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翻窗

又过了两天,韩孺子才找到机会与皇太妃单独交谈。

名义上,内宫的总管人是皇后,可崔小君也跟皇帝一样有名无实,一切权力都在太后手中,当太后忙于与大臣争权夺势的时候,内宫就交归皇太妃管理。

皇太妃每天都来皇帝居住的泰安宫巡视一圈,可是想屏退众多随从却也不易,总得有个理由。

太后就是唯一的理由。

“小皇后一怒,太后有点担心你会倒向崔家了。”这天傍晚,皇太妃终于可以不受怀疑地屏退太监与宫女。

“有东海王在,我怎么会……哦,这也是太后将东海王留下的原因之一吧。”韩孺子明白了,东海王差不多就是崔家的天然屏障,时刻提醒韩孺子,崔家不可能接受别的皇帝。

“太后只是有点担心,我相信陛下不会倒向崔家,崔家势力太大,朝野瞩目,也是太后盯得最紧的一块。”

“想都没想过。就算我愿意,崔家也不愿意。”韩孺子的确没想寻求崔家的支持,“罗焕章是怎么回事,他是东海王的师傅,应该算是崔家的人吧?”

“罗先生不只是崔府西席,还是东海名儒,教过不少弟子,其中也包括太后与我。”

桓帝还是东海王的时候,力推仁义治国,为作表率,延请国内知名的儒生进府教化后宫,时间不长,隔帘授学,先生与弟子相互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众多名师当中罗焕章给府内诸人留下的印象最深。

罗焕章不愿做官,却喜欢教书,基本上来者不拒,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有他的弟子,交游遍及天下,许多友人甚至是崔家的仇敌,他也从不避讳,而是公开交往,崔家为搏名声,反而还要小心侍候这位教书先生。

朝中大臣不乏罗先生从前的弟子,大都是正统的保皇派——不管皇帝是谁,只要正式登基,就是他们保护的目标,当他们想要与深宫里的皇帝取得联系时,很自然地想到了正在教授国史的罗焕章。

罗焕章则想到了上官皇太妃。

皇太妃还是东海王府里的端良人时,负责养育王子,为此倾尽心血,王子需要良师教授时,她第一个就想到了罗焕章,派人以重金延请。

罗焕章却是个大忙人,当时正在外地云游,等到重返东海国的时候,王府已为王子请到师傅,但是随时都愿为罗师换人,罗焕章听闻之后,立刻离去,甚至没在家过夜,绝不愿夺人之美。

即便如此,端良人和东海王妃仍将罗焕章视为王子之师,王子从八岁起就给罗焕章写信讨教疑难,罗焕章无论身在何处,接信必回,直到东海王被封为太子,王子成为皇太孙,罗焕章中断联系,不再回信。

王子的信里一定是透露了某些细节,罗焕章很早就猜出上官氏姐妹之间暗藏矛盾,可能比当事人察觉得还要早,他视之为自己不该了解的秘密,从未向外人透露,可是当他要在皇宫里找一位联系者时,马上想到了皇太妃。

兵行险招,罗焕章此举冒着生命危险,如果他此前猜错了,或者皇太妃与太后早已合好如初,他的试探就是在往自己脖子上架刀。

他猜对了。

“罗师与我都不求显达,他为仁义,我为报仇,陛下事后奖赏那些暗中支持您的大臣即可,至于罗师,连名字都不要提。”

回想罗焕章的形象,韩孺子由衷地说:“东海王真是幸运。”

皇太妃微笑道:“是崔家幸运,当时罗师正在京城访友,这位友人恰好得罪崔家,罗师为了救人才同意进府担任西席一职,可他不是崔家的人,从前不是,现在更不是,罗师和他教出的弟子们,向来反对外戚干政。”

韩孺子心中的信任又多了几分,终于问到最重要的事情:“我要怎样才能制伏左吉?”

皇太妃沉默了一会,“左吉的事情太丑陋,我不想说,我只能告诉陛下:每天上午送陛下前往凌云阁之后,左吉都会去附近的仙音阁休息,陛下若能出其不备闯进去,十有**会捉到他的把柄,只需威胁说要将事情捅到太后那里去,左吉就会老实听话。”

韩孺子挠挠头,皇宫里总有“能做不能说”的事情,这让他困惑不已,“左吉的把柄连太后都不知道,皇太妃怎么会知道?”

皇太妃笑道:“登高望远,却偏偏看不到山下的风景。太后盯着的是崔家、是朝堂、是远在数千里之外的齐王,却忽略了身边的左吉。知道左吉把柄的人除了我还有几个,可是谁也不会向太后告密,因为太后一怒之下会连告密者一块收拾掉。”

皇太妃脸上的笑容消失,身为亲妹妹和最受信任的人,她在太后面前也没有太多的安全感。

皇帝不用担心太后的愤怒,因为他本来就是太后早晚要除掉的傀儡。

韩孺子想了想,“仙音阁,我只要突然闯进去,就能抓到把柄?”

“我不保证十拿九稳,陛下进入凌云阁两刻钟之后再去闯仙音阁,最有可能撞到左吉的丑事。”

“丑事……究竟有多丑?”

皇太妃微笑着摇摇头,有些话她怎么也说不出口。

两人不能聊得太久,皇太妃起身,“我会告诉太后,说陛下感激小皇后的帮助,但是对崔家仍无好感。”

“好。”韩孺子开始考虑怎么才能在听课中途硬闯仙音阁,虽然两处相隔不远,对于皇帝来说,却不啻于一场千里奔袭,皇太妃已经走到门口了,他突然想起自己还有一句话没问:“最后你要怎么报仇?大臣要怎么处置太后?”

皇太妃微微躬身,“夺走太后的权力就是我想要的报仇,至于如何处置——等陛下亲政,就由陛下一人决定了。”

十步以外、千里之内即是皇权所在,十三岁的韩孺子不禁怦然心动,他知道自己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不是处置太后,也不是追捕齐王,而是将母亲接到身边,还有,要将刘介放出来,让他继续掌管宝玺,如果他在牢里还活着的话。

夜里睡觉的时候,韩孺子几次从梦中醒来,以为能听到孟娥冷冷的声音,结果都是错觉。他真希望孟娥能出现,好从她那里现学几招轻功,他幻想自己能在大白天飞檐走壁,直闯仙音阁。

恐怕孟娥本人也做不到这一点,她和兄长孟徹好几天没出现,或许是被太后派去执行任务了。

皇太妃指出一条路,却没有指明如何绕过关卡,皇帝得自己想办法。

办法不会说有就有,次日一整天韩孺子都在思索,结果一无所得,他甚至想让东海王帮忙,很快就放弃了这个打算,他与东海王的交易只限一次,绝不能再有第二次。

皇帝生母那边还没有回信,花虎王已经找出王美人的住址,却没有合适的借口前去拜访,只能等待一阵子再说。

这天夜里,宫女佟青娥在帮皇帝更衣时,手掌总是停留不去,像是在抚摸,韩孺子再年轻也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所以换小太监张有才过来帮忙,同时打定主意得尽快动手了。

他没有斥责佟青娥,宫女的每一个动作都那么笨拙而生硬,显然是被迫做这种事。

左吉不仅自己做丑事,还要强迫别人跟他一样丑陋,韩孺子隐约明白皇太妃所谓的“丑事”是什么了,心中厌恶,却越发坚定了要收拾左吉的决心。

办法就像是不小心丢失的随身物品,千寻万寻不见,目光随意一扫,发现它就在咫尺之外,韩孺子想了两天也没制定出完美的计划,第三天上午听课的时候灵机一动,找到了办法。

讲课的是位老先生,功力深厚,只用了一刻钟就将东海王和两名太监讲得昏昏欲睡,韩孺子突然站起身,向门口走去,老先生茫然地看着皇帝,嘴里还在背诵《乐经》片段。

韩孺子冲老先生点点头,指指自己的肚子,示意要去出恭。

老先生没有反对,东海王趴在书案上就要睡着了,门口的两名太监倒是马上清醒过来,韩孺子脚步不停,径直往外走,右手在肚子上揉了两下。

老太监示意年轻太监跟随皇帝,他留下继续打盹。

在隔壁房间里,年轻太监端来净桶,皇帝解小手,办法一下子从心里蹦出来,“桶没倒过吗?为什么味道这么大?”

“啊?”年轻太监平时尽量不与皇帝说话,这时颇为惶恐,怕的却不是皇帝,“奴才这就去……”

太监抱着净桶匆匆下楼,房间里只剩皇帝一个人。

后窗开着。

再多考虑一会,韩孺子可能都会放弃这个主意,可太监很快就会回来,他需要马上行动。

凌云阁有两层,讲课是在楼上进行,翻窗出去之后能踩在一楼的屋檐上,离地面还挺高,不过附近有几株大树,其中一株的树枝正好伸到窗边,韩孺子仍然没有细想,跳上树枝,抓着更高些的枝条,几步跑近树干,慢慢爬下去,落叶簌簌,他也不管,如果被太监发现,就当是一场胡闹好了。

离地面不远,韩孺子跳下去,心中稍安,一转身,发现数名侍从正用难以置信的目光看着他。

翻窗爬树的皇帝,他们连听都没听说过,今天却亲眼看到了。

没人说话,没人敢说话,只有落叶还在轻轻飘落。

“随朕来。”韩孺子说,如果这些人不听命令,他就只能承认惨败了。

(求收藏求推荐)

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五百三十九章 临阵之赌第二百六十章 大势如水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职责第七十章 挂名宿卫(明日上架,求首订)第二百七十一章 宰相临终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军第二百五十九章 诱之以利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为强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龙第一百四十三章 传言制造者第九章 陛下收玺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军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八十五章 辩才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嘱托第一百二十三章 夺寨推迟发稿通知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欠人情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鱼和小鱼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乱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来了第五十六章 读史之怒第四百六十六章 财主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帝的困扰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七十二章 讹诈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发第二百八十二章 懒散之军通知第七十二章 讹诈第四百七十三章 纸上谈兵第三十五章 侍从之争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匈奴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亲与皇后第三百四十七章 飞石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有门道第六十二章 夜色笼罩第三百八十五章 药膳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请第四百八十五章 辩才第三百六十一章 送礼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二百四十章 东海王准备好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重的刑罚第五百一十章 西进第三百七十章 点醒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二百七十二章 当务之急感谢第八十章 散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匈奴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位皇帝第十三章 宫中的士兵(二更)第三百九十五章 暗中求助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之战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穷第二百八十二章 懒散之军第四百零三章 长久之计?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宫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约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门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约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战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边的刑吏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约第二百零一章 渔翁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争位者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话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阳皇叔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通知第二百七十四章 无人可用?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险第四章 太庙里的交易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诱兵第三百二十二章 万一之策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军侯密令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三十一章 联系者第八十四章 以下观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守城无计第六十八章 书房第二百六十五章 计划提前第七十一章 妻信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四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宽容第一百九十五章 钦差督战第三百一十九章 饥渴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