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紧张

崔家又逃过一劫,却也遭受重创,刺杀毕竟发生在崔府,皇帝宽宏大量不予追究,崔家自己却不能免责,崔宏一边安排老君的丧事,一边上书请罪,自愿交出全部官印,大将军、太傅、南军大司马等职位无一例外。

韩孺子退回请罪书,崔宏再度上书,甚至通过女儿向皇帝陈情。

短短的几天里,崔小君深受打击,愈发相信“满招损”的道理,因此真心希望父亲能够交出权力。

“父亲伤势颇重,一时半会难以痊愈,年纪也大了,只想在家里颐养天年,陛下就收回他的官印吧。如今国家多事,南军也该交给其他人了。”

韩孺子这些天与皇后住在一起,没有召见其她嫔妃,“实话实说,我也想收回南军,可如今朝中正在调查韩稠之案,群臣惶惶,不宜再有变动,大将军若是真心想交出南军,就让他再等一等。”

刺驾事件发生之后,南军将领没有为崔宏发声,双方的联系已不像从前那样紧密,韩孺子因此并不急于收回大司马之印,眼下他还没有合适的人选代替崔宏,莫不如留他以稳定局势。

崔小君相信皇帝,没有再催促,转而说道:“惠妃怀孕,陛下有去探望过吗?”

惠妃是佟青娥的称号,她现在是宫中仅次于皇帝的重要人物,从太后以下,人人都围着她转,就连张有才,一天的大部分时间也留在佟妃身边,一点小事也要转告给皇帝和太后。

“去过。”韩孺子含糊应道,他去过一次,没说几句话就走了,“佟妃见到我就紧张,所以我想还是少去为好。”

崔小君轻轻一笑,“陛下本末倒置了,陛下不常去,惠妃心怀忐忑,才会感到紧张,陛下若能常去看看,让惠妃知道陛下爱子心切,她自然不会再紧张。”

韩孺子微微皱起眉头,“再对你实话实说,我还没有‘爱子心切’的感觉。”

崔小君严肃地说:“陛下必须要有,那是陛下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大楚未来的希望,陛下所作所为皆求稳妥,这个孩子出生之后,带来的稳定可能超过陛下迄今为止所做的一切事情。”

“不一定就是男孩……好吧,我会常去看看。”韩孺子盯着皇后,轻叹一声,“如果孩子是你的就好了。”

崔小君何尝不希望如此,但她不嫉妒,“一切皆有定数,急不得,我若命中有子,早晚会有,若是……我能常见陛下,已经心满意足。”

韩孺子次日忙了一天,傍晚时分,他听从皇后的建议,临时决定去探望佟青娥。

他对佟青娥印象不差,甚至可以说是很好,可那是另一种感情,与对皇后全然不同,每次见面,他都会想起几年前受到引诱的场景,立刻觉得自己小了几岁,颇为尴尬。

偏偏是佟青娥第一个怀孕,韩孺子更觉尴尬,就像是在人前义正辞严拒绝了美食,人后偷吃的时候却被逮个现形。

佟青娥也觉得尴尬,总认为自己不该这么幸运,首先怀孕的人应该是别的嫔妃,比如淑妃邓芸。

皇帝来的时候,邓芸正在房里与佟青娥聊天,她与另外两名嫔妃最终被证实都没有怀孕,遗憾万分,经常来陪佟青娥,用她的话说是“借借孕气”。

慈宁太后对佟青娥以外的所有嫔妃都怀着戒心,邓芸虽然能来,但是不准自带礼品,尤其不能带食物,屋子里总有几名太监和宫女盯着,她不在意,每次一来就摸摸佟青娥尚未鼓起的肚子,“小家伙是不是有点孤独啊?保佑我生一个弟弟吧。”

皇帝的到来,照样让佟青娥紧张,起身时动作太快,差点摔倒,别人没来得及上前,邓芸抢先扶住,按着她坐下,“这又不是正式场合,不用时时讲究礼仪。”

韩孺子进屋,尴尬的感觉又来了,只好摆出威严的神态,说:“朕要去给太后请安,顺路过来看看,”

佟青娥面红耳赤,邓芸大方地说:“皇宫是陛下的家,陛下可得经常‘顺路’。我刚才对邓妃说,只要不是正式场合,在陛下面前无需拘礼,可以吧?”

“当然。”韩孺子点点头,四处看了看,服侍佟青娥的人都是从前的“苦命人”,他全见过,想说点什么,话到嘴边又觉得无趣,于是又点点头。

邓芸笑道:“陛下不好意思呢,张有才,陛下来了,你们不用再盯这么紧了。”

张有才干笑几声,他一直看着淑妃,几乎没挪开过目光,的确盯得太紧了一些,示意其他人跟自己一块离开,但是没有走远,就守在门外,时不时探头看一眼,随叫随到。

窗下摆着一张软榻,两妃坐在上面,邓芸指指对面的椅子,“陛下请坐,陛下不是看一眼就走吧?”

韩孺子犹豫了一会,还是走过去坐下,与其说是这里的主人,更像是一名访客。

佟青娥也不知该说什么,邓芸笑道:“你们两个都这么闷,真不知道在床上……让我找个话题吧,陛下,听说你选了一名海盗当将军,是真的吗?”

说起这种事情,韩孺子有的可说,“黄普公早就不是强盗了。”

他将黄普公的事迹略述一遍,邓芸颇觉有趣,连佟青娥也听进去了,开口道:“他倒是一位孝子。”

邓芸道:“孝子还在其次,这个人看来真会打仗。那燕家怎么办?隐藏这么一位优秀的将军,不该受罚吗?”

“没有燕家的隐藏,黄普公十多年前就会被处死,所以算是功过相抵吧。朕将燕朋师召入宿卫军,让他做一名副都尉,若是真有才华,日后总有用武之地。”

佟青娥无所谓地点头,只要皇帝显得正常,她也不那么紧张了。

邓芸却真将皇帝的话当回事,想了一会,笑道:“陛下是在安抚远在东海国的燕康。也对,像黄普公这种出身,多少年出不了一位,惩处燕家并不能治后,反而惹得大臣们疑神疑鬼,不如给燕家一个举荐之功。”

大多数嫔妃连朝中大臣的姓名都叫不全,邓芸却能随口说出东海国相的名字,韩孺子有些意外。

邓芸之前就表现得很聪明,但是许多话更像是哥哥邓粹教给她的,如今邓粹远在西域,邓芸只能依靠自己,更显真性情。

“黄普公已经去往云梦泽,如果真能建功,朕还要派他去平定东海,到时他要荣归东海国,与国相燕康协作剿匪,这才是一个麻烦。”

从前的仆人变成了将军,旧主的脸面不会太好看。

邓芸将皇帝的话当成一个问题,思考片刻,“不能让燕康召回京城委以高官吗?”

“朕有这个想法,但是吏部说,大楚有一些官员虽非世袭,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总是由固定的世家担任。燕家在东海国是大族,召燕康进京,继任还得是燕家人,问题并未解决。”

“小小一个燕家,连陛下也动不得?”

“可以动,但是没有必要,东海国地处偏远,比京城还需要稳定,燕家并无大恶,除之无益,朝廷委派的官员也不会做得更好,反而更难控制。”

韩孺子早就发现了,离京城越远、道路越不通畅的地区,官员越是稳固,总是由几个家族把握,地方官通常三年一轮,至多六年,边疆官员却不用遵守这项规定,每到任期将满,朝廷总会接到该地百姓的大量请愿书,希望留下父母官,朝廷往往顺水推舟。

身为皇帝,韩孺子不喜欢这种“惯例”,但是现在还腾不出手来解决,而且未来的两三年内,他需要东海国保持稳定。

邓芸又想了一会,笑道:“既然如此,陛下就应该让燕朋师也去云梦泽,他不是喜欢冒领军功吗?就让他再‘冒领’一次,剿匪之后,陛下同时奖赏黄普公和燕朋师,然后将他们两人同时派往东海国。燕家的功劳与黄普公紧紧捆在一起,总不至于再捣乱吧?”

韩孺子没回应,心里却觉得淑妃所言是一个主意。

邓芸又道:“等到东海平定,陛下有了回旋余地,可以效仿前代皇帝,将边疆大族迁至内地,燕家也算在其中就好了。”

韩孺子笑了笑,还是没说什么,与妃子讨论政事已然破坏规矩,他不能说得更多,随口问道:“惠妃有什么想法?”

佟青娥一愣,她宁愿当一名听众,觉得很自在,让她拿主意,实在太难了,“我、我觉得淑妃说得很对啊。”

韩孺子起身要告辞,斟酌再三、自勉再三,迈步来到佟青娥面前。

佟青娥吃惊地站起身,邓芸饶有趣味地看着。

韩孺子见过母亲和皇后等人抚摸佟青娥的小腹,于是也模仿着轻轻触碰了一下,生硬地说:“惠妃珍重,待生产后,朕与你贺喜。”

佟青娥愣愣地说不出话,皇帝转身离开,出门之后如释重负,觉得这比处理国家大事还难,但是心里的确生出一股奇怪的感觉,对那个连样子都瞧不出来的小小生命,多了一份期待。

屋子里,邓芸扶着佟青娥坐下,微笑道:“陛下是好皇帝,也会是好父亲,无论如何我也要为他生一位皇子。”

(借用读者“悠扬feiling”的几句诗献给黄普公,也献给所有读者:纵有凌云志,难舍父母恩。伏首甘为仆,不遮将军骨。)全本小说网

第五百零二章 罪有应得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穷第二百三十六章 外面的威胁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四十章 绝不能退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观风使第十五章 奸诈是为了救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谈判第二百七十二章 当务之急第三百四十章 绝不能退第二百一十七章 读书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拒之门外第四百八十五章 辩才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军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名刺客第五百一十八章 牢中从军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访第三百四十六章 坐困第四十二章 第二次腹痛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五百一十六章 陛下会怎么做?第二百四十二章 宫中的小君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请第九十三章 以一敌多第五百五十二章 状元之选第九十九章 师出有名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五百一十二章 决战在即第九十四章 缺钱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边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一百九十章 做决定的总是一个人第八十二章 杨奉的过去第二百八十七章 曲声动心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职责第三百七十二章 宠妃第七十一章 妻信新章发布时间调整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发第四百二十七章 剑在手中第三百三十七章 谈判与攻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五百三十五章 招降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宫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十章 风波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机会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拥而至的使者第二百零八章 粮仓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三百零七章 选将第六十三章 回宫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后的将军第八十四章 以下观上第六十章 宫门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饮第四百五十一章 顺利之年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两封信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选择第五百四十九章 认输第一百九十五章 钦差督战第四百六十六章 财主第二百七十二章 当务之急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四百零二章 后院失火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城第二百零一章 渔翁第五百四十三章 献城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穷第三百八十六章 两个皇帝第三章 聪明的孩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迁都之争第二十三章 武帝与皇孙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人相助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二百五十四章 无眠之夜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军之怒(求月票求订阅)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一百三十章 离寨第五百四十三章 献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归山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无虚发第一百六十八章 掌印大将第五百一十二章 决战在即第二百八十五章 无人了解的圣军师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十六章 皇帝总是一无所知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