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三章 设立商业司

四八三章 设立商业司

“主公,您要恢复告缗令?”糜竺惊疑不定的看着王羽,话语中带着颤音。

华夏文明一贯趋于内敛,而非扩张,不是没有缘由的。

自从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后,一个世界上史无前例的庞大帝国就诞生了。于是,如何让这个帝国长治久安的问题,也浮出了水面。

从明太祖朱元璋的经历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治理天下,往往比打天下更难。秦国的兴衰,似乎同样也验证着这个规律。

单以对商人的处置来说,无论是变法求强的商鞅,还是雄材伟略的秦皇汉武,都没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商鞅的办法是重农抑商,拼命削弱商人的地位,污辱其人格,突出者如不许商人作官,不许商人乘车马、衣丝绸、置土地,以打击商业。

嬴政基本上算是商鞅的忠实信徒,统一天下后,他将商鞅的抑商政策推广至全国。汉武帝则比两位前辈更狠,他直接推出了告缗令。

告缗是算缗的延伸,以后世的观点看来,算是一种财产税。简单来讲,就是官府对商人的财产进行清点、核算,然后编造名册,作为征税的依据。

这里说的财产,包括家里的钱财、货物,车船交通工具等等。反正只要是商人,家里又没有官吏、三老、戎边军士在,就要为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缴纳重税。

因为税率很高,所以商人们千方百计的藏匿财产以避税,汉武帝的对应之道是鼓励告发。他命令杨可主管其事,令民告缗者以其半与之,就是被告发者将会遭受没收财产的出发,告发者则能得到账款的半数。

这个政令是抑商政策发展到极致产生的怪胎,基本上和抢钱是一个路数的。作为商业世家,糜家对告缗令这种怪胎自然是深恶痛绝的,没想到一向主张农工商并重的王羽突然提出了这个。饶是糜竺城府不错,还是一阵心惊肉跳。

“告缗令?那是什么?”王羽是个历史小白,对这么深奥的东西当然一无所知。

看到他的不似作伪,糜竺这才放下了心思,简要将这项政令解释了一遍。

“原来如此。”王羽不得不感叹,古人其实一点都不笨,后世总觉得古人重农抑商。纯粹是观念问题,实则不然。汉武帝手段是很厉害的,只是国家太大,他实在找不出既能让国家从商业中受利,又能细水长流的征税办法来。

“这种办法当然不能用。”王羽摇摇头,宽了糜竺的心。

告缗令比杀鸡取卵的还要糟糕。这项法令的最终结局,就是把民间的商业一棍子打死,使得商人与地主、官僚合流,催生出了大量官商,最后变得形同虚设。国家和百姓都无法从商业活动中受利,政府财政日渐窘迫,民间的贫富差距也拉得越来越大。

抛去大航海时代那些或浪漫。或惊险刺激的色彩,其实那就是欧洲各国竞赛似的,展开的一场全面商业扩张。王羽的青州新政正是以此为蓝本制订的,想以此来主导华夏未来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格局,又岂会如此急功近利?

商业是让财富流通起来的唯一途径,而财富这种东西就像是水,流动起来才会越变越多。一潭死水只会逐步消亡。

“只要制订合理的税率,算缗这种方式就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吧?”华夏历代雄主都没法解决的问题,王羽当然也没办法轻易解决,他只能尽量提出合理的方式。

“可是,商人趋利,若没有人告发,也不严加监督。就算登记造册,登记到的数值恐怕也不可靠。税率本来就低,再被人偷税漏税一番,各地衙门劳师动众收取的税款。说不定会得不偿失。”

国渊是个很标准的华夏读书人,他对商业的理解,不比商鞅高多少。他总觉得鼓励商业是不务正业,虽然战时可以享受到一些便利,可等到战争结束,商业终究还是得退到次要位置,将国策导回重农的正轨。

在他看来,王羽之前的政令,应该就是为此而做准备的。

王羽将商人和官僚区分开来,严令官员以及官员的家族不许经商,在战争中又欠了糜家大笔的债务,无疑就是打算日后用官位,偿还糜家的欠债。

因此,国渊对商业变法一直没怎么在意,可今天看来,主公似乎很认真的在讨论建立商法的可行性,他就不得不打起精神,好好的给主公泼几盆冷水了。

“子尼所言甚是。”王修附和道:“商人盈利,不在于在家守业,须得在外奔走经营。若其有心避税,大可常年在外不归,如此一来,他家乡所在之地,又如何统计其经营所得?令其完税?”

青州的幕僚之中,内政方面,除了田丰,就以国渊、王修的资格最老了,这俩人一开口,说的又是长久以来约定俗成的观点,气氛顿时为之一变。除了田丰之外,其他人都在点头,跃跃欲试要发言的人也不在少数。

糜竺见势头不对,连忙出言反驳:“连高祖都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商人餐风露宿,担惊受怕的在外奔波劳碌,还不是为了煊赫家门?岂有为了避税,就不回家的道理?”

“再说,除了我青州之外,其他地域无不奉行传统的重农抑商之策,主公对商人之恩,如同再造,就算商人再怎么重利轻义,也不可能全无触动吧?商人也是人,或许有些势力,但绝不尽是狼心狗肺之人!”

王羽入主青州的时间本来就不长,在内政上下功夫的时间更短,目前幕府之中,除了糜家兄弟之外,就只有关宁是商人出身的了,其他的都是传统的士人。

后者初来乍到,作为建筑师和包工头,这些天几乎连睡觉都在工地上,无暇也没资格来参与议政。而糜竺知道弟弟坏事的本领远强过正面作用,也没带他来现眼。以至于这一刻显得相当的势单力薄。

“子仲先生以人性本善立论,本身就存在问题;以施恩望报来期盼他人,更有缘木求鱼之嫌,非立法之基也。”

作为降臣,审配一直很自觉,在议政时很少发言,只是带着耳朵来听。不过,他毕竟不是个全无想法之人。先前的几次,基本都是王羽在说,光是消化听到的那些新奇的理念,就够审配忙活的了,今天王羽显然更倾向于让所有人各抒己见。审配自然不吝于发言。

他的发言角度,与国渊等人不同。因为他是法家信徒,崇尚的是人性本恶,主要反驳的也是糜竺说的人情世故方面的论据。

“如果不回家就可以省下更多的钱,自然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离家在外。如果缴税是为了酬恩,那么,商人们想必会给恩情标上个价码。等到还完了,他们再逃税,心里就没什么可过意不去的了。”

糜竺语滞。国渊等人是从重农抑商的角度提出意见的,他自然要据理力争,哪怕摆功劳和资历也在所不惜;可审配是从立法实施的角度上来说的,其中牵涉甚多,他一时间哪里想得清楚?

“那……那你说此事该如何处置?”

审配一板一眼的说道:“别无他法,只能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将主公提议设立的商业司从地方官府中独立出来,与地方政府配合,却不完全受其约束,专门对各地的商人进行管理,收缴税款,惩罚奸商。”

“可是这样一来,人力成本就太大了。”国渊、王修都是眉头紧皱:“人员往来。消耗已是不小,依照正南所说,往来各地的还有大量的资料,并且在商业司中。还要有大量擅长算筹的文吏,就为了区区商税,如此大动干戈,是不是有些因小失大呢?”

他们质疑的对象是审配,但眼睛看的却是王羽。

“另外,”一直不动声色的田丰也开口了:“如果真要建立商业司,刑律方面也要跟进,若不然,就算商业司运作正常,也无法阻止少数奸商向官员行以贿赂,令后者损公肥私。”

人多计广,在场这些人都是才智高绝之士,虽然各自所持的观点和理念不同,但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下来,倒是把商业税的相关种种,都说到了。

让王羽自己回忆,一时三刻还真就搞不定,现在被众人这么一讨论,他的思路也是渐渐清晰了起来。

等众人说的差不多,提不出新的意见了,王羽竖起一根手指,意味深长的说道:“要获利,就必须得投入,所以,商业司的建立势在必行。子尼几位的担忧固然有其道理,可你们却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你们判断商业税规模的标准,是从前,实行抑商政策的从前,而不是商业全面发展的今后!”

国渊的眼神透露出了一丝茫然之色。商业大发展是什么样的,他完全想象不出,因为历史上没有可借鉴的例子。

以糜家为例,没错,东海糜家是天下闻名的巨富,在河北大战的后勤供应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有谁知道,糜家这些家业,是几代人的努力才造就出来的呢?

答案是五代!

一般来说,二十,或三十年就可以视为一个时代了,糜家的发达,可以追溯到东汉光武中兴时期。从一介普通豪强,取得了地方官吏的职位,而后苦心经营,历经了一百多年,这才有了糜家如今的规模。

这是华夏的豪强通常的发迹模式。

看似庞大的财富,如果分散到一百多年当中去,其实也算不了什么。糜家对青州的支援,作为厚积薄发的一种政治投资很给力,但若是换成王羽主张的交易税,将军府能从糜家得到的财富并没有多可观。

糜家尚且如此,中原虽大,又有几个糜家呢?

所以,国渊并不是很看好王羽劳师动众的计划,他认为,除非像汉武帝那样狠捞一笔,否则这个所谓的商业司,只会造就一群赘员。

现在,突然被王羽问了这么一个问题,他自然无法回答。

见国渊不能答,王羽转向糜竺:“子仲,你觉得呢?”

糜竺高声回答,表情语气中,洋溢着满满的信心:“如果没有从前的抑制,以我青州目前的态势,造就一个糜家,二十年足矣!若是海外的财富果然如主公所说,十年造就一个糜家又有何难?等到将来天下太平,大汉雄师旌旗所向之处,纵是一夕之间,出现糜家这样的巨富,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现场一阵骚动。

幕僚们都被糜竺的话吓到了。

他们很少对商业加以关注,故而也没有很明确的概念。可对糜竺的为人,包括初降的审配在内,所有人都有着很深刻的认知。

此人眼光精到,魄力十足,为人颇有雅量,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出普通商人的市侩。他说话,是靠谱的。他用这么肯定的语气说出来的话,就算无法完全实现,也不会差得太多。

若真有这么巨大的财富流通起来,那主公定的税率,不但不低,反而非常可观啊。

PS:注,三老:《汉书.高帝纪上》云:“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

九六六章 抢滩登陆战一五八章 南阳风云变一三一章 荆襄震动四九六章 连锁反应六六七章 海阔天空三零一章 空围城计九一四章 势如破竹五六八章 幕前幕后第63章 河畔血战迟六六一章 乱起乱平六二一章 摔个脸着地一六零章 选锐与筹谋第71章 兵分三路三五五章 筹谋贵深远八七四章 碾压式阵容三零七章 情报战精要二五七章 战耶退耶二八六章 甲坚兵利五九零章 各自的骄傲五三二章 龙凤齐至七六三章 大举追击第1章 英雄无觅处二八一章 围魏救赵七一三章 夜袭与破袭六零九章 龙凤齐献计三三一章 临危谁不乱七零二章 巨马水之战四五六章 一语破迷津四六零章 社会大分工一八九章 黄巾大联盟七一四章 正名之战一七七章 军威煊赫八四七章 情报系统七零四章 杀手锏对决四九五章 翻手为云四一六章 大厦将倾八四二章 决战之期二八七章 集思广益八九一章 意外决策八三五章 好人不长命七八六章 寻根究底三九三章 善泳者溺五四三章 书院一游二六四章 阵曰玄襄一一一章 威逼利诱九三一章 终极战略六三六章 回马一枪三四一章 逆流亦可前六八二章 水到渠成第70章 英雄谁属六三四章 伯符不服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谋一三三章 毒士毒谋四二九章 强弱之势第55章 祸端起萧墙九三二章 陈到的请求八二七章 妙笔陈琳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七七三章 前世今生六七一章 泰山压顶六八七章 释疑解惑九六九章 孙策兵败第51章 不惭世上英八七八章 各掀底牌四一四章 夺命剪刀二一四章 一败涂地六一八章 猛将对猛将七二六章 总是心太软四零四章 四重杀阵一五七章 生子如鹏举二九五章 狼烟四起九二七章 盟誓古城下一九零章 幕后推手二三八章 追风逐火三四五章 追悔莫及三九八章 权谋与忠信三六零章 诱敌深入七三七章 徒劳的伏击六二九章 江东十三骑五九五章 送羊入虎口九五三章 轻骑开路八六九章 遇强更强六四零章 王羽的远见一三四章 越境北上七零八章 战后余波九零三章 大战之前五四一章 只重实惠六八五章 佳话良缘七六六章 心病难治九四二章 进退失据二一一章 明火暗箭五三五章 找茬与反制一五五章 军心尽收六八九章 事有反常四六二章 营建亦为才四三九章 祸不单行六一八章 猛将对猛将三五八章 打破僵局五七三章 扮猪吃虎六四九章 虎女亦有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