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无恙

韩孺子享受到无微不致的照顾,整天躺在床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药来摇头——可是没用,满屋子都是浓郁的药香味,每隔一个时辰就会有新药端来,不喝不行,太监们跪在地上哀求,皇太妃好言相劝,皇后临床垂泪……

皇太妃一天至少要来三趟,每次都要详细打听皇帝的情况,确认没有任何异常之后才会离开。

东海王次日一早赶来,一脸的不情愿,可是没办法,他得尽兄弟之谊,不仅要来看望,还要亲自尝药、试菜。

汤药虽苦,尝一小口倒还能忍受,东海王受不了的是试饭,平时一块进膳的时候他从来不客气,总是抢着吃,等到必须提前吃一口的时候,他觉得受到了羞辱,“你又没中毒,肚子疼跟崔家也没关系,为什么让我试吃?这是奴仆的活儿。”

每次屋里只剩下兄弟二人的时候,东海王都会低声追问:“肚子疼是假的,对不对?你是怎么做到的?告诉我。”

韩孺子只能笑着摇头,“我哪有这个本事?御医已经看过了。”

御医解不开东海王的疑惑。

又过了一天,皇后从秋信宫匆匆赶来,一进屋就流泪,因为这么大的事情她居然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一听到门外的通报,东海王立刻从床边退开,乖乖地跪在一边,行臣子之礼,皇后没有理睬这位表兄,坐在床边,泪眼婆娑地看着皇帝。

东海王轻声告退,皇后仍然没回头,东海王讪讪地退出房间,不用再为皇帝尝药、试饭了。

韩孺子有点同情东海王,只是一点。

在诸多前来看望皇帝的人当中,有一位最奇怪,既没有御医的望闻问切,也不做侍者的各种杂活,只是偶尔进屋站一会,很快就出去。每当他在的时候,皇太妃必然要提起太后,东海王不敢流露出丝毫不敬,就连皇后的泪水也更多些。

此人是内起居令,专门记录皇帝在内宫里的一举一动。

韩孺子不了解宫里的规矩,可是觉得内起居令来得似乎太频繁了一些,在他的笔下,皇帝不知会是怎样一个昏庸无道之人。

正是在内起居令的监视之下,所有人的关切都显出几分虚假,他又一次离开,皇后还在抽泣,或许她的悲伤有几分真实,可韩孺子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他跟皇后接触很少,除了曾经并肩对付过左吉,没有别的经历。

最关键的是皇后姓崔,若非如此,韩孺子倒是很想将她也拉拢到自己这边。

无论内起居令在与不在,真心实意服侍皇帝的人只有两个。

张有才和佟青娥此前在左吉那里吃了不少苦头,可两人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因此又被放了回来,结果次日就传来消息:左吉在勤政殿里被掌嘴,血流满面,回宫之后卧床不起,比他们两人还惨。

造成这一切的是皇帝,虽然张有才和佟青娥也不明白皇帝的腹痛怎么会如此凑巧,但是他们相信一件事:皇帝替他们报仇了。由于不在勤政殿现场,只是耳闻当时的场景,他们的这种想法更加牢固。

两人想得没错,皇帝的确是为他们报仇,但不是平白无故的报仇。

太傅崔宏正在回京的路上,皇太妃虽然从来没有再提起过,但是看她的样子,那四道圣旨必定已经蒙混过关加盖宝玺,并交到了罗焕章手里。

与太后的决战即将到来,韩孺子做不到更多,只希望事情发生的时候,自己身边能多两个可信的人,不至于完全依赖皇太妃和罗焕章的保护。

佟青娥是名柔弱宫女,张有才不到十五岁,又都不会武功,危急时刻所能提供的保护微乎其微,韩孺子这样做只是想表明自己并非坐以待毙。

腹痛的第五天,御医以十足的把握宣布陛下无恙,一切恢复正常,所有人都为此松了口气,连自知没病的韩孺子也是如此,他已经厌倦了躺在床上受别人服侍,迫切希望到屋外透透气。

他只能在泰安宫的庭院里走几圈,身边跟着一大群人,个个伸出双手,好像皇帝是名正在学习走路的孩子,需要他们随时搀扶。

黄昏时分,多余的人都离开了,吃过饭之后,韩孺子早早上床躺下,翻来覆去,发现自己睡不着,张有才和佟青娥这几天累坏了,一沾枕头就发出鼾声。

韩孺子默默计算,顶多再有五天,太傅崔宏就能回京,百官出城迎接,南军大司马上官虚肯定也在其中,拿到圣旨的大臣们会在那一刻起事,宣布剥夺两人的印绶。与此同时,另一队大臣会来皇宫,免除中郎将的职务,接管皇宫宿卫,然后兵分两路,一路保护皇帝,一路囚禁太后……

这是韩孺子自己想象出来的计划,他猜罗焕章的真实计划很可更巧妙一些。

他突然想到孟氏兄妹,这两人武功高强,只效忠太后一人,会是一个麻烦,如果太后手下还有更多孟氏兄妹这样的高手,麻烦就更大了,罗焕章对此有准备吗?他一定从皇太妃那里有所了解……

韩孺子越想越乱,更睡不着了,烦躁地翻个身,看到不远处有东西晃了一下,片刻之后,张有才和佟青娥的鼾声变得轻微。

“你?”韩孺子一下坐起来。

“嗯。”还是那个冷冰冰的声音。

“你去哪了,这么久没来?”韩孺子不自觉地带上埋怨的语气。

“太后派我出宫。”孟娥的声音里没有半点感情,“还好我及时赶回来,让你吃第二粒药。”

“及时?如果不及时会发生什么?”

“没什么,第一粒药白吃,前功尽弃而已。张嘴。”

韩孺子一肚子话想说,可是刚一张嘴,就有药丸被弹进来,他只好咽下去。

“听说你在勤政殿做了一点表演?”孟娥当然知道真相是什么。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去哪了?还会再出去吗?”韩孺子问的是另一些事情。

“以后不要再做这种事,可能会引起我哥哥的怀疑。”

“你是替太后出宫杀人吗?被杀的……是谁?”韩孺子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不能不担心。

两人答非所问,同时沉默了一会,孟娥先开口:“练内功需要专心,不可多管闲事,皇宫里以强欺弱的事情多得很,犯不着非得为这两人报仇,你这样做可不像皇帝。”

“皇帝就该无情无义,坐视身边的人被欺负吗?”

孟娥又沉默了一会,“总之你不要再管闲事。”

“内功不能让我活下去,也不能助我成为真正的皇帝。孟娥,你自己就在多管闲事,为什么非要帮我?我掌权的机会比成为……天下第一高手还要低。”

孟娥的回答是在皇帝身上连戳带拍,然后她走了,留下了一句话,“我传你内功,是要给你增加一点机会,也是给我自己一点机会,或许……这是同病相怜吧。十天之内我会再来。”

同病相怜?韩孺子想不出孟氏兄妹到底遇到什么困难,非得需要大楚太后和皇帝的帮助。

孟娥有秘密瞒着他,他也有秘密瞒着孟娥。她说十天之内会再来,可是五天之内他们就可能成为敌人。

不知孟娥用的是什么手法,韩孺子感觉到体内的气息比从前顺畅多了,只是不能持久,在某处突然出现,流动一会又在某处突然消失。

这就是内功吗?他没觉察出有什么好处,脑子里却清静不少,很快就睡着了。

次日,皇帝的生活恢复正常,但是没去凌云阁听课,而是早早前往勤政殿,待了整整一个上午。

勤政殿里受召前来议政的大臣也比平时多,将近二十人。

太后要向群臣显示皇帝安然无恙。

韩孺子看到了右巡御史申明志的身影,他是顾命大臣之一,前些日子出使关东各诸侯国,刚刚回京,跟他一块出京的杨奉还是不见踪影。

申明志介绍了出使经历,关东诸侯初时还持观望态度,朝廷使节到来之后,大都转变立场,纷纷出兵助战,太傅崔宏能在洛阳击败齐军,有各诸侯的一份功劳,不过也有几名诸侯阳奉阴违,表面接旨,却以种种借口推迟出兵,直到齐军溃散,才匆匆派出军队。

如何对待这些三心二意的诸侯,大臣们意见不一,争论了多半个时辰,太后选择了其中一人的主意:暂不追究,先集中精力将齐国的叛逆者一网打尽。

申明志提到了杨奉,中常侍留在齐国追捕望气者淳于枭。

淳于枭被认为是蛊惑齐王叛逆的首犯,齐王已经伏法,此人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韩孺子觉得奇怪,杨奉心怀大志,为何对追捕一名江湖术士这么感兴趣?

申明志对这件事说得不多,很快转到今天上午最重要的一件议题上:他从北方赶回京城,带来确切无疑的消息,齐王虽败,匈奴各部却不肯退却,频频派出斥候入塞观察,熟知虏情的边地将领们一致认为,今年秋天,匈奴肯定会大举入侵。

大楚与匈奴已经保持了十几年的和平,看来又要打破了。

朝廷的惯例发挥作用,许多大臣都经历过武帝时期的战争,知道如何应对这种事情,于是提出各种建议,由太后定夺。

将近午时,皇太妃从听政阁里走出来,准备宣布太后的决定,在别人眼里她很正常,韩孺子却看出一丝惊慌。

他很快就明白了原因。

“太后以为,与其守城待战,不如趁胜出击。太傅崔宏新定齐乱,大军未散,即刻前往北地屯兵,择机出塞,与匈奴一战。”

大臣们都有些意外,韩孺子心里却是咯噔一声,在这个节骨眼太后不许崔宏回京,可不是好兆头,或许她察觉到了危险。

(求收藏求推荐)

第四百零二章 后院失火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丧志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二百章 雪林第一百六十二章 后悔第四百七十章 败得蹊跷第二百六十九章 拒之门外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四百一十七章 风向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归山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规(求月票求订阅)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来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铁城不够高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军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四百零一章 献礼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龙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圣旨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负责第四百三十一章 诸王之宴第五百二十八章 京城之火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状第九十章 赌局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五百二十四章 守城无计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十三章 宫中的士兵(二更)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单于让步第二百五十四章 无眠之夜第四百六十五章 无休无止第四百一十一章 太监的算计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势(求月票求订阅)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将不老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没者第二百五十四章 无眠之夜第三百四十四章 车骑将军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欠人情第二百三十章 哪里好玩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五百五十章 朕一人定夺第二百七十二章 当务之急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袭晋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鲁莽人与暴脾气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争位者第三百八十二章 了解皇帝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嘱托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阳第二十一章 兵败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敌忾第六十二章 夜色笼罩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择木第二百三十六章 外面的威胁第六十四章 无人相信的真相第二百六十八章 杀戮即忠诚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势(求月票求订阅)第一百一十五章 迁营第四百二十七章 剑在手中第一百四十章 指点迷津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选择第二百九十七章 轻重缓急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脉第二百九十二章 丑王奇招第七十三章 衙门口(第三更)第三百三十章 不寻常的夜晚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适的办法第四十一章 圣旨第三百零九章 声名远扬第三百五十章 谁包围谁?第八十三章 话别第一百四十二章 迁营第九十二章 怎么办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一百四十六章 齐王后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战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战第二百八十五章 无人了解的圣军师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二百三十四章 独断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单于让步第十三章 宫中的士兵(二更)第二百七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险第五百三十五章 招降第六十八章 书房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寨者(求订阅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