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踪

由中书舍人调任倦侯府府丞,几乎意味着就此退出朝廷,成为边缘小吏,赵若素所要求的官职之低,令皇帝非常意外。

赵若素解释道:“既在朝中,不言其秘,微臣非得解脱官职之后,方可对陛下开诚布公,府丞虽然也是朝廷官吏,但是隶属于宗正府,半是内臣,半是外臣,不用遵守那么多的规矩。”

韩孺子真不觉得有必要这么麻烦,但他尊重赵若素,笑道:“好吧,只是……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朕会尽快将你调来。”

赵若素拱手道:“中书舍人与侯府府丞皆非显职,无需陛下亲自调动,相关公文甚至不会送到陛下面前,陛下稍待,容微臣自己调整。”

“静候佳音。”韩孺子越发觉得这个赵若素是怪人,但是深藏不露,或许真是自己最为需要的帮手。

赵若素告退,韩孺子将心事转到寻亲上,叫来东海王,让他帮着拟一份函,向宗正府询问吴氏两侯的状况。

“吴氏连外戚都算不上,的确没资格保留爵位,陛下宽宏大量,一直没有过问,吴家人脸皮也真够厚的,这么久了,也不主动请示削爵。”东海王很快写毕,“其实陛下不用这么正式,反而落下口实,不如找个人去向吴家吹吹口风,保证他们主动让位。”

韩孺子摇摇头,追回吴家的爵位是件小事,他是要借此向宰相传达自己的意图,看样子连东海王也不是很懂其中的门道。

东海王对吴家没啥感情,见皇帝摇头,自然不会多管闲事,问函就这么发了出去。

宗正府回函倒快,次日上午就送到了勤政殿,宰相申明志特意挑出来呈送给皇帝,一句话也没多说。

韩孺子亲笔写下批复,大意是说如今侯位泛滥,无功者得厚禄,有功者久居于下,令天下英雄寒心,如吴氏二人,附骥之徒,枉称列侯,于国家无半点益处,朕心甚忧,着令有司尽快削夺其位,自今以后,封侯时务必谨慎,不可再犯类似错误。

吴家本来就没什么权势,如今更是丢得干干净净,没人肯为他们说话,申明志接到回函,看过之后传给其他听政大臣,归入待办事宜当中。

一切平静,勤政殿内没有半句争论。

韩孺子知道,申明志等人已经领会了他的意图。

君臣本应同心同德,却只能以委婉隐讳的手段交流,韩孺子既觉得不可思议,又觉得理所应当,君臣同中有异,只是这同异之间的平衡极难把握,连杨奉也说不清,只能推荐他人代劳。

韩孺子对赵若素寄予厚望,至于官职,早晚还能再升上来。

这天下午,来倦侯府送奏章的是另一位中书舍人,同样的小心谨慎,放下奏章,躬身退出,韩孺子没表露出任何异常。

可是接下来他连等了几天,赵若素就跟失踪了一样,人影全无,消息也没有,皇帝有权过问一切官吏的调动,但韩孺子忍住了,不想让大臣察觉到他的急迫与重视。

礼部尚书元九鼎已经出去前往东海国查验真相,韩孺子派了两名太监同行,一个是张有才,皇帝最信任的身边之人,另一个是获赦不久的景耀,皇帝要试试他收集情报的能力还剩下多少。

慈宁太后对小时候的事情只有一个印象,那就是有人叫她“小姐姐”,张有才的职责就是去寻找有没有这样一个人。

这种事情急不得,至少也要二三十天以后才能得到结果,韩孺子安排妥当之后,又开始专心处理云梦泽与东海的事务。

寒冬将至,这两边都没有新进展,东海仍在造船,云梦泽据点才建好一处,杨奉倒是招募到不少江湖人,与泽中群匪发生了几次冲突,但规模太小,杨奉没有在公文中细说,等崔腾送信回来,或许能说得多一些。

云梦泽文有卓如鹤、武有邵克俭,还有杨奉暗中掌控,韩孺子不是很担心,东海那边却迟迟没有大将坐镇,让他放心不下。

沿海郡国全都按规定举荐了数量不等的将领,兵部先进行了一轮筛选,合格者三十几人,正陆续赶往京城,由皇帝亲选。

塞外相对平静,对邓粹的偷袭,匈奴派人提出抗议,但没有发起报复,而是在冬季到来前远遁,柴悦遣散了多半楚军,只留少数驻守马邑城与碎铁城,他在晋城建立幕府,房大业则被派到辽东,名义上是监督修补旧城,实际上是勘查地势,准备在明年初夏季节向扶余国发起一次进攻。

大楚必须惩罚扶余国,铲除辽东的一个威胁。

扶余国已经连派数拨使者认罪乞降,朝廷正常接待,只是不准他们见皇帝。

西域那边的邓粹与张印消息最少,他们先要稳定西域诸国,统一力量之后,再去昆仑山以外筑城。

大楚就像是一张棋盘,韩孺子则是棋手,手握棋子,东放一枚,西落一子,有的是必争之地,有的是长久之计,对手不只一位,他却丝毫不惧,反而为之兴奋。

内忧外患当然不是好事,韩孺子却迷上了排忧解难的过程,比任何时候都能深切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皇权,朝廷虽然运转缓慢,但是只要操作得当,皇帝的意志与命令总能在千里之外得到执行。

天下四方,到处都有人为皇帝效力,韩孺子只恨一点,消息来得太慢,常常需要十天半月才能送到他的书桌上,再回信时,那边的事情已经结束,不需要皇帝出主意了。

这也是韩孺子愿意与宰相、与朝廷官员和解的重要原因之一,离得越远,权力越走样,必须借助大臣们多年传承下来的规矩与惯例,才能保证皇权不会被遗忘。

整整十天之后,赵若素那边还是没有动静,一件早就被皇帝遗忘的事情却发生了意外。

意外消息是金纯忠带来的。

金纯忠不愿当匈奴人,宁愿无官无爵,也要跟着皇帝一块回京,因为没在大楚这边立过功劳,所以被安排在倦侯府中,与晁鲸等人一块待命。

韩孺子不急着任用此人,金纯忠也不觉得委屈,老老实实地留在府中等待机会,但他每隔几天总能见一次皇帝,算是一种特权。

金纯忠一般时候没什么事,如果皇帝太忙,他甚至不说话,待一会就走,今天他却一直留下来。

韩孺子终于注意到金纯忠的异常,抬头问道:“有事吗?”

“一件小事,陛下。”

“稍等。”韩孺子将手中一份策疏看完,这是南越郡的一名武将所写的剿海盗策,条理清晰,颇有独到之处。

“好了。”韩孺子再次抬头,用笔在纸上画了个圈,并将武将的名字记在心里,打算见过本人之后再做决定。

金纯忠上前两步,“微臣冒死陈言,敢请陛下恕罪。”

韩孺子笑道:“既敢‘冒死’,就别怕获罪,快说吧。”

金纯忠脸色微红,抬头问道:“陛下是要除掉吴家吗?”

韩孺子一愣,“吴修兄弟?”

“对。”

“怎么会?他们空占侯位,其实无权无势,在朝中更无根基,朕只是要夺回侯位而已,他们没资格称侯,大楚的列侯不能都是平庸之辈。”

说起这些事情,韩孺子有点气愤,按理说,军功高者才应该封侯,武帝时期战事频仍,有军功者很多,可是韩孺子在需要大将的时候,在上百位列侯当中查了一遍,竟然找不到几个可用之人,辟远侯张印已算是出类拔萃,其他人不是袭封祖上的功德,就是皇亲国戚,真正靠军功得封者寥寥无几,而且大都老迈,已没法为国效力。

“吴氏兄弟当然不该再据侯位,可也罪不至死吧?”金纯忠道。

“至死?你究竟听说什么了?”韩孺子真有点好奇了。

“自从陛下颁旨夺侯之后,吴家上下都以为要遭灭族,惶惶不可终日,不知何处的衙门,还向吴府派去士兵把守大门,不准吴家人随意出行,说是在等陛下的圣旨。”

韩孺子大吃一惊,随后又感到疑惑,“吴家人怎么会求到你这里?”

金纯忠摇头,“吴府离此不远,我是路过时偶然得见,又听街上的人议论纷纷,才知道事情大概。本来这与我无关,可我觉得这样的做法肯定不是陛下的本意,因此觉得陛下有必要知道。”

“嗯,你做得对,朕应该知道。”韩孺子感到愤怒,他能允许自己的命令在执行过程中发生一定程度的偏差,却不能允许有人歪曲本意。

“你先退下吧,不要对外人提起此事。”

“是,陛下。”金纯忠告退。

韩孺子想了一会,让太监传召蔡兴海。

蔡兴海接管一支宿卫军,皇帝到哪他跟着到哪,是最受信任的近臣之一,闻命之后很快赶到。

“中书舍人赵若素这个人你认识吧?”

“认得,经常给陛下送奏章的人,这几天倒没见过。”

“去把他找来。”

蔡兴海领命要走,韩孺子担心自己的命令又遭误解,加了一句,“请他过来。”

“请”与“找”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后果却截然不同,蔡兴海立刻明白,再度领命告退。

夺侯是赵若素的主意,韩孺子要听听他的解释。

入夜之后,蔡兴海回来复命,却没有带来赵若素,而且满脸疑惑,“赵若素失踪好几天了,家里人急得不行,到现在也没消息。”全本小说网

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宫女第七十四章 纸上谈兵第九十章 赌局第四十一章 圣旨第一百一十二章 祭第二百章 雪林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四百二十三章 将军风度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人相助第三百零九章 声名远扬第二百一十五章 虚能生实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换之道(一更)第二百三十四章 独断第二百七十七章 习惯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关内关外第一百四十三章 传言制造者第一百五十章 初见匈奴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劳碌命第四百六十六章 财主第一章 进宫第二百六十一章 上官盛之怒第四百五十章 亲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来与现在第一百七十八章 东海王的承诺第四百八十章 谋自己的反第一百三十六章 柴家人的一计第三百七十四章 寻亲背后第八十二章 杨奉的过去第一百六十八章 掌印大将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为本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有门道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实人发怒第二百三十六章 外面的威胁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敌第三百零五章 选妃之争通知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军第三百一十章 崔家的敌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决战在即第四百七十四章 后事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第四百八十五章 辩才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压境第三百章 孰是孰非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宫女第一百四十九章 顽石第八十九章 过界第五十三章 慈顺宫囚徒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烧的军营第七十一章 妻信第一百八十五章 离开与到达第五百五十三章 状元之名第五百三十章 乱猜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第一百二十二章 说服江湖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皇帝家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紧张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二百七十六章 皇帝家事第二百零五章 书与残酒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与外孙第三百三十六章 选人与用人第五十六章 读史之怒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杨奉第九十四章 缺钱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实人发怒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拥而至的使者第四百七十四章 后事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荐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为难第三百一十章 崔家的敌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状第三百二十五章 鲁莽人与暴脾气第八章 十步之内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计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敌第一百四十三章 传言制造者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实人发怒第四百九十三章 迁都之争第六十二章 夜色笼罩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将军需要胜利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撑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开城门(求保底月票)第五百四十三章 献城第七十三章 衙门口(第三更)第四百七十四章 后事第一百九十章 做决定的总是一个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决战在即第三百四十章 绝不能退第六章 衣带诏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四百零五章 崔府接驾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为难第四百三十四章 热闹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