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润物细无声

孙绍面带微笑,抱着腿,舒舒服服的坐在火塘边,听周鲂讲述在他在邺城的经历。周鲂思路清晰,讲得很有条理,虽然听起来不如小说那么动人心魄,可是紧张处还是让人心惊不已。

“将军英明,居然在千里之外都能猜到邺城的动静,鲂真是佩服之极。”周鲂心悦诚服的说道。

孙绍从襄城撤退的时候,特意留下了周鲂,当时周鲂还没清楚孙绍的用意,后来他我发现长乐卫尉陈祎来找关羽,说他有办法联络邺城的人反曹。关羽听了,倒没放在心上,这段时间他接待这样的人太多了,不说一百也有八十,所以只是敷衍了一下,但是周鲂却立刻上了心,他一边和陈袆接触,一边急报孙绍,孙绍随即派快马通知他,邺城可能会有动乱,让他立刻作为陈祎的使者赶到邺城去,伺机而动。周鲂赶到邺城,很快就发现了魏讽等人的异常,随即因势利导,策划了这场叛乱,只是可惜功败垂成,有人走漏了消息,在最后的关头被曹丕镇压了。

“这不是我的功劳,是子鱼你的功劳。”孙绍笑笑,提起茶壶给周鲂续了一杯水。周鲂受宠若惊,连忙双手接了过来。孙绍把功劳推给他,他十分高兴,觉得自己这一趟辛苦太值得了。同时对孙绍也佩服之极,孙绍人在襄阳,却能洞察到邺城的危机,及时的做出指示,险些一举翻盘,这份见识非常人可比。

其实,他还真是高看孙绍了。孙绍之所以相信邺城会为叛乱,是因为他知道在曹丕代汉之前,曹操治下接二连三的发生了好几起叛乱,现在曹操大军倾巢而出,邺城空虚,而关羽的形势却比历史上还好,这时候要是没人动心思,那才叫怪事呢。

孙绍说的是真的,但是在周鲂眼里,那不叫实话,叫谦虚,叫虚怀若谷。一件事在不同的人身上发生,那可能完全是两个结果。这句话从孙绍嘴里说出来,那叫谦虚,换一个地位不如周鲂的人说,那就叫虚伪了。

“子鱼,其实这件事并不难推测。”孙绍循循善诱,继续开导周鲂,坚定不移的把他往间谍的路子上引。“前年许县就发生过叛乱,你还记得吗?”

周鲂点点头,他知道孙绍说的是太医令吉本等人火烧丞相长史王必大营的事,那是件大案,许县的百官几乎因为这件案子被曹操杀掉一半。他在邺城的时候听到很多关于这件案子的消息,对此并不陌生。他奇怪的是,孙绍手下好象没有专门打探消息的人,当时他又在南海,他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而且知道得好象还挺详细。

“曹操现在虽然实力很强大,但是大汉养士百余年,为了汉家而反对曹操的人,以前有,现在有,以后还会有。”孙绍淡定从容,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只要你用心去找,你就能发现很多的机会。你不要以为这样的事提不上台面,其实这很重要。你看,你凭着一已之力,不是险些把邺城搞了个底朝天?如果魏讽他们不是走漏了风声,真能成事的话,那曹操现在只怕是已经乱了阵脚了。真要那样的话,子鱼,你就是复兴汉室的大功臣。”

周鲂嘿嘿的笑了,这趟差事走下来,他也觉得十分有成就感,几句话就能搅得邺城天翻地覆,让曹丕焦头烂额,这种感觉太好了。

“你先下去休息一阵。”孙绍将周鲂的脸色全看在眼里,心中暗笑,周鲂虽然有天赋,可是他毕竟年轻,现在还没有到宠辱不惊的境界。

周鲂高兴的起身告辞。他的身影刚在门外消息,关凤和孙尚香从门后走了出来,一个坐到孙绍的身边,一个坐到孙绍的对面,用同样的眼光看着孙绍。孙绍被她们看得不舒服,翻了个白眼道:“你们干什么这么看我?”

“你太阴险了。”两个女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孙绍再次翻了个白眼:“这有什么阴险的,如果能兵不血刃就解决对手,为什么不做?”

“你在邺城有没有探子?”孙尚香的话又快又急,象是连珠炮似的:“那些替你经商做生意的人,是不是都是细作?”

“不全是。”孙绍摇摇头,坦然的承认了:“只有很少的几个是。如果全是的话,那曹操怎么可能发现不了,怎么可能还让我的船进入他的领地?”

“原来你一直在利用我,还把我蒙在鼓里。”孙尚香不服气的咬着牙,看那样子,随时都有可能上来打孙绍两下解解气。孙绍向后让了让,退出安全的距离,这才说道:“这有什么奇怪的?你以为曹操没有细作在江东?还是以为益州没有细作在江东?兵法第一条是什么?是庙算。没有这些细作,你怎么庙算。”他不屑的皱了皱鼻子:“是你们平时不留心,反倒来怪我。”

孙尚香理亏的哼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她不是不知道这些事情,据说孙权身边的胡综等人就是做这样的事的,只是这些事离她太远,她没有切身体会,不经意之间发现周鲂这样一个看起来很忠厚的年轻人居然是个细作,而且是个险些掀翻了邺城的大细作,她不免有些惊讶罢了。

关凤没有吭声,她向孙绍靠了靠,仿佛有些冷似的裹紧了衣服。孙绍有些诧异的看了她一眼,见她脸色很不好,便关切的问了一句:“怎么了?”

关凤抬起头瞥了他一眼:“你在江陵有没有人?”

孙绍一愣,随即明白过来:“你父亲又发火了?”

“嗯。”关凤点点头,向孙绍靠得更紧了些。“这都快一个月了,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

孙绍暗笑一声,没有就对了。刘备这个时候杀关羽的心未必有,但是他救关羽的心也未必有。至于孙权,他大概一定要等自己大败甚至战死才会出兵的。孙权不出兵,刘备就是有心出兵也不敢,他不防着孙权抄他的后路?曹操是让出了江淮,只留下了个张辽镇守合肥,可是孙权不敢去拿,反而给让刘备不放心了,曹操这一招可谓是拿捏得恰到好处。

“再等等吧,也许还在准备,也许还在路上。”孙绍虽然自己都不相信这句话,却还是对关凤说道:“你有空多陪陪岳丈,让他稍安勿燥,就算别人有想法,刘使君总不会见死不救的。”

“嗯。”关凤乖巧的点点头。关羽盼刘备率军来援,刘备却一直没有来,关羽原本很笃定的心已经有些不安起来,手下的众将更是惊惧不安,他们都从汉水以南有些异常的平静中嗅出了一些不祥的味道,虽然没人敢说,但是这种不安的情绪却不可避免的在大军中蔓延开来。关羽虽然爱护士卒,但是他对这样的事却不太敏感,也没有好的对策,只能听之任之。反而是原本对援军不太有信心的孙绍这个时候显得比较镇静,一点也没有焦躁的样子。关凤只有从孙绍这里才能得到一点信心,然后再把这份信心传递给关羽。

当然了,孙绍的心思绝不是那么单纯的,只是这些关凤听不出来,而心境已经乱了的关羽也一点没有察觉。

“将军。”麋威大步走了进来,一看到孙尚香坐在一旁,他有些尴尬的停住了将军。

“没事,你说,出了什么事。”孙绍摆摆手,示意他不要拘束。麋威笑了笑,赶到孙绍面前,压低了声音说:“关将军请你去一趟,曹操劝降的使者来了。”

“哦?”孙绍眼前一亮:“曹操耐不住了?”

麋威的脸上却看不到一点笑容:“将军还是去看看吧,关将军现在正发火呢。”

孙绍笑了笑,二话不说,起身跟着麋威走了。麋威保护关凤来到宛城之后,他因为骑射好,孙绍十分看重他,郑重的把他介绍给手下的越海、崔谦等人。孙绍的手下水战一流,步战也不错,但是骑战不怎么样,上次摧锋营连着赶了两天两夜路,到达襄阳的时候几乎没有能战的了。在朝阳的那段时间,孙绍主要练的就是骑兵,这个时候还谈不上战术,能把马骑好他就很满足了。有麋威这样的人指点,摧锋营的骑术长进比较快,算是摸到了点门路。

一进门,孙绍就听到了关羽的咆哮声:“投降?关某是投降的将军吗?要不是天子迟迟不下诏,我早就带着大军杀出城去,斩了他的首级了,还要我投降他?你回去告诉孟德老贼,要么就老老实实的俯首就擒,要么就趁早滚远一点,要不然的话,只待左将军和车骑将军一到,他想逃都逃不了。”

孙绍差点笑出声来,关羽就是关羽,虽然底气严重不足,可是话说出来还是掷在地上能听到响的。

话音未落,哗啦啦一阵乱响,紧接着一个中年文士狼狈的从里面快步走了出来,孙绍看了他一眼,正好那个中年文士也向他看过来,刚刚还窘迫的脸顿时换了一副脸色,以让人惊讶的速度露出了笑容,如果不是孙绍一直在看他,根本不敢相信这就是刚才那个一脸衰样的家伙。

“敢问可是孙奉先孙将军?”

孙绍很奇怪,还了一礼道:“足下是……”

“九江蒋干蒋子翼。”

蒋干?孙绍再次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人到中年却风度翩翩的文士,暗自赞了一声,这哪里是那个被周瑜戏耍的小丑形象,分明是一个难得一见的雅士啊。

“原来是蒋君啊。“孙绍哈哈一笑:“没想到在这里能看到蒋君,真是闻名不如一见啊。”

蒋干不知道孙绍话中有话,他笑了笑道:“蒋干不过是一个书生,没想到能在这里和少年英雄的孙将军一见,真是三生有幸。将军,我奉丞相之命前来,有几句忠言相告,不知将军可愿意听否?”

孙绍一笑:“愿闻其详。”

蒋干却不说话,只是侧着身子示意了孙绍一下,孙绍会意,向旁边走了两步,让开了正道,却不再向前走。蒋干本想引着他到一旁说话,见孙绍没兴趣,只好作罢。他咳嗽了一声说道:“将军和关将军困守宛城,莫非是在等刘益州和孙车骑来救援吗?”

孙绍含笑不语。

蒋干见他不接话,有些郁闷,只好自己接着说下去:“不过,以我愚见,他们大概不会来了。孙车骑早就和丞相大人有约,只要他协助丞相平定了江南,这江淮之地便是孙车骑的。而孙车骑不来,刘益州敢来吗?”

孙绍还是不说话,笑眯眯的看着蒋干。蒋干等了半晌,见孙绍只是高深莫测的看着他,根本不接他的话头,一时不知道怎么往下说了。他干咳了两声,只好接着说道:“以干愚见,将军还是劝劝关将军,不要浪费了丞相的一片好意。丞相对关将军早就赏识在心,对孙将军也是十分看重,如果二位将军愿意归降,那么何愁荣华富贵?何必在此坐等,到时候玉石俱焚,后悔晚矣。”

孙绍一笑,终于开了口:“蒋君,我很想问一句,如果我们投降了丞相,丞相能封我们什么官爵?”

蒋干一听这话,满心的烦恼全部消息失得无影无踪。死活不开口,神仙难下手,做说客的最怕遇到不说话的主,任你有千般妙言,我只对此沉默,那才是郁闷呢。孙绍既然要官爵,那就好办了。他刚想开口,孙绍又说了:“能比陛下封的还大吗?”

蒋干涌到嘴边的话一下子被噎在了喉咙口,他瞪着眼睛看着孙壹,嘴鼓鼓的,象个蛤蟆,看起来非常可笑。他忽然想起来一件事,天子可是宛城呢,关羽、孙绍要向曹操投降,那天子怎么办?现在想来,曹操来劝降就没有诚意,难怪关羽一听就火了。

他老母的,这次又白跑一趟。

“我看,还是请丞相大人在天子下诏之前入城请罪吧,说不定天子念在他挽大厦于将倾的份上,还能饶他一命。”孙绍一脸同情的拍拍蒋干的肩膀,叹了口气,转身就走。走了两步,又回过头:“蒋君,你这样回去,好象有些不太好交差吧?”

蒋干无言以对,他倒不是担心交不了差,反正曹操也没指望他真能说降关羽,但是这么空手回去,确实有些没面子。难道自己辛劳了一辈子,就这么一事无成?

“蒋君,麻烦你带个信给曹公吧。”孙绍回到蒋干面前,笑着说道:“你就说,曹征南、满汝南等人现在在宛城过得还好,只是思念曹公,希望曹公能想个办法接他们回去。不瞒蒋君说,最近宛城人太多,粮食有些紧张了,万一到时候饿坏了他们,我可有点对不住曹公啊。”

蒋干一听,习惯性的把孙绍的话当成了威胁,不过,能打听到曹仁的消息,对他来说,倒也是意外之喜,总算不用空手而归了。他连忙拉住孙绍:“将军,他们在宛城?”

“在。”孙绍点点头。

“那……我能见见他们吗?”

孙绍犹豫了一下,看了蒋干一眼,有些为难。蒋干虽然保持着镇静,可是不可避免的还是有些紧张,只是他见惯了这样的场面,不会表现出来罢了。

“行,谁让我和蒋君一见如故呢。”孙绍拍拍胸口道:“你在门外稍等片刻,我去见见关将军就来陪蒋君去见,如何?”

蒋干大喜,连连点头,笑嘻嘻的出门去等。孙绍笑了一声,转身进了大堂,关羽正怒气冲冲的坐在常上,一看他进来,便不快的说道:“和那种卖弄口舌的鲰生有什么好说的,直接赶出去了事。”

孙绍也不吭声,坐在关羽对面,很关切的问道:“南面可有消息来?”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关羽就火了。他哼了一声,扭过头不理孙绍了。他原本对刘备来援抱有充分的信心,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这份信心动摇了。刘备到江陵已经有一个多月,但是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接到任何刘备前来解围的消息,哪怕是一个信使也没有看到。

刘备好象凭空消失了一样。

关羽很失望,又很愤怒,更不甘心,他不相信刘备会抛弃他,不相信他和刘备之间近四十年的交情就这么不值钱,他顽固的认为,要么是刘备还没做好准备,要么是刘备身边有佞臣进谗言。他知道自己脾气不好,平时得罪了不少人,刘备身边对他不满的人不少——比如廖立——这个时候说他两句坏话是完全有可能的。

孙绍将关羽的脸色变化全看在眼里。前世潜伏在办公室,这样的人见得多了,他们的脾气和本事一样大,除了大老板,谁都不放在眼里,有时候甚至连大老板都会被他指责,一旦有矛盾发生,总是认为是别人在大老板面前进谗言,根本意识不到很可能是大老板对他有意见了。

关羽就是这类人,而且是这类人中的极品。

不过,孙绍没有提醒他的义务,也没这兴趣,相反,他非常有兴趣火上烧油。

“刘使君和岳丈恩若兄弟,想必他不会见死不救,可是迟迟不来,却是为何?”孙绍很不解的摸着下巴,过了片刻又问道:“会不会是刘使君兵力不足,怕无法打破夏侯惇的堵截?可惜啊,张翼德和赵子龙那样的名将没有来,要不然的话,夏侯惇算得了什么。”

关羽越听越闹心,他闷声闷气的打断了孙绍的话:“区区一个盲夏侯,何须翼德、子龙出手,当年在博望坡,主公就大败过盲夏侯,我觉得……”关羽抚着长髯,咂了咂嘴,没有把后面的话说出来。可是孙绍已经听出了这个意思,他一本正经的思索了片刻:“那又是为何?难道刘使君不敢前来救援?”

“怎么可能。”关羽不快的打断了他的话:“他一定会来的。”

只是他的话一点底气也没有,反倒象是一个落水的人拼命想抓住一根稻草似的。

孙绍思索了片刻,又问道:“岳丈,你和孔明没有过节吧?”

关羽一愣,随即抬起头看着孙绍,他是想到了刘备身边有谗臣,但是从来没有往诸葛亮的头上想。诸葛亮和他在荆州合作过一段时间,对他十分恭敬,可以说是刘备手下难得几个能入他眼的人。上次马超投入刘备帐下,他就给诸葛亮写信问马超是何等样人,诸葛亮亲笔给他回信,这封信他放在身边很久,是他和诸葛亮之间友谊的象征。

孙绍为什么会说这句话?

“法孝直已经病故,现在能在刘使君身边说得上话的人,诸葛亮应该是最有份量的,听说他也到了江陵,但是……”孙绍故意沉吟了一下,又摇了摇头,好象连他自己都不相信似的。

他不摇头还好,一摇头,关羽反倒有疑心了,他有些沉不住气的追问道:“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吞吞吐吐的,让人不爽。”

孙绍苦笑了一声,为难的迎着关羽的目光:“岳丈,那我说了,你可不要生气啊。还有,千万不能去问孔明,你也知道的,我和他关系不错,如果因为一点猜疑生份了,那多不好。再说了,孔明未必是这个意思,说不定是我误解了也有可能。”

关羽火了,孙绍越是这么说,他越是不安。他强按不快,挥挥手:“我岂是那等人,你直说无妨。”

“我曾经偶尔听孔明说过一次,说刘使君多年征战,旧伤颇多,蜀郡张南和(张裕)说过他可能寿不过六十一二,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只怕到时候刘禅年幼,当不得益州的大事,必然要设立辅政大臣,而诸臣之中,岳丈是必然之选。”

关羽自得的一笑,并不觉得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刘备的身体他当然知道,征战多年,有旧伤是不可避免的,至于张裕是不是说过刘备只能活六十一二,这并不重要,这年头能活六十多,已经算是长寿了。如果要设立辅政大臣,关羽也觉得自己是当仁不让的首辅。

“只是岳丈才高性傲,不肯下人,到时候只怕……”孙绍咂了咂嘴,没有再说下去。关羽却愣了一下,眼神忽然一闪,似乎明白了些什么。A

第21章 目标,夷洲第96章 迁怒第23章 财大气粗第47章 人到中年第49章 做了水师更要抢第72章 小别胜新婚第49章 脱钩第92章 天道第33章 雌威第23章 执着第8章 安排第71章 你的目光太短浅了第85章 棋逢对手第26章 几条破船第36章 新为人妇第61章 兄弟之国第22章 反其道而行第70章 用间高手第80章 一个不如一个第24章 谁忽悠了谁第57章 锋芒毕露第64章 我自当之第44章 老虎要嫁人第45章 机会第45章 利害第33章 雌威第45章 愿望第89章 大虎归来第38章 葛仙翁第20章 玄武论四王第67章 拜师第25章 国之利器第89章 真真假假第100章 洞房花烛夜第10章 捧杀第25章 青出于蓝第72章 关羽拒婚第11章 浑水摸鱼第32章 你占我便宜第12章 捉襟见肘第96章 迁怒第35章 一鸣惊人第18章 羊祜第31章 太湖水第58章 老将出招第30章 排场第59章 攻心为上第55章 心理战术第23章 财大气粗第69章 山阴贺家第73章 僵局第100章 洞房花烛夜第93章 可持续发展第28章 一只老狐狸第51章 以不变应万变第72章 雏凤初啼第71章 不怕欺负你就来第38章 歪理第34章 请君入瓮第84章 最后一战第43章 援军第87章 马屁不穿第25章 国之利器第89章 真真假假第20章 古道边第82章 以步破骑第90章 渔翁得利第97章 绣衣直指第66章 张昭第32章 八妙第54章 经济危机第9章 秦皇岛外打渔船第40章 风云突变第102章 发飚第3章 纯属误会第44章 左右为难第78章 凤仪第11章 引蛇出洞第15章 雇佣军第85章 关羽的危机第101章 女儿心思第6章 满意一笑第57章 决绝第10章 内战与外战第31章 泳衣第84章 庞德第17章 所谋者大第69章 山阴贺家第69章 山阴贺家第104章 交换第62章 酒逢知已千杯少第36章 得胜归来第95章 关心则乱第97章 绣衣直指第19章 蛮女第48章 忽悠第19章 休养生息第45章 愿望第38章 歪理第72章 小别胜新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