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一网打尽天下才

司马徽心中也挺一言难尽的。偏庞统还说可惜了。司马徽倒是可惜了他这情商负值的人。

这样的人进了宦场,是要被排挤的,不合群啊。哪怕不被排挤,也被排斥,不愿意深交和来往。所以,这人就是刺儿头。任何团结的群体里都未必欢迎这样的一个人。

所以贾诩,陈宫等人都知道庞士元在徐州呢,可是没有一个人来寻他的。这么久了,也不知道是怕搞不定他,还是因为吕娴不在,所以降不住这个人来用。

贾诩来找过诸葛多少回了,可是,却没一回来寻过庞统。才名不相上下,学识,能力,都不相上下,庞统真的得反省一下自己。偏偏这个事,还不好说的。

司马徽看了一眼诸葛。觉得他才是会收敛才学和锋芒的人,宣场名声,恰到好处。虽然有时候也做作了点,但是庞统就真的还不知道什么是分寸,他一身才学,不知道该收敛的时候一定要收敛,才不会伤到人,别人才会不惧之,而愿意与之交流。

庞统在徐州,虽一心想要被捡了去重用,但是,只怕还得要搓磨好一顿,才能有真正得用的时候。

袁耀与刘琦算性格温和的人,却都能被他给误伤,换了其它性格不让人的,这庞统……

而这分明是个展示好感的机会,这两个人若是来往好了,庞统想要获得他们的敬重是很简单,他本来就是十分有才学的人,可他偏不。

司马徽是真的有心想荐庞统上去的,但是,现在看了他一眼,又看了他一眼,竟是无法上荐。

要不,等女公子回来再说吧。

嘴毒的人要等她这样的人来才能治了。

嘴毒与嘴毒也是不一样的啊,吕娴纵是女子,也是吕布的女儿,自身威高权重,她可以打趣人,嘴毒拉仇恨,可你庞士元,真的还没到那份上。

吕娴这样的,嘴毒起来,叫人不轻狂枉少年。

可是庞统便是才子,嘴毒起来,也顶多获得一句,恃才狂傲,不知所谓。而他比起吕娴还特别的不知轻重,不知分寸。

吕娴以前嘴毒骂陈珪父子的时候,也是有目的,看她会没事去得罪不相干的人吗?!她从不。

再者说,世人对明主都是宽容的,但对庞统可未必啊。

这庞统,做人方面,真的还得先好好学一学先怎么低头再说。

这一点,他完全不如诸葛。

诸葛一言不发的,不是肚子里没货,而是没益处的时候,他从不愿意做无谓之争。他对压人一头这样的意气之争,完全没兴趣。

真正的较劲与较量的时候,他也从不客气。

司马徽心里愁啊,看庞统这四处碰壁,也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心里其实也有点郁闷。而对诸葛呢,对他认定了,怎么也劝不回的事也很郁闷。

他欣赏这二人,看重这二人的大才,偏偏有才之人,都特别狂放傲气凌人。不大听进别人的意见。只是表现不一样,庞统外放,诸葛收敛,其实本质一样,不听别人的。

所以,现在司马徽也就专心的弄教育了,能荐就荐,不能荐就算。

算起来,司马徽真正能合得来的人,只有徐庶。与徐庶几乎无话不谈,徐庶性格真的就是恰到好处。不是那种有才要压人一头,处处意气之争,也不偏执的真正士子。

莫名的,竟然有点想念远在寿春的徐庶了。

甚至连陈登,都比这两个特别难搞的人可爱的多。

袁耀不理会庞统,当他是空气,却是看向诸葛,道:“敢问卧龙先生,耀与刘公子可与先生有隙怨?!”

他的眼神灼灼,带着点质疑。刘琦倒不料袁耀竟会直奔主题,竟真的问出来了。

这样的事,一般都是心照不宣。不料他有意气去戳穿。

诸葛微笑道:“并无隙怨。”

“可与先考有仇恨?!”袁耀道。

“既无私怨,也无私仇。”诸葛道。

“好,好一个无私怨而无私仇,既是如此,为何非要置耀与刘琦于死地?!”袁耀道:“我本无辜。”

诸葛叹了一声,道:“亮知无辜,所为者,天下耳。”

“天下?”袁耀似笑非笑道:“谁的天下?谁的仁义?成全的是谁的势?敢问,诸葛,若为天下,不顾义,牵连无辜,可否良心有所损伤?!”

诸葛看他目光灼灼,道:“两位公子若进徐州,损伤更大。”

这算是狡辩了吧?!

袁耀看着他,道:“先生算尽天下,只恐也未必能真正的被天下所容。在耀看来,先生如此,既损义,又损仁,牵连无辜,无视牺牲,耀与刘公子的确势微,任人宰割,然而,自问顺势而为,倒不如以仁义为名,而机关算尽的小谋小略者所获得的才名多也。在此这一点上,耀真是远远不如。”

这算是不给脸面,直接与诸葛怼上了。如此讥讽,是完全的不给面子也。

司马徽没说话,事情以后,他其实猜到了是诸葛用计所为。只是,他不赞同,也没办法。这真的不是关于仁义的问题,而是选择和立场的问题。

诸葛站在了徐州的对立面,其实注定了必定计从旁处出的宣战。

而袁耀出言讽刺,其实也不过是只能解解气,在这天下,说诸葛做的不对,真的算不上。

还是立场的事,任何立场中的谋臣,这样的小计,层出不穷。

诸葛受限在此地,这等拙计,其实还施行的不够完美。

然而这乱世天下,其实不能说诸葛做错了。当然,袁耀也没说错。更多的时候,事情不分对错的。只有敌对和立场。

“还教公子明白,亮不得不为。实无意有私而伤袁公子与刘公子。”诸葛拱手道。

袁耀看着他,见他既没有否认抵赖,也没有表现过歉意,反而坦坦荡荡的,便知道,他的心绝对不在徐州。

既然不是为私怨,而为立场,袁耀讽刺两句,也就不能多说了,说的多了,反而显得自己只有嘴。

他如今已入徐州,若是不意外,将来诸葛去辅佐刘备,必定也是敌对的立场。

既是如此,他便不能因为这事而让自己纠结于此私怨当中去。其实不过是这个事本身,还是将来注定的敌对,若是太在意,反而落下风了。

很多事情的发生,真的不是这些因素决定的。

因此,袁耀道:“诸葛先生如此坦荡,并无遮掩,倒叫耀意外。既是如此,将来便盼着能与先生一较高下的一日。”

“若有那日,是亮之幸。”诸葛大方的拱手道。

袁耀道:“不料先生如此坦荡,令人佩服。只是耀有疑问,先生如此不掩遮,不惧永无离开徐州之时矣?!”

诸葛笑道:“亮既不为家族所累,也不为人身所牵绊,便是不能离开,无非是舍得一寄宿之身,无有不可抛者。”

这是说,用家人威胁他,没用,哪怕以死惧之,他也不惧死的意思了,也就是说,真的要杀他,他也不怕。

这个人,倒是挺有意思。再加上名声如今已传开,真的要杀他,有名声护着,恐也有几分笃定徐州困不了他太久。

只是这现状之下,竟还能如此笃定与悠然闲适,半点不急,还能精细布局,这个人,沉稳不可探到底。

袁耀心中便明白,他是有几分依恃的。

这倒有点死猪不怕开水烫,无有偏执的样子。

“原来如此。”袁耀道。

二人点头示意,无论棋局上,是怎么将对方当成棋子一样搅杀的凶悍和惊险,而棋手也是能面对面谈笑自若的。若是恼羞成怒,反而落于下乘了。

袁耀此时倒增有了几分较量之心。

他敛下眼,寻思着进了外事处也好。竟有几分盼着要与此人较量一二了。

司马徽只是笑,不参与。

而庞统却笑道:“孔明对刘琦公子如此不留情面,将来若去之荆州,只恐刘景升未必不会秋后算帐。”

刘琦笑了笑,心道,他的父亲才不会为他得罪刘备。到底说父不好不妥,因此心里却是凉凉的这样想了一念。

“刘景升仁德也,必知吾今日之不得不为的无奈,既为大局,必不怨怪。”诸葛道:“刘景升非纠于私怨之人。”

庞统道:“刘玄德有贤名在外,的确无人可伤。”

刘琦当听不懂。便是不因刘玄德,有蔡氏在,他这个所谓的荆州长公子,不过如此。

谁又能放在眼里了?!便是袁耀,其父一朝落败,初来徐州,还有袁氏各旧部皆在,还不是照料被奚落,把他说的好似来要饭的一样。而他这个落魄公子,在他们眼中,也不过是棋子而已。

人贵有自知之明,刘琦心知肚明,他没有袁耀不得不入仕的无奈,因为他想要护一护袁旧部,也想要自由,只能融入。

而他,更知自己,既无大才傍身上进,又无势可转寰而立身,既是如此,不如潜心学问。将来……将来的事,将来再说。

以退为进,未必不是好事。

这个时候掺合进去,他这样的,又是谁的对手?别说不在座的,便是在座的这几个人,能把他算计的尸骨无存。

总归是只有吕氏是可以信任的,因为他还有价值。

而对其它人,就未必了,他们在他身上只会看到挑拨,或利用的其它价值。

刘琦不是他们,可以有往前的资本,他虽有一个好出身,却连自保之力也没有,所以他特别的清醒。

诸葛寄居在此,被盯的很紧,是出不了书院的,因此他也知与袁耀与刘琦之间,至少是难以真正交心或深谈的,因此先离开了。

庞统见二人也不愿意与自己交谈,因此也无奈离去了。

他自来寻友,便一直寄居在此,俨然是不甘心的弃徐州离去的。

二人走了,司马徽才笑道:“两位如今已至徐州,往后自有前程。”

两人这才放松了,道:“多谢先生吉言。吕氏是可以信重的人。”

司马徽点点头,笑道:“徐州的变化,连徽都不曾预料过。女公子身上有太多的惊喜。”

若无她,吕布这个人,想要取信于别人,是不可能的。徐州也绝不会以此开局,一个漂亮的开局。

“袁公子,袁氏将与吕氏捆绑,还请袁公子真正的认同,成为徐州的一部分。”司马徽道:“无论这其中有多少挑拨,当今天下,可以令袁公子深信者,唯徐州而已。仅吕娴而已。”

袁耀道:“耀自深知。”

来徐州都差点死了几次了,他当然明白。

“刘公子也是如此,”司马徽道。

刘琦苦笑道:“琦虽出身士族,终究只是案板上的鱼。”

“当今天下,谁不是案板上的鱼肉呢,”司马徽道:“若非如此,又怎么能显得不将人当鱼肉的人之可贵之处呢?!”

“早慕先生之名,不料先生竟如此欣赏女公子。”袁耀道,“只是为何不入仕辅佐?!”

司马徽哈哈大笑,道:“天下大才可辅者,有庞统之流,大才不缺,徐州人才济济,也不少徽一人。”

“况且若不助徐州作教育之事,此事又有谁来做?!”司马徽道:“徽已立身于此,并不屈才。”

这是半点不委屈,主动愿意做了。为徐州培养人才,指点人才,甚至主动完美解释课本,做这样的小事。

也是,司马徽不做,也总得有人做的。勿以善小而不为。

“先生令人佩服。”袁耀笑道,“为徐州留人,荐才,不遗余力。”

“可惜,想留的留不住啊,而能用的,偏偏还有刺。”司马徽道:“两位有所不知,此二人皆有大才,得一人可得天下。可惜,但为大才,脾气太大,也是颇叫人无奈。”

司马徽看得上的,诸葛看不上,能有什么办法?!又不能代替他做决定。

“得一人可得天下,此言未免夸张,”袁耀笑道:“耀以为,徐州考试制度,才是真正的将天下之才一网打尽。一人之智,可敌尽天下之心?!一人之智有限,众人之心难敌,所以耀虽来二日,只恐将来天下所谓大才,敌不过徐州众智也。”

司马徽哈哈大笑,道:“袁公子高见,倒与徽不谋而合。”

若非如此,他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甘心留在徐州?!

“只是见二才不用,难免可惜。”司马徽无奈的笑道。

第148章 我爹是吕布148第014章 我爹是吕布14第514章 日积月累之知智第299章 我爹是吕布299第765章 菜鸡互啄马岱懵第307章 我爹是吕布307第704章 围城打援黄祖亡第338章 我爹是吕布338第363章 我爹是吕布363第084章 我爹是吕布84第630章 祸水东引诸葛谋第243章 我爹是吕布243第150章 我爹是吕布150第1125章 天下权柄之象征第946章 吕娴赵云相会合第1186章 程昱张辽崩心态第193章 我爹是吕布193第791章 刘琦辞别回荆州第926章 义本论迹不论心第1186章 程昱张辽崩心态第700章 江上相遇助广陵第1065章 暂收兵一时苟和第754章 阶下囚与座上宾第046章 我爹是吕布46第1171章 敲山震虎信之由第164章 我爹是吕布164第1195章 我王忠做不到啊第606章 反戈相击困张绣第735章 兵败如山崩地裂第337章 我爹是吕布337第887章 吕布绕城叫骂走第718章 虚张声势冲船过第1171章 敲山震虎信之由第043章 我爹是吕布43第1087章 乌桓招袁熙为婿第016章 我爹是吕布16第220章 我爹是吕布220第702章 凌统斩邓龙后危第088章 我爹是吕布88第227章 我爹是吕布227第447章 赵云破困蛟龙阵第285章 我爹是吕布285第820章 杨丑密谋图吕布第592章 天寒地冻交重任第220章 我爹是吕布220第833章 司马懿接到程昱第391章 我爹是吕布391第960章 为解困沮授赴曹营第493章 诸葛亮套路孙策第475章 回神司马懿崩溃第010章 我爹是吕布10第525章 吕布家宴请功臣(加更二)第881章 相互顾忌暂制衡第218章 我爹是吕布218(加更二)第004章 我爹是吕布4第1192章 欲投机马腾昏招第948章 平平无奇称赵云第883章 双管齐下无双计第787章 热如水火刘琦忧第461章 人心各异袁绍怒第958章 一挫三折破心防第612章 捉襟见肘忍辱重第924章 急跑路张杨落网第582章 张绣领兵作先锋第910章 失府库审配失算第217章 我爹是吕布217(加更一)第949章 清新脱俗打秋风第801章 各君子和而不同第558章 马超借道回西凉第1101章 据人质临阵要赎第995章张辽父子拆密信第694章 直而不迂孙尚香第1088章 袁熙脱身往辽东第348章 我爹是吕布348第724章 蔡瑁不安猜忌生第648章 七杀阵与蛇吞象第217章 我爹是吕布217(加更一)第501章 钟繇决心黄雀计第522章 垄断纸业税收源第874章 赵云折返杀袁将第541章 滴水不漏补防守第1141章 曹操疑心试崔琰第436章 被吊打马超悲愤第356章 我爹是吕布356第003章 我爹是吕布3第266章 我爹是吕布266(加更二)第850章 分兵包抄欲消耗第092章 我爹是吕布92第1029章 马腾心不顺骂人第760章 蒯越定骚扰战术第792章 观河水赵云察敌第753章 闻噩耗拔寨回营第949章 清新脱俗打秋风第262章 我爹是吕布262第493章 诸葛亮套路孙策第689章 遵遗命刘磐守荆第1166章 许都定吕布回许第196章 我爹是吕布196(加更二)第477章 暂平衡三军护送第253章 我爹是吕布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