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

“许多人都想让我死,我能理解,毕竟我得罪过那么多人。”上官太后斜靠在软榻上,她已经不年轻了,脸上未施粉黛,略带病容,却有一股说不出的妩媚。

韩孺子想起皇太妃说过的话,姐姐宁愿将孩子交给妹妹抚养,也要保持容貌、身材,专心讨好桓帝,有些东西大概学会了就永远也忘不掉。

韩孺子微微侧身,目光避开上官太后。

这是他的皇宫,却不能光明正大地说来就来,除了每日定时的请安,他从未进过慈顺宫,对许多人来说,这就是规矩,一旦破坏,免不了需要一堆解释。

上官太后“恰好”生病,第一天慈宁太后探望,第二天皇后等嫔妃看视,第三天,皇帝亲自来了。

在场的外人只有孟娥,她既是皇帝的贴身侍女,又是上官太后的旧人,不会受到怀疑。

“太后觉得有人在诬告你?”

上官太后微微一笑,“我以为陛下会与我同病相怜。”

韩孺子一愣,随后明白过来,上官太后是在说他的那段倦侯经历,他没得罪过什么人,可是退位之后,还是有人要杀死他,或者是要斩草除根,或者是要讨好新皇帝。

“我最大的罪过就是失去了权力。”上官太后继续道,声音有气无力,她的身体最近的确不太好,“或者说是交出了权力。”

韩孺子忍不住轻轻地冷笑一声,当时的上官太后可没有太多选择。

上官太后也是一笑,“陛下是来听真相的?”

“当然。”

“那我先说第一个真相:没有我的宽容,陛下早就化为朽骨,根本没有机会再度称帝。”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上官太后的确拥有置倦侯于死地的权力,她甚至不用亲自下手,只需做出一点暗示,就会有人代为出手,杨奉当时能保住倦侯,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确信太后并无杀心。

“朕知道。”韩孺子没有否认,等他再度称帝,对上官太后也是网开一面。

“可你知道原因吗?”

韩孺子没有回答,他只知道上官太后的宽容必定与母亲、杨奉有关,却从来没有问过详情。

“杨奉为陛下说了一些好话,但那不是主因,是陛下的母亲,王美人——抱歉,慈宁太后——对我说,‘太后图谋甚大,若是成功,我儿不是威胁,若是失败,或许只有我儿能保护太后。’还真让她说对了,当然,她还哀求我,那些话就不必说了。”

韩孺子拒绝将母亲牵扯进来,问道:“太后当时的图谋是什么?”

上官太后稍稍调整姿势,“将小皇帝养大,然后让一位上官家的女人当皇后,接下来的事情,谁知道呢?反正上官家会一直掌握大权,至于大到什么地步,只能到时候再说。可惜,我在第一步就失败了,有人害死了小皇帝。”

韩孺子脑海中又出现了那个胖乎乎小孩子,他不承认那是皇帝,大楚朝廷也不承认,在史官笔下,思帝之后就是当今皇帝。

“接连三位皇帝死于非命,这是大楚的霉运,也是我的霉运,但我没法抱怨,因为这一切就是从我开始的。”

韩孺子扭头看了一眼上官太后,没有开口,他是来听真相的,却没想到上官太后真的会承认。

“桓帝是被我毒死的。”上官太后的声音仍然软弱无力,却多了一份冷酷与骄傲,显然对自己做过的事情一点也不后悔,“桓帝想立崔氏为皇后,立东海王为太子,他的计划是以此取信于崔宏,让崔宏交出兵权。为此就要牺牲我们母子二人。”

桓帝的计划正是韩孺子眼下所做的事情,仅有一点不同,他真心喜欢崔小君,并非为了一时之计。

“或许桓帝还会恢复太后的身份。”韩孺子对父亲真的没什么感情,印象很模糊,他与祖父武帝只有一面之缘,印象却更加深刻。

上官太后软软地笑了两声,“那是不可能的,等桓帝手握大权,就会广纳美人,会有更多的儿子,崔氏的皇后之位尚且难保,桓帝怎么会想起我们母子二人?所谓新人胜旧人,一朝冷落再无机会,我绝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屋子里没人说话,上官太后沉浸在回忆里,韩孺子不知道该怎么问,孟娥则是置身事外,一言不发。

过了好一会,上官太后再度开口,“杨奉提供的毒药,他本事很大,什么都能弄到,皇太妃在王府里用来对付怀孕女子的药,也是他弄来的。当初让他出宫,我很不放心,一直派人盯着他,只要他有一点出格之处,就不能再留。还好,他很识时务,无论多么危急的时刻,都没再碰过毒药。”

“杨奉了解太后的计划?”韩孺子问,心中有一点后悔,是他非要查出真相,结果令杨奉的形象发生极大的改变。

“我从来没有明说过,可是要是说他没猜到,陛下相信吗?”

以杨奉的聪明,当然一眼就能看懂太后的用意,他提供毒药,大概是为了让思帝登基。

“霉运就这么开始了,我以为用毒这种事在我手里开始,也能在我手里结束,结果我错了,下一个被毒死的人,就是我自己的儿子。皇太妃以为是我下的手,其实那是崔太妃的阴谋。桓帝病重的时候,崔太妃曾经进宫探望,肯定瞧出了什么,她很聪明,用同样的手段对付我。”

“据说崔太妃否认这一点。”

“还会是谁呢?”上官太后的语气突然严厉起来,“她找到了用毒的行家,也收买了宫中不少人,万事俱备,她会临阵退却?”

上官太后已经报仇,绝不会承认自己弄错了。

韩孺子没有反驳,但是心中仍然存疑,他只知道一个真相:父亲桓帝的确死于上官太后之手。

“毒药突然多了起来,一下子好像人人都会用、人人都可以用了。第三个受害者是小皇帝,杀死他的人希望天下大乱。”上官太后看向孟娥。

孟娥微微一愣,没想到自己也会成为交谈目标,“不是我。”顿了顿,“也不是我哥哥。”

“不是你们兄妹,却与你们有关。义士岛来人投奔孟徹,你哥哥收留了他,就是这个人毒死了小皇帝,制造一场可以预期的大乱,你哥哥当时也被蒙在鼓里。”

孟娥无言以对,终于明白哥哥为什么会突然离开京城前去参加叛乱,他当时已没有别的选择。

孟徹从未对妹妹说起过这些事情。

“天下的确大乱,获益的却不是义士岛。”上官太后似乎觉得很有趣,脸上又露出笑容,“小皇帝显出中毒迹象之后,我策划了皇子争位,那时我还不知道下毒者是谁,以为又是崔家的阴谋,于是用这种办法将有希望的宗室子孙召回京城。老实说,我当时看好的人是冠军侯。但那都是往事了,最终胜出的是陛下。义士岛击败了我与小皇帝,却没能击败大楚,他们太相信歪门斜道,到了真刀真枪的时候,反而一败涂地。”

“我哥哥向太后说的这些事情?”孟娥问。

“嗯,他再次回京想要带你一块离开的时候,向我道出全部真相。”

韩孺子一惊,他可不知道这件事,忍不住想孟娥到底隐瞒了多少秘密。

“我原谅了你哥哥,因为没什么意义了,我已经报仇,失去了一切,杀死孟徹并不能挽回任何东西。”

“‘请收手枭’是什么意思?”韩孺子问,相比于那些真相,他还是更关心杨奉。

“陛下确信这四个字是杨奉留下来的吗?”

韩孺子摇摇头。

“表面看来,这四个字有两种含义:‘请收手枭’,枭字是落款,所以这是淳于枭对杨奉或者陛下的警告,让你们不要再追查望气者;如果是‘枭请收手’,‘枭’字是称谓,则意味着淳于枭就在宫内,而且有机会看到纸片。”

“太后相信哪种?”

上官太后坐起身,声音中的那种有气无力消失了,“含义并不重要,关键是谁留下来的,如果是他人,杨奉就是被害死的,陛下要加倍小心,如果是杨奉,那就是故弄玄虚,陛下也要小心,杨奉布下的局,外人永远也猜不透。”

韩孺子正是为此而来,已经过去半年了,死去的杨奉比活着的杨奉更让他难以摆脱。

“杨奉有妻子,太后知道吧?”

“知道,或许我是唯一的知情者,杨奉将妻儿的情况告诉我,一是希望我能在必要的时候帮他们一把,二是用来取信于我,从他第一次向我提供那些该死的毒药以来,我就防着他,直到他将最为隐密的事情告诉我。”

“他们在哪?”

“我向杨奉发过毒誓,绝不泄密。”

“朕并无恶意,只是想了解杨奉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请陛下原谅,誓言就是誓言,虽然我已经一无所有,还是不能违背,起码现在不能,请陛下再等一段时间吧。如果杨奉自己策划了死亡,以他的本性,一定留下了线索,但不会是他的家人,陛下或许还没有留意到。”

韩孺子想威胁几句,想了想又改变主意,“这些就是太后所谓的真相?好像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

上官太后所说的事情,韩孺子即使不知底细,也能猜到大概。

“真相还没说到呢。”上官太后变得严肃起来,“有人向陛下控告我吧?我能猜到是谁,甚至能猜到背后的人是谁。请陛下明白一件事:围绕着陛下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不简单,无一不是权力之争,陛下觉得今年诸事顺利吗?那是错觉,陛下正在失去最为重要的权力,这才是真相。”

上官太后要发起反击,手段与景耀一样,也是先取信于皇帝。全本小说网

第四百三十二章 劳碌命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诱兵之计第四百七十三章 纸上谈兵第二百九十五章 旧规难改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二百一十七章 读书人第三百零九章 声名远扬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四百六十五章 无休无止第一百四十九章 顽石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四百七十四章 后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亲上加亲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请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齐之计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踪第四百五十一章 顺利之年第五十三章 慈顺宫囚徒第四百三十四章 热闹的新年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诺第五百三十三章 思帝之亡第二百二十四章 丢印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二百零九章 读书人的立场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谈第四百九十章 两军归一人第一百二十章 绝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战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二百五十九章 诱之以利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为强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战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钱第四百六十章 四方第二百零七章 勤政殿对质第二百章 雪林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后之难第九十四章 缺钱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四十一章 圣旨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万第五十四章 气数第八章 十步之内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有门道第四百九十章 两军归一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宫第二百八十五章 无人了解的圣军师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请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四百八十五章 辩才第四百三十二章 劳碌命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发第四百七十章 败得蹊跷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选择第四百五十一章 顺利之年第三百四十章 绝不能退第四章 太庙里的交易第八章 十步之内第三百四十六章 坐困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为本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诱兵第十五章 奸诈是为了救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铺路第一百零二章 勋贵的玩法第四百七十四章 后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独断第一百二十章 绝路第二十章 仁义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五百一十章 西进第三百一十六章 浓烟下的围歼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有门道第三百三十章 不寻常的夜晚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险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墙上下(求月票求订阅)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为难第七十六章 老妇闯门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访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儿第四十三章 无恙第三百九十二章 铺路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八十九章 过界第二章 兄弟第三百七十四章 寻亲背后第四百七十章 败得蹊跷第五百三十九章 临阵之赌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长女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规(求月票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