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刺”客?

且说那个衣饰华丽的轻侠儿名叫李安,字泰然,乃是东莱不其人。

李家原本也是东莱显姓,但因为黄巾肆虐,在李安少时便没落了。

从小过惯了好日子的李安见不得家族败落,略大一些后便四出游历,七弯八绕的来到了许都。

他少时随同鲁国孔融学过些诗文,又精通武艺,长得一表人才,很快便在许都闯出了名堂,成为有数的轻侠儿。

这一回,司空吏员得了曹操的授意,便找到李安陪他一同来河内。

李安原本并不愿意跑这一遭,但听说能搭上如日中天的曹司空,便答应走一趟。

他来到怀县后倒也不含糊,借着一次乡集的机会接触到了司马懿家的婢女茭儿。

李安本就出身世家大族,长相英俊,擅文辞又久混江湖,勾搭茭儿这种无知少女那还不是易如反掌。

没过多久,李安就把茭儿给哄得晕头转向,答应帮忙刺探司马懿的消息。

当然,他与茭儿的说辞自然不是要害司马懿,而是奉了司空之命前来征辟,曹司空怀疑司马懿装病,特此来揭穿他。

茭儿被他迷得五迷三道的,不曾想却害了卿卿性命。

李安虽然从心里也对茭儿并无太多感觉,但自己刚刚布置下的棋子竟然死了,也让他十分不快。

在接到进一步的命令后,李安便行动了起来,与同来的几名轻侠相商进行下一步计划。

这一夜,月黑风高,李安与两名同伴悄悄潜向了司马懿的宅邸。

陌生人接近的味道难免会引得守户之犬的吠叫,但李安等人熟门熟路,丢下几块下了药的肉,迷倒了看家狗。

在司马懿家后院院墙之外,在两名同伴的马步搭桥之下,李安轻轻一个借力就纵跃上了丈余高的墙头。

由于茭儿曾经为他描绘过司马家后院的环境,他倒也不陌生,找了个柴堆过度,轻轻落入了院中。

由于天气还没冷下来,时人睡觉的时候窗棂还是会保留通风不完全闭合,李安便摸到了床前偷偷朝屋内窥看。

或许是平日里的习惯,最先进入李安眼帘的并不是司马懿,而是他身旁的张春华。

只见张春华侧卧在床的外侧,一手一脚搭在了司马懿的身上。

月光从东侧窗户洒在她的身体上,将她曼妙的身姿勾勒得若隐若现。

李安的喉头不自觉地滚了一滚,心想茭儿不是说这个女人只有十三岁么?怎么就前凸后翘的老惹火了。

他也知道此刻不是贪恋美色的时候,微微摇了摇头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司马懿身上。

司马懿的睡姿就十分老实了,标准的正躺,双手放在两侧。

李安心想有这么个娇妻在侧,这家伙竟然躺得和具尸体一样,难不成真个瘫了?

若如此,这小女子岂不是要守一辈子活寡?

想远了想远了,李安收束心神,再度去看司马懿。

由于光线黯淡,他并不能看清司马懿的脸,也不知是否会有歪着嘴巴流口水这种风痹病人通常会有的症状。

难不成,今天就白跑一趟了?

李安的答案当然是“不”!

自从李家没落后,他遭遇了往年从未遭遇过的冷眼与冷遇,心中一直耿耿于怀。

他发誓一定要振兴李家,重回冠族之列,故而十分看重此次河内之行。

李安曾听说曹司空曾言“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故而十分震动。

以他如今轻侠儿的身份,也就是曹司空有这个度量能任用了吧!

他还指望着这次办妥了事情,最终能够得到曹司空青眼,得了一官半职呢!

所以李安十分有耐心,就这么静静地守在司马懿的窗外,想要看看司马懿倒地是真病还是装病。

也不知是司马懿睡得太死,还是他的睡相一贯如此,李安在窗外等了许久,就是看不到司马懿翻身。

反倒是边上的张春华翻了两次身,最后把薄衾都掀开一旁,露出一大片白腻来,让李安的眼睛吃了好一顿豆腐。

“布谷……布谷……”

墙外等候接应的同伴已经用暗号催促了李安好几次,毕竟他们夜入私宅,若是被发现了可讨不了好。

但李安仍不甘心,他左右打量,突然看到一段细长的枯枝,便心生一计。

他站立的窗口就在司马懿床头不远处,李安手持枯枝悄悄伸入窗内,然后去戳司马懿的大腿。

轻轻戳了一下,没反应。

再轻轻戳了两下,还是没反应。

李安以为是自己用力轻了,便朝着司马懿的大腿重重一戳。

别说是个人,便是一条狗被这么戳一下怕也要叫起来。

但司马懿竟然真个如同僵住了一半,愣是没有反应。

李安一脸懵逼地收回枯枝,心道这厮难道是真的瘫了?

“布谷……布谷……”

听同伴又在催促,李安也不免心中暗叹一声,撂下枯枝,从来路返回。

当听到院内传来微不可查的响动后,躺在床上的司马懿这才心头一松,呼出一口大气。

说来也巧,司马懿从小就是个循规蹈矩的人,正所谓坐有坐姿,站有站姿,睡有睡姿,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帮助他骗过了李安。

在李安忍不住用枯枝戳刺他第一下的时候,司马懿就惊醒了。

他一开始还以为是妻子翻身碰到了自己,但转念一想妻子睡在自己左侧,怎么会碰到自己右腿?

基于这个原因,司马懿耐着性子并没有动作,只是偷偷眯眼打量周遭的环境。

由于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司马懿的视线也一片朦胧,黑灯瞎火的,并没有看到那根枯枝。

但直到腿上再一次传来刺痛感的时候,司马懿确信,定然是遭遇了一些异状。

待他稍稍适应了昏暗的环境,便发现床头的窗棂外好似有一道阴影。

再仔细看去,又看到从窗下伸进来的黑条条。

“有刺客?不可能啊,我一个无名小卒谁需要刺杀我?”

“有盗贼?也不对,盗贼看中的是钱财,无缘无故戳我干什么?”

司马懿心里百转交集,但始终不敢轻易有动作,以免刺激来人。

直到听到院中柴堆和墙头传来响动后,司马懿才知道自己安全了。

他仔细琢磨,来人既不求财,也不害命,却莫名其妙地戳自己,那用意就昭然若揭了。

定是曹操怀疑自己装病,故而派人前来试探。

看来曹操此人果然如父亲所言,乃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啊!

自己忤逆了他的意思,真的合适吗?

这一晚上司马懿再也没有睡着,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张春华看到他眼睛里布满血丝时,十分惊讶地问道:“良人怎么了?是没睡好么?”

司马懿摇摇头又点点头,说道:“我有些思乡了,不如我们回温县吧?”

张春华想了想道:“也好,反正良人‘病了’,咱们回家休养休养,免得在这儿应付那些人。”

说走就走,当天午后,司马家便打点行装,离开怀县回家,对外的说辞是司马懿身体久久不能痊愈,故而辞去郡吏职务回老家休养。

怀县到温县也就百余里路,有通衢可达。

但因为考虑到司马懿仍在“病中”,故而他们没有选择走陆路,而是选择更舒适的水路。

从怀县的沁水上船,向东进入黄河,再逆流而上进入济水,最终到达司马家的宗族所在地温县。

得了消息的三弟司马孚带着其余几个弟弟在渡口处迎候。

当司马兄弟见到从床上被抬下来的司马懿时,全都面前悲色,几个年幼的弟弟甚至都哭了出来。

对司马兄弟而言,长兄司马朗与次兄司马懿一直是他们的榜样。

尤其是司马懿年纪轻轻名动郡县,更得举计吏,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但不久之前还生龙活虎的二哥,此刻竟然需要被人抬下来,怎不令众弟弟们伤心。

老三司马孚倒是镇定,他走到司马懿的身旁,轻声问道:“仲兄,你可还安好?”

由于码头上人多眼杂,司马懿并未回答,只是嘴唇动了动,并用眼神向司马孚示意。

司马孚凑近到司马懿嘴边才听清楚司马懿的话。

“我无事,莫要声张,回家再说。”

司马孚听兄长声音虽轻,但语调清晰,心中大安,又见年轻的嫂嫂亦向自己微微点头示意,便不再多问,只是安排车马将一行人接回城中孝敬里的司马家宅邸。

司马家乃是温县第一大户,司马懿得了风痹之症被抬回家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传扬得人尽皆知。

大多数人都感叹司马懿年纪轻轻就得了大病,实在可惜。

而一些眼红司马家的人则暗中拍手称好,说司马家风光过了头,早日有报应。

但因为码头上那么一出戏,并无一人怀疑司马懿的病是装出来的。

而这一切,也恰恰在司马懿的算计之中。

司马兄弟的父亲司马防,字建公,如今已经五十有三。

司马防在董卓入京时担任京兆尹,做了一段时间后感叹世事不可为,便辞去官职回家养老不闻政事。

作为昔日曾经提拔过曹操的上司,曹操发达后自然不会忘记这一茬,曾多次遣人请司马防入朝。

可以想见,以曹操和司马防的关系,司马防入朝后至少也捞个九卿做做。

但司马防显然无意于此,以老病为由屡屡婉拒。

曹操退而求其次,便征辟司马防的长子司马朗为司空属吏,信任有加。

当得知自己最为得意的次子司马懿风痹瘫痪归家时,饶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司马防也不免心头一紧。

“仲达,你怎么了?”

但当他心急火燎步入司马懿的卧室后却发现司马懿与司马孚兄弟俩相对而坐,丝毫没有瘫痪的样子。

司马懿朝司马防拜道:“见过父亲大人,请恕孩儿不孝,未能事先与父亲明言。”

司马防也一头雾水,上前拉起司马懿左右打量,问道:“你没病?”

司马懿道:“回禀大人,孩儿确实没病。”

司马防点头道:“没病就好,说说吧,究竟怎么回事。”

司马懿便把他举计吏入许都上计到回到怀县拒绝曹操征辟的事情一一道来,当然也没漏了夜间有人潜入家中试探他的那一段。

别说是司马防与司马孚,就连张春华都是第一次听说还有这一茬。

但大人在,张春华又不能贸然说话,只是向丈夫投去了一个质疑的眼神。

司马懿对她微微点头以示安抚,继续与父亲说起了对此事的分析来。

司马防全盘听过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表露意见,而是默默思忖了片刻才问道:“你真不愿应曹孟德之征?”

司马懿毕恭毕敬地答道:“孩儿以为曹司空罢断朝纲任用私人,许都士庶皆知有曹公而不知有天子,实无人臣之体,无敬君之心,不愿屈身以事之。”

司马防盯着司马懿看了一眼后才叹道:“古来权臣哪个不如此,远有秦之吕不韦,近有本朝梁伯卓,一旦把持权柄,哪个不任用私人专擅朝政的?你兄长亦能事之,你为何不可呢?”

司马懿倒是牛脾气起来了,强辩道:“大人既然提到吕不韦和梁冀,此二人的结局又如何?

且我闻梁冀在朝时,尚且有李子坚(李固)、杜叔荣(杜乔)等人在朝反对,有刘文、刘鲔等宗室欲要拨乱反正,有崔子玮(崔琦)作文讽之。

孩儿不能如彼辈先贤这般奋不顾身反抗权臣,然要我屈膝侍奉却是不必。”

其实司马懿说的这些道理司马防何尝不知,外戚大将军梁冀被桓帝杀死时,司马防已经是个半大孩子,曾听父亲司马儁教诲过其中利害关系。

也正是因为担心曹操会步这些权臣的后尘,一向爱惜名声的司马防才不愿意入朝为官。

眼下自己最为重视的儿子有了这样的想法,自己还能怎么办?

莫说他已经“装病”装出了花样来,便是没有装病这一茬,自己还能强按着他去许都么?

司马防想到那个容貌不显却行事大胆的家伙,也感到一阵头疼。

“哎!罢罢罢,那你且继续装病吧!且看看能不能把此事应付过去。”

第144章 临阵应变第399章 杀光常山兵第353章 水镜先生第319章 送羊入虎口第77章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第562章 天子的托付第333章 读书牧羊儿第570章 批发衣带诏第97章 钓条鲤鱼做佳肴第186章 一将舍命,万将难敌第532章 渔阳攻防战第501章 巧夺城门第51章 巧换战俘第268章 教导营第163章 勇冠其军胡车儿第268章 教导营第80章 城内纷扰事第480章 分酒第582章 司马防的算计第543章 古北口第458章 我想回家第273章 泜阳亭第504章花汝钱睡汝妻打汝娃第144章 临阵应变第511章 攻敌所必救第216章 赏雪第326章 举债经营第159章 吃枣药丸的志向第14章 联保连坐(庆祝签约成功)第180章 借五十万石粮第8章 兵临白马第405章 长了脚的耕田第107章 请求与拉拢第562章 天子的托付第394章 颜枚的小心思第360章 刘皇伯第103章 从其所请又何妨第221章 敛财手段第337章 致知在格物第216章 赏雪第386章 虎尾寨第536章 城内相见第593章 医学分科第67章 曹公无恙第27章 城里城外俱是大汉子民第233章 把妹是个技术活第229章 废弃铁官第445章 不明就里王彦云第154章 旧卒与新兵第141章 背运的卫恂第125章 兵者,诡道也第568章 双喜临门第407章 穿越者栾武子第124章 新官上任第360章 刘皇伯第527章 冀州名士崔州平第415章 招抚第313章 黑山伏兵第420章 知难而退第139章 香饵第459章 士之冠冕第38章 城门告破第371章 马县长与老工师第149章 新到货的小鲜肉第12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下)第598章 嘱托第524章 惊变第538章 乌桓突骑第83章 团结阵线第178章 乌巢虚实第507章 望尔俱为鲲鹏第530章 忠于社稷百姓第72章 再度对决第42章 误中副车第592章 原来是种马剧本第181章 轻袭乌巢第477章 主导权之争第269章 唱卖第348章 有教无类第264章 寓教于乐第399章 杀光常山兵第30章 求生得生第156章 清河朱灵第127章 南蛮巫术和道家仙法第346章 结业典礼第339章 杜令君第313章 黑山伏兵第347章 各有任用第124章 新官上任第173章 克定鄄城第26章 真小人第370章 义阳少年魏文长第184章 高览的心思第326章 举债经营第496章 阎柔被俘第519章 不间断配合第554章 甜蜜的烦恼第486章 谈判第475章 人主气象第170章 目标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