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职责

死守、刺杀与和谈,表面上韩孺子有了三种应敌之策,却没有一种可行,虽然嘴上不说,他心里清楚得很,这些都属于垂死挣扎。

即便如此,他还是要挣扎一下。

东海王获准去做准备,没有圣旨同样不准出城。

孟娥派一名侍卫回来提醒皇帝,如果想要执行刺杀任务,他们必须天亮前出城,否则的话,更难取得成功。

韩孺子穿上斗篷,不带旗手,只带几名太监与侍卫,在四更左右再次登城。

城外的匈奴人已经准备好了,影影绰绰的火光中,高大的攻城器宛如正在休息的巨人,突然,一个巨人打了个“喷嚏”,发出一声轰然震响。

攻城者在校准器具,射出一颗石弹,黑暗中看不到它的轨迹,只听得落地时的响声,离晋城还远,城上的人就已能感受到这一击的威力。

发射石弹需要十几乃至数十人同时拉拽,第一次尝试取得成功,匈奴人齐声欢呼,立刻有人骑马测量距离,这样一来,就能计算出天亮时要将攻城器推移到离城多近了。

之后不同的攻城器分别进行了试射,只有一次失败,刚刚搭建好的架子不堪重负,竟然当场垮塌,匈奴人大怒,强迫数十名工匠往晋城的方向奔跑,他们在后面不紧不慢地追赶,偶尔弯弓射箭,每箭必中。

韩孺子沿着城墙走了一段路,太监们跑在前面,提醒将士们不要行礼,以免引起城外匈奴人的注意。

从守城者的后背上,韩孺子感受到难以控制的恐惧,他们并非真正的士兵,看到强大的敌人与武器,不能不怕。

韩孺子连鼓舞士气的办法都想不出来。

南城有两座城门,一座是正门,东海王率领的使者队伍等在里面,另一座是偏门,侍卫们藏身于此。

韩孺子先到偏门上方,准备放出刺客,他起码要目送这些人出城。

刘介下城传令。

城门打开一条缝隙,十名侍卫与花缤鱼贯而出,对花缤来说这与自杀没有区别,但他别无选择,留在城内也还是一个死。

说是要目送众人,韩孺子的目光却投向远方,并无明确目标,只是随意遥望,再过不久,在匈奴人正式攻城之前,他还要将东海王派出去,执行另一个自杀似的任务。

如果早就知道当皇帝会如此艰难……韩孺子还是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当皇帝,当真正的皇帝,起码现在是他在做出选择,而不是被人选择。

“等等,让他们先撤回来。”韩孺子急切地说,他看到了一些什么。

刘介还在城下,张有才急忙跑到另一边,让别人抱着自己的腿,他从墙头探身出去,向下方大喊:“回来!陛下有旨,传他们回来!”

韩孺子听不到下方的声音,只看到侍卫们继续骑马驰行,快要过桥的时候才纷纷勒马转身,他们出发时没有回头,这时却都望向城墙之上,黑暗中看不到表情,但他们的迷惑显而易见。

又过了一会,侍卫们遵旨回城,城门立刻关闭。

孟娥来到城墙上。

韩孺子指着远方,“匈奴派人过来了。”

确有一队匈奴人从营中驰出,大概二三十人,正在快速接近晋城。

“嗯。”孟娥不明白这与刺杀右贤王有何关系。

“他们或是宣战,或是谈判,可以先给他们制造一个印象。”

“什么印象?”孟娥一直很理解皇帝的想法,现在却有些摸不着头脑。

韩孺子没有解释,对张有才说:“宣东海王上城。”

张有才跑在前面,韩孺子向孟娥招手,示意她跟上来。

一行人很快来到正门上方,东海王接旨刚刚登城,一脸困惑地迎向皇帝。

韩孺子站在城内一侧,不让城外看到,对东海王说:“匈奴人派使者来了,你去接待,想办法让他们以为城里出了大事。”

“大事……哦。”东海王明白过来,“那陛下还是不要留在这里了,陛下在后面盯着,我的感觉不对。”

韩孺子带人下城,孟娥也明白了皇帝的计划,原路返回,仍在偏门后隐藏,静静地等待时机。

如果能让匈奴人相信皇帝遇害,孟娥等人的刺杀计划成功机率或许会更大一些。

韩孺子在城下守候,心里升起一股希望,随着时间流逝,这点希望又迅速下降,即使匈奴人相信皇帝已被刺杀,还是不会轻易相信楚人,孟娥等人仍如羊如虎口,只会更加激怒右贤王。

东海王的随从匆匆跑下来,跪在皇帝面前,说:“东海王请陛下登城。”

韩孺子微微一愣,东海王的任务是编造谎言,怎么要让皇帝亲自露面?可他还是迈步向城头走去,东海王这么做必有原因。

东海王迎上来,面带惊讶,“是大单于的使者,真是来和谈的。”

“大单于的使者刚走不久……”

“看来大单于也不放心右贤王,所以又派来一批使者,正好赶上,这位使者也是陛下认识的人。”

东海王的神情有些古怪,韩孺子走到城墙边,向外望去。

匈奴使者二十多位,当先一人竟然是名女子。

“城上是大楚皇帝吗?”女子用中原话问道。

果真是金垂朵。

韩孺子愣了一会,向身边的太监点头,张有才大声道:“陛下就在这里,我是张有才,金姑娘还记得我吗?”

金垂朵似乎点了一下头,“请陛下放心,匈奴人今天不会攻城,马上就会后撤。一个时辰之后,请陛下出城和谈,离城十里,离匈奴人营地十五里,每方只准带两人。”

“等等。”韩孺子开口,金垂朵却不愿多说,调转马头,带人离开了。

“她这是什么意思?几句话就想将陛下诓出城?”东海王得为自己做点解释,“我向她暗示了,可她根本不信,她说她知道皇帝活着……”

“等等吧,如果匈奴人真的撤退,朕可以出城谈判。”

“太冒险了!”

“总得有人冒险。”韩孺子望向远方,“去让人准备三匹好马,王赫,你随朕出城,去将孟娥叫来。”

谈判双方各带两人,韩孺子选择的是王赫与孟娥。

王赫只是侍卫头目,不敢说别的,立刻去找孟娥,东海王犹豫片刻,也下去找人安排马匹。

匈奴人还看不出撤退的迹象,高大的攻城器仍然耸立在原处,大批骑兵在前方守卫。

天色已亮,匈奴人还是没有动静。

东海王回来了,带来大批将领,蔡兴海和樊撞山带伤登城,也不说什么,与其他将领一块跪在皇帝身后。

远方的匈奴人终于做出反应,攻城器还在,骑兵却开始调头,但是走得很慢,似乎不太情愿,又像是在等待转机。

韩孺子转过身,面朝众将,正要开口,得到消息的文官也从两边跑来,同样一言不发地跪下。

“大敌当前,需要诸位当中的某人挺身而出时,可曾有人拒绝?朕以无德之身继承祖先宏业,抗敌守土、庇护万民,乃朕之职责,匈奴人攻城之时,诸位为将士先、为百姓先,也该轮到朕为群臣先了。诸位平身,请各司其职,如果谈判不顺,今日仍有一战。”

文武官员不语,也不起身,有人痛哭出身,若在平时,这是一种惯例,此时此刻,却多少有几分真诚。

韩孺子仍不在意,再次转身向外望去,匈奴人真在退却,攻城器来不及拆卸,孤零零地留在原处。

“如果仍要开战,城外的那些东西一个也不能留,樊撞山、蔡兴海,你们两人待会分配一下吧。”

“是,陛下。”两人匍匐在地,虽然全都有伤在身,却没有一个字的推却。

“起身。”韩孺子再次道,“大楚臣子不能跪着守城。”

众人这才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文官在长袍外面套上了一两件甲衣,看上去不伦不类,足以令礼官大摇其头,这时却都不重要了。

韩孺子走到几名读书人面前,他们以顾问的身份随行,晋城被围之后,他们的作用还不如普通士兵,只有单名仲曾经提出建议,将征发民夫改为征兵。

单名仲还很年轻,只有二十几岁,韩孺子对此人有印象,这时就站在这名读书人的面前,说:“文治武功,你们几位的职责不在这里,朕纵有万一,大楚不会亡,武将尽忠是战死沙场,文人尽忠是守卫朝纲,城破之后,你要想尽一切办法返回京城,传朕的旨意,督促大臣尽快拥立新君。”

读书人又都跪下,放声痛哭。

韩孺子向王赫道:“给他们每人指派一名侍卫。”

“是,陛下。”

韩孺子转向其他随行文官,“诸位……”

“臣等受命换上戎装,今日皆是武将,除了战死沙场,别无它愿。”一名大臣说。

“别无它愿。”众官员齐声道。

韩孺子最后看向刘介、张有才等太监,沉吟良久,说:“若有万一,你们随朕左右。”

众太监躬身,将这当成自己的荣耀。

“拿纸笔来。”韩孺子道。

太监们随身携带着这些东西,立刻有人托举小案,有人铺纸研墨,韩孺子提笔写下一道圣旨,他不能只让读书人逃回京城,总得给他们一点凭证。

刘介捧出随身宝玺,韩孺子盖在圣旨上,折叠之后却不知该交给谁,这是万一之后的备用圣旨,不能现在就交给读书人。

东海王?韩孺子还没信任他到这种地步。

正犹豫间,崔腾气喘吁吁地跑上来,愕然道:“大家都在,怎么没人叫我?”

找到合适的人了,韩孺子又一次转身望向城外,匈奴大军退却的速度更快了一些,有人正在离城十里的路上搭建临时帐篷。

金垂朵或许可信,可她能威慑住右贤王,让他眼睁睁看着和谈而不进攻吗?全本小说网

第二百一十九章 读书人的请求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离第五百一十章 西进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饮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一百二十三章 夺寨第五百五十章 朕一人定夺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阳皇叔第三百六十七章 执政第三百四十九章 城头眺望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后的将军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荐储君第九十九章 师出有名第二百零一章 渔翁第三百四十四章 车骑将军第一百零七章 老渔夫第一百三十章 离寨第五百零二章 罪有应得第三百四十六章 坐困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之战第三百五十八章 胆大包天的车骑将军第一百二十二章 说服江湖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两路逃亡第三百章 孰是孰非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儿第十六章 皇帝总是一无所知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与外孙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军侯密令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规(求月票求订阅)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状第九十五章 赌徒与赌徒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三十三章 兄弟之约第四百七十四章 后事第一百二十章 绝路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时雨第七十二章 讹诈第六十九章 豪杰第二百零三章 杨奉的选择第三百六十三章 后宫大势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二百零八章 粮仓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军之怒(求月票求订阅)第二百三十五章 冠军侯做主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三百七十二章 宠妃第三百一十六章 浓烟下的围歼第二十七章 在劫难逃第一百零九章 观赏皇帝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边的刑吏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锋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后一句话第一百六十八章 掌印大将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宫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选择第四百五十一章 顺利之年第三百零九章 声名远扬第二百九十七章 轻重缓急第五百零五章 重获信任第四百一十六章 陛下能为我作证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门之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负责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敌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四百一十章 真相与进宫第四百五十九章 离心第一百章 荒园混战第五百一十章 西进第四百六十六章 财主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说服江湖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负责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选择第二百三十章 哪里好玩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导(求月票求订阅)第四百四十六章 下一位宰相第一百一十二章 祭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东海王第二百零四章 联姻(求月票求订阅)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负责第二百六十章 大势如水第七十二章 讹诈第一百一十章 望气的奥妙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军还是海盗?第一百一十章 望气的奥妙第三百九十五章 暗中求助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四百六十六章 财主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谈第三百四十章 绝不能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