比陌生人更难把握,“武帝实录还没有整理出来吧。”

“嗯,也对,等你当上皇帝,就能看到了。”杨奉很少预测未来,但是不经意间说出的某句话里,却透露出强大的信心。

韩孺子受到感染,“杨公,你刚才说‘虚张声势’的人不只我一个,是说冠军侯吗?”

“尤其是冠军侯。”杨奉曾当过将近一年的北军长史,韩孺子身边的人没谁比他更了解冠军侯。

韩孺子深感意外,几乎得到所有大臣支持的冠军侯,怎么会比他更“虚张声势”?

“冠军侯最大的软肋不是虚张声势,我说过,这是帝王之术,有野心的皇子皇孙都应该掌握,他的问题是不知道自己在虚张声势,骗人骗到连自己都相信了。”

韩孺子笑了一声,他可没有杨奉这么镇定的心态,在他看来,冠军侯仍然占据不可动摇的强大优势。

又有人不经通报跑了进来,东海王每天必至,今天来得算是晚了,一进屋就气喘吁吁地说:“听说了吗?听说了吗?”

扭头看见杨奉,东海王闭上嘴,喘了两口气,“你没出门?”

杨奉嗯了一声,没有解释自己为什么留下,东海王也不问,转向韩孺子,“户部接到第一份公文了,说是大将军传令,要求各地多备粮草……”

韩孺子拍案而起,兴奋得大叫两声,将东海王吓了一跳,连杨奉也侧目而视。

“成功了!”韩孺子高高悬起的一颗心总算落下,他没法掩饰心中的激动,绕过书案,来回走了几圈才冷静下来,向东海王笑道:“你继续说。”

“没了,只要没有衙门明确提出反对,各地开仓放粮势在必行,你的目的达到了,读书人也高兴了,可这有什么用?唯一的效果就是惹怒了冠军侯,我听说他真的非常、非常生气,他本来想在登基之后借助赈灾来笼络人心的,却被你抢了先。”

“不会有太多人知道这与我有关,天下百姓只会感谢朝廷、感谢大将军。”

“反正冠军侯的风头被夺走了,他只怨你。”

兴奋过后,韩孺子感到困惑,“大将军同意接收流民,为什么瞿先生他们没有给我传信?”

“大概是害怕事前走漏风声,会受到冠军侯的阻挠吧。”东海王猜道。

只要还没有圣旨颁布,这次开仓放粮随时都可能中途夭折,韩孺子问道:“有部司衙门提出反对吗?”

“第一份公文今天才到户部,没有圣旨,任何一个衙门都没办法向所有郡县下达命令,只能接到文书之后,挨个做出回应,或者不做回应。”东海王对各大部司的运作颇为了解,而且有“广华群虎”相助,他的消息也很灵通,“听说户部官员都被叫到衙门里,正在商议对策,冠军侯那边也在……”

府丞跑来通报,他已经习惯了种种意外,可这一次还是显得惊慌失措:一大群官员同时前来拜访倦侯,气势汹汹,仅仅是余威,就足以将一名小吏吓得两腿发软。

来的人不少,左察御史萧声、右巡御史申明志、吏部尚书冯举、兵部尚书蒋巨英……一共十几名大臣,大步走进书房,毫不客气地训斥倦侯,有说他破坏选帝规则的,有说他动摇大楚根基的,有说他自寻死路的,或威逼,或利诱,总之都是要求他立刻写信给大将军,停止所谓的招安与捉拿俘虏。

对这些大臣的激烈反应,韩孺子很意外,却无惧意,反而越发镇定,坐在书案后面,微微扬头,看着他们一个个唾星横飞。

东海王替韩孺子辩解了几句,很快就败下阵来,对方人太多,他一个人孤掌难鸣,韩孺子与杨奉都不肯帮忙。

这次兴师问罪持续了小半个时辰,大臣们离去的时候,府丞、府尉瘫倒在门口,以为即将大难临头,受他们的影响,府里的奴仆个个不知所措,张有才、杜穿云等人闻讯跑到书房,结果却看倦侯、东海王、杨奉三人互相庆祝。

韩孺子笑着向张有才说:“去,让厨房准备酒菜。”

张有才应了一声,叫其他人一块离开,边走边挠头,“我好长时间不在府里,错过什么了?仆人哭,主人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杜穿云舔舔嘴唇,“管它怎么回事,又有好酒喝了。”

书房里,东海王满脸惊讶,“真是想不到,冠军侯竟会出此昏招,他逼着这群大臣来此闹事到底是图什么?希望看到大臣表露忠心?可是有人来有人没来,殷无害就没露面,岂不更加露怯?他不会真以为大臣们叫嚷一番就能改变一切吧?”

韩孺子也不理解,冠军侯的反应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不是更暴烈,而是更软弱,那些大臣表面上气势汹汹,其实都心虚得多,离开的时候,甚至有人偷偷向倦侯拱手。

他有点理解杨奉之前所说的话了,“冠军侯开始怀疑大臣对他的支持了,东海王,让‘广华群虎’多做打探,任何一个部司想要驳回任何一份公文,哪怕只是一个小县,也要提前告诉我。”

“放心吧,这么看来,开仓放粮对冠军侯还真是一次不小的打击,让他乱了阵脚——读书人真够阴险的。”东海王告辞,比离开时信心更足。

“东海王什么时候会亮出真实面目?”韩孺子问道。

杨奉想也不想地说:“一个是冠军侯大势已去的时候,一个是你即将大获全胜的时候。东海王自己做决定,很可能会选前者,他的性子有点急,如果有聪明人辅佐,更好的选择是多等一阵。”

韩孺子马上想到了谭氏,还有东海王的母亲,她在进宫之前为儿子选了一位得力的妻子。

户部接到的第一份公文扰乱了朝廷,大臣和东海王离开不久,郭丛登门了,与第一次拜访的态度截然不同,这一回他是主动来帮忙的。

“大楚有数十处郡、上千座县,其中六七成有流民,是否愿意开仓放粮,全在郡守与县令的一念之间,尤其是郡守的选择,影响极大。倦侯已经实现诺言,我们这些书生不能只看热闹,已经有四十多人离京上路,携带大量书信前去劝说相识的郡守与县令,或许能助倦侯一臂之力。”

韩孺子起身,一躬到地,向郭丛致谢。

郭丛走后,韩孺子说:“读书人开始显示他们的实力了。”

杨奉道:“不只如此,此时人人以为开仓放粮是大将军的功劳,等这些读书人走过一遭,倦侯的所作所为就将天下皆知,最早支持倦侯的官员或许就在这些郡守当中。”

杨奉终于辅佐倦侯取得第一个胜利,对他来说,真正残酷的争斗才刚刚开始,“冠军侯不会就此认输,也不会只派大臣叫嚷,倦侯准备接招吧,胜了这一战,你的对手很可能会减少一位。”全本小说网

第三百三十七章 谈判与攻城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将军需要胜利第三十九章 愿效犬马之劳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万第一百零九章 观赏皇帝第二百二十一章 两虎第四百九十六章 亲上加亲第三百七十二章 宠妃第四百九十六章 亲上加亲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宫第三十四章 新婚之夜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鱼和小鱼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五百五十二章 状元之选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计划第四百二十二章 仆人与将军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与好处第三百八十七章 隐而不退第三百五十章 谁包围谁?第二百六十一章 上官盛之怒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战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名刺客第一百七十九章 无字之信第三百六十三章 后宫大势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战第四百二十章 轿起轿落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四百六十五章 无休无止第五十四章 气数第一百零二章 勋贵的玩法第三百二十章 布衣圣旨第一百九十章 做决定的总是一个人第五百零二章 罪有应得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与外孙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五百二十章 逃难路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争位者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将不老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撑第一百六十四章 当斩第九十五章 赌徒与赌徒第一百一十五章 迁营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阳第三百零五章 选妃之争第四百四十四章 “书能杀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边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断第三百三十六章 选人与用人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嘱托第四百九十四章 东海王的麻烦第一章 进宫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墙上下(求月票求订阅)第四章 太庙里的交易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嘱托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四百零一章 献礼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万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四百六十章 四方第四百八十五章 辩才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二百零一章 渔翁第四百三十四章 热闹的新年第三百三十九章 权臣的选择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手第四百八十章 谋自己的反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为本第六章 衣带诏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欲熏心第三百七十五章 开诚布公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七十二章 讹诈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请第二百三十七章 兄弟之情第七十八章 遗孤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马由缰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二百四十章 东海王准备好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将军遇刺第二百七十章 宽赦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敌忾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铁城不够高第二百三十九章 出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龙第二百三十八章 点燃怒火第二百零七章 勤政殿对质第二百零四章 联姻(求月票求订阅)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铁城不够高第四百九十三章 迁都之争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嘱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