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

老将军房大业的死讯最先传来,韩孺子还没有进城,就在郊外致哀。

房大业给皇帝写了一封私信,其中并无个人请求,而是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塞外策略,以为长城如同士兵的盔甲,能挡住致命进攻,却不足以取胜,若想长治久安,有自保的盔甲也得有进攻的刀枪,必须对塞外保持攻势。

道理人人都懂,可大楚实力衰微,已经很难保持塞外的大面积领土,房大业也明白这一点,只是希望皇帝保持进取之心,不要一味退缩。

兵力不足的时候,更要依靠良将,房大业从军多年,认识的人颇多,向皇帝一口气推荐了五十多名将领,虽然年纪都有点大,但是各有长处,足以弥补一部分缺憾。

看过书信,韩孺子感慨不已,这才是他最需要的大臣与将军,想得长远,也愿贡献真正的良策,而在数十里之外的京城,大臣们只想保住朝廷——这个朝廷积累了上百年的惯例与规矩,稳是稳了,锐气却已所剩无几。

韩孺子迟迟不肯入城,数日之后,西域的消息也传来了,邓粹竟然主动进攻神鬼大单于,韩孺子闻讯也是大吃一惊,想阻止已经来不及,只能传旨,要求邓粹将军队驻扎在指定地点,未得朝廷命令,不得再轻举妄动。

邓芸对兄长的行为大为赞赏,“对啊,大楚为什么只能守不能进攻呢?神鬼大单于口气挺大,没准只是一个无知狂徒。”

“战争不是你想打就打、想停就停,邓粹败了,敌军趁虚而入,大楚需要派兵抵挡,邓粹胜了,想保住极西方的领土,更要派兵,可大楚还没有准备好,在西域驻军极少。西域诸国眼下受大楚羁縻,一旦瞧出大楚的虚弱,很可能倒向敌人,无论怎样都是得不偿失。”韩孺子真希望将邓粹揪过来,当面说这些话。

“现在准备来不及吗?”

“即使大楚还在强盛时期,要向西域派兵也需一年时间准备。”韩孺子将写好的圣旨拿起来又看了一遍,扔到一边,提笔重新写了一份。

在新的圣旨里,皇帝没再要求邓粹即刻回防,而是给予鼓励,要求他得胜之后回京受赏。

邓芸在一边观看,笑道:“陛下改主意了,也觉得我哥哥做得对。”

韩孺子这道圣旨是给西域诸国看的,邓粹已经率军出征,而且率领的是诸国联军,众王肯定以为邓粹得到了大楚皇帝与朝廷的支持,这种时候绝不能显露出君臣不和。

“邓粹这个家伙……”韩孺子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百官过于保守,邓粹过于激进,却都同样不服管束。

圣旨送出去了,邓粹在西域两年多,也该回来了,韩孺子决定亲自监督这位常常出人意料的将军。

将军擅自出征乃是大事,皇帝不与群臣商量就直接发布圣旨,城里的大臣再不能无动于衷,派出一位代表来与皇帝“谈判”。

瞿子晰担任户部尚书已有一段时间,颇有政绩,又是皇帝比较信任的大臣,因此受同僚之托,来与皇帝推心置腹。

在大臣们看来,皇帝又在耍小孩子脾气,需要哄一哄。

瞿子晰进帐的时候,皇帝正在看一封急信。

瞿子晰曾是皇帝的老师,可以不拘礼节,但他仍然极其正式地行礼,皇帝也以礼相待,放下急信,稍一欠身,“瞿大人来了,赐座。”

立刻有太监搬来凳子,瞿子晰谢恩之后坐下,沉吟片刻,说:“陛下打算什么时候回宫拜见太后?”

“等下次巡狩计划确定的时候。”韩孺子也不隐讳。

瞿子晰盯着皇帝看了一会,名义上两人是师生关系,但他没讲过几次课,对这位学生的想法从来没有揣摩透彻。

“京城乃至重之地,从来只闻守京治天下,不闻路上治天下。”

“上古帝王一生都在巡狩四方,舜帝不就是死在巡狩路上吗?瞿大人饱读经书,不会不知道吧?”

“上古地狭,百官不全,帝王可以巡狩天下,大楚之地数倍于古时,百官齐备,陛下何必舍近求远、舍本逐末,非要巡狩呢?陛下对京城有何不满,说出来就是,朝中大臣皆愿服从。”

韩孺子笑道:“瞿大人也不是读书时的样子了。”

瞿子晰变化不大,六部尚书当中,数他最为年轻,摸了一下自己的脸,起身道:“陛下是对中书省不满吗?”

“朕有什么不满的?”韩孺子示意瞿子晰坐下。

“陛下怀疑中书省探听陛下机密,向大臣泄露,与大臣勾结,共同欺瞒陛下,对吧?”

“瞿大人继续说。”

“唉,没什么可说的,中书省太愚蠢。中书令、中书监已经请辞,中书舍人南直劲待罪营外,随陛下处置。”

赵若素已经被送回城内的倦侯府,不管他说与没说、说了什么,中书省都会明白事情已经败露,反应倒快,直接来了一招壮士断腕。

韩孺子摇摇头,“中书省并不愚蠢,反而很聪明,揣摩圣意一直以来就是他们的职责,做得很好,既然无过,为何请辞、请罪?”

瞿子晰更加猜不透皇帝的心事,再度起身,“陛下眼下不相信任何大臣,臣也无话可说,只请陛下以天下为念,莫与群臣计较,臣告退,明日宰相会出城来见陛下。”

瞿子晰向门口走去,韩孺子叫住他,“瞿先生,你心目中的皇帝是什么样子?”

瞿子晰一愣,他好久没从皇帝这里听到“瞿先生”的称呼了,回道:“心怀天下,仅此而已。”

大概是觉得事态紧急,卓如鹤当天晚上就来求见皇帝。

他没有瞿子晰那么坦荡,一进帐就向皇帝跪下,口称“罪臣”。

韩孺子照样命人赐凳,笑道:“卓相何以慌张至此?朕并无问罪之意。”

卓如鹤不能不慌,“臣为官不谨,与中书省勾结,擅猜陛下心意,实乃罪大恶极。”

韩孺子收起笑容,问道:“卓相自问政绩如何?”

瞿子晰只是有点摸不透皇帝,卓如鹤则根本摸不着边,愕然看向皇帝,想起不起、想跪不跪,在凳子上如坐针毡,想了好一会才说:“臣不敢自夸,说到治官,臣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了换取支持,任命了一些平庸之官。说到理民,荒地日少,盗匪日稀,但是天下依然疲弊,国库依然空虚,臣有功有过。”

“朕任用卓相之时,就有人对朕说你擅理民,不擅治官,难决大事,可朕仍然重用你,为何?民为天下之根本,理民乃重中之重。卓相何不专心理民?大事决于朕,治官——也交给朕吧,从今以后,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免由朕定夺,不过你放心,只要是正常任免,朕不会驳回。”

卓如鹤跪下,连连磕头,还是拿不准皇帝的用意。

韩孺子也没法解释得更清楚了,拿起桌上的一份奏章,“东海的消息,黄普公率军剿匪,逾期未归,怕有意外。”

卓如鹤起身,仍是失魂落魄,“是,兵部已派人去查问详情,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是黄将军很可能落入了海盗的埋伏。”

“东海遥远,一去一回不知要多久,朕亲自去看个究竟吧,请卓相安排一下,越早越好。”

卓如鹤目瞪口呆,“可是陛下……”

“有劳卓相看守京城。”

卓如鹤半天没反应过来,本来大臣们都反对皇帝远离京城,现在这却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了,“是,陛下,臣……臣尽快安排。”

卓如鹤告退,事情明明败露了,皇帝收回了几项极其重要的权力,却仍然相信自己,甚至让宰相留守京城,卓如鹤怎么都无法理解这其中的含义。

韩孺子最初的计划是去塞外,看到东海国的奏章之后,他决定前去一探究竟,总觉得黄普公不是那种轻易落入陷阱的将军,事情只怕有诈。

次日上午,崔腾来见皇帝,他不在乎君臣之间有无矛盾,越热闹越好,一进来就笑道:“陛下可把城里的大臣吓坏了,谁让他们以为陛下好欺负的?呵呵,中书省的一个小官儿还在营外跪着呢,要不要让我去揍他一顿?”

“南直劲?正好,宣他进来。”

“咦,陛下不会这么容易就被打动了吧?至少也得跪三天三夜才行。”

韩孺子敲敲桌子,崔腾只得退下,嘴里嘀咕道:“早知如此,就不提起他了……”

南直劲年纪大,在外面跪了一天一夜,身子骨就要吃不消,再不得到皇帝的召见,非死在外面不可。

对他,皇帝没有微笑。

中书舍人的官职实在太小,韩孺子不愿与他一般计较,但也不想随便原谅他。

南直劲匍匐在地,不停地自责、请罪。

等他说得差不多了,韩孺子问道:“你也是几朝老臣了,对前面的皇帝也是这么做的?”

南直劲面红耳赤,“武帝、桓帝、思帝,都没陛下……这么难猜,微臣不求宽赦,只希望对陛下说一句话:微臣所作所作,皆是为了朝廷稳定,绝无恶意。”

“当然,大家都无恶意,只是一点‘私意’。南直劲,你这么想维护朝廷稳定,别做中书舍人了,去兵部吧,给朕查一件事情,弄清楚楼船将军黄普公是生是死、又是怎么落入陷阱的。”

南直劲比卓如鹤还要惊讶,最让他惊讶的是,他还真对黄普公之事有所了解,此事若是查个水落石出,朝廷可不会“稳定”。全本小说网

第三百一十章 崔家的敌人第二百七十章 宽赦第三十六章 愤怒的皇后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四百五十九章 离心第二百一十五章 虚能生实第二十四章 不变的年号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职责第一百七十四章 独自决定第五百五十三章 状元之名第一百七十章 神机妙算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订阅求月票)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险第五百零一章 百官怠工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访第四百二十章 轿起轿落第三百三十章 不寻常的夜晚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第四百五十章 亲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门之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敌忾第四百七十九章 群盗无主第二百二十一章 两虎第七十三章 衙门口(第三更)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势(求月票求订阅)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长女第二百六十九章 拒之门外第四百四十三章 为人母者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三百七十八章 金锅第四百三十二章 劳碌命第三百八十五章 药膳第二百六十五章 计划提前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三十一章 联系者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胜一败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钱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场硬仗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匈奴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离心第五百零五章 重获信任第一百六十章 大军过河第一百三十一章 受封第一百七十三章 关内关外第三百零五章 选妃之争第一百七十八章 东海王的承诺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试探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选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无私仇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四十四章 牺牲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一百一十五章 迁营第一百四十章 指点迷津第三百八十二章 了解皇帝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嘱托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约第三百八十五章 药膳第三百九十五章 暗中求助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场硬仗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嘱托第一百二十三章 夺寨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残城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贼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四十章 指点迷津第七十五章 劫车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驱狼第二百六十八章 杀戮即忠诚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宫女通知第三百四十一章 难熬的一夜第一百三十章 离寨第五十三章 慈顺宫囚徒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状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二百七十一章 宰相临终第二百九十二章 丑王奇招第七十一章 妻信第四百七十章 败得蹊跷第七十五章 劫车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计划第四百八十二章 无心之失第十五章 奸诈是为了救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欲熏心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第三百四十章 绝不能退第十五章 奸诈是为了救人第二百七十章 宽赦第八十三章 话别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四百四十三章 为人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