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画龙点睛寻奇将

“哦?惜徐州不用,还是惜二人之才放着不用可惜他们自己的才能?”袁耀一针见血。

司马徽笑道:“徽有时,也会疑惑于此。”

这也是他最近常矛盾之处,说不清是可惜他们不能被徐州所用,还是可惜他们不出世,太可惜他们个人的才能了。说不清。

“徐州能强大,终究不是因一两个大才之力,而是吕氏。”袁耀见司马徽,却是并不避讳袁术之败,道:“虽在此二日,只是不断的设想,忍不住的想,若是当日先考也用心抚民,砺精图治,强练兵马,知人善任,未必会是这样的局面。”

说罢也是一笑,道:“如今说这些,倒是无用了……”

袁耀的意思是,袁术不是输在人才比不过徐州,而是在根本上,根基上,自毁了根本。

司马徽觉得袁耀很慧,慧与智是有区别的,智易得,当今天下,不知道有多少智者,多如繁星,可是慧却极难得。

袁术之子与袁绍之子的格局还是有差别的,袁术虽有穷困最后败死,然而他却用真正的涵养教出了真正的慧世的公子,而袁绍之子,最终只会重复袁绍一样的命运。袁绍必败。袁耀却贵在知势,他与徐州捆绑,也知以后前程全在此,若是徐州败了,袁氏旧部也必不能保。亲眼看到他的格局,贾诩心中已是放心了。想罢不禁一笑,当年若是女公子与此人结亲,倒也配得上,这般的气度与风貌,当世罕有。气定神闲,虽无极智,却有极慧。沉稳有加,令人钦佩。

“若论人才,当日寿春之将,之才,比如今的徐州更多。”司马徽深以为然。

所以,还是在于资源组合,筑固根本的差距。

袁耀笑了笑,不再提当日之事。只是想到袁术,心是酸的。也是服徐州的。输给这样的根基,不冤。

刘琦一直没有说话,只是细细的听着。

“没有来过徐州的人,不知道这里的好处,”司马徽道:“徽只希望,更多的人能来看看,将来,所有的城池都是徐州。那个时候,就真正的太平了。有生之年,若能见此,死而无憾。”

“先生豁达,”袁耀道:“有佐君王之才,却无有大志出仕,留名青史。”

“志不同,道却共通,”司马徽道:“徽今日所为者,也是为徐州根基。”

袁耀笑道:“然也。”

所以才叫人佩服啊,甘愿行此小事,不像他们追求的是大名大事传于后世。

司马徽这样的人,徐州只恐有很多,有更多的无名之辈。

这些人,都是根基啊。

三人相见,却是一见如故,司马徽本身儒雅识人,又见二人如此有礼有学识,又谦虚有风度,因此更引为知己,一时二人来了徐州,在司马徽的指点下,竟如鱼得水。刘琦更是得了司马徽的指点,开始看徐州的春试的试目和规则等,因此倒是更确立了要学习哪此书藉的心思,也有了一番整理这些的雄心。他能在徐州迅速的找到事情做,就能省了伤感和寄居的自艾自怜,这倒是,意外之事了。

而袁耀也在休息几日以后,进了外事处,所谓外事处是没有衙门的,就是贾诩府上。

现在徐州城,说它广博纳人,是不错的,然而若是以多么豪壮的建筑和发达来形容它,是极不贴切的,它体现的并不是在大肆建筑之上,甚至这些都只是修修补补,一点也不美观,将就着挤着用。

可是这里,有着别处美轮美奂之处,最没有的东西。

贾诩的家其实也不算大,也就把内院和外院分开了,内院住人,外院充当衙门,一应诸事,全在这里解决。

相府也是这样。

至于陈珪因为家大业大,他就牺牲更大了,为啥呢?!因为许汜占了他一半的大院子,充当了临时的衙门,因为原先的衙门实在太小,早已经不够使了。

陈珪能怎么办?!他是副相嘛,因此,也就随许汜去了。

徐庶也是副相,办事其实也在陈珪的府上,因为他分的院落只二进,实在太小,家中就算只有一老母亲,然而这么小的院子,实在供应不了一个副相的业务量的安排,所以也就顺水推舟的在陈珪府上了。二进院,一般人家住是够了,可是徐庶府上还要住仆人照顾母亲,还有出门的车马的马夫等,二进,其实也只是勉强养老。好在徐州一切贴心,徐母也不寂寞。

夕阳西下时的余光洒在这一片城池上,这里,没有战乱,显得有些破败,是它担任过的历史,城墙也修补过,但是也坑坑洼洼的,并不太好看,可是这里的人,都各司其职,都有自己的位置。

贾诩道:“留住诸葛,拖一时是一时。”

袁耀道:“刘使君只恐已听闻此君在此,必然要写信来要人。或是,亲自来请。”

贾诩失笑道:“荆州事务急,他现在可脱不开身。”

袁耀知道他心中必然是有数的,“庞统此人,文和可有用之策?!”

贾诩道:“恃才傲物,如此之才,能服于谁人?!唯有等女公子回来治他了。也许可一用。”这人身上的刺太多,若是贸然用了,是会扎伤人的。不是不能用,而是不好用。用了,要给他收拾他带来的负面的摊子,可能也会累死。为何以前的吕布这么难用,其实是一样的原因。用了他是有好处,可是负面作用也大,光收拾他们若出来的烂摊子,和底下的不平忿怒,很麻烦。所以这样的人,真的很难用。用也用不顺手。倒添心烦。

贾诩心内倒是感慨,这些名士,如今能够清谈阔论,针锋相对的坐宾清谈,而他与陈宫,却是真的累啊,天天处理不完的事情。

袁耀哈哈大笑,道:“不错,也就只有她能治得住了。”

二人相视大笑,对庞统,倒不至于背地里说什么。

袁耀看着夕阳的余辉,洒在二人身上,透过窗棱出去,是徐州城上的一片详和的天空,对贾诩道:“如今徐州一切皆好,然而文和似有所忧虑。”

“不瞒你,所虑者是女公子,”贾诩道。

袁耀并不蠢,他是脾气好,没有野心,然而,并不代表他没有智商,或是面对挑衅时不怒愤。他猜到了。贾诩也坦荡着,虽然不会主动说吕娴的行踪,却直接承认了,他所提到的。

这份坦荡,也叫袁耀心服。

“若女公子有失,这份阳光下的太平,瞬间瓦解。”贾诩道:“这里所有有志者,都失去了支撑,徐州,连以前的徐州也不如了……”

“既是如何,何不派兵去接应,高顺已回。”袁耀道:“若担心袁氏部将,耀可处理也。”

贾诩笑了,他给了坦荡,他也还了一份坦荡,也不避讳袁氏的事了,这份不避讳,反而便是真正的用心徐州了。

“非担心此,袁氏已进徐州,早可信之用之。”贾诩道:“不去,是因为时机未到。”

“时机?”袁耀道:“担心的是曹操?!”

贾诩颔首,“现在贸然增兵去援,只会暴露女公子的位置,等于是承认了这件事。更显徐州为此的担心和慌乱。”

“而曹操可以以抗旨为名,全面拘捕女公子,不计代价。”贾诩道:“只会坏事,所以,还不到时候。”

然而,他心里的确是跟火烧似的。从吕布,到陈宫,再到他,还有徐庶等所有知情的人,哪一个不担心?!

便是高顺和宋宪,心里也是急的,可是急能怎么做?!什么也不能做。

至少不是现在!

“原来如此!”袁耀道:“从上到下的信任,一心,合力,如此沉得住气,倒是难得!”

“只是,她又何必冒这个险!?”袁耀道。

“不是不必冒这个险,而是非冒这个险不可。”贾诩将棋局摆了上来,放下一子,道:“这是徐州,这里是刘备和刘表,然后是江东,这里呢,是曹操和袁绍。而诸葛在徐州,对袁公子与刘公子所为,他所向着的人,是谁,已经很清楚了。曹操与袁绍,活一存一,这是必然的。那么在这之后呢,你若是诸葛,去了刘备身边,要做什么?!”

袁耀看着棋盘,吓了一大跳,道:“合围徐州!”

“徐州若灭,便是三强,天下三分。曹袁之一,刘备刘表存一,而孙策为一,没有徐州。”贾诩道:“而徐州已经成为所有人的肉中刺了,不可不除。所以女公子才会急着去,不是不惜生死,也不是鲁莽,而是,她早已经看到了徐州将来的局,这才是曹袁之战后,最大的局。徐州的实力还不够强,至少还强不到能全面,合力的击败三方合围的地步。”

“原来如此,”袁耀道:“所以她需要助力。是公孙瓒,还有马超等人吗?!”

“不知道啊,”贾诩道:“因为顾忌着安全,现在通信很少,就怕暴露行踪。所以,女公子能办到哪一步,带多少精锐回来,或是一无所获,我也不知。”

“但她终究是她,”袁耀道:“她自有领袖魅力,也许会有惊喜。”

“那些西凉人,草原上的精锐的实力,终究不是从民间招募再培训的人可比。”贾诩道:“女公子需要在那里排兵布势,至少要有援应,将来合围时,也有人应援而助力徐州。”

“只恐难,”袁耀道:“司马氏的影响不大好,只恐那边的世家豪族,会心寒。”

“正因为此,女公子才亲自前去,”贾诩道:“若不然,她又何必亲自前去?这就是诚意本身。”

“这其中风险太大,”袁耀苦笑道:“若是我,是做不到的。”

“重耳流亡十九载,吃尽苦头,看尽眼色,但也因此,开拓了眼界,所以在位仅七年,晋国霸于诸侯,”袁耀道:“她将来,必也一样吧。她本出身高贵,原本更是闺阁娇女。却愿意主动破局,这个性格,这个开拓精神,不惧苦头,也要带人回来,也要埋下援阵之势,令人叹服。”

“西凉有很多豪族世家,他们也不肯服曹操,对袁绍,公孙瓒,也未必假以辞色,”贾诩道:“能不能争取得到,不知道啊。”

袁耀点首,道:“徐州总说得人心得天下,也一直为此努力,而科举更是不遗余力网罗人才,练兵之制,更是亘古未有,也许会有新局面也未必。”

贾诩笑着看着他,有几分交心的意思,道:“徐州总说得人心得天下,得正义,得天下,护万民,也得天下,当然了,刘备也是以此而贤名于天下,这当然是通则。这当然也不能说是谎言。然而它成立的基础是建立在强大的实力之上的,它,是属于胜利者的。而女公子清醒就清醒在,说是说,做是做。她不光要说,也不耽误做。无论旁人吹的有多天花乱坠,她却始终清醒的知道,只有胜利,这一切才会成立,徐州宣扬的一切,才会开遍天下九州,若是败了……”

贾诩笑了一下,道:“就如枯萎的花,化为尘土,散于风中吧。”若只有精神力量,没有实力,也只是阿Q而已。精神力量终究是必要建立在实力之上的,像是锦上添的花,才更有信服力。

袁耀愣了一下,道:“她倒是清醒极了。”

一般人,早被一点成就吹捧的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可她却是能看清如此大的危机。从来没有真正的松懈过。

更知道,谎言与真实,实力与外交辞令的区别。

这就是天赋啊。拎得清的一事归一事的天赋,不混为一谈,不沾沾自喜。

“得人心得天下,画龙点睛的睛,是主公父女,只是这一点没人会戳破,不能说得人心是谎言,但它,不是核心,”贾诩说话是很直接的,道:“得人才者得天下,网尽天下之才当然必做,然而它的睛,却是天纵之才,才决定势的成立,周旋,转机,应变,这当然也不是谎言,只是核心,说的残酷些,就是那么一小群人。说练之精兵,当然也是根基,而画龙点睛的睛,是将,奇将!女公子所去者,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奇将的存在在于能将战局化败为胜,周旋转机,逆天改命。”

第407章 郭嘉精析徐州势第309章 我爹是吕布309第241章 我爹是吕布241第041章 我爹是吕布41第809章 君子避小人争锋第608章 九分谋六分答案第844章 游刃有余群猎虎第834章 四方盟成图冀州第306章 我爹是吕布306第272章 我爹是吕布272第382章 我爹是吕布382第808章 上忠言田丰下狱第108章 我爹是吕布108第623章 关云长逃之夭夭第987章 曹仁有理说不清第1198章 袁尚欲降于兄弟第929章 袁熙阵前损兵将第517章 磨刀计出激马超第626章 张飞避谷躲箭雨第421章 高顺平叛袁氏危第578章 舌灿莲花说袁绍第909章 为义而死身后名第954章 咸鱼张杨之擘幸第647章 庞统不死计不成第398章 我爹是吕布398第109章 我爹是吕布109第088章 我爹是吕布88第732章 兜头撒网擒甘宁第324章 我爹是吕布324第368章 我爹是吕布368第482章 遍树开花掣肘计(加更)第783章 火熊起声东击西第724章 蔡瑁不安猜忌生第495章 水火不容之荆州第231章 我爹是吕布231第062章 我爹是吕布62第1072章 吊问郭嘉何日死第383章 我爹是吕布383第1051章 囚徒困境吕布勇第048章 我爹是吕布48第1041章 曹真不爽难张绣第167章 我爹是吕布167第174章 我爹是吕布174第380章 我爹是吕布380第981章 司马懿假扮袁军第1119章 箭在弦上必发耳第151章 我爹是吕布151第998章 吕娴将至曹操惊第807章 郭奉孝定上下计第800章 祢衡阵前激苏由第046章 我爹是吕布46第755章 经验不足吕青疑第599章 曹操患失威许都第1179章 曹操怒伐幽州叛第147章 我爹是吕布147第1065章 暂收兵一时苟和第1032章 张郃率众来投降第743章 苦肉计解军心变第465章 吕布半道劫凌统第267章 我爹是吕布267第949章 清新脱俗打秋风第811章 闻惊变吕娴喜忧第582章 张绣领兵作先锋第1069章 局部战场一团乱第559章 袁绍传檄诛曹操第872章 势如破竹攻上山第892章 吕布气郁火三升第184章 我爹是吕布184第693章 仲谋有谋擅忍耐第838章 完美赵云祢衡寂第254章 我爹是吕布254第999章 祢衡定计距颜良第978章 司马懿子时出城第693章 仲谋有谋擅忍耐第180章 我爹是吕布180第264章 我爹是吕布264第641章 魏延大刀战马超第685章 别三日刮目相看第821章 马腾将至吕布喜第1073章 曹军死士欲偷营第842章 吕娴分兵曹真急第797章 袁军旗威风凛凛第1106章 水淹曹军大失败第858章 赵子龙又挑一将第1151章 熊熊烈火上绝路第321章 我爹是吕布321第202章 我爹是吕布202第1003章 迷茫不知路何方第014章 我爹是吕布14第514章 日积月累之知智第299章 我爹是吕布299第262章 我爹是吕布262第685章 别三日刮目相看第388章 我爹是吕布388第653章 急奔回关羽中箭第570章 刘备未语泪先流第1183章 永远捂不热的心第193章 我爹是吕布193第639章 遣发兵徐庶谋进第858章 赵子龙又挑一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