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

韩孺子放下手中的书,抬头向不远处的杨奉问道:“为什么大臣不敢纠正皇帝一些最明显的错误,却能理直气壮地干涉皇帝的宫闱之事?”

韩孺子发现自己并非唯一受到干涉的皇帝,他刚看到,前朝的一位皇帝,因为一年之内没与皇后同床,受到大臣们的劝谏,另一位皇帝,则因为对嫔妃宠幸无度而被视为昏君,这些事情都被堂而皇之地记载在史书里。

杨奉也放下书,想了一会,“皇帝以天下为家,大臣自然以皇帝的家事为天下事。”

韩孺子笑了笑,杨奉是唯一敢在他面前实话实说的人,往往一针见血,“杨公何时出京?”

“三天之后。”

“何时回京?”

“少则一月,多则半年。”

杨奉要跟随大军去往云梦泽。

云梦泽匪患存在已久,之前的剿匪劳师动众,效果却不明显,大军一到,群匪作鸟兽散,大军一退,各寨又迅速恢复,兵部因此换了一种打法,不再派出人数众多的大军,而是步步为营,由外向内,逐层修建据点,同时迁徙大量贫民开垦荒地,官府提供种子与耕牛,三年免租。

韩孺子希望能用这种办法慢慢磨掉群匪,尽量节省开支。

剿匪的将军由兵部推荐,是名很有威望的老将,杨奉担任监军,公开的职责是找回英王与太祖宝剑,实际上是要继续追查望气者淳于枭的下落。

经历这么多事情之后,韩孺子已经不太重视望气者,将他们视为手段阴险的江湖人,趁机兴风作浪,时势一变,他们也无能为力,他甚至不再相信“淳于枭”的存在,以为那只是望气者编造出来的一个人物。

可杨奉相信,并视为头号强敌。

韩孺子几次想要询问原因,想想还是算了,杨奉自有其道理,或许他只是需要一个借口离开皇宫这个是非之地,没有必要问得太清楚。

太监张有才进来,轻声道:“陛下,时候到了。”

韩孺子起身,整理衣冠,走出房间,与皇后汇合,一块去拜见刚刚得到册封的第二位太后。

王美人终于得到太后的头衔,实至名归,无人反对,只是称呼上有点小麻烦,“王太后”与诸侯之母的称号重复,难以区分,“王皇太后”又有点绕嘴,礼部于是提出建议,以宫名为前缀,称上官皇太后为“慈顺太后”,王皇太后为“慈宁太后”,在排位上,慈顺在前,慈宁在后。

这也是王美人本人的要求,无论公开还是私下,她都不肯居于上官皇太后之上。

册封仪式已经完毕,皇帝不用参加,只需前往庆贺即可。

慈宁太后盛装见驾,替天下百姓感谢皇帝的大赦圣旨,然后她回到里间,又换上平时的旧衣裳,再出来时,也恢复了母亲的身份,念念不忘抱孙子一事,“宫里太冷清了,每天来拜见我们两个老太婆的人,只有陛下与皇后,什么时候能再多几个人?我知道,生孩子这种事急不得,可是除了皇后,总该有几位嫔妃吧?人已进宫了,陛下什么时候册封?”

十名秀女被慈宁太后提前引入宫中,皇帝没办法再送出去,只能回道:“近日朝中事多,再缓几天,不用多久。”

慈宁太后早有准备,说:“宫中之事,无需件件劳动陛下,皇后乃宫中之主,只需陛下点头,由皇后主持即可。”

韩孺子还想找理由推迟,皇后崔小君却已抢先回道:“回禀太后,后日即是良辰吉日,可册立新妃。”

皇帝终归要立嫔妃,崔小君觉得晚不如早,也可免去一场争执。

回到寝宫之后,崔小君问皇帝:“陛下为何迟迟不肯选立新妃?是在意我的想法吗?可我从来没想过要独占陛下的恩宠,陛下没将金贵妃带回来,我还觉得遗憾呢。”

这是皇后第一次提起金垂朵,韩孺子笑道:“严格来说,她不是大楚贵妃……我不肯纳妃,是因为……因为我乃败军之帝,大仇未报,天下未平,哪有心事想着这些?”

晋城之围让皇帝的位置更稳,可是对韩孺子来说,那仍是一个巨大的耻辱,他很少向外人表露,因为说出来也没有多大用处,唯有一点点增强大楚的实力,才能报仇雪耻。

崔小君明白皇帝的心情,叹息道:“所以陛下远离勤政殿,是希望宰相守住朝廷,陛下冲锋在前?”

韩孺子惊讶地说:“我真希望让你来当宰相!”

韩孺子的确是这么想的,他明白,那些规矩与惯例对维持大楚的稳定极为重要,轻易不可改动,但是想做成大事,就得偶尔突破一些规矩,所以他希望能与宰相分工明确:宰相守成,皇帝进取。

申明志有这个本事,觊觎相位多年,他对如何运转整个朝廷早有准备,唯一的问题是他与皇帝互不信任,皇帝疏离勤政殿让他感到紧张,以为这是要剥夺相权的征兆,因此反应很大,甚至向宫中求援。

也正因为这种不信任,韩孺子没办法向申明志解释自己的想法。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皇帝与宰相都没办法跳出来。

崔小君笑道:“陛下真觉得我能当宰相?”

“宰相的活儿没那么复杂,自己少做决定,多让群臣出主意,基本就行了,你肯定能做到。”韩孺子认真地说。

当然,这只是玩笑,崔小君点点头,“我当不了宰相,可我是皇后,陛下能将朝廷交给宰相,何不将皇宫交给我?陛下想要披坚执锐,尽管去做好了,不必为宫中之事操心悬念。”

本来应该是这样的,可宫中的环境比朝廷更差,申明志好歹是名正言顺的宰相,在群臣之中没有竞争者,皇后却不同,在她上面还有两位太后,其中一位是皇帝的生母。

因为不够信任,韩孺子没法向宰相说明真心,因为太多信任,他也没办法向皇后提起自己的母亲。

见皇帝沉吟不语,崔小君道:“陛下担心我管不好皇宫吗?我可是崔家的女儿,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家里就教我如何当一名合格的皇后,跟陛下一样,我也跃跃欲试,打算做一番事业呢。”

韩孺子笑了,“我经常忘了你是崔家的女儿。”

“总有一些事情是自己无法选择的,老实说,我并不以崔家为荣,但是崔家教给我的东西,我不会忘。事有轻重缓急,陛下要解决大楚的内忧外患,此事为重为急,宫中之事,再怎么样也是为轻为缓。陛下如今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废掉我这个皇后,将我送到倦侯府,我宁愿不要身份,只求陛下能常来看我,二是将我留在宫中,为陛下分忧。”

崔小君进宫之初,就曾经当面指斥过上官皇太后身边的宠宦,有理有节,给韩孺子留下极深的印象,他之所以不愿让皇后留在宫中,一是不希望皇后与太后发生激烈斗争,二是不愿让相濡以沫的妻子变成又一个贪恋权势的皇后。

可崔小君说得没错,他终归没有更多选择,皇后掌管内宫名正言顺,崔小君也比其他人,甚至比慈宁太后更理解皇帝的心事。

韩孺子伸手轻轻抚摸皇后的脸颊,“三年,顶多五年,我就能解决掉那些最严重的问题,让大楚正常运转,无需我事事亲为,到时候——”韩孺子不知该给出怎样的许诺,想了一会,说:“你仍是我的小君。”

皇后露出微笑,“即使是十年、二十年,我也愿意等。”

韩孺子没有更多交待,他与皇后彼此信任,知道她绝不会做出让他不可接受的事情。

次日一早,皇帝先去勤政殿,再去倦侯府,可能一两天不会回来,崔小君也开始正式履行皇后的职责。

崔家教给她的第一件事:即使做出退让,身后也得留下至少一层保护,不能直接将后背向对手显露出来。

崔小君不愿与慈宁太后直接竞争,可是一味退也没有用,她必须给陛下的生母树立一两个更醒目的敌人。

她先找来佟青娥。

佟青娥原是一名普通宫女,帝位之争时,曾经偷送宝玺出宫,虽然导致宝玺流落在外,但与她无关,论功行赏,她被封为皇后身边的女官,按照惯例,她有资格成为嫔妃。

对佟青娥来说,这是意外之喜,她曾经奉命“引诱”过傀儡皇帝,结果却是惨败,在她心目中,皇帝与皇后感情深厚,外人无法插足,没想到自己还有机会获封。

宫中寂寞,没有宫女不愿意成为嫔妃。

佟青娥激动地跪下谢恩。

佟青娥比较老实,崔小君选中她,一是该有此赏,二是多一个可信之人,而不是用来与太后抗衡。

她心里早有目标,只是这个人还不在宫里,需要她做一些安排。

皇后也有自己的官印与僚属,公文说写就写,而且很快就得到了皇帝的批准。

两天之后,良辰吉日到了,宫中同时册封了四位妃子以及若干美人、才人,总共十二位,比慈宁太后选中的人多了两位。

邓粹满意地向皇帝辞行,与辟远侯张印,带着一群刚刚被放出狱的野心之徒,一同奔赴西域。

他的妹妹邓芸终于入宫为妃,可以帮他弄清冠军侯的儿子到底有没有被调包。

几天前,皇后崔小君从东海王王妃谭氏那里得到这个消息,立刻明白邓妃就是自己寻找的得力助手。全本小说网

第十九章 进退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重的刑罚第二百二十章 将军请战第二百八十七章 曲声动心第四章 太庙里的交易第五百零一章 百官怠工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亲与皇后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离第一百七十章 神机妙算第三百八十六章 两个皇帝第三百九十二章 铺路第六十八章 书房第四百六十章 四方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亲征第一百七十四章 独自决定第三百三十六章 选人与用人第九十四章 缺钱第四百七十九章 群盗无主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谈判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饮第三百三十八章 东海王的猜测第一百四十三章 传言制造者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齐之计第四章 太庙里的交易第一百零四章 张家的利益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一百二十章 绝路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为强第三百九十五章 暗中求助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腾?第四百二十章 轿起轿落第五百三十九章 临阵之赌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摄魄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请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请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丧志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动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二百零八章 粮仓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边的刑吏第六十二章 夜色笼罩第四十五章 母亲的话第三十九章 愿效犬马之劳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来与现在第四百零一章 献礼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门之上第四百七十三章 纸上谈兵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撑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芦苇”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匈奴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穷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粮之难第二百七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来与现在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芦苇”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来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订阅求月票)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四百二十五章 划线的门道通知第五十四章 气数第二百七十二章 当务之急第三百七十章 点醒第一百一十二章 祭第一百六十二章 后悔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军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九十九章 师出有名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选择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三百二十二章 万一之策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择木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二百八十五章 无人了解的圣军师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后的将军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踪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试探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四百八十五章 辩才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烧的军营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摄魄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芦苇”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二百三十五章 冠军侯做主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三十一章 联系者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荐储君第二百三十一章 快乐的英王第五章 斋戒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动第三百六十六章 宫中从无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