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五章 运气来了

王羽今天也起了个大早,他要亲自接待另外一位贵客。

“不得不说,你的心思确实很巧,差点出乎了本姑娘的意料。”黄月英的行程和诸葛亮二人差不多,不过她对文院没什么兴趣,走马观花的看了一圈,连脚步都没停就到了武院。不过这一路上,小姑娘的嘴却没停过。

她甩着一头金灿灿的头发,故作成熟,实则俏皮的说着:“那芥末酱,的确蛮好吃的,但最有意思的还是搭配,我在家也生吃过江鱼,可一点都不好吃,还有刺……对了,咱们不是说好了要去船坞看你造的海船么?怎么跑来了这里?这里好像没什么新鲜东西啊??。”

“造海船就一定要去海边么?”王羽笑道:“先造好模型,模拟过之后,岂不更省时省力?”

“你这么说,也有道理哦。”黄月英侧头想想,觉得有道理,于是很痛快的一点头,笑道:“那就先看模型好了,反正我也没造过大船。”说着,转身向前跑去,留给王羽一个跃动着的俏丽背影。

王羽原以为貂婵的性格就够独特了,可见过黄月英才发现,这个小姑娘的个性就算放到后世去,都有些另类。

接触至今,他从未在对方脸上看到羞涩,扭捏,不管说的是婚事还是什么,她都是那么洒脱随意的模样。只有在看到那些巧妙的机关,新颖的技术时,才能在她脸上看到不一样的神情,那是极其专注的表情。

这种神情。王羽在后世见得很多,那些所谓的科学疯子。怪才天才,在接触到一个新的领域或理论时。脸上流露出的,通常是相似的神情。

王羽知道,自己找对人了。

泰山书院目前最薄弱的,就是工艺方面。

目前,王羽收罗了不少工匠,手艺精湛的不在少数,但能理论联系实际的就很少了。在一个连读书人都没有足够书籍供应的时代,工匠传承,靠的唯有口口相授。亲身操作示范来将技术传承下去。

这种传承方式有不少好处,但也有很多弊端,最大的一个就是效率低下,一个师傅只能带一两个徒弟,时间则是以年计的。此外,传承的方式也过于重视实践,不但没有成型的理论,就算有,也往往因人而异。因为每个师傅个人的经验和体会,是全然不同的。

所以,就算王羽收罗了很多工匠,顶多也只能提高青州各工坊的生产效率。对技术水准的提高,和形成体系没有立竿见影的作用。

工艺,不像农业。

后者本来就是个慢工出细活的学科。王羽觉得,十年之内。能有点成果,就值得大书特书了。他建立这项学科。一来是为了日后从南洋引入水稻等新物种做准备,二来就是纯粹为了把体系搭建起来。

建立一个体制,并且维护体制运作下去,这可比当皇帝荣耀多了,这是很伟大的成绩!

后人都知道哥伦布、麦泽伦,有几个人知道当时的西班牙、葡萄牙国王是谁?都知道廉颇、李牧、吴起、孙膑这样的战国名将,有几个人记得他们效力的君主?

赵王?赵国的王多了!

现在在做的,和未来要做的,王羽都已经有了个大致的规划,实现这个计划,可比当皇帝荣耀多了。作为穿越者,只是当个皇帝,怎么能满足得了他的胃口?很多古人不都成功过吗?成为华夏文明新纪元的奠基者才是真正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一切的根基,就是泰山书院。

将来会有无数名将、名臣从这里走出;还会有无数新思想、新理念从这里诞生;也会有无数的新技术在这里萌芽。

基础的理化知识,王羽当然都学过,但他却不可能将心思都用在这上面,必须有人从他这里学到东西后,很快的融会贯通,像是火种一样,将这些知识形成理论体系,然后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王羽一度指望过墨家弟子,但徐荣和公孙度这一脉,继承的不是墨家的技巧制造的本领,徐荣学的是兵法韬略,公孙度学的是墨家的治政理念。根据公孙度的说法,墨家的技术传承另有其人,而徐荣说的麻烦,也有可能是来自对方。

接到公孙度的回信后,王羽只能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公孙度虽然知道那个支脉的存在,但对其构成、领袖人物却都一无所知,而徐荣又没有留下相关信息。想要寻找那一脉墨家弟子,就只能等着对方上门找麻烦了,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去啊?

被动等待,本也不是王羽的作风。

无奈之下,他只能将目标转向了知名后世的这位天才少女。本来还担心对方年纪太小,担不起这个重担,现在看来,但凡妖孽级人物,年纪往往不是限制。

历史上的那个孔明夫人,差不多是自学成才的,那她还帮诸葛亮造出了木牛流马、连环劲弩之类的神兵利器。这一世,自己从小就用最完整的基础科学理论灌输给她,让她成长,将来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至于工艺领域更看重年龄和经验,女孩年纪太小,会不会有问题,王羽也想好了对策。尽快娶到家就是了。

在后世,这时不合法的,但在汉朝,十岁出头的女子出嫁也不是啥稀奇事儿。有了将军夫人这层光环,谁敢不敬?

王羽现在有些庆幸了,自己让两位娇妻参与机要,本来只是怕她们无聊的无心之举,现在却已经成了传统,有了这项传统,再让人接受就很简单了。

“就是这些?看起来和普通的船不太一样啊。”浮想联翩间,河畔传来了女孩略带讶异的叫声,王羽回过神。快步走上前。

“参见君侯。”正在河边摆弄几个船只模型的船匠、木匠都站起身来。

“不是说过了吗?在书院内,除了对授业老师之外。任何人都不须行世俗之礼?”王羽摆摆手,直接问道:“船型已经成了?”

“按照您交待的。每种都做了几个,这两天正在调试当中,您来了,现在就开始正式测试可好?”为首的一名老工匠躬身答道。

王羽点点头,抬眼去看。

几艘木制的船只模型在波浪中载浮载沉,他知道,这是要测试不同船型的抗风浪能力。用以测试的是一个池塘,池塘边有人撑着长木杆等候着,等老工匠一声令下。他们就卖力的抽动起木杆来,水波随之翻涌,就形成了波浪的效果。

这种测试的方法是王羽提出的,不能完全模拟实际情况,但多少可以对某些特定的技术指标进行衡量、比较。

“翻了,要翻了,真的翻了!”片刻后,黄月英突然尖声叫了起来,给测试增添了不少紧张的气氛。

“果然翻了。君侯英明!”老工匠不惊反喜,转向王羽,满脸都是欢喜赞叹之色。

“船翻了你们还高兴?”黄月英大惑不解,没等王羽回答。她再次转过头,看着余下的几艘船,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你们在测试楼船和新式船的区别,楼船翻了。其他船没事。”

王羽倒不意外,但工匠们却吃了一惊。

他们最近在这里捣鼓这次模型船。外人没几个看得懂的,虽然是王羽吩咐的,没人公然嘲笑或是怎样,但不理解的眼神看得却是不少,从来没人能看一眼,就叫出这里面的门道来。

“是啊。”王羽笑着点头,打个手势让众工匠暂缓手上的动作,然后指指剩下的几艘船,问道:“月英,你要不要打个赌?”

“打赌?”女孩眸光流传,看看王羽,又看看模型,很小心的反问:“赌什么?”

“赌眼光!”王羽笑吟吟道:“就哪艘船最后翻,谁猜中了,谁就赢了,可以要求输的一方答应一个要求。”

“一个要求?”黄月英想了想,答道:“娶亲那个可不成哦,而且我要先选。”这个回答倒是滴水不漏。

“嗯……没问题。”王羽回答的不算痛快,因为他确实有那个打算。

黄月英那个象谜语似的条件虽然不难猜,也不是无法可想,但那些办法多少有些麻烦,甚至危险。他想着,是不是能干脆点,将这一关忽略过去,谁想女孩对此却很着紧,既然如此,他总不好破坏女孩的梦想,只能想想办法了。

“那么,我选……”黄月英虽然头发金黄,但皮肤生得却很白皙,不是白种人的那种白,而是很健康细腻的肤色。

她伸出手指,却迟迟不决,众工匠看得有趣,知道王羽随和,倒也没什么顾忌,纷纷凑趣似的出谋划策起来。

“选中间那艘尖头的,这艘是仿照君侯画出来的船型中,最像的一艘,肯定没错。”

“别听他的,那艘的甲板太高了,龙骨也太高,装得货物也多,君侯说,那样的船重心不稳当……”

“不装货就没事了?不装货的还有压舱石呢,不比货物轻多少。”

“反正听俺的肯定不会错!”

“别理他,听他的一准儿要输。”

模型有好几种,包括了这时代用得最多的楼船,以及王羽根据后世的印象,画出来的尖头、流线型船只。华夏传统的船只,甲板都是方方正正的,人们似乎相信,甲板越大,就越平稳,越不容易倾覆。

在江河湖泊上面,这个规律倒是没错,不过在航海方面,就全然行不通了。诸多模型中,第一个倾覆的,就是那艘最大的楼船。

船匠们原本还对王羽的理论不是很确定,但现在却是确信无疑了,事实摆在眼前么。

于是,给黄月英出谋划策的人,都忽略了残存的几艘传统方头船,凭着各自不同的认知,提供着意见。

王羽毕竟不是专门的船匠,虽然知道一些理论,也大致能勾画出大航海时代的木船的棱廓,但却无法提供太多细节,只能供船匠们自行摸索。那十来艘新式船表面看差不多,实际在船型、船帆、水线、船舱配置等各方面都是各有异同。

别说黄月英第一次看到,就算是亲手把这些模型做出来的船匠,亦或首倡此议的王羽,心中也是没有定数的。

正纷扰间,贾诩带着诸葛亮二人也到了,向王羽打个招呼,笑问几句,诸葛亮和庞统也有了兴趣,小心的站到了池塘边,兴致勃勃的观察起来。

“怎么样?”待贾诩走近,王羽压低声音,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声。

“一切顺利。”贾诩毫不意外的答道:“士元表面木讷,却有内秀于心,虽然由于相貌等因素导致性格有异,但书院内的氛围却刚好对症,即便诩什么也不做,他的问题也会逐渐好转……恭喜主公又得一英才。”

“孔明呢?”王羽本也不怎么担心庞统,庞统在历史上就是无人重视的角色,给这样的人雪中送炭,还有什么可担心的,怕对方不倾心报答么?他担心的是孔明。

和郭嘉一样,孔明也是主意很正的人,幸亏是少年版的,还能忽悠忽悠,若是成年版的,没准儿又得和郭嘉一样了。

“孔明么……”贾诩微微沉吟,半晌后,再开口时,语气依然有几分不确定。

“孔明心性是很成熟的,认定的理念很难改变,而且他考虑事情很周全,很少会受到外界的影响。现在他是初来高唐,见了太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之事,受得震撼太大,因此有些动摇,日后……”

“这样啊。”王羽有些失望,不过想了想却也释然:“至少他短时间不会有离开的念头了吧?”

贾诩探出三根手指,斩钉截铁道:“三年之内,定保无虞。”

“很好。”王羽点点头,正要说什么时,却见黄月英太守一指,用脆生生的声音叫道:“我选这艘!”

王羽抬眼急看时,发现黄月英选定的,却是众人都不看好的一艘。那个模型中不但填充了货物,而且还放了压舱时,水线压得低低的,别说在风浪中,就算是风平浪静的时候,看起来都是一副随时要沉没的样子。

工匠们叹息起来,女孩模样生得可爱,又不怕生,更是显示出了在工艺方面的天赋,众人多少都生出了些亲近之意,此刻也都为她惋惜。

王羽笑了,笑容意味深长,心中满是欢喜,他挥挥手道:“开始罢。”

本以为不会来的孔明来了;

以为有些棘手的庞统,也没想象中那么难以接触;

而黄月英的天赋,比他想象的还要高……

运气,又来了!(……)

七九六章 进击的骑兵三六八章 扫荡者杨丑三五八章 打破僵局七八零章 议平辽东七三八章 赵云用谋五九三章 斩将破敌八六五章 江上首战六百章 谁坑了谁四三一章 辩才无双一零二章 第一名将第65章 要战便战六二七章 单挑或群殴四九三章 底气十足第87章 一入白波谷三一九章 波平波起七四四章 锦囊妙计七一八章 疾风出塞八一二章 强者为王九六五章 强渡黄河四四四章 四大军师第42章 世事皆洞明九三八章 可进岂言退六六八章 太史慈归来五三六章 广开言路四一四章 夺命剪刀第39章 雄关名虎牢六五七章 濮阳之乱九二七章 盟誓古城下九四九章 残兵血战八四七章 情报系统三五二章 三箭定狂澜一六六章 玉石俱焚七六八章 所谓教化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三八七章 烽火燃不熄六零六章 江淮变局六六七章 海阔天空三六三章 民心似水二六零章 寻他千百度八三五章 好人不长命六一五章 恐怖号召力九六九章 孙策兵败四二六章 招降纳叛二九六章 全面战争八八一章 忽闻故人来五一六章 神力奋千钧六六一章 乱起乱平九五一章 龙战于野四八五章 派系与权术六零九章 龙凤齐献计四八四章 东征之议七五七章 全线血战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三四六章 决死突围战八二七章 妙笔陈琳第78章 真假难辨八四九章 汉胡大防第88章 一语惊四座六八一章 善恶终有报第91章 兵临城下八四八章 谈判的可能五六九章 徐州暗流三五二章 三箭定狂澜九三零章 计出更有惑三二六章 引狼入室七七二章 乱麻须快刀九五四章 追悔莫及二零八章 曲终杀机现三六六章 反贼须专精一三二章 棋逢对手四四四章 四大军师九七零章 岁不我与五五九章 当面打脸二三三章 意欲何为二六八章 英杰汇聚八二五章 定北诸事七九零章 不甘寂寞九七一章 月下煮酒九七一章 月下煮酒二二一章 青州方略三九零章 八门金锁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二三七章 海上群狼一七零章 风云变幻八八零章 互做试探四九九章 知己之敌六八八章 意外的大捷九一九章 追亡逐北第76章 惊变陡生五零七章 奇计怪招九零八章 步阵横行七六五章 大战之后第2章 扬眉剑出鞘四五七章 繁忙除夕夜第54章 谋事贵深远六零五章 凄云惨雾二九二章 无双骑射五零八章 逆转再逆转八三五章 好人不长命五九七章 求和与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