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纸上谈兵

皇帝此次巡狩带的兵少,由各地驻军接替护送,也算是一种形式的练兵与阅兵,但是不能太靠近皇帝,只负责数里、十几里以外的警戒。

房大业临终前推荐的数十名将领陆续赶到营中,韩孺子通过阅读奏章选中的将领一直跟在身边,两伙人加在一起有七十多位,得到的任务就是临时治理地方军,自京城出发以来,他们已接管过七支军队。

对这些将领,韩孺子十分满意,相信只需假以时日,他们个个都会是了不起的将军。

地方军队则让韩孺子看到了大楚的另一面,与精锐的京城、塞外军队相比,地方军数量不足,少则数百人,多则不过一两千人,衣甲破旧,好像都没经过训练,很多时候连队列都不齐,远远望去,像是一群被追赶的败兵。

在这种情况下,尤其考验将领们的能力,有些人束手无策,也有人能在极短时间内令一群乌合之众变成稍微像样的军队。

陈嚣就是这样一名将领。

此人三十来岁,出身于行伍世家,数代人一直当兵,直到祖父时才熬得一个小小武职,陈嚣十六岁从军,在边疆待了七八年,随后调回南方,负责剿除云梦泽群盗,因为兵少,没立过显赫的战功,但是所守之城从未遭到掠夺,韩孺子因此在奏章中注意到他的名字。

韩孺子骑马立于一座小丘之上,遥望远处的东海**队,说:“东海国常与海盗作战,军队果然与别处不同,陈嚣,你觉得呢?”

陈嚣这回没轮到管军,留在皇帝身边担任顾问。

皇帝身边的人可不少,层层叠叠,陈嚣的名字一被叫到,立刻有人将他推向前。

陈嚣为人与名字完全不同,一点也不嚣张,小步前行,向皇帝行军礼,回道:“陛下看得仔细,此军进退有度,平时显然训练有素,不过据末将所知,这不是东海**,而是陛下降旨成立的水军。”

韩孺子想起来了,笑道:“没错。”

韩孺子两年前下令成立的水军,如今已具雏形,他最看重的将军却不知去向。

“陈嚣,这样一支军队,再加上一支普通的地方军队,都交给你,你会如何使用?”

陈嚣略一沉吟,“视情况而定。”

“你自己假设几种情况吧。”

“若是陆战,若是敌弱我强,则水军与地方混成一军,由精兵带弱兵,一同作战,若是敌我势均力敌,弱兵为正,专守而已,精兵为奇,侧翼冲锋,一举破敌,若是敌强我弱,精兵打第一战,向敌我双方示勇,随后全军退回可守之处。”

“若是水战呢?”韩孺子问。

“水战不可用弱兵,若是末将用兵,宁可将弱兵留在岸上接应,也不让他们上船。”

陈嚣已经省略许多“假设”中的情况,真到了战场上,形势只会更复杂,没有一定之规。

韩孺子点点头,扭头在人群中寻找兵部的随行官员,看着他问道:“水军是朝廷军队,东海国本地的驻军呢?”

官员急忙上前,回道:“在更外围,离得比较远,这里看不到。”

“接管者为谁?”

“这支军队只是负责肃清道路、设立关卡,因此……没有派将官接管。”

旨意明明说得很清楚,到了具体执行的时候,仍会出现种种违背本意的解释,韩孺子没有显出恼怒,平淡地说:“朕身边这么多将领闲着呢,多派人去接管东海**。”

兵部官员仓皇告罪,接旨退下,立刻安排将领去往东海**。

韩孺子又向东海王道:“你不去看看?”

东海王就在皇帝身边,而且是少数骑马者之一,闻言一愣,“啊?陛下让我去……我就去看看,其实也没什么可看的,地方军全是那样,平时不是种地,就是修路修墙,根本没时间训练,与其说是军队,不如……嗯,我去看看。”

东海王是宿卫军大司马,前往一支散乱的地方军,有点纡尊降贵的意思,他不情愿,可皇帝盯着,他只能同意。

韩孺子看了一会,又指定陈嚣为临时的“水军大将”,前往水军统领众将。

韩孺子骑马下山,继续上路,众侍从也都上马随行。

前方就是东海国地界,离治所还有一日路程,东海国按规定只派来军队与少量文官,主要官员都留在治所,没有出城接驾。

当天傍晚,巡狩队伍扎营,韩孺子临时召集群臣,宣布一条令众人意外的旨意:在东海国界停驻三日,水军与东海**演练战法,皇帝要亲往阅视。

当今皇帝主意太多,经常一天一变,官员们早已习惯,可私下里还是头疼不已,皇帝随便一个想法,他们就得熬上半夜,书写命令,然后传送各方,事后还要连夜督察,以免出现意外,别想踏踏实实地睡觉了。

其实皇帝也没闲着。

韩孺子知道自己的一道旨意会带来多少麻烦,众官员忙碌的时候,他也没睡,单独下达了几项旨意。

右巡御史瞿子晰将提前出城来见皇帝,旨意一来一往,他大概后天能到。

陈嚣当晚再被召见。

“白天时只是远观,陈将军接手之后觉得这支水军如何?”

皇帝的帐篷里极为简朴,不过一桌、一椅、数张凳子,七八只箱子放在一边,里面的东西都没取出来,唯有脚下的地毯显示出几分特殊。

陈嚣一点也不以为意,反而越发恭谨,躬身回道:“这支水军数量不多,两千余人,但是曾得楼船将军调教,末将暂管之后,更觉得是一支精兵。”

韩孺子点点头,黄普公是难得的大将,他训练出来的军队,自然不会差。

“你觉得此军可否一战?”

陈嚣微微一愣,“末将斗胆一问,要与谁战?”

“海盗。”

陈嚣是名谨慎的将领,即使在皇帝面前也不愿假装勇敢,这样的性格让他从军十几年默默无闻,现在也改不了,仔细想了一会,“末将问过,东海国尚有战船五十余艘,其中大船九艘,可为主力,若是普通剿匪,足够了,若是面对曾经伏击黄将军的那群海盗,只怕不够。”

“东海国还有大量受降的海盗,可用否?”

陈嚣又想了一会,“受降海盗人心不稳,只可为引导,不可为依靠,若是能找出几名熟悉海情的人,或可一战,以奇袭为主,不可恋战。”

“就当这是一道题目吧,你去写一份作战书,朕要瞧瞧。”

“遵旨。”

皇帝在巡狩路上经常出类似的题目,路过某城某山某水都要问问如何攻守,有时甚至指定一方攻,另一方守,各出战法,争论不休,但大都是纸上谈兵,并不真的实施,一开始将许多人吓了一跳,后来也就习惯了。

陈嚣因此并不意外,接旨之后回归本军,连夜召集众将,查问海上情况,制定作战计划,水军原有的将领不知情,大惊失色,得到解释之后才平静下来。

次日下午,韩孺子前去阅军,水军没问题,东海**却是一盘散沙,东海王亲临也没办法一夜之间让他们变样,总共一千五百余人,连盔甲都不齐全,将士们手持刀枪,一个个神情紧张,想见皇帝,又怕被皇帝看到。

数百名宿卫军隔在中间,这是兵部坚持的做法,地方军良莠不齐,不能让他们离皇帝太近。

东海**虽弱,也没比其它郡县更差,因此东海王也不掩饰,直接呈现给皇帝。

水军与东海**进行了一次对阵演练,高下立叛,水军人数多些,几次变阵之后,将东海**分割成三大块,互不衔接,还没开战,就已处于必胜之地。

韩孺子犒赏两军,不做任何评判。

回到营地,韩孺子刚在帐篷里坐下,崔腾走进来,笑呵呵地说:“陛下真是喜欢阅军啊,这一路走来,看过多少军队了?”

“大楚地方广大,不能只有几支精兵,多多益善。”

“那是当然。”

“你有事?”韩孺子问。

崔腾天天跟在皇帝身边,可是除非真有事,不会主动过来说话。

“那个……东海王适合管军吗?”

“怎么了?”

“他可是……”崔腾做了几个莫名其妙的手势。

“只是临时而已,顶多三五天。”

崔腾松了口气,“那就好,那就好,嗯……陛下什么时候也给我一支军队?我的要求更低,管一天也行啊。”

东海王好歹懂些治军之法,崔腾却是不学无术,连纸上谈兵都做不到,更不用说亲自领兵,韩孺子笑道:“你们都去带兵,朕身边留谁?”

崔腾一拍脑门,“对啊。”

韩孺子正好有事想问,随口道:“崔腾,你家的田地不少吧?”

“应该不少吧,反正每到秋天的时候,进府报账、送东西的人排成长队。”

“奴仆也不少吧?”

“跟宫里肯定比不了,但是也不少,我见过名册,摞在一起这么高。”崔腾比划了一下,“我一看就头疼。”

崔腾是个有问必答的人,韩孺子嗯了一声,没再追问,低头看奏章。

崔腾意犹未尽,还想再吹嘘几句,见皇帝似乎不太感兴趣,只得退下。

当晚二更,金纯忠从湖县快马加鞭赶来,带来的消息正与田地、奴仆相关。

韩孺子不肯立刻前往东海国治所,等的就是他。全本小说网

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饮第四章 太庙里的交易第二百一十五章 虚能生实第四章 太庙里的交易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三十三章 兄弟之约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七十章 挂名宿卫(明日上架,求首订)第四百三十一章 诸王之宴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与外孙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二百二十章 将军请战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军侯密令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四百七十六章 传染的不安第四百零一章 献礼第三百零二章 无言相劝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发第四百二十五章 划线的门道第三百八十六章 两个皇帝第四百七十章 败得蹊跷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岖之路第一百三十章 离寨第四百八十一章 盯得最紧通知第三十一章 联系者第一百六十二章 后悔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二百三十六章 外面的威胁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战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七十章 挂名宿卫(明日上架,求首订)第三百七十二章 宠妃第一百四十二章 迁营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发第四百七十四章 后事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马由缰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二百一十五章 虚能生实第四百九十六章 亲上加亲第二百零九章 读书人的立场第二百九十五章 旧规难改通知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将军需要胜利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东西第二百七十章 宽赦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门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进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战斗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三百一十七章 挥金如土第八十一章 拜访者第二百五十四章 无眠之夜第一章 进宫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乱第一百三十章 离寨第四百三十二章 劳碌命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脉第四十四章 牺牲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粮之难第四百一十六章 陛下能为我作证第二百一十五章 虚能生实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东海王的猜测第五百二十章 逃难路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说服江湖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轻重缓急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谈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腾?第二百零八章 粮仓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断第三百二十二章 万一之策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撑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齐之计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手第二百零六章 定计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军还是海盗?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帝的困扰第一百零一章 草丛中的双脚第三百三十五章 勇者的背后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四十一章 圣旨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内奸第三百三十五章 勇者的背后第一百五十章 初见匈奴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军侯的机会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