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撑

少说一句,南直劲就是普通的奸臣,利用丰富经验揣摩皇帝的意图,提前泄露给大臣,让他们有所准备、决定取舍,他则从中渔利,类似于那些阴险狡诈的太监。

多说一句,南直劲则是一**臣的联络人,他们都在维护与当今皇帝存在矛盾的一套规矩与惯例,为此互相通风报信、互相帮助扶持。

瞿子晰不希望看到后一种结果,因为他也是朝中一员,他有理想,还没来得及实施,如果今天就将朝廷闹个天翻地覆,以后他就永远没法得到百官的真心支持。

“是南直劲给燕康出的主意,并且希望用王平洋之事吸引陛下的注意,从而草草了结对东海国的调查。”

韩孺子微微睁大一些眼睛,不怒反笑,“这个南直劲……看着很老实,胆子却这么大,朕给了他一次机会,他反而变本加厉,还好瞿大人盯得紧,没让他得逞。”

“那是因为有陛下事先提醒,臣对南直劲不放心,对他想得比较多。”

韩孺子点点头,“瞿大人随朕一块进城,先不要做什么,继续收集证人、证物,务必要让此案无懈可击。”

“遵旨,陛下。”瞿子晰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皇帝,觉得有些奇怪,南直劲做出如此明显的欺君行为,皇帝为何无动于衷?

韩孺子也正看着瞿子晰,两人对视片刻,瞿子晰急忙低头。

“燕家陷害黄将军,兵部知情吗?”韩孺子问。

瞿子晰心中一颤,回道:“臣迄今未发现线索。”

韩孺子嗯了一声,没有追问。

瞿子晰告退,心中仍觉不安,君子坦荡荡,小人藏兮兮,他今日的所作所为绝称不上坦荡,违背了他一向引以为豪的准则。

帐篷里,韩孺子向金纯忠道:“瞿大人似乎有话未说。”

“微臣眼拙,没看出来。”金纯忠虽是近臣,却不肯事事顺着皇帝的意思说话,他一直谨守本分,目光低垂,只看脚下一小块地方,没有观察皇帝与大臣的神情。

韩孺子笑了笑,随后变得严肃,“湖县真有数千名奴隶待卖?”

“微臣亲眼所见,而且还从宋阖手里买了一百名,但他说不能送往京城,所以微臣要在东海国买一块田宅,然后他将人送去,所有钱都从那十万两里出,宋阖唯一的要求就是让微臣对陛下说一句‘湖县并无异常’。”

“嘿。”韩孺子冷笑一声,他派金纯忠去湖县是为了寻找杨奉家人,没想到阴差阳错,竟然挖出一件大案子,“各地共有多少人口被卖?”

“不可计数,宋阖只是人贩子之一,各地都有他这样的人物,从地方军营里拿人,卖给大庄园为奴,驻军则以伤亡上报,兵部不知参与有多深,至少是失察。前几年天灾不断,安置流民时各地驻军招募颇多,数量膨胀,宋阖等人从中大赚了一笔。”

“被卖者那么多,为何没人告官?”

“微臣问过,陛下本意虽好,到了地方却常有变动,就说招募流民为士兵吧,陛下本意是给流民一口饭吃,然后让他们返回本乡各安其业,有些军营却会欺骗流民,对他们说,陛下开恩,只是允许他们吃饭,不包括衣物、住处、牲畜等等花费,这些都要流民自己出钱,有时候营里将官还会故意引诱流民赌博,允许他们记账,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让他们卖身还债。”

流民大都不识字,又都怕官怕兵,真以为自己欠皇帝许多钱,只能接受被卖的安排。

宋阖等人比较谨慎,绝不将人口卖到京城。

卖身契都有时限,少则五年,多则二十年,被卖者一旦习惯了大庄园的生活,很少有人愿意离开,而且他们会发现,自己欠下的债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更加离不开旧主。

宋阖的生意做了许多年,从没出过问题,只是这几年数量太多,他感到心虚,因此一听说有京城口音的人在城里四处打听,立刻想到了自己的事,于是拿出惯用手段,直接花大价钱收买。

韩孺子想了一会,“宋阖在朝中的靠山是谁?”

“宋阖经常将朝中大臣挂在嘴上,据说他的一个妹妹是前宰相殷无害长子殷措的小妾,但此人常有夸大之辞,微臣觉得不能太当真。”

这是金纯忠谨慎的地方,就连查证人口买卖,他也要自己买一批,有了真凭实据,才敢向皇帝说明一切。

韩孺子点头,“你去东海国买田宅吧,小心,宋阖是个糊涂虫,背后却可能有精明的靠山,如果有官员来试探口风——肯定会有——你不要露出马脚。”

“是,陛下。”

黄普公、燕家、南直劲、兵部、宋阖……诸多事情赶在了一起,韩孺子需要一个稳妥的处置方案,他还在想。

金纯忠没忘记自己本来的任务,“微臣在湖县打听到,县里确有一位杨婆,据说丈夫在外地,从来没回过家,偶尔会托人送来银两,杨婆为人口碑不错,就是脾气暴躁,时常与人打架——与男人打架,她有个儿子,读过书。一年前,杨婆母子搬走,不知去向。微臣可以继续调查下去。”

“不急,此事……以后再说吧。”韩孺子明白,杨奉提前安排妻子搬离,大概就是不想让皇帝找到他们。

金纯忠告退,韩孺子坐在帐中思考。

最简单的做法是雷霆一怒,直接抓人,快速而有效,名声也佳,可是到底能维持多久却很难说,地方官员和将领总有办法曲解皇帝的旨意,继续从中捞好处,被抓者不过是倒霉蛋。

最重要的是,朝廷将因此遭受重创。

大楚就像是一座四处漏风的危房,急需修补,为了防止房子彻底坍塌,却不能大修大补,必须找准最重要的位置,先建立几处支撑。

韩孺子独自坐了将近一个下午,谁也没见。

第二天早晨,巡狩队伍出发,向东海国治所行进,于当晚进城。

接下来几天,皇帝的行程与在云梦泽差不多,亲耕劝农、会见宿老、召集众官、演练将士……忙碌而紧张,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大多数官员对此感到满意,极少数人却犹疑不定,预料中的骤风暴雨没来,反而让他们更觉不安。

第四天,皇帝宣布,要将驻陛时间由五日延长为十日,他要亲赴船坞,观看新船下水,并且正式任命新的水军将领。

皇帝似乎不想再提黄普公,那是他提拔的大将,结果却兵败投敌,实在是一件很没脸面的事情。

这回改由兵部按正常程序选将,兵部推荐了三个人,一位是在云梦泽立过战功的邵克俭,一位是熟悉水战的老将军狄开,还有一位是随行将领陈嚣。

皇帝全都接受,眼下水军规模不大,很快就会得到扩充,三人皆可为将,但他没有指定统领整支水军的大将。

黄普公一事刚刚发生,皇帝谨慎一些的确没错。

停留在东海国的第八天,瞿子晰最先忍耐不住,求见皇帝,希望问个清楚。

皇帝巡狩力行节俭,不准新建宫馆,行宫就设在城内的一座空宅子里,此宅原本属于一位富商,占地不小,足够容纳皇帝的随从队伍,离国相府比较远,无需比较谁好谁差。

时值初冬,瞿子晰走进宅院,见不到多少皇帝居住此地的迹象,只是来往的太监稍多一些,许多摆设还显露出明显的商人气息。

瞿子晰忍不住想,无论如何,皇帝毕竟不是昏君,他想做大事,只是手段还显生涩,没能得到朝廷的认可与全力支持。

瞿子晰心中更觉羞愧。

皇帝喜欢在书房里见客,这里的书都是他带来的,瞿子晰进来的时候,皇帝正在看一本书。

韩孺子放下书,示意瞿子晰坐下,问道:“皇帝经常向大臣低头吧?”

瞿子晰一惊,站了起来。

韩孺子笑着摆手,“瞿先生不要误解,朕看史书,发现历代皆有君臣矛盾,因此一问。”

瞿子晰稍稍安心,“皇帝怎么会向大臣低头?史书中应该记载得很清楚,最后低头的都是大臣。”

“表面上如此。比如本朝,从太祖定鼎之初就说要轻法省刑,之后的皇帝也都这么说,还处置过不少酷吏。”

“大楚讲慈孝,与前朝相比,的确减轻了许多刑法。”

“可是有一件事奇怪,减来减去,为什么后来的皇帝还在诏书中说刑法太重呢?到底减在哪了?朕不由得怀疑,许多减轻的刑法,后来又都恢复了原样,史书中却没有记载。”韩孺子拍拍手边的书,“皇帝让大臣低头,都记在了史书里了,大臣让皇帝低头,却在史书之外,悄无声息,只留下一点点破绽。”

瞿子晰沉默不语。

韩孺子继续道:“瞿大人当官,是为国?为民?为君?为家?为己?”

“为一腔正气。”

“好,眼下有一桩大案,瞿大人以‘一腔正气’观之,看看该如何处置。”韩孺子指着桌上的一厚摞文书。

瞿子晰求见皇帝,没想到皇帝早有准备,他困惑地走到桌前,先行礼,随后拿起文书一份份浏览,越看越惊、越看越怒。

地方军营倒卖人口的事实清清楚楚地写在里面,虽然还没有直接证据,但要说兵部毫不知情,瞿子晰一点也不相信。

“原来这就是朝廷所要保护的‘规矩’。”瞿子晰羞怒交加,亏得自己还为是否保护兵部犹豫多日。

他终于决定说出全部真相。

韩孺子等着,他迫切需要先建立一根支撑,再修缮破旧之屋。全本小说网

第十六章 皇帝总是一无所知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话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风向第二百零一章 渔翁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边的刑吏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宫第四百零三章 长久之计?第七十二章 讹诈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铁城不够高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好的师傅第一百七十章 神机妙算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归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七十二章 讹诈第一百七十八章 东海王的承诺第一百三十七章 两位公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兄弟之情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粮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军第四百八十章 谋自己的反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请第三十五章 侍从之争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归山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门恶战第三百九十二章 铺路第四百八十五章 辩才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时雨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断第五百零五章 重获信任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压境第四百七十章 败得蹊跷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五百三十九章 临阵之赌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奏章第四十章 回信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状第四百零三章 长久之计?第三十一章 联系者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一百五十五章 刀盾第九十章 赌局第一百八十三章 独骑回营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负责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无私仇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嘱托第四百九十四章 东海王的麻烦第四十七章 追捕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宫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开城门(求保底月票)第十三章 学习(三更)第五百三十六章 难解的杨奉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归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三十八章 撞门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撑楔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门之上第四百七十章 败得蹊跷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三百一十六章 浓烟下的围歼第五百一十八章 牢中从军第一百四十三章 传言制造者第二百三十一章 快乐的英王第四百八十八章 进谏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离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计策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腾?第三百零七章 选将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压境第二百五十九章 诱之以利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圣旨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五十三章 慈顺宫囚徒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脉第五百章 崔家认罪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五百二十八章 京城之火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试探第四十九章 望气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军侯的机会第四百八十章 谋自己的反第三百三十八章 东海王的猜测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一百四十七章 残城第二十三章 武帝与皇孙第五百三十章 乱猜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宫权通知第四章 太庙里的交易第二百二十二章 谭家的女儿第五十七章 卧虎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