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宫

(恭贺读者“lord_of_lies”成为本书盟主。)

皇帝又发出一阵呼噜声,御医上前诊脉,心中其实早有判断,可是当着慈宁太后的面,不得不做点什么。

“陛下似有好转,不过脉象依然紊乱,虚弱之中却极少入睡,这不是好事。”

“是中毒吗?”慈宁太后立刻问道。

御医谨慎地摇摇头,“微臣觉得不像,如果能叫来太医院的同僚,大家参谋一下,或许能找出原因。”

慈宁太后寻思了一会,“需要哪位御医进宫,你列出名单来,他们跟你一样,进来就不能出去,直到陛下好转。”

御医身子一颤,应声是,退后斟酌该叫哪位御医进宫与自己一块受罪。

“我还是觉得陛下想要说些什么。”慈宁太后凝视皇帝,半晌才转身向站在一边的景耀说:“慈顺宫担心遭到你的报复吗?”

“太后明察。”景耀苦笑道。

“你怎么回答的?”

“老奴说‘慈宁太后奉慈顺宫为长,这就是最大的保证,别说老奴这样一名半废太监,放眼整个宫里,谁敢动慈顺宫分毫?老奴在宫中为宦多年,升落起伏也不是一两次了,每次遭贬,唯有退而思过,想着如何弥补错漏、更好地为陛下与太后效忠,心中绝无半点恨意。’”

慈宁太后称上官太后为“慈顺宫”,景耀也用这种叫法。

慈宁太后微微一笑,“你倒是会说话。”顿了一下,“你今天挺忙吧?”

景耀早料到会有此一问,立刻将这一整天下来哪些人找过自己、所为何事说了一遍,不敢稍有遗漏,顺便将有人请自己出宫商谈一事也说出来。

慈宁太后果然很在意,“嘿,这么快就有人拉拢景公了,是哪位大臣?”

“中间人不肯透露。”

“你经验这么丰富,肯定能猜出来。”

“嗯……老奴觉得是宗正卿大人。”

慈宁太后眉毛微动,“回想起来,景公说起嫔妃怀孕一事的时候,韩大人好像不太高兴。你是他引进宫中的,他为什么要帮你?又为什么会对你说的话感到意外?”

景耀等这句话很久了,立刻跪下,“老奴不敢隐瞒,老奴想要进宫面见太后,却不得其门,只好去向韩宗正求助。韩宗正收留过一名刺客,担心自己会受到怀疑,也希望老奴能为他说几句话。”

“关于东海王那番话是假的?”

“都是真的,老奴怎敢在太后面前说谎?陛下的确曾经召见东海王与老奴,让我们暗中调查韩宗正,东海王也的确表达过栽赃比调查更便捷的意思。”

慈宁太后深思片刻,“关于韩稠,你们调查到什么?”

“陛下召见我们两人的第二天就在崔府遇刺,老奴尚未着手调查,至于东海王那边的情况,老奴与他并无来往,不知详细。”

景耀小心翼翼地引导,他手里并没有韩稠勾结刺客的直接证据,至于韩稠种种贪赃枉法的行为,引不起慈宁太后的兴趣,所以他干脆不提,只用随口一句话引起慈宁太后的怀疑,剩下的事情顺其自然就好。

慈宁太后没有表现出上钩的迹象,平淡地嗯了一声,“很好,景公去忙吧,无论如何也要保住佟妃肚中的孩子。”

“是,太后。”景耀没有立刻退下,有一件事他必须尽快解决。

“景公还有何事?”

“太后一直觉得陛下似乎有话要说,老奴思来想去,以为很有道理,可是老奴不常在陛下身边,揣摩不透他的意思,不如将张有才召回宫中,或许能有办法。”

“召回张有才会令人怀疑皇帝的病情,这是你的原话。”

景耀磕头,“老奴想出一个主意,请太后斟酌:不要只召张有才一个人回府,以审讯的名义,多召几个人回来,就不会引起怀疑了。”

慈宁太后默不做声,景耀不敢显得太急,等了一会,说:“老奴愚陋浅薄,前后反复,请太后恕罪。”

慈宁太后又看了一眼床上的皇帝,终于下定决心,“你的主意不错,总得弄清楚陛下想说什么。可我对陛下身边的人不大了解,你提出几个人来。”

“张有才肯定算一位。”

“嗯。”

“蔡兴海和王赫皆是近臣,负责内外防卫,理应回宫受审。”

“嗯。”

“还有一位名叫孟娥的宫女,也在刺驾现场,而且杀死了刺客的一名同伙,也该受审。有这四人足矣。”

慈宁太后皱起眉头,“孟娥?我听说过这个名字,出身好像很复杂。”

“她是东海义士岛人士,本姓陈,据称是旧齐王的后人,与其兄长孟徹以东海国侍卫的身份进宫,先是服侍慈顺宫,后来孟徹参加了齐国叛乱,孟娥一直留在陛下身边,但是由侍卫转为宫女。”

慈宁太后眉头皱得更紧,“我记得孟徹。陛下怎么会留这样一个人在身边?据说她在崔府杀死刺客同伙也有问题,更像是杀人灭口——还用审问吗?直接让她伏法算了。”

景耀不敢为孟娥辩解,回道:“只召三人的话,显得少些,那就加上一个崔腾,他常在陛下身边,当时也在现场,最为可疑。”

慈宁太后摇头,“崔家人要一块审问,不能单召一人。陛下如此信任孟娥,或有原因,先将她召回来,你亲自审问,将结果立刻呈送给我。”

“是,太后。”

景耀退出房间,心里一阵发紧,同时也感到得意,自己真的回到宫里了,不仅*****还参与到最隐秘的阴谋当中。

他去四位嫔妃的寝宫巡视一圈,确认无事之后,才回自己的住处,一名太监正好送来太后的懿旨,他可以去崔府要人了。

天色已黑,景耀不敢耽搁,现在的他必须比二十岁的年青人还要精力充沛,容不得半点懈怠,立刻点齐十名太监、五十名卫兵,手持懿旨出宫,直奔崔府。

崔府被宿卫军团团包围,来者在一条街以外就要接受检查,而且不能进府,管事的营将在灯下仔细看了几遍懿旨,确认无误才还给景耀,请他稍待,自己亲去府里提人。

寒风萧瑟,周围的士兵虽多,却都保持安静。

崔府如今已被分隔成一座座单独的临时“监狱”,里面的人也不能随意走动,营将进去提人要花一段时间,景耀只能默默等候。

韩稠就是这时候赶来的,他的消息很灵通,景耀离宫不久,他也从家里出发,正好赶上。

他没穿官服,一身便装,像是一名大腹便便的商人,众多士兵明明看到他气喘吁吁地跑来,却没有喝止,更没有阻拦,只要不是进入崔府,他们可以通融。

景耀向前走出几步,进入阴影中,跟来的太监与卫兵全都识趣地留在原处。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才隔了一天,我就得把眼珠子挖出来啦。”韩稠笑道。

“韩宗正言重了,我总算没有辜负韩宗正的重托,希望韩宗正记得我的好处。”

韩稠嘿嘿干笑数声,呼出一股股白汽,“记得,我会一直记得。景公回宫之后一切都好吧?”

“游子思归,何况我这个在宫里住了几十年的老太监?”

“呵呵,景公现在可是慈宁太后面前的大红人,出了不少主意吧?”

“奉命行事而已,不敢多说一字。”

“一个字也没多说?”

景耀笑道:“韩宗正还不了解我的为人?没有十足把握的事情,绝不说,更不会做,可是确定无疑的事情,我也绝不敢隐瞒,比如韩宗正这次拜访,我就不能隐瞒,回宫之后必须通报给慈宁太后。”

“那是当然,这么多人看着呢,只要其它事情没多说就好。我放心了,景公也请放心,我已经替你选好一处宅子,就在西城,离皇宫不远,地方大,位置隐蔽,不久之后你就能入住了,偶尔出宫休息一下也是好的。”

景耀并不推辞,拱手笑道:“让韩宗正破费。”

“在交朋友这种事上,韩某从来都是舍得下血本的。”

韩稠笑着告辞,景耀笑着目送。

宿卫营将带出四个人,分别送进不同的马车里,景耀挨个检查,确认是张有才、蔡兴海、王赫、孟娥四人,四人表情各异,孟娥最镇定,张有才最紧张,一见到景耀就询问皇帝的情况。

景耀什么也没说,带人回宫。

孟娥等人被关进不同的房间里,景耀只带着张有才去向慈宁太后复命。

张有才是极少数受到慈宁太后信任的人之一,被允许来到皇帝床前。

张有才先跪下磕头,然后起身看向皇帝,心中惊惧交加,忍不住想哭,颤声道:“陛下,是我,张有才。”

皇帝似乎认出了他,呼噜了几声,张有才茫然不解。

慈宁太后对张有才本来就没没抱多大希望,这时轻叹一声,“张有才,你既然回来了,就留下服侍陛下吧。”

“是,太后,谢太后大恩大德。”张有才没忍住,眼泪还是流了出来。

慈宁太后没急着召张有才回宫,就是觉得这名小太监担不起大事,倒不担心他会害皇帝,点点头,转身离开,景耀紧随其后。

出了皇帝的房间,来到正厅里,慈宁太后入座,盯着景耀看了一会。

景耀被盯得心里发毛,垂头不语。

“有个叫圣军师的人,景公听说过吗?”

景耀一愣,“听说过,此人是刺客之一,在云梦泽地位很高,曾化名云雄,住在韩宗正家里。”

“嗯,那就好,这位圣军师在狱中招供,说他也认得景公,曾派人在东海国与景公接洽,你愿与他当面对质吗?”

景耀大惊,心里明白,就在他离宫的这么一小段时间里,发生了某些事情,而且必定与韩稠有关。全本小说网

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一百七十章 神机妙算第四百六十五章 无休无止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四百六十六章 财主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后的将军第八十章 散心第三百九十二章 铺路第四百二十三章 将军风度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粮第五十五章 僵持楔子第一章 进宫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一百六十二章 后悔第二百四十二章 宫中的小君第一百四十九章 顽石第九十三章 以一敌多第四百四十四章 “书能杀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后一句话纯粹的感谢和不那么纯粹的自辩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与好处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位皇帝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桥夜袭第四百一十七章 风向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长女第一章 进宫第三百七十一章 聪明的眼睛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归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七十八章 遗孤第四十九章 望气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约第八十九章 过界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没者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营地第五百零一章 百官怠工第四百零二章 后院失火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时雨第二百四十章 东海王准备好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门恶战第三百八十五章 药膳第二百七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二百三十七章 兄弟之情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帝得病第五百三十九章 临阵之赌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亲不认第一百九十章 做决定的总是一个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寻亲背后第一百四十章 指点迷津第三百九十章 留下(二更)第二百三十章 哪里好玩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诺第二百零五章 书与残酒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请第六十七章 退位第六章 衣带诏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一百八十四章 众将夺印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军之怒(求月票求订阅)第二百零九章 读书人的立场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亲征第五百五十章 朕一人定夺第四百零六章 曲径通幽第四百九十章 两军归一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遥远的西方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约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手第二百五十章 东海王的夜晚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状第九章 陛下收玺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与外孙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五百零一章 百官怠工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挟(求订阅求月票)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圣旨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一百三十六章 柴家人的一计第四十五章 母亲的话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开城门(求保底月票)第七十八章 遗孤第三百三十章 不寻常的夜晚第三百二十五章 鲁莽人与暴脾气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两封信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嘱托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两位公子第四百八十章 谋自己的反第六十八章 书房第七十九章 愿望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杨奉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欲熏心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两封信第一百四十章 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