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为本

码头外面人山人海,连房顶上都站满了人,大家看的不是战船与士兵,而是皇帝,虽然什么都看不到,每个人还是努力向任何一处皇帝可能所在的位置望去。

一批新战船加入水军,比之前的更大、更高,船上旗帜飘扬,终于吸引了围观者的目光。

经过十余天的相处与磨合,新任将领得到了水军将士的认可,指挥得比较顺畅,虽然没有展示复杂的战术,但是已能显出几分实力。

岸上搭建了三处高台供皇帝与众官员选用,能从不同方向观赏水军演练,同时也是一种掩饰,不让外人轻易看到皇帝的确切位置。

演练从清晨持续到中午,非常顺利,皇帝看得也非常满意,连换了几次位置,与群臣讨论哪艘船个头更大、威力更强,东海国的一些武将被叫到皇帝身边,讲解船上的装置,气氛融洽而热烈。

午时过后,水军众将前来复命,皇帝犒赏全军,赐食给群臣,当场颁旨,免除东海国五年赋税,消息由几队宿卫骑士传至码头以外,分散在各处的官府公差于是引导围观众百姓山呼万岁,气氛更加热烈。

皇帝毕竟年轻,喜欢热闹,官员们也愿意配合,东海王名义上是这里的诸侯,率领当地众官员,连续三次向皇帝磕头谢恩,一跪一片,码头外面的百姓看不到这边的情形,却总能恰逢其时地山呼万岁。

韩孺子接受跪拜,忍不住想,负责调控百姓的官员今天大概会很累。

皇帝再换高台,这回只允许少数品级较高的官员跟随,总数不到三十人。

外面的欢呼声偶尔还能传来,皇帝却保持沉默,脸上也没了笑容,群臣立刻明白,热闹该结束了,一个个也都不吱声,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

韩孺子的目光扫过众人,开口道:“朕要向众卿提一个问题:大楚以何为本?”

皇帝突然提出这么严肃的问题,众人都很意外,但是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千百年来,早就留下标准的答案,只不过是朝代名称换一下。

“兵部张侍郎,你来回答。”

“回禀陛下,大楚以民为本。”张擎吃了一惊,按品级,他可不是这里最高的,被皇帝第一个点名,有些古怪。

韩孺子嗯了一声,又道:“东海燕国相,你的意思呢?”

燕康也吃了一惊,迈步出列,躬身回道:“以民为本,臣与张侍郎的想法一样。”

“有别的答案吗?”韩孺子目光再次扫过,群臣纷纷摇头。

“如此看来,道理人人都懂,可惜未必人人都能做到。”

张擎和燕康还没有退回队列,这时互相看了一眼,急忙挪开目光。

“燕国相,朕问你,家中奴仆多少?佃农多少?”

燕康一愣,不明白皇帝问这件事干嘛,同时也稍感轻松,只要不是黄普公事发,他没什么可怕的,立刻回道:“臣多年不问家事,对此不太了解,估计……奴仆上百,佃农二三百口吧。”

这不算很大的数字,韩孺子没说什么,又问道:“东海国驻军多少?”

这不是家事了,燕康回道:“大概一千五百余人,东海国都尉在此,军务可以问他。”

都尉陆大鹏站在武将队中,身子一颤,皇帝却没有叫他的名字。

韩孺子向张擎问道:“一千五百人是实数,张侍郎,东海国按编该有兵多少?”

“回陛下,该有三千。”

韩孺子看向两位大臣,“相差一半,这些兵去哪了?”

两人又互视一眼,张擎回道:“连年多战,北边、云梦泽、水军各调去一些,再加上一些死亡,故此差额较多,不仅东海国如此,各地也都与此类似。兵部今年以来连番下文,督促各地充实兵员,又因为朝廷需要分拨钱粮推动垦荒,因此征兵一事就缓了下来。”

这番回答无懈可击,韩孺子的确看到过兵部的这些督促之文,甚至亲自在批复中表示,征兵可暂缓。

那时他还不知道背后有这么多门道。

“这就奇怪了。”韩孺子话说一半,不提究竟“奇怪”在哪,停顿片刻,道:“瞿御史,你来说吧。”

“是,陛下。”瞿子晰排在文官第一位,上前两步出列,从袖中取出几张纸,大声道:“我这里有几份文书。大概两年前,东海国奏称共收聚流民一万五千七百三十七人,其中五千余人编入军中,在诸国郡县中名列前茅。这是去年户部收到的计数,东海国归籍者九千六百余人。这是兵部收到的计数,东海国驻军实数一千五百二十人,两者总计一万一千多人,与流民之数相差四千五百多人,不知去向。”

这些奏章分别送往不同部司,时间相差几个月,根本没机会被摆在一起,除非刻意调查,绝不会有人想到其中的偏差。

燕康大惊,怎么也没想到,皇帝发难居然与黄普公无关,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只好看向张擎,寻求暗示。

张擎更惊,立刻想到了金纯忠,他已经找过,金纯忠不在这里。

“流民缺衣少食,亡故得可能比较多。”张擎勉强回道。

“四千五百多人,将近总数三成,流离失所的时候没有亡故,被官府收聚之后,却纷纷得病死去?”瞿子晰一句话将张擎问住。

张擎独木难支,改口道:“兵部只收集各地计数,对实情确实不知,还是……还是燕国相来回答吧。”

燕康恼恨张擎的推卸,却不敢表露出来,只得道:“确实是亡故了,东海国去年发生过一次疫情、两次飓风,海盗也比较多,所以死得多一些。”

“伤亡如此之多,东海国可曾向朝廷上报?”瞿子晰逼问。

“臣、臣一时糊涂,以为……以为不算大事,所以……没有上报,臣愿认罪。”燕康实在没法回答了,只好先承认有罪。

“以民为本。”韩孺子在座位上冷冷地说,“瞿御史,朕命你留在东海国,将这四千五百人找出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速查速报,不得耽误,如有违法之人,朕许你便宜行事,二品以下官员,随你先捕后奏。”

“遵旨,陛下。”瞿子晰领旨。

东海国除了东海王,最高官员国相也只是正三品,皇帝这一道旨意,等于将东海国整个交给了右巡御史瞿子晰。

张擎扑通跪下,终于明白过来,大事败露,皇帝这一剑砍向的不是东海国,而是兵部、是自己。

皇帝拂袖离去,除了一些近臣,高台之上的几十名官员都不敢跟随,站在那里个个噤若寒蝉。

瞿子晰再不客气,当即宣布,国相燕康、兵部侍郎张擎由御史台扣押,其余官员各回衙门,随时接受查问,在朝廷另有旨意之前,东海国大事小情,全部交由御史台处理。

皇帝拨调一百名宿卫士兵给止瞿子晰,方便他抓人。

除了燕康与张擎,瞿子晰抓的第一个人是东海国都尉陆大鹏。

陆大鹏早等着被抓,罪名却与预料全然不同,交谈不到一刻钟,陆大鹏全线崩溃,交待了一切,原来他也做过不少枉法之事,曾经杀过一名婢女,诸多把柄都在燕康手中,为了保住家人,只得同意顶替陷害黄普公之罪。

但这不是瞿子晰想要的证词。

陆大鹏身为东海国都尉,对军中情况比较了解,交待了一切:流民入军之后,燕家直接要走了两千人,送到各地庄园耕田,却拨国库供养,慢慢地,再将这些人以种种理由消籍,从户册中消失,成为“不存在”的私奴。

这些人根本没得选择,庄园大都偏远,他们无法得知朝廷的种种旨意,只知道自己吃在燕家、住在燕家,欠下一大笔债,必须留下来还清,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不是大楚百姓。

另外一些人则被兵部的人要走,陆大鹏从未过问去向。

陆大鹏甚至不觉得这是多大的罪过,他自己也要走数十名士兵,以为这是该有的权力。

事实上,流失人口远高于四千五百人,为了迎接皇帝,许多士兵都是从庄园临时叫过来凑数的,皇帝一走,他们又得回各家去当奴隶。

瞿子晰连夜调查,允许一部分官员戴罪立功。

从兵部以至东海国,千方百计防的都是黄普公之事扩大,全没料到皇帝从别的方向发起一击,突然之间,黄普公是死是活、是降是战都不重要了。

韩孺子却没有忘记这位大将。

当天晚上,金纯忠来到大牢,手持右巡御史的命令,进入宿卫军把守的大牢,来见燕康。

燕康刚刚被审问过,慌乱之余,说了许多不该说出的话,此时失魂落魄,一看到金纯忠,吓得浑身发抖。

金纯忠看着燕康,心中竟然有几分同情,可是一想到此人所作所为,又变得厌恶,“燕康,你可知罪?”

“我、我不服,大家都这么做,为什么偏抓我?陛下想要查清真相,只怕天下没有一个人能做官了。”

“这件事已经交给御史台,我只问你一句话:想要立功吗?”

燕康一愣,“这是……这是陛下让你来问的?”

金纯忠不回答。

燕康就当是这么回事,扑过来,隔着栅栏道:“要立功,我要立功,陛下想让我揭发谁,我都同意,就算是兵部尚书,我也能拉下来。”

金纯忠冷冷地说:“朝廷的事情不用你管,你把黄将军活着弄回来,就是大功一件。”

韩孺子的“进攻”才刚刚开始,布下一片疑云之后,他还是要将黄普公救回来。

数十里外,被海盗扣押的栾凯,也在等这个消息,一群海盗装成渔民,两天前就来了,是那封信“邀请”他们来的。全本小说网

第十章 风波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三百一十八章 谁人可用?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万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动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两封信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战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阳皇叔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选择第四百九十四章 东海王的麻烦第五百零二章 罪有应得第三百四十章 绝不能退第一百四十九章 顽石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东海王第三百一十七章 挥金如土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挟(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无私仇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没者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五百零五章 重获信任第七十九章 愿望第二百二十四章 丢印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圣旨第四百九十章 两军归一人第六十九章 豪杰第一百二十三章 夺寨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压境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三百二十五章 鲁莽人与暴脾气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门恶战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请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鱼和小鱼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齐之计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单于的女儿(求月票求订阅)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军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门之上第四十七章 追捕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与好处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选择第八章 十步之内第二百四十二章 宫中的小君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敌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踪第二十章 仁义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锋第一百三十章 离寨第三百四十七章 飞石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手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择木第一百九十六章 圣旨何在?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五十章 软禁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紧张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帝的困扰第二百八十二章 懒散之军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单于让步第三百三十九章 权臣的选择第四百二十二章 仆人与将军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推迟发稿通知感谢第二百三十一章 快乐的英王第二百五十章 东海王的夜晚第三百八十二章 了解皇帝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营地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单于让步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拥而至的使者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四十九章 望气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适的办法第五十三章 慈顺宫囚徒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军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负责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战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四百三十四章 热闹的新年第二百章 雪林第三百一十一章 音者生于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战第八十三章 话别第五百三十章 乱猜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军侯的机会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职责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一百章 荒园混战第一百七十章 神机妙算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城第三百七十一章 聪明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