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侍从之争

左吉有一个软肋,可以用作要挟,皇太妃没说具体内容,而是请皇帝做好准备,只有在他愿意采取行动的时候,皇太妃才会透露详情。

韩孺子不打算立刻动手,他必须先进行另一项计划,先与母亲取得联系。

婚后第七天,皇帝的生活已经恢复正常,在凌云阁里进午膳的时候,趁贴身太监不在,韩孺子递给东海王一枚珍珠。

珍珠不大,颜色暗淡,东海王拿在手里看了一会,“这是我家扔掉的东西,被你拣去了吗?”

“这是我进宫时镶在帽子上的一颗珍珠,母亲亲手缝上去的,一定会认得,当作信物吧。”韩孺子笑道,不愿在东海王面前流露伤感。

东海王将珍珠收起,“你从前可真是……穷人,我都有点可怜你了。”

“我宁可回到从前。”韩孺子指了指桌上的菜肴,又望向窗外的花园,“珍珠起码属于我,皇宫里有哪样东西真的归我所有?”

东海王无言以对,他的处境比皇帝还要更惨一些,连表面上的名号都没有,过了一会他问:“你确实没碰皇后吧?”

“你可以去问她。”韩孺子问心无愧,接连几个晚上,他一直睡在椅榻上,皇后崔小君开始有点迷惑,后来就接受了,一句也没多问,看样子她也不喜欢与别人同床共枕,四天前她搬往皇后专用的秋信宫,两人再没见面。

“她住在秋信宫,身边一大群人,里面肯定有不少太后的耳目,我现在还不能接近她。有你的保证就够了。”

“我保证,你也得快点行动?”

“快点去见皇后?”

“不是,快点找人将珍珠交给我母亲。”

“哦。就是一颗珠子,没有别的书信、口信什么的?”

“用不着,我也没什么可说的。”韩孺子谨慎行事,万一计划败露,不至于给母亲惹来太大的麻烦,接着他想起此前在勤政殿里听到的一个词,问道:“望气之士是做什么的?”

“你连望气都没听说过?”东海王惊讶地瞪大眼睛,“望气嘛,就是看你头顶上有什么气,吉气、贵气、凶气一类的,选住宅或是坟茔也用得上,据说厉害的望气者能看到几年甚至几十年以后的事情。我刚出生不久,就有望气者说我有朝一日贵不可言……”

东海王闭嘴,全天下贵不可言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帝。

韩孺子没想那么多,总算明白齐王是被什么人蛊惑了,只是还有疑惑,一名望气者真有那么大的说服力吗?

下午的武学,孟氏兄妹都没来,换了一位新教师,姓刘,据称是南军的刀枪教师,为人豪爽,在皇帝面前也能表露出几分,“‘教师’不敢当,请陛下叫卑职‘刘教头’,或者就叫‘老刘’、‘刘黑熊’。”

皇帝笑了,侍从们也笑了,虽然还没看到刘教头的真本事,大家都觉得他比孟徹可亲可爱。

与孟氏兄妹的江湖功夫不同,刘教头传授的是步兵技能,第一天只学一个动作,左手持小盾向上格挡,然后右手握短刀向下劈砍。

刀盾都是木制的,比较轻便,一开始大家都觉得这是儿戏,可皇帝在场,谁也不好说什么,等到两刻钟之后,再没人敢说刀盾轻便了,手里的木片越来越沉,挥舞也越来越难。

“学这个……干嘛?”东海王忍不住发出抱怨。

刘教头饱经风霜的脸上总是笑眯眯的,从不急躁,可也不放松对弟子们的监督,“是啊,刀盾有什么用呢?远有弓弩,近有枪戟,追亡逐败、拔城夺寨更用不上刀盾,可事情总有万一,打仗的时候意外尤其多,说不定什么时候两军狭路相逢,弓弩一时用不上,枪戟也施展不开,这时就要依靠身边的刀盾了。”

“那还不如学轻功,转身就跑,拉开距离再用弓弩。”东海王是唯一敢在众太监的注视下开口说话的人。

刘教头仍然笑眯眯的,一点也不生气,“若是江湖好汉,跑也就跑了,回头再战,打赢就是英雄。诸位都是世家子弟,日后统率千军万马,枪林箭雨面前露出一点怯意都可能导致军心涣散,转身撤退?不等拉开距离,手下的将士先都跑光啦。”

“敢比我跑得快,一律军法处置。”东海王只是嘴上不服气,又练了一会,实在腰酸腿疼得厉害,小声对皇帝说:“既然要统率千军万马,还不如学习兵法,练这个有什么用?咱们还真能上战场跟敌人拼杀不成?”

韩孺子也很累,可他从小就被母亲教出一个脾气,别人不开口,他自己绝不喊停,而且每一下都很认真,一点也不偷懒,气喘吁吁地说:“练这些……是让咱们……知道普通将士的辛苦吧。”

刘教头恭恭敬敬地向皇帝行礼,“陛下能有这样的想法,实是我大楚百万将士的幸事,不枉我等一片忠君之心。”

“马屁精。”东海王小声道,实在忍受不住了,抛下刀盾,嚷嚷道:“以后我不当将军,就不用练这些了吧?”

刘教头只是微笑,并不阻止。

东海王带了头,其他侍从也跟着住手,心里都是同样想法:凭自己的出身,干嘛非得从军呢?安安稳稳当文官岂不是更好?

只有少数人还跟着皇帝一块挥汗如雨,他们大都来自武将世家,必须表现出尚武之气。

辟远侯的孙子张养浩就是其中一个,他年纪大些,平时一直习武,身体很健壮,挥刀舞盾不在话下。

韩孺子还注意到一名侍从,身材均称,看上去不是很壮,动作却极为灵活,挥舞刀盾时比张养浩还要轻松,此人平时总是跟几名外国送来的质子待在一起,大概也是某国的王子。

他猜得没错,东海王正跟一群放弃练刀的侍从站在一起,这时大声喊道:“张养浩,别光自己练,跟匈奴的小子打一架!”

张养浩和匈奴王子同时停下,互相看着,没有动手的意思。

刘教头忙笑道:“这只是第一天,不用对练,以后有的是机会。”

东海王不依不饶,“我们是第一天练习,匈奴人可不是,瞧他得意的样子,不教训一下,他还以为大楚无人呢。”

匈奴王子并没有得意,不过在一群脸色苍白的侍从当中,脸不红、气不喘的他确有几分特别。

刘教头站在两人中间,仍然摇头,“打不得,打不得……”

韩孺子纳闷东海王为何无事生非,向他望去,马上明白过来,东海王又用上老招数,想要趁乱执行计划。

站在东海王身边的少年侍从大概就是花虎王,皮肤白晰、眉眼清秀,跟身躯伟岸的俊阳侯一点也不像,更没有“虎王”的气概,韩孺子之前没怎么注意过他。

“朕有些累了,不如让他们比试一下,木刀木盾,不会有事吧。”韩孺子知道,没有皇帝的许可,刘教头断不肯允许比武。

刘教头十分为难,正沉吟未决,张养浩却觉得自己接到了皇命,抡刀举盾,绕过教头,冲向匈奴王子。

匈奴王子也不示弱,举刀盾迎战,两人你来我往,斗在一起,刘教头只得退开几步,随时监视,以防出现意外。

匈奴王子年纪小些,空挥刀盾还好,遇上硬碰硬的打斗,很快就吃不消了,步步后退,张养浩寸步不让,逼得越来越紧。

几个回合之后,韩孺子终于看明白了,东海王并非随意指定两人打斗,张养浩与匈奴王子明显有仇隙,全都咬牙切齿,一副拼命的架势,好像手里拿着的是真刀真盾。

“可以了,住手吧。”韩孺子及时叫停。

刘教头早等着这句话,立刻闪身冲进战团分开两人,身上为此挨了两下打,脸上还是笑呵呵的,赞道:“不愧是名门之后。”

旁观者都不太满意,尤其是张养浩和匈奴王子,互相怒目而视,显然都在强压怒火。

直到最后也没人向皇帝介绍匈奴王子的名字。

一块回内宫的时候,韩孺子对东海王小声说:“你不该挑唆他们两个打架,匈奴王子是外国人……”

“对外国人更不能软弱,陛下知道匈奴人有多坏?齐王叛乱,匈奴人一直在边境蠢蠢欲动,要不是我舅舅及时打败叛军,匈奴人这时候就已经大兵压境啦。别担心,匈奴的小子不敢惹事,出宫之后张养浩、花虎王他们会收拾他的。”

韩孺子再次察觉到自己的无知,表面上和和气气的勋贵侍从,彼此也有着明争暗斗,从小生活在深宅里的他,根本无从了解。

东海王轻轻撞了一下皇帝,眨眨眼睛,表示事情办成,花虎王已经收下珍珠。

韩孺子的担心才刚刚开始,花虎王毕竟只是一名十几岁的孩子,如果将这件事告诉家里人,俊阳侯很可能做出与礼部尚书元九鼎一样的选择,将珍珠交给宫里的某位太监。

侯门怎么会出豪侠?韩孺子对俊阳侯一家不可能特别信任。

可事情已经做了,覆水难收,他只能默默等待结果。

今天的带队太监还是左吉,从后面赶上来,向皇帝微笑道:“陛下今晚应该临幸秋信宫,不如就在那边进膳吧。”

又来了,韩孺子烦不胜烦,却不能表露出来,飞快地瞥了一眼东海王,东海王掩饰得倒好,脸上毫无情,韩孺子说:“有劳左公安排。”

左吉含笑退下,韩孺子忍住好奇,他在宫里孤身一人,绝不能再鲁莽了,必须得到母亲的提示之后,再决定是否对这名太监采取行动。

(求收藏求推荐)

第八十二章 杨奉的过去第三百三十五章 勇者的背后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四百二十章 轿起轿落第三百六十七章 执政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险第四百一十六章 陛下能为我作证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万第三百一十一章 音者生于心新章发布时间调整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为强第八章 十步之内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敌忾通知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二百零六章 定计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诱兵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两封信第一百八十四章 众将夺印第四百五十九章 离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门之上第五百零一章 百官怠工第四百一十六章 陛下能为我作证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宫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试探第二百一十七章 读书人第一百二十章 绝路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一百章 荒园混战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嘱托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粮第四百零六章 曲径通幽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乱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隐而不退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鱼和小鱼第三百一十八章 谁人可用?第三百九十二章 铺路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没者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欠人情第六十章 宫门第二百章 雪林第一百二十三章 夺寨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门恶战第二百六十五章 计划提前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试探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状第五百五十二章 状元之选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与外孙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负责第五百二十章 逃难路上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通知第二百二十一章 两虎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归山第一百零九章 观赏皇帝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桥夜袭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三百八十五章 药膳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观风使第二百七十一章 宰相临终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七章 皇帝的招供第四百八十二章 无心之失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一百七十三章 关内关外第四十三章 无恙第四百一十一章 太监的算计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一百六十八章 掌印大将第四百八十八章 进谏第五百三十九章 临阵之赌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两封信第四十四章 牺牲第八章 十步之内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状第二百二十一章 两虎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选第四百五十三章 故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拒之门外第五十五章 僵持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东海王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压境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六十五章 风水轮流转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离第三百三十九章 权臣的选择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