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寻找法正

两天的时间并不算长,关中军这两日都是按兵不动,驻扎于营寨之内进行修整。

十日之期已到,陈旭率领衣甲鲜明的大军再次兵临城下,遥望着这座唾手可得的城池。

“踏踏踏!”

典韦一身戎装,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之上,来到了城墙下面。

他扯着喉咙大声喊话:“十日之期已到,尔等此时不开城门,更待何时?”

“哗啦啦!”

忽然之间,已经偃旗息鼓两日的成都墙上,忽然竖起了密密麻麻的旗帜。

“啾啾啾!”

一轮箭矢往典韦那个方向倾泻而下,只见王甫手持利剑,遥指典韦骂道:“尔等犯我城池,杀我百姓,还想我献城投降乎?”

“巴蜀之地只有战死的忠义之士,而无卖主投降的懦夫。”

“铛铛铛!”

典韦又惊又怒,急忙挥舞着手中武器,将箭矢全都打落在地。

陈旭亦是大惊,对身旁刀盾手喝道:“尔等速速前去护着保护典将军!”

哪怕知道典韦勇武过人,城内箭矢不见得能够伤他分毫,可是陈旭心中仍旧有些担忧。

然而,盾牌兵尚且没有冲进战场,典韦已经跑了出来,只是他那张黝黑的脸庞,却被气得有些发青。

“主公,某请为先锋,愿意领兵攻入城中,杀了此獠!”

典韦跟随在陈旭身旁很久,这么多年也算得上是位高权重,很少有发怒的时候了。

可是今日,王甫却让他怒气勃发。

毫无疑问,前两天王甫派人出城,商议今日献城投降之事,只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

陈旭亦是面沉如水,这么多年能够让他吃亏的人并不算多。却不想,今日在成都城下,居然被人戏耍。

吴懿脸色却是变得极其苍白,来到陈旭面前说道:“主公,末将探查到的消息没有错误,刘季玉的确颁布了守城不足十日,就会诛连家人的法令。”

吴懿本就初降陈旭,若因为这件事而遭致关中诸将恶感,他真要欲哭无泪了。

陈旭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将心中的愤怒情绪平复下来,对吴懿说道:“吾固然知道卿之消息并没有错误,子远休要胡思乱想。”

那个消息究竟是真是假,其实已经没有太大关系,陈旭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强行攻破成都,让城中守将承受他的怒火。

“准备攻城器械,强攻城池!”

由于此行只是为了接收城池,故此陈旭麾下大军并没有带领攻城器械,还要回去搬运这些东西。

被人戏耍,任谁都会怒火中烧,关中军亦是毫不例外。

成都城下,硝烟再起。

然而给了王甫、马汉两日喘息之机,他们却是趁着这个时候,偷偷准备守城器械,并且加固了城墙。

如此一来,本来两日就能破城的关中军,又耗费了八日之久才攻克成都。

城破那日,成都守军几乎伤亡殆尽,王甫自刎而死,马汉被典韦生擒活捉,献于陈旭面前。

州牧府内,陈旭看着被五花大绑跪在地上的马汉,不由怒道:“天兵到此,汝为何不早日开城纳降?”

马汉硬着头皮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吾身为巴蜀将领,自然要为主公抵御敌人。”

陈旭心中更怒,喝令左右将其斩首。

马汉闻言大惊,口中大呼:“大将军明鉴,某愿投降!”

陈旭怒极反笑,喝道:“天兵到此却负隅顽抗,兵败被俘又跪地求饶,似你这等小人又有什么资格成为吾麾下将领?”

话毕,刀斧手拖住不断求饶的马汉,将其斩首示众。

陈旭仍不罢休,差人拿着王甫、马汉二人首级,传檄城内,并且派遣吕布捉拿那些,派遣私兵帮助守城的豪强大族首领。

一时间,成都之内风起云涌。

当十数位家主被抓来之后,陈旭怒斥道:“尔等为何助纣为虐?”

这些人已经知道马汉被斩首之事,心中惶恐不已,急忙说道:“并非我等愿意与大将军为敌,只是王甫那厮步步紧逼,我等这才不情不愿贡献家族私兵啊。”

陈旭尚未说话,吕布当即大怒,喝道:“尔等当我们是傻子么?”

吕布身材高大,气势非凡,不怒自威,虎目一瞪当即吓得那些家主两股战战。

不是他们怕死,而是担心整个宗族都被牵连,这对于以家族利益为重的人而言,绝对不愿看到这种事情发生。

事实上,他们方才也的确是在糊弄陈旭等人。

这些人家中私兵,加起来甚至不比成都守军少,若众人果真无心帮助守城,王甫又岂能勉强他们?

王甫当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才说动了众人帮忙守城。

毕竟,这些人在刘璋统治下的时候,家族势力极其庞大。

假如陈旭入主巴蜀之地,凭借这个人的强势,这些大族势力绝对会被极大压制。

王甫正是把握住了众人这种心思,才极力鼓动他们帮忙守城。

为了坚定众人之心,王甫甚至谎称关中已经岌岌可危,只要拖延几日,陈旭就会领兵撤退。

也正是如此,这些大族才会有胆量与陈旭为敌。否则,明知城池会被攻破,他们最多也只是两不相帮罢了。

众人看着杀气腾腾的吕布,想到此人捉拿他们之时有些家仆想要反抗,都被吕布毫不留情斩杀,心中不由感觉一阵发寒。

一人沉默半晌,这才上前对陈旭行礼道:“我等也不过是被王甫所迷惑罢了,今日已经知道悔改,还望大将军法外开恩。”

“我等在巴蜀之地还有些影响力,愿意举家投降大将军,帮助大将军联络其余城池的家族。”

“如此一来,许多城池完全可以传檄而定。”

吴懿此时再次站了出来,来到陈旭身旁小声说道:“主公,这些人所言非虚。”

成都以前乃是益州治所,城内大族自然势力庞大,在整个巴蜀之地的影响力也是骇人听闻。

那人所言之事,倒也并非妄言。

凭借这些人在巴蜀之地的威望,以及与其余大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关中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想要劝说许多人投降,并不是一件难事。

虽然陈旭已经名义上攻下了广汉郡,可是并非所有县城全都投降。关中军急着攻打成都,暂时也没有理会那些城池。

不仅如此,陈旭攻打蜀郡亦是一路南下,对于蜀郡其余地方的城池,却根本没有时间分兵攻打。

假如有了这些人的配合,再辅以关中军强大的威慑力,绝大多数城池守将都会主动投降。

纵然有个别守将不愿投降,日后领兵讨伐的时候,城内大族也会变为关中军的助力。

这也就是世家大族,在乱世之中屹立不倒的资本。

陈旭微微闭起了眼睛,过了半晌才目光灼灼扫视这些人,道:“尔等若是为我所用,我必定不会亏待你们。”

众人闻言大喜,急忙行礼道:“见过主公。”

送走之人以后,陈旭不由微微叹了一口气,这些世家大族就好像是境内的毒瘤一般。

可是这些人,偏偏与益州各种势力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哪怕陈旭都不敢对他们做出什么事情。

最起码,在没有完全攻下益州,彻底掌控民心以前,陈旭仍旧需要这些人的帮助。

毕竟,益州可不是陈旭治下的其余州郡。

并州、凉州这种荒凉之地,境内根本没有多少世家大族,扫平这两州以后,陈旭才没有遭受太大阻力。

至于关中,虽然乃是世家大族的聚集地,可是先后经历董卓之乱,诸侯讨董,李傕、郭汜之乱,以及那场持续数年的。

在陈旭入主关中之时,逃离当地者已经十有,正是境内世家大族势力最弱小的时候。

反观益州,这么多年以来并没有经历多少战祸,再加上益州太过偏远,哪怕天下尚未大乱以前,朝廷政令在这里都不能非常明朗的传达。

而把持益州之人,正是地方官吏与本地世家大族。

及至刘焉入蜀以后,为了牵制本地大族势力,这才重用东州人氏,维持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哪怕历史上刘备入蜀,对于本地世家大族亦是非常妥协。

刘备甚至娶了吴懿已经嫁过人的妹妹,再次重用东州人氏,好借助吴氏力量牵制益州本土世家大族。

“呼!”

长长吐出了一口气,陈旭揉了揉自己的眉心,感觉有些疲惫。

哪怕他麾下兵精将勇,谋士如云,可是在面对这种事情的时候,仍旧不能肆意妄为。

“踏踏踏!”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只见甘宁大步走了进来。

他行礼过后说道:“主公,益州军战死者十有,我军进入城池以后,尚且俘虏了许多帮助敌军守城的百姓。”

“对于这些百姓,不知应当如何处置?”

陈旭微微一怔,摆了摆手说道:“都放了吧。”

甘宁没有应诺,反而说道:“这些百姓之中,固然有许多乃是迫于王甫等人压力,才帮助守城。”

“然而却有一部分人,他们都是自愿帮助守城,对于这些人也不加以惩戒么?”

陈旭仍旧说道:“都放了。”

甘宁虽然有所想法,却也没有继续劝谏,当即离开了陈旭府邸,前去将抓起来的百姓们都放了出去。

百姓们被释放回到了家中以后,这些人的家眷全都松了一口气。

虽然以前听说过关中军不会杀百姓,可是看到家中男人被抓走,这些人心中仍旧有些七上八下。

一个妇人,对刚刚释放回来的丈夫说道:“当初我就劝你莫要帮忙守城,你总是不听,若非大将军仁义,你今日又岂有活命之理?”

男人满不在乎的说道:“主公如此厚待我们,前番成都被围,我又岂能坐视不理?”

“更何况,关中军不杀百姓的事情,早就已经传开了。只要我不死在城墙上,纵然被抓住也不会有事。”

男人口中的主公,自然就是益州牧刘璋了。许多帮助守城的百姓,其实都有这种心思。

他们虽然也在城墙上,却只是帮忙打下手,帮忙搬运守城器械,根本不愿真正与关中军交战。

毕竟,守城之时战死,可就是真正死了。

若守城之时能够保全性命,不仅可以让其余人对自己刮目相待,还能还了刘璋恩情。

并且在城破之时,也不会有性命之忧,何乐而不为?

“咚咚咚!”

男人刚刚说完话,就听见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他打开房门才发现有两个小孩跑了过来。

“叔父,敢和敌人作战还能活着回来,你好厉害啊。”

看到两个小屁孩崇拜的神情,男人顿时感觉有些飘飘然了。

……

成都作为益州曾经的首府,陈旭将其攻破之后,自然要处理很多事情。

一方面他要借助世家大族的力量,让蜀郡其余县城不战而降,另一方面还要整顿军备,筹备继续南下生擒刘璋事宜。

只要能够将刘璋生擒或者斩杀,益州也就会变得非常容易平定。反之,刘璋活着一日,陈旭就不可能稳坐益州。

大军在成都停顿了两日,虽然蜀郡绝大多数县城都被传檄而定,可是江原、临邛两座县城的守将,仍旧想要负隅顽抗。

这两座县城守将,也正是刘璋临走之前,派遣重兵把守的县城。

当然,说是重兵把守,也不过是比其余城池之内的兵马多上一些罢了,总人数也不会有太多。

随后,陈旭将张既留在成都,就准备继续领军南下。

就在大军将要出征的时候,张松却是忽然来到陈旭身旁,说道:“主公,我有一位好友名为法正,表字孝直,有经天纬地之才。”

陈旭闻言大喜,故意问道:“此人之才与子乔相比若何?”

张松愧然说道:“孝直之才胜吾十倍,两者相比,宛若雉鸡与九天鸾凤矣。”

陈旭道:“子乔何必如此轻看自己?”

张松正色道:“我并未夸大其词,主公见过孝直以后,便知此言不虚。”

陈旭急忙问道:“孝直何在?”

张松脸色有些不好看,说道:“孝直本来担任新丰县令,然而因为我投降主公之故,使得刘季玉忌惮孝直,意欲害其性命。”

“好在孝直有所察觉,这才提前挂印而走,时至今日仍旧杳无音讯。我想要暂时离开,前去寻找孝直。”

(大家看到错别字的话,帮忙写在书评区,我都会改过来

第860章 陈政定夷越第762章 迷路第42章 卜己之死第345章 面圣第278章 相见第82章 李儒三策第348章 触柱而死第507章 求助第475章 逃脱第110章 议事第17章 杀人第513章 隐情第999章 刺杀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696章 挽歌第619章 关武请命第943章 水军初战第199章 诸侯讨董第824章 驿馆说鲁肃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16章 挟持第371章 函谷关第903章 碎玉、竹节第878章 方攸论儒道第905章 群星陨落第985章 荆州平定第335章 连战连捷第569章 庞德报恩第957章 斗阵(下)第467章 杀羌令第400章 杀妻为食第345章 面圣第930章 郭嘉谋吕布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981章 殒命第677章 拒绝第769章 吴懿第902章 锦囊第886章 打回东郡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591章 张郃第149章 围猎野豕第641章 水镜山庄第996章 时代的落幕第976章 曲有误第227章 来使第879章 酷吏第824章 驿馆说鲁肃第420章 阳城易主第262章 中计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900章 诛杀满门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527章 乱世男子第303章 志才遗计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395章 困境第443章 张辽中伏第557章 南面称王第29章 荐文昭第464章 屠夫段颎第228章 唇枪舌战第986章 邓艾据辽东第932章 陨将日第323章 出兵关中第795章 益州定第11章 讹诈第492章 野炊第357章 蜕变第796章 复仇之始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48章 东阿危急第794章 三策第858章 大战落幕第898章 试探第465章 名将之殇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533章 欲灭袁绍第967章 相互算计第686章 遭遇战第333章 投效第490章 狩猎第952章 全军覆没第710章 阴雨将至第997章 陈宫去世第304章 曹嵩第269章 止戈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209章 兵临壶关第1009章 天下一统第341章 惊天阴谋第449章 说客第508章 大开眼界第99章 复夺广宗第516章 再审第370章 诈城第75章 轻视第312章 义释韩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