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

(感谢读者“瓴灯灯_冰大一生推”、“环保工程师”的飘红打赏)

杨奉的形象越来越清晰,留下的疑惑却越来越多,韩孺子有点后悔,更希望回到从前,杨奉是名一心想要培养出合格皇帝的怪人,而不是藏着仇恨、要给皇帝一个“教训”的复仇者。

又聊了一会,韩孺子派人送走侯小蛾母子,让他们与太后一同前往洛阳,单独留下不要命。

侯小蛾只了解从前的公子,不要命却看到了后来的权宦。

“随朕走一趟。”韩孺子起身,带领众人出宫,轻装简行,没用仪卫。

这是皇帝无所不能的时刻,他的行为不会受到任何阻拦。

街上已经乱成一团,百姓要迁走,家中男子却要留下,生离死别之际,许多人就在街上号啕大哭。

韩孺子带领数十人疾驰而过。

这些天城里城外尽是骑马横行的士兵,百姓们早已习惯,自觉让路,然后继续哭着与亲人告别。

城外人比较少,大都是前往军营报到的壮年男子,在公差的看守下,十几人一队,默默前行。

敌军俘虏都已被调往迎风寨,看不到京城的乱象与临时征兵。

韩孺子没有进入军营,驰上一座高地,望向左右两座大营,鼻中呼出的白汽茫茫一团。

“杨奉是自杀的,对不对?”韩孺子问。

“我没看到。”不要命回道。

“你肯定知道一些什么,或者说能猜到一些。”

不要命沉默片刻,“杨奉的确说过,无所畏惧的皇帝是暴君、无所不知的皇帝是昏君,真正的皇帝应有所敬畏、有所不知。”

“嘿。”韩孺子冷笑一声,“杨奉想不到短短几年之后大楚就会面临生死危机,从皇帝以至平民百姓,全都有所畏惧、有所不知。”

“神鬼大单于孤军深入,没有立即大获全胜,却落入两面受敌的局面,被迫抛弃大量仆从之军,他想必更加畏惧。”

韩孺子笑了笑,“你是杨奉的好学生。”

“我只是学生而已。”

“杨奉归还太祖宝剑时,鞘内留下四个字,‘枭请收手’,你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不要命点头,“大致明白,如果我没猜错,这是留给太后的警告。”

“太后?”

“上官太后,陛下难道忘了,上官太后曾经冒充过淳于枭。”

韩孺子一愣,很快恍然大悟,上官太后本人没有冒充过淳于枭,但她的确曾经派出几名心腹太监,假装是望气者,引诱众皇子皇孙参与夺位之争。

不要命继续道:“上官太后对望气之术感兴趣,手里可能还留有一些毒药,杨奉大概就是因此留下警告,让上官太后老实一些。”

“孟娥估计猜出了真相,所以将纸条的内容告诉了上官太后。”韩孺子又笑一声,孟娥总是不肯对他说出全部事实,她与杨奉倒有一点相似,喜欢制造神秘。

疑惑消除,韩孺子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反而有些失望,“那本书又是怎么回事?杨奉拿到之后为何意兴阑珊,连病都不想治了?”

“那本书,有一部分章节是杨奉写的。”

“嗯?”韩孺子又一次意外。

“书早就有了,在武帝时曾流入过京城,杨奉那时候还年轻,与一些读书人评论此书,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各写一段,与此书订在一起。”

“杨奉那时候要造反?”韩孺子讶然。

不要命笑道:“陛下以为那是造反之书?”

“据说如此。”

“陛下有没有想过,教人造反就是教人做皇帝,所以造反之书也是帝王之书,当初在京城读书人眼里,这本书与造反没有半点关系。杨奉为何意兴阑珊?因为他追寻了半生,结果源头早在他手中,他却没有认出来。同样一本书,有人以为是帝王之术,有人却当成蛊惑人心的秘笈。最让杨奉无法理解的是,有一部分内容就是他亲自写的,望气者从中领悟的含义却与他的本意背道而驰。”

“怎么会有这种事?”韩孺子对这本书更加好奇,可惜书已经毁掉,只剩下三页。

“我不爱读书,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杨奉大概觉得世事如此,你所做的一切努力,在别人眼里却是另一回事。杨奉一开始想教训皇帝,后来又想培养皇帝,结果都没有如意。”

“杨奉……”韩孺子想问思帝的事情,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对杨奉,他知道得已经太多,不如留些秘密,“多谢,朕受益良多。”

不要命嗯了一声,扭头看去,不远处,数十名侍卫与卫兵都在盯着他,其中几人手握刀柄,在他们眼里,不要命总是个危险人物。

“杨奉留给我的任务都已完成,他的妻儿今后也不需要我的照顾,不管陛下怎么想,我可是终于解脱了。告辞。”

“你要去哪?”

“看心情,可能跟着大家一块去关东避难,可能留在京城静观其变,可能回老家看看,虽说没人能记得我,但我还记得一点东西,也有可能去刺杀个把人。”

“那样没用,你为什么不加入楚军,与众人一块抗敌?”

“陛下忘了,我加入过楚军,和南直劲一块去烧过满仓城,老实说,战场不适合我,人太多,场面太乱,我施展不开。”

“那也没必要白白送命。”

“呵呵,我开始理解杨奉的意思了,我之慷慨赴难,在陛下看来却是白白送命。同理,陛下之决一死战,在我看来……”不要命突然不说了,大笑几声,调转马头,疾驰而去。

韩孺子没动,也没派人阻止,仍然遥望军营,良久之后,对身后众人说:“去军营。”

这是一次意外到访,营中将士都没有准备,尤其是新兵众多,连兵甲都没领齐,对军官的命令更是茫然不解,但是一听说皇帝来了,全都拥来,挤在道路两边观看。

一名卫兵前驱,一路大喊“陛下驾到”。

韩孺子骑马驰过营地,目光与众多士兵接触,有人心慌意乱,跪下磕头,有人兴致盎然,笑呵呵地与皇帝对视……

韩孺子拔出太祖宝剑,高高举起,两边突然响起“万岁”的呼声。

到了尽头,韩孺子调头,收起宝剑,等卫兵再次列队之后,他控马缓缓前行,向两边的人大声道:“大楚必胜,朕与众将士同战。”

万岁的呼声又起,逐渐被“同战”代替。

韩孺子连去多座军营,入夜才回城里。

函谷关的樊撞山与崔腾不召自来,尤其是崔腾,听说父亲下落不明,他一定要参战。

韩孺子没有劝阻,只要不影响大局,他愿意让每个人自主选择。

他回寝宫坐了一会,命人叫来景耀。

景耀还没来得及去守墓,很快赶到。

韩孺子身穿戎装,手扶剑柄,站在屋地中间,神情冰冷。

景耀心中一惊,立刻跪下,“陛下。”

“你好大胆啊,景耀。”

景耀又是一惊,连磕三头,“臣胆子不大,陛下……”

“敌军攻城那一晚,是你给上官太后传信?”

景耀抬起头,茫然道:“是,臣对陛下说过了。”

“嗯,你还有没说的事情吗?”

景耀神情微变。

“朕待你如何?”韩孺子问,握紧了剑柄。

“陛下不念旧怨,将臣由卑贱处拔救出来,大恩大德,臣虽万死不足为报。”

“朕不要万死,只要一句真话——上官太后藏着的东西去哪了?”

自从得知杨奉的四字留言是给上官太后的警告,韩孺子就知道事情还没完,杀死桓帝、思帝的毒药肯定还在。

景耀接连磕头,却不肯开口回答。

韩孺子慢慢拔剑,剑身出鞘一尺,他停下了,“在慈宁宫?”

景耀磕头更紧,仍不开口,但已默认。

韩孺子收回宝剑,“你一点没留?”

“臣留之无益,臣将去守墓,再没有回皇宫的机会……”

韩孺子相信景耀的话,大步出门,景耀瘫坐在地上,半天起不来。

慈宁宫已经收拾妥当,宫里人剩得不多,这回都要随太后一同迁宫,只有刘介例外,“总得有人看守皇宫,我是中司监,责无旁贷。”

韩孺子停在慈宁宫门口,与刘介聊了几句,同样没有劝阻。

夜已经很深了,慈宁太后尚未休息,站在屋子里四处打量,“好多东西都带不走,唉,真是舍不得。”

“带不走的就留下吧。”韩孺子站在门口说。

慈宁太后看向皇帝,“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

“母亲。”

慈宁太后露出一丝惊讶,皇帝很久没叫她“母亲”了,两人一直以“陛下”、“太后”互称,若在从前,她会纠正皇帝,今天却感到亲切,“陛下一定能大获全胜。”

“母亲还记得我被杨奉接走的那个晚上吗?”

“当然,至死不忘。”

“临别之时,母亲对我说,‘除了你自己,别相信任何人,也别得罪任何人。’”

“亏陛下还记得。”

“我该相信母亲吗?”

慈宁太后哑口无言,盯着儿子看了好一会,缓缓道:“景耀多嘴?”

“与景耀无关,是杨奉,他留下一点线索,我今天才弄清楚。”

“嘿,阴魂不散的太监,我一直很讨厌他。”

“上官太后毒杀先帝,本意是为思帝夺位,可在思帝眼里却完全是另一回事,上官太后之悲,皆源于此。”

慈宁太后转身,走到一只箱子前,打开箱盖,伸到最下层,摸出一个小木匣,双手捧着,递向皇帝。

韩孺子走过来,接下木匣,“都在这里?”

“有必要分开放吗?”慈宁太后语气稍显生硬。

WWW✿ttкan✿℃O

如果能用在神鬼大单于身上,这东西倒是不错,念头一闪而过,韩孺子告退,回到泰安宫,景耀已经不在,他让太监找来一些菜油,浇在木匣上,一烧了之,从始至终没有开匣。

终于,他了无牵挂,可以放心与敌军一战。全本小说网

通知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五百三十五章 招降第三百零二章 无言相劝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亲与皇后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敌第三百四十七章 飞石第二百六十一章 上官盛之怒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谈第三百八十四章 微臣与草民第四百一十章 真相与进宫第一百七十八章 东海王的承诺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适的办法第五十六章 读史之怒第二十三章 武帝与皇孙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腾?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二百零五章 书与残酒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选第五百四十三章 献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丢印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开城门(求保底月票)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汹涌第七十八章 遗孤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后一次机会第一百八十三章 独骑回营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三百二十三章 蹊跷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门第三百五十八章 胆大包天的车骑将军第二百九十二章 丑王奇招第三百六十三章 后宫大势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没者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粮之难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三百八十四章 微臣与草民第二百零一章 渔翁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亲不认第一百零八章 真龙天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将军遇刺新章发布时间调整第二百零四章 联姻(求月票求订阅)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驱狼第二百零八章 粮仓第四百零二章 后院失火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七十四章 纸上谈兵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撑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龙第十六章 皇帝总是一无所知第七十五章 劫车第二百八十章 洛阳城外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军侯的机会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宫女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阳第三百三十七章 谈判与攻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掌印大将第四百五十一章 顺利之年第二百零五章 书与残酒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说服江湖人第二十七章 在劫难逃第九十章 赌局第五百二十四章 守城无计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亲不认第三百零七章 选将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四百零五章 崔府接驾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粮之难第六章 衣带诏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鱼和小鱼第五百四十章 书还在第四十四章 牺牲第二十三章 武帝与皇孙第一百六十二章 后悔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军之怒(求月票求订阅)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重的刑罚第七十章 挂名宿卫(明日上架,求首订)第六十章 宫门第二百九十二章 丑王奇招第二百二十四章 丢印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荐储君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第四十七章 追捕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后之难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烧的军营第二百三十四章 独断第十九章 进退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有门道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机会第二百三十八章 点燃怒火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择木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二百九十二章 丑王奇招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