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话

迎风寨内外,连同官道之上,成为一片相连的巨大军营,前后是楚军,中间则是投降的敌军,因为来自多国,语言不通,被楚人称为“百家军”。

这支军队只有盔甲没有兵器,按照原计划,要到决战的前一刻,才会将兵器分发下去,这些人原有的器物大都散失,虽然找回来一些,数量还是远远不够,需要楚军给予补充,至于用得顺不顺手,根本不被考虑。

一开始,楚军少而百家军多,双方互相提防,心里全都惴惴不安,楚军担心降军反抗,降军害怕楚军杀人除患。

没过多久,楚军数量越来越多,大都部署在后方,营地成片,一眼望不到头,双方的警惕反而因此减少许多。

只有楚人自己知道,这支突然冒出来的庞大军队里,大都是临时征调的平民百姓,远远看去一团威风,真到了战场上,只怕起不了多大作用,甚至能不能让这些人冲进战场,大多数将领都没有把握。

唯一信心十足的人是皇帝。

韩孺子屏退繁复的仪卫,通常只带五十几名卫兵在军营里进进出出,也不提前开路,士兵们临时让开即可,总之,他更像是身先士卒的将军,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大楚天子。

他不停地发出许诺,向将军们许诺加官晋爵,向士兵许诺金银布帛,向平民许诺田宅减赋……四名史官跟随左右,皇帝随说,他们随记,以示这一切并非空口无凭。

赶到军营的第三天,韩孺子前往百家军营地,仍然只带五十几名卫兵。

异族将士对大楚皇帝更感好奇,韩孺子所到之处,众人围观。

向这些人发出许诺比较困难,最多的时候需要五名通译合作,好在韩孺子的话很简单,“助神鬼大单于,你们永无回家之日,助大楚,你们很快就能与家人团聚。”

每走过一处营地,就有楚军将兵器分发下去。

数日间,整支军队士气大振,就连事先最为悲观的将军,也生出几分信心。

韩孺子将中军帐设在迎风寨内,寨子边缘建了一座木制望楼,天气晴朗的时候,能够望见远处的开阔之地,那里将是战场。

腊月十一,敌军赶到,发现前方有大军阻挡,敌军显然很意外,立刻在数十里外安营扎寨。

韩孺子派使者送去战书,内容极其简单,只有四个字:明日决战。

使者当晚返营,带回来十余颗人头,都是楚军将领,崔宏与南直劲也在其中。

兵部尚书总算有了下落,崔腾捧头大哭,发誓要为父亲报仇,请求充当先锋。

韩孺子当然不能让崔腾冲在最前面,强令他留在身边,派出的前锋仍是樊撞山。

樊撞山伤势尚痊愈,但已没有大碍,他迫切地请求参战,一天之内连请五次,韩孺子终于同意,“将军此战,不为破敌陷阵,只为向百家军显示我大楚威风,切不可冒进。”

韩孺子不放心,将自己的卫兵分出一半给樊撞山,唯一的任务就是保护将军的安全。

第二拨军队就是百家军了,他们将罗列阵前,按照命令逐次进入战场。

楚军虽然缺少真正的将士,军吏却有不少,他们没日没夜地计算数字,然后排兵布阵,将五十几支军队安排得妥妥当当,孰先孰后、孰主孰辅,看什么旗帜、听什么命令,都说得清清楚楚。

第三拨军队则是临时征调的楚军,数量不少,韩孺子却没打算真派出去,这些人的作用是守住后方,给前方军队一点信心。

韩孺子未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作战计划仍然制定出来,详细分派下去,让人人都知道明天要做什么。

韩孺子命人将楚军将领的头颅送上高台,面朝北方战场,要让他们看到明日的大胜。

夜色渐深,韩孺子在寨内大厅里宴请诸将,不设桌椅,所有人都站着。

迎风寨不大,敌军第一次经过的时候没来得及完全拆掉,大厅仍很完整,火把照得亮如白昼,韩孺子亲自执酒,连敬三杯,向楚将道:“京城已无守卫,百姓尚在东迁途中,楚军绝不后退,是胜是败,全看明日一战,望诸位努力。”

众将豪饮,韩孺子又向百家军将领敬酒,“终归是要回家,逃回去,仍会落入神鬼大单于手中,打回去,却能与家人团聚,从此摆脱奴役。”

异族将领的欢呼声更加响亮。

酒宴为时很短,几杯酒下肚,众人告辞,回去休息,准备大战。

韩孺子留在大厅里,望着一地零乱破碎的酒杯,心中所想全是明日的战斗,思考每一个细节,力求不出意外。

如果百家军不能获胜,后方的临时军队将不得不参战,那是最差的结果,而且获胜的可能微乎其微……

有人走进大厅,韩孺子看去,是崔腾与侍卫头目王赫。

韩孺子坐在厅内唯一的椅子上,两人上前,在台阶下行礼,崔腾先开口,“陛下可有最后的准备?”

“什么是‘最后的准备’?”

崔腾与王赫互视一眼,还是崔腾开口,“明日之战胜负难料,若有万一,楚军能挡一阵,陛下还可退往关东,但是需要提前安排好路线。”

韩孺子笑了一声,看向王赫,觉得这是他的主意,“胜负难料?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吗?”

王赫被皇帝盯得脸色微红,再不能保持沉默,“胜败乃兵家常事,从来没有必胜之理。”

“没有必胜之理,却有必胜之心。朕思考多时,以为楚军必胜,为何?所谓盈则必亏,神鬼大单于百战百胜,攻打京城时却被迫退去,虽是诡计,对军心却是一大打击。敌军虽盛,其实已是强弩之末,一旦锋锐被破,大败无疑。百家军受压迫已久,又怀着回家之心,必能越战越勇,更不用说还有楚军押后。”

崔腾已经为父亲哭过了,这时只在意皇帝,上前一步道:“就是这些百家军,真的……不值得相信啊,他们先是投降神鬼大单于,现在又投降大楚,保不齐明天阵前会站在哪一方。”

“用人不疑,朕倒觉得百家军可信。”

崔腾无话可说,看向王赫,“还是你劝吧。”

王赫道:“就当是以防万一,陛下也该准备一条后路。”

“你提醒了我,将兵部的人叫进来。”

王赫很快叫进来七八人,京城兵部只剩这些官吏,却是皇帝向全军发布命令的第一层缓冲。

韩孺子下达两条旨意,一是传令后方楚军,关闭壁垒,门户全部钉死,不准任何人出入,二是送给百家军将领一封信,让他们带往西方,择机交给邓粹与黄普公。

兵部官吏领旨而去,崔腾与王赫目瞪口呆。

“我早跟你说过。”崔腾小声道。

王赫无可奈何,本想劝皇帝备条后路,结果皇帝却将唯一的路给堵死了。

两人告退,韩孺子却不允许,“留下陪朕喝几杯。”

酒有的是,杯子却没几个完整的,崔腾找出两只,给王赫一只,自己一只,用袖子仔细擦拭。

王赫抱来酒坛,先给皇帝倒酒,次是崔腾,最后是自己。

韩孺子笑道:“今夜此间并无君臣,你我痛饮,不必拘礼。”

王赫客气地饮酒,崔腾却将皇帝的话当真,连饮几杯,大声道:“痛快,可惜东海王不在,也不知他是不是还活着。”

“送回的人头里没有他,他就是还活着。”

想起父亲之死,崔腾又悲又怒,再次连饮三杯,也不用王赫倒酒,自己抱着酒坛自斟自饮,有了三分醉意,问道:“陛下为何不派我打头阵?”

“因为你不是樊撞山。”韩孺子回答得很直接。

樊撞山威名远扬,不只是楚军,百家军也都知道是这一员无敌猛将,崔腾自然不如,可他不服气,“让我给樊将军当跟班也行啊,免得日后有人说我胆小,有仇不报。”

“有你出战的时候。”韩孺子喝了两杯,“不必总想着明日的大战,说点别的。”

王赫不吱声,崔腾的醉意却更加明显,斜眼道:“陛下想听我一句真心话吗?”

“当然。”

崔腾沉吟片刻,“我哥哥死在军中,但那是他自找的,与陛下无关,我父亲死于敌手,但那是他自己不小心,怨不得陛下,小君妹妹深得陛下宠爱,更没话说,崔昭是被陛下送入匈奴的,现在想来,对她可能是好事,至于削官夺爵,我都不在意,唯有一件事,我耿耿于怀,不是今天这种时候,绝不会说出来。”

王赫连使眼色,崔腾全当没看见,死死盯着皇帝,说:“张琴言是刺客,但她死了,我真的心痛,就是现在,心还在痛。”

“你需要朕做什么?”韩孺子问。

崔腾长叹一声,再给自己倒了一杯,举起来说:“不用,说出来就好多了,平时在陛下面前总是小心翼翼,装作什么都不在意,能说真话,就是陛下最大的恩典。”

韩孺子大笑,也拿起杯子,王赫立刻过来倒酒,“好,朕自罚一杯。”

韩孺子正要举杯饮下,一名兵部官吏匆匆跑进来,惊慌失措,甚至没有下跪,“大事不好,百家军造反了!”

崔腾扔掉酒杯,转身就要冲出去,韩孺子喝道:“崔腾留下。”然后向官吏道:“是全军造反,还是一军闹事?”

官吏愣了一会,“还不清楚。”

“那有什么可惊慌的?百家军自有将领,等他们将消息报上来,再来见朕,下去吧。”

官吏稍稍安心,可还是不踏实,“不用派人去查看情况吗?”

“该睡觉睡觉,该值夜值夜,任何人不得轻举妄动。”韩孺子顿了一下,饮下杯中之酒,“都退下吧,朕也要休息了。”

远处隐隐有喊声传来,韩孺子却打个哈欠,面露倦意。全本小说网

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话第三百零二章 无言相劝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五百零五章 重获信任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四百九十四章 东海王的麻烦第三章 聪明的孩子第二章 兄弟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观风使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计第二百七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荐储君第二百五十九章 诱之以利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军侯密令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军第四百一十六章 陛下能为我作证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东海王第三百四十七章 飞石第三百七十章 点醒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规(求月票求订阅)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计第二百三十九章 出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实人发怒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状第二百五十四章 无眠之夜第三百六十六章 宫中从无争斗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状第一百二十三章 夺寨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争位者第五百零一章 百官怠工第三百一十六章 浓烟下的围歼第三百一十七章 挥金如土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七十八章 遗孤第二百七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计策第三百六十一章 送礼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烧的军营第三百九十章 留下(二更)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龙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宫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马由缰第三十三章 兄弟之约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欠人情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长辈第三百五十章 谁包围谁?第五百零七章 一举一废第一百五十章 初见匈奴人第三百九十章 留下(二更)第二百九十二章 丑王奇招第五百零一章 百官怠工第三百七十四章 寻亲背后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话第三百三十二章 两路逃亡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四百五十一章 顺利之年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穷第二百零九章 读书人的立场第五百零一章 百官怠工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欲熏心第七十六章 老妇闯门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将军需要胜利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状第八十三章 话别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二十章 仁义第九十九章 师出有名第四百五十章 亲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嘱托第三百八十二章 了解皇帝第四百八十一章 盯得最紧第四百三十二章 劳碌命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三百二十三章 蹊跷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谈判第二百三十章 哪里好玩第五百四十章 书还在第三百一十一章 音者生于心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发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之战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好的师傅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九十五章 赌徒与赌徒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报仇第三百三十七章 谈判与攻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传染的不安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诱兵之计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感谢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铁城不够高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负责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帝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