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点醒

皇宫里热热闹闹地给皇帝娶进更多女人的时候,韩孺子正在倦侯府里忙碌,要在大楚数千名将领当中选出几位合格的楼船将军与步兵将军。

围剿云楚泽和东海群盗,都需要大量战船与步兵,船可以慢慢建造,步兵可以从各地调集,唯有指挥者最难寻找。

武帝时期的成名老将不少人尚还建在,如果朝廷肯一次性派出大军,他们都能指挥得不错,可朝廷偏偏不想耗费太多,这下子就难办了,老将们一被问起,全都谨慎地摇头,不敢给出肯定获胜的回答。

年轻将领当中倒是有不少人胆子够大,愿意接管任何一支军队,却说不出具体的剿匪计划,其才华又不像是第二个邓粹,韩孺子不放心将重任交给他们。

海上需要大船,造得比较慢,暂不需要大将,云梦泽的剿匪行动已开始执行,数千名楚军士兵正在建筑第一批据点,数量不多,全都背靠大城,易守难攻,寻常将领就能指挥。

这给了韩孺子一点时间。

兵部自有一套选将办法,准备在京城以南的湖上进行一次水军演练,持续十几天,根据将领们的表现,分出等级,供皇帝选用。

韩孺子在身边的勋贵侍从当中也找出一批中意者,打算轮番派出,与成熟的将领配合,学习治军之术。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韩孺子能感觉到整个大楚的配合,这还只是一次小小的尝试,各方与皇帝的配合不算完美,像是一辆重新上路的老旧车辆,能听到吱吱嘎嘎的摩擦声。

皇帝与宰相仍未取得互信,韩孺子每天上午仍在勤政殿执政,可申明志还是越来越紧张,每次都要想方设法地拖延时间,希望将皇帝一直留在身边。

迄今为止,他都没有成功,到了中午总得吃饭,一旦脱离大臣的视线,谁也没法拦住皇帝。

韩孺子在倦侯府与另一群人商议朝政,在这里,规矩不重要,如何用最低的成本解决问题,才是大家讨论的重点。

他也在这里审阅奏章,为了表示对宰相的尊重,他很少当场批复,而是要么送到勤政殿,要么等第二天与群臣一块确定批复内容。

宫中纳妃的第五天,韩孺子在倦侯府接到一份特殊的奏章,署名“淑妃”,经张有才提醒,他才知道这就是邓粹的妹妹邓芸。

皇后之下有贵妃,再往下是普通妃子,名称众多,淑妃是其中之一,她们与朝廷官员一样,也都有品级、官印与掾属,可以向皇帝递送奏章,但是很少有人这么做,宫里的事情要在宫里解决,皇后或者太后是最终裁决者,用不着惊动皇帝。

一名刚刚得到册封的普通妃子,就敢给皇帝写奏章,胆子不小,唯有想到这是邓粹的妹妹,皇帝和身边的太监们才觉得稍微合理一些。

邓芸的奏章文采飞扬,她说自己进宫如兵家第一次当将军、如进士第一次领官职,心所念念就是为国效忠,可惜空有一腔热情,却连皇帝本人都见不到,难免心生疑惑,以为自己才疏艺浅,不足以领军治民,云云。

她的比喻不只这一个,被移植到无人幽谷的奇花异草、被藏于箱箧中的蒙尘珠宝、被无知者用来铺路的珍贵石材等等都是她的形象,意思只有一个,皇帝起码要来看她一眼,不枉夫妻一场。

妃子的奏章不可能直接送到皇帝面前,韩孺子问了一下,得知它来自慈宁宫中,原来这里有母亲的支持,心中不由得纳闷,是皇后亲自召入邓芸的,新淑妃怎么刚进宫就倒向了慈宁太后?

韩孺子批复“阅”,两天之后的中午,在离开皇宫前往倦侯府之前,他正式召见了所有新晋的十二名嫔妃,皇后以及两位太后都在场。

四位妃子是主角,韩孺子认得佟青娥,还有两妃是大臣的女儿,第四位妃子就是邓粹的妹妹邓芸了。

在这十二人当中,邓芸的容貌最为出众,否则的话,邓粹也不会推荐给皇帝,她的胆子也最大,别人都是在向皇帝行礼时迅速瞥一眼,其它时候全都垂目瞧着地面,连眼珠都不敢乱动,唯有邓芸,一开始就瞅了皇帝两眼,行礼时,更是与皇帝对视了一小会。

这次见面本来只应是一场仪式,很快就该结束,结果却变成一场内宫议事,两位太后,包括对皇帝根本不关心的慈顺太后,先后开口,劝说皇帝留住宫内,不要总在外面过夜,皇后也劝说了几句,当着外人的面,她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

韩孺子恭敬地回应,表示国家正值多事之秋,自己需要时时接听天下各处送来的消息,住在深宫里有诸多不变,待事态稍缓一缓,他会回到宫中。

邓芸就在这时候开口,将其她嫔妃以及在场的太监、宫女们都吓了一跳。

“陛下的确该以国事为重,既然陛下一时无法常住宫中,不如让嫔妃轮流出宫服侍陛下,倦侯府里的仆妇,也需要一个人管理。”

邓芸有其兄邓粹的本事,一击必中,两位太后和皇后都表示同意,皇帝也想不出理由拒绝,而且他有一种感觉,短短几天工夫,邓芸似乎取得了所有人的欢心,他预料中的争斗根本没有发生。

服侍皇帝也要按品级排序,每人三天,头两位妃子都是大臣的女儿,行事谨慎,几乎不出房门,皇帝夜里不来,她们也不催促,三天之后乖乖回宫,没有半句怨言。

韩孺子不跟她们同床,一是因为感到愧对皇后,二是的确没有这个心思,这些天里,他满脑子想的都是选将之事,几百个名字几乎能够倒背如流,一半人的履历也都烂熟于心,还是找不到合适的人。

有人勇猛如樊撞山,若是两军对阵非其莫属,步步为营一点点向匪巢推进,却非他们所长。

有人心存韬略如柴悦,若是麾下将士数量足够,他们自可排兵布阵,定下万全之策,可朝廷派去云梦泽的士兵眼下只有数千人,必要时可以调用周围郡县的驻兵,全加在一起也不过上万人,就算柴悦亲自出面,也没法用这点兵力包围云梦泽。

至于多数平庸之辈,只能在大将麾下任职,没有独挡一面的能力。

韩孺子甚至说不清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将军,无论是朝中官员,还是倦侯府里的众多侍从与顾问,因此也都有些糊涂。

这天夜里,韩孺子留下五位勋贵侍从,又召来三名兵部推荐的将军,对着云梦泽的地图,一块空谈,说来说去,总是离不开“窘迫”二字,剿匪想要成功,不是派出更多兵力,就是征发周围更多民夫。

韩孺子动摇了,但他不想这么快就劳师动众,更倾向于暂停剿匪,待大楚实力恢复一些之后,再制定完善的计划。

这个想法他只是留在心中,并未宣之于口,打算等京南的水军演练结束之后,如果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将军,再与大臣们商量。

大厅里灯烛通明,虽然没有万全之计,大家讨论得却很激烈,都想在皇帝面前充分展现才华,如果能派出十万雄兵,韩孺子立刻就能指定其中两人担任大将。

东海王和崔腾也在,东海王偶尔还能插几句话,崔腾只会打哈欠,瘫在椅子上半睡不睡。

争论即使没有结果,对皇帝也有好处,韩孺子起码熟悉了大楚的将领。

中途有太监前来禀事,不敢打扰皇帝,向张有才使眼色,张有才出去一会,回来之后没说什么,显然不是大事,可是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不停地进进出出,其中一次出去的时间颇长,韩孺子注意到了,但是当时正在兴致勃勃地讨论攻打水寨的办法,因此对太监的行为不是特别在意。

中司监刘介留在宫中,倦侯府里管事的人就是老太监何逸与小太监张有才,张有才毕竟年轻,沉不住气,每次回到皇帝身边,脸色都比上一次更差。

东海王有所察觉,笑着建议大家休息,时间不早了,别人能睡懒觉,皇帝明天一早还得上朝。

这些人都住在倦侯府里,一块告辞离去,韩孺子意犹未尽,一个人仍盯着地图思来想去,好一会才想起身边的太监,“有才,怎么回事?”

张有才总算等到皇帝的询问,立刻开口道:“陛下快去看看吧,淑妃……淑妃将府里的鸡鸭给杀了!”

淑妃已经来了两天,韩孺子早忘在脑后,听张有才一说,大吃一惊,那些鸡鸭都是皇后崔小君的心爱之物,平时没人敢碰,竟然被杀死了。

韩孺子大怒,“带朕去看看。”

张有才前头带路,太监与侍卫随后,一行十几人向后宅走去。

时间已经是后半夜,府里的人大都已经入睡,淑妃却没有,张有才带皇帝去的不是卧房,而是后花园。

一进园子,众人就闻到一股香气,拐了个弯,所有人都被眼前的场景惊得呆住了。

堂堂淑妃,不仅杀死了数只鸡鸭,还将它们烤成了食物,配上美酒大吃了一顿,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正对着池塘吟诗,语气豪迈,只是声音含混,谁也听不清念的是什么,周围五名太监与宫女呆呆地守着,一看到皇帝到来,立刻先抹嘴再下跪。

淑妃停止吟诗,转过身来,摇摇晃晃地看着皇帝,突然傻笑起来,“皇帝养的鸡鸭果然不同凡响,肉质比别人家的都要鲜美,陛下,来来,咱们干一杯,也不枉此良辰美景、美味佳肴。”

韩孺子大步走到淑妃面前,神情严厉,正要开口质问,淑妃突然向前一扑,倒在了他的怀中,马上又站直,长舒一口气。

“你为何……”

皇帝的话还没说完,淑妃邓芸道:“既然是剿匪,为什么陛下总想着用兵呢?天下可用之人……”

淑妃突然转身,冲着池塘哇哇大吐起来。

韩孺子又一次呆住,这回却与淑妃的表现无关,是被她的话点醒。全本小说网

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阳皇叔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职责第八十二章 杨奉的过去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东海王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一百九十章 做决定的总是一个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浓烟下的围歼纯粹的感谢和不那么纯粹的自辩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适的办法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拥而至的使者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一百七十四章 独自决定第二百六十九章 拒之门外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粮之难纯粹的感谢和不那么纯粹的自辩第三百三十六章 选人与用人第二百零九章 读书人的立场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谈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摄魄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芦苇”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铁城不够高第二百零五章 书与残酒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宫权第五百五十章 朕一人定夺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袭晋城第六十章 宫门第六十五章 风水轮流转第一百四十二章 迁营第四百一十七章 风向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三百七十四章 寻亲背后第一百一十章 望气的奥妙第九十七章 独立小王国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旧交替第三十八章 撞门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寨者(求订阅求月票)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选择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战养兵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发第一百二十章 绝路第三十四章 新婚之夜第四百八十二章 无心之失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军还是海盗?第三百一十八章 谁人可用?第五百零一章 百官怠工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适的办法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门之上第九十三章 以一敌多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谈第二百三十四章 独断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岖之路第三百一十八章 谁人可用?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敌第三百四十六章 坐困第四十三章 无恙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争位者第三百六十七章 执政第三十一章 联系者第二百二十二章 谭家的女儿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阳第二百九十章 遥望齐鲁第三百三十章 不寻常的夜晚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状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宫中从无争斗第四百四十六章 下一位宰相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重的刑罚第六十八章 书房第三十四章 新婚之夜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战养兵第二百七十六章 皇帝家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浓烟下的围歼第四百三十四章 热闹的新年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没者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圣旨第二百三十九章 出城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本书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诺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粮之难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锋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敌通知第一百六十二章 后悔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敌第一百五十九章 乱前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二百七十六章 皇帝家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五百四十三章 献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计策第七十二章 讹诈第二百九十一章 宝玺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