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

杨奉一直得到上官太后的信任,即使在他追随皇帝出宫期间,这份信任也没有减弱,这本是极其罕见的事情,却几乎被所有人所忽略。

一个是身世清白的太后,一个是神秘莫测的太监,的确很难联系在一起。

韩孺子也没想到,他清楚记得,自己刚刚进宫的时候,杨奉明显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思帝驾崩对杨奉打击甚打,于是孤注一掷试着培养新皇帝。

杨奉受上官太后信任,却没到宠信的地步,至少在表面上远远比不了其他太监。可是当时最受宠的几名太监不是被杀就是被囚禁,下场都不好。

韩孺子没有忘记,景耀当初是杨奉在宫里最大的敌人之一,两人分别迎入不同的皇子,明争暗斗不断。

景耀自己也知道,为了向皇帝说出“上官”两字,他多做了几个月的调查,奔波多地,动用一切力量,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终于,老天不负苦心人,让他找到了至关重要的证人、证物。

义士岛公开扬言反楚复齐,杨奉却将孟氏兄妹介绍给上官太后,他认识岛上的人就很奇怪,将这样的人送进王府与皇宫,更是令人惊异。

景耀决定从此深挖,上官太后与孟娥尚在宫中,无法询问,孟徹下落不明,一直没找到,景耀于是亲赴东海国,从外围寻找知情者。

这是大海捞针的找法,景耀接触了大量的王府旧人以及投降的海盗,都是些很普通的百姓,或者曾在王府里做过事,或者走投无路时当过海盗,如今又回乡当良民。

认识杨奉的人不少,了解他的人却一个也没有,至于大量江湖传言,景耀不用调查就知道是假的。

景耀尽量说得简略,在见过诸多人之后,他找到了一位有用的证人。

此人是名书商,在东海国有一家店,因为书的质量好,种类丰富,在当地小有名气,他说,这一切都拜杨奉所赐。

从前他是一名普通的书商,东摘西抄,印一些粗制滥造的书籍,卖给不识货的客人。

某天,一名客人上门,拿出一本前朝野史,严肃地声称书印错了,书商当然不承认,以为既然是野史,当然会有一些无据可查的内容,客人也不发怒,翻开书,一页一页地翻动,指出前后矛盾之处,不用对前朝往事了解太多,只凭书中记载,就能判断对错。

书商越听越惊,只是一本闲书,提供些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这名客人居然真的一字一字地读完,看出诸多错讹。

尤其是客人谈吐不凡,不像是普通人,书商害怕了,改口道歉,拿出店中藏书,请客人随意挑选,都不收钱。

客人挑了一会,指出所有的书都没价值,虽然没再多说什么,但是目光冷酷,充满鄙夷,书商一辈子都忘不了。

事后书商打听到此人名叫杨奉,是王府里的一名太监。

书商从此励精图治,四处收购好书、真书,每得一本,必然先送到杨奉那里,请他评判,随书赠送一些小礼物,都不贵重,略表心意而已。

杨奉一开始将书原样送还,可书商坚持不懈,杨奉开始做些评判,写在纸上,夹在书中,指点书商去何处、向何人购买何种版本的书籍。

书商渐渐开悟,收购的书籍越来越佳,有了一点小小的名声,店铺经营至今,快要让儿子继承了。

杨奉进京之后,联系中断,两人再没有见过面。

书商对杨奉不吝溢美之辞,为了说明自己真的认识杨奉,他捧出一只箱子,里面装满了纸条,全是杨奉亲笔所写。

景耀大致看了一下,纸条里没有线索,本打算放弃对书商的询问,可是多日来毫无所获,让他极其谨慎,舍不得太早改变方向。

他有自己的手段,通过当地官府里的公差,给书商一点小小的压力,然后买了几十套书,再给书商一点甜头儿,恩威并施,书商透露了更多记忆。

“我不知道老爷想问什么,不过我这里有一点东西,老爷或许会感兴趣。”

书商拿出另一张纸条,没放在箱子里,上面的内容也与书籍无关。

那是半封信,没有写完,不知什么原因,杨奉将它作废,无意中塞进了书里,一道送给了书商,他自己大概从不知道此事。

景耀带回了半封信,韩孺子一看就认出这的确是杨奉的笔迹。

信是写给妻子的,却像对待孩子一样,叮嘱她每餐不要吃太多,不要与邻居争吵,更不准动拳。

韩孺子难以想象杨奉怎么会有这样一位妻子,若非了解杨奉为人,他会以为这是开玩笑。

信里没提到孩子,但是有一句“前途莫测,若有万一,可向显妃求助”,信写到这里就没了。

景耀没有多做解释,“显妃”就是当时的东海王王妃、现在的慈顺太后。

杨奉既然让妻子向显妃求助,表明上官太后很可能了解杨奉的家事。

“还有什么?”韩孺子问,这的确是一条线索,却很难推进,景耀没有权力向上官太后询问,皇帝有权力,却宁愿不使用。

景耀沉默片刻,“老奴不敢说。”

“无论你说什么,朕都赦你无罪,可以说了吧?”

景耀磕头,“老奴接下来所言,句句属实,但是都没有证据,唯陛下裁夺。”

“嗯。”

景耀再度磕头,而且是连磕数头,“先帝是被……是被毒死的。”

“哪位先帝?”

一般来说,先帝是指韩孺子的父亲桓帝,但是事情严重,他得问个明白。

“桓帝。”

轮到韩孺子沉默了,他早就听说过传言,都称桓帝是被上官太后所害,但是谁也拿不出实据,“既然没有证据,多说无益。”

对韩孺子来说,查清真相并无好处,反而令皇室尴尬。

景耀连连磕头,他隐忍至今,一旦开始,就不能退却,“可毒药很可能还在宫中,陛下不得不防。”

“这与杨奉有什么关系?”韩孺子之前的命令只是让景耀查找杨奉的家人。

“上官太后出身名门大户,进入王府之后与外界几无联系,从哪弄来的毒药?她为何那么信任杨奉?杨奉又为何让妻子在必要时向上官太后求助?一切皆有联系,陛下。上官太后生性多疑善妒,看着陛下一日好于一日、子孙众多,她能忍多久?陛下纵然时时防备,还有慈宁太后、皇后以及皇子与公主呢,他们都住在宫里……”

“别说了。”韩孺子严厉地打断,这不是他想听到的事情。

景耀磕头不止。

“退下,这些话不要再对任何人说起。”

“是,陛下。”景耀跪地后退,在门口起身,说:“刀剑并无伤人之意,只怕落入奸徒手中。”

刀剑是杨奉,奸徒是上官太后,景耀只能说到这,退出房间,轻轻关门,转身下楼。

楼下有几名勋贵侍从坐着聊天,看到景耀出现,没人打招呼,这名老太监早已失势,用不着讨好。

景耀一落千丈,获得赦免之后,也无法恢复从前的地位,他将自己的悲惨境遇全都归罪于上官太后。

东海王也在,比别人多看了景耀一眼,露出一丝询问之意。

一开始是平恩侯夫人联络景耀,景耀虚与委蛇,对这个女人不是很当真,直到东海王亲自出面,景耀才确信自己找到了盟友。

前往东海国、将寻找杨奉家人一事与控告上官太后联系起来,这都是东海王的主意。

景耀微微点下头,匆匆离去。

他不需要听到皇帝说什么,只需将一个念头送给皇帝就够了。

当了多年的太监,景耀明白一个道理,天下没有人比皇帝更多疑。

他早想揭发上官太后,但是一直觉得时机不对,所以他要尽心尽力地执行任务,只为让皇帝对自己多一点信任。

楼上,韩孺子独坐良久,他看穿了景耀的小小“诡计”,却不能否认景耀所言皆是事实。

“请收手枭。”韩孺子想起这四个字,或许这不是留给皇帝看的,而是想让另外的人收手。

韩孺子起身,走到门口,又走到窗前,推窗向外望去。

外面正在下雪,地面上铺着厚厚一层,整座皇宫银装素裹,四下里没有人迹。

韩孺子看了一会,关窗下楼,让侍从们出宫,他今天要早点休息。

寝宫里没有嫔妃,等随身的太监、宫女退下,只剩孟娥一个人的时候,他问:“你与太后还见面吧?”

在宫里,“太后”早已专指慈宁太后一人,韩孺子这回说的却是另一个人。

孟娥一下子就明白了,“嗯,偶尔见面。”

“剑鞘里的纸片,你对她说过?”

“说过。”

韩孺子叹了口气,“为什么?为什么你早不告诉我?”

“因为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韩孺子竟然找不出话反驳,好一会之后他说:“你能再去见她吗?”

“能。”

“告诉她——”韩孺子停顿一下,“朕知道了。”

“就这些?”

“就这些。”

用膳之后,韩孺子早早上床休息,还是习惯性地做些呼吸吐纳的功夫,一直不睡。

房门微响,这是孟娥回来了,她现在进屋时会故意弄点声响出来。

“太后说她不是淳于枭。”

“嗯。”

“太后还说,既然陛下想知道真相,她就给陛下一个真相,但是要陛下亲自前去,她不会通过任何人转述。”全本小说网

第三十八章 撞门第四十二章 第二次腹痛第四十七章 追捕第二百六十五章 计划提前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开城门(求保底月票)第二百零四章 联姻(求月票求订阅)第八十三章 话别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欠人情第五百四十三章 献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杀戮即忠诚感谢第三百三十八章 东海王的猜测通知第七十三章 衙门口(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谈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太会说话第一百四十七章 残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内奸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争位者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观风使第三百七十一章 聪明的眼睛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战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状第五百一十八章 牢中从军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四百五十三章 故事第三百零二章 无言相劝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来与现在感谢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计划第一百零四章 张家的利益第一百六十四章 当斩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二百一十九章 读书人的请求第六十八章 书房第二百八十二章 懒散之军第四百一十一章 太监的算计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三百四十九章 城头眺望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匈奴人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战第二百三十八章 点燃怒火第三百二十二章 万一之策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胜一败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乱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手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一百八十五章 离开与到达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亲与皇后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位皇帝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访第三百零二章 无言相劝第三百一十六章 浓烟下的围歼第二百八十八章 丑王赌约第一百零四章 张家的利益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八章 十步之内第二百七十一章 宰相临终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第五百五十三章 状元之名第四百二十二章 仆人与将军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三十八章 撞门第五十章 软禁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门恶战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摄魄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饮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踪第二百三十一章 快乐的英王第十三章 宫中的士兵(二更)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门之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兄弟之情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龙第四百八十八章 进谏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三百四十一章 难熬的一夜第八十二章 杨奉的过去第五百二十四章 守城无计第四百三十一章 诸王之宴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袭晋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五百五十三章 状元之名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后的将军第八十九章 过界第四百八十八章 进谏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压境第三百五十五章 东海王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