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地动

功成元年七月初三丑时三刻左右,京师地震,坏城毁屋,吏民死伤数千,余震持续到天亮才完全终止。在大楚一百二十余年的国史中,这算不上特别严重的地震,只值得在史书写上一两行。

作为当事者,京城以及方圆几百里的众多凡人,在地震时所受的惊吓可不是一两行字所能形容的。

杨奉手持皇帝谕旨和兵部通关文书,连夜经过函谷关,顺便更换了马匹,几乎没怎么休息就再次上路,身背加急文书的驿卒,其奔命程度也不过如此。

过关十余里之后,杨奉勒住僵绳,调转马头,后面跟上来的随从将三名五花大绑的俘虏扔在地上。

崔宏和他的卫兵也停下,冷眼旁观。

杨奉大声道:“江湖义气没来搭救,看来你们注定命丧于此。”

夜空如洗,群星闪烁,杜摸天爷孙二人虽然被绑,仍能挺身而起,铁头胡三儿身上有伤,倒在地上爬不起来。

“既然落入你手,要杀要剐我杜摸天没什么可说的,你早有准备,朋友们没来,我心里倒踏实了。穿云,你害怕吗?”

“不怕!”少年干脆利落地吐出两个字,腰杆挺得笔直,离杨奉有点远,看不清楚,所以他扭头怒视刚才将他扔下马的骑士。

“嘿……”杨奉刚刚冷笑一声,杜摸天紧接着大喝一声:“乖孙!没让爷爷丢脸。”

杨奉不讨嘴头便宜,对自己的随从命令道:“送他们上路。”

三名随从跳下马,拔出腰刀,大步直奔俘虏而去。

铁头胡三儿奋力挣扎,嘴里骂骂咧咧,少年杜穿云靠近爷爷,说:“爷爷,你做得可不对。”

“臭小子,死到临头还挑我的错,我哪做得不对?”

“在驿站里,你就该冲破房顶自己逃走,回头再给我报仇。”

“哈哈,没办法,爷爷老了,不能眼睁睁看着你死,宁可跟你一块死。”

“那你先投胎,下辈子我还当你孙子。”

“好,一言为定。”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全无怯意,躺在地上的铁头胡三儿嚷道:“那我呢?下辈子当爹吗?”

“呸,你下辈当匹大黑马,驮着我们爷孙闯江湖吧。”杜穿云人小嘴快,一点亏不吃。

三名随从已经走到俘虏身后,腰刀高高举起,只等中常侍一声令下。

地震就是这时候发生的。

杨奉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他犹豫一会,是觉得这三人颇有可取之处,值得拉拢一下,可是时间紧迫,他已经决定要杀掉三人,未等到开口,突然间,地动山摇。

所有人都吃了一惊,更吃惊的是那些马,纷纷暴起嘶鸣,掀翻了十几名骑士,纵蹄狂奔,剩下的人拼尽全力才稳住坐骑。

杨奉和崔宏都被掀落在地,杨奉的数名随从跑过来要帮忙,崔宏的卫兵拔刀阻拦,正是天灾未平,**又起。

杨奉自己爬起来,大声道:“别动手,先弄清是怎么回事。”

事实再清楚不过,地面第二次震动,又有几匹马受惊逃跑,崔宏的一名卫兵没来得及将脚抽出马镫,被拖着前行,一路惨叫。

没人在意他,所有人都被吓坏了。

崔宏在卫兵的搀扶下站起身,惊恐地望向两边耸立的群山,突然大声喊道:“望气!望气太准了!步蘅如说过,天子气若是上不达天,必然惊动下界!”

“地动而已。”杨奉拍拍身上的尘土,“如果每次地动都是因为天子气不得志,那天子也太多了一些。”

“你不懂!”崔宏平时很能沉得住气,这时却像疯了一样,推开卫兵,冲到杨奉面前,“有人曾经预言地动吗?步蘅如做到了!”

杨奉皱起眉头,“崔太傅,请冷静一下,就算望气者真的预言了什么,也说明东海王不该当皇帝。”

崔宏一愣,的确,步蘅如说的是天子气上不达天,才会惊动下界。

杨奉大步走到三名俘虏面前。

铁头胡三儿还躺在地上,不敢吱声,杜氏爷孙脸色发白,显然受惊不少,杜穿云年轻气盛,对着太监狠狠地啐了一口,一口痰正吐在杨奉胸口上。

杨奉从袖子里掏出巾帕擦掉脏物,问道:“想死想活?”

杜穿云还想再啐一口,听到这句话,骨碌一声咽了下去,扭头看向爷爷。

杜摸天愣了一会,“此话怎讲?”

“这场地动或许真的预示着什么,但是与天子无关,没准应在你们几个人身上。”

“我们?”杜摸天一脸茫然,江湖人都很骄傲,可是还没骄傲到自以为能感天动地的程度。

“我给你们一次机会,你们想为赵千金报仇,无非是受过他的恩惠,觉得他是一位豪侠。”

“扶危济困,赵千金就是一位大侠。”杜穿云抢着说。

“好,如果你们肯老老实实,我带你们去京城,让你们看看赵千金所窝藏的望气者都是些什么人。见过之后你们还想为他报仇,行,找人去吧,我在京城等着。”

躺在地上的铁头胡三儿还没服气,“放开我,现在就比个……”

杜摸天狠狠地踢了一脚,盯着太监说:“你不杀我们了?”

“这次不杀,但你们得老实跟我去京城,一路上不得再生异心,见过那些望气者之后,想怎样随你们自己决定。”杨奉顿了顿,望了一眼夜色中的高山,脚下的地又有震动,不如前两次激烈,包括三名江湖客在内,大多数人都变了脸色,只有他面不改色,“总得给地动一点尊重。”

杜摸天心里的傲气没了,面露沉思也只是做做样子,“好,我们跟你去京城。”

“松绑。”说罢,杨奉转身又走到崔宏身前,“回函谷关,征用马匹,明天天黑之前怎么也能赶到京城。”

“这场地动……”崔宏还没缓过劲儿来。

“东海王若是真有神助,你更不用担心了。”杨奉不愿争论,走到路边向西遥望,只见群山绵延,不见京城烟云,心里越来越担心皇帝能否挺过这一关,按惯例,皇帝要为灾异负责,对前代皇帝来说这只是象征性的自责,对一名傀儡皇帝来说,却可能受到真正的惩罚。

四五百里以外,京城近郊才是地震中心,惨状一片,可皇宫还是最受关注的地方。

慈宁宫里,各怀心事的皇帝和两名贴身侍者同时坐了起来,惶恐不知所措,地动停止之后,张有才颤声道:“这是老天在帮陛下吗?”

佟青娥的想法正好相反,“这是老天在警告咱们,因为咱们密谋以下犯上!”

“陛下就是最高的‘上’。”张有才不服气地说。

第二次地震,两人吓得俯身趴下,再不敢开口。

韩孺子本来有点相信天人感应,太监和宫女的话却让他觉得事情不那么可靠:地震到底为谁而发呢?皇帝,还是太后?若是按照老先生们所进,帝王无德、女主专权、外戚僭越、臣子悖逆等等行为都可能导致天谴。

以目前的状况来说,韩孺子并不觉得自己要为地震负责。

这只是他一个人的想法。

二次地动不久,房门被撞开,一大群太监、宫女冲进来,嘴里高呼“陛下”,混乱中,张有才被踩了几脚,还被斥责了几句,因为他和佟青娥居然没扑上去以身护驾,实在是极大的失职。

韩孺子是被众人架出去的,无论他怎么叫喊自己没事,甚至摆出皇帝的架势也没用,他就像是着火的老房子里最珍贵的宝物,被人裹挟而出。

皇太妃站在前院,慌乱间仍穿得整整齐齐,只是头发有些散乱,脸色也不正常,看到皇帝之后她松了口气,“陛下没事就好。”

不久之后,东海王也被送来了,他一直住在慈宁宫后院,与皇帝离得很近,可是只有“救”出皇帝之后,才有人想到他。

东海王很不满,站在韩孺子身边撞了他一下,低声道:“你这个皇帝当得不怎么样啊,瞧,连老天都给惹怒了,降灾教训你呢。”

若是再年长几岁,韩孺子或许还能保持冷静,现在的他却觉得箭在弦上,说什么并不重要,于是低声回道:“没准教训的是你,还有皇太妃。”

皇太妃就站在皇帝身边,但是忙着指挥众人,没有听到他的话,东海王先是一愣,随后脸色骤变,张开嘴想说什么,马上又闭上了,过了一会,他耸耸肩,“无论你猜出什么,都不重要了,这场地动对我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别急,天就要亮了。”

地面又动了一次,幅度不严重,太监和宫女们却全都一拥而上,保护三位主人,韩孺子心中也跟着一震,东海王和皇太妃就要展开行动了,难道太傅崔宏已经回京?

韩孺子向人群望去,张有才和佟青娥不知被挤到哪去了。

数名太监匆匆赶来,带头者来不及跪拜请安,大声道:“太后有旨,即刻将陛下和东海王带至慈宁宫。”

“禀告太后,陛下更衣之后立刻就去。”皇太妃答道,那几名太监离开了,皇太妃却只是张望,没有叫人给皇帝和东海王换衣裳。

太后此时还相信皇太妃,没有任何疑心。

韩孺子终于找到了佟青娥,她被挤在最外围,正一脸焦急地寻找漏洞,韩孺子只能偶尔看到她,根本没机会说话。

天边泛白,余震仍有,幅度越来越小,太后第二次派人来催,皇太妃仍然只是口头答应。

又一队太监走进慈宁宫,二三十人,不客气地推开庭院里的太监与宫女,直奔皇太妃而来,众人初时不解而愤怒,待回头看到皇太妃的神情,没人敢反抗了。

皇太妃如释重负。

带头的太监四十岁左右,相貌清癯,若不是下巴光光,颇有几分世外高人的风度,他向皇太妃下跪,然后起身道:“臣步蘅如奉命救驾。”

“出发去慈顺宫。”皇太妃说。

韩孺子不知道步蘅如是谁,可他心里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努力寻找佟青娥和张有才,却被东海王推了一把,“走吧,陛下。”

(三江票说明如下:在电脑端投票,手机可选“电脑版”,进入起点页面,左上方有“三江”字样,点击进入,页面右侧有“点击领取”图标,点击,如果符合要求的话,就能得到一张票。页面下拉,能看到《孺子帝》的封面,点击投票即可。三江票每日可投一张,到4月24日下午14时结束。希望大家都能投下票,票数最多的作品下周好像还有一个推荐。谢谢。)

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踪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五十二章 地动第二百三十九章 出城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奏章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与外孙第一百九十六章 圣旨何在?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五百五十三章 状元之名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一百七十章 神机妙算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诱兵之计第一百五十章 初见匈奴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读书人的请求第三百三十八章 东海王的猜测第二百二十七章 势变第二百零五章 书与残酒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宫第一百零一章 草丛中的双脚第八十七章 疯僧疯语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四百一十七章 风向第二百六十九章 拒之门外推迟发稿通知第四百二十三章 将军风度第二十一章 兵败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访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来与现在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丧志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粮第一百七十四章 独自决定第七十四章 纸上谈兵第四章 太庙里的交易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二百二十四章 丢印推迟发稿通知第六十九章 豪杰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后一次机会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后悔楔子第二十章 仁义第三十九章 愿效犬马之劳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归山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桥夜袭第二百八十二章 懒散之军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负责第二百七十四章 无人可用?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长辈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重的刑罚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鱼和小鱼第二百五十九章 诱之以利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三百九十章 留下(二更)第二百零四章 联姻(求月票求订阅)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三百四十七章 飞石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诱兵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宫第四十五章 母亲的话第十一章 会武功的宫女第八十二章 杨奉的过去推迟发稿通知第五十章 软禁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军还是海盗?第二百零四章 联姻(求月票求订阅)第二百八十章 洛阳城外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选择第一百二十二章 说服江湖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饥渴交加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四百九十四章 东海王的麻烦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袭晋城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胜一败第一百零六章 河边小寨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三百五十章 谁包围谁?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贼第五百三十五章 招降第三百九十章 留下(二更)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一百六十章 大军过河第三百三十六章 选人与用人第四百章 为友报仇第三百零七章 选将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军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三百七十八章 金锅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