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阎圃见韩遂

韩遂坐了片刻之后,又起身来回走了两步。皱了皱眉毛之后,又坐下想喝口茶,可看到茶盅里的茶水已凉,无奈叹了一口气后,韩遂便轻敲着桌面,感受着这驿站因为马超的改革,而迥异其他地方的特色。心中,却是百转千回......

虽然早就看出马家那小子非池中之物,但韩遂怎么也没想到,马超居然那般容易就破了吕布、杨昂的进军。尤其是自己让阎行率领的一路,虽说没有进袭马家治下,但却是最能瓦解马家势力的一路。而马超选择的应对方式,居然......

他劝退了吕布,震喝回去了杨昂。唯独是对阎行这一军,采取了第一应对且铁血无情的打击!尤其是当自己看到阎行那惨不忍睹的尸体,和那数万铁羌盟的头颅时。韩遂感觉自己第一次升起了一丝恐慌。

那是警告,也是震慑!

不曾想,自己凉州第一雄主,居然被一个十六岁的孩子给震慑了。并且,还是真正渗入到了自己的心里......

想到这里,韩遂端起那茶盅,将那茶盅里的凉茶一饮而尽:希望,这次带来的条件,能让那个孩子满意吧?

凭他的聪明,绝对能看出马家与凉州不宜开战。否则的话,双方两败俱伤,皆没有好处......不过,十六岁就有这样的城府,当真让自己有些心凉啊。

‘笃笃笃......’

暗仄的敲门声,打断了韩遂的思路。韩遂看了看天色:这么晚了,还有谁会来找自己?

开得门来,却见是一名纶巾将服的青年人,生得很是眼眉周正,可眼睛偏大一些,虽有神采,却无威严。而眉毛却是很浓厚,显得端厚平和。这样一幅文非文、武非武的打扮,让韩遂很有些讶异。

“在下汉中牧帐下功曹阎圃,拜见镇北将军。”阎圃说完施了一礼,而韩遂听完他自报家门后,笑了一声,将他扶了起来:“老夫来此,本不欲人所知。阎贤弟若是不弃,便称呼老夫韩兄好了。”

阎圃听完韩遂的话后,也是笑了一下,恭谦说道:“折煞在下了,既如此,还望韩兄莫要怪罪。”

寒暄过后,韩遂沏了一壶新茶,端坐正位笑着问道:“汉中张天师,不知何时已经就任州牧?”

韩遂这话,其实问得很有水平:州牧和州刺吏虽然皆为一州最高行政长官,可实际权力却截然不同!

州刺史,只是名义上地最高行政长官,与各郡太守并无直接上下级关系,更无各州人事任免、钱粮税赋征缴、夫役征调等权力,其存在地唯一作用就是对州内各郡、各县地官员进行监督,充其量只是个纪检衙门,并没有多大实权。

例如韩遂,他此时已经是凉州刺史,却不是凉州牧。而州牧则是一州事实上的最高军政长官,州内各郡太守不再直接向中央政府负责,改为向州牧负责,州内一应人事任免、钱粮税赋、夫役征调、兵员募集等等大小事务,皆由州牧裁定,在一州之内,州牧拥有只手遮天的权势!

汉朝的州牧与州刺史制度,更替繁复:西汉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元封五年始置刺史,“刺”者也,检核问事之意。

这时的刺史制在历史上,对于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大汉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然后期王莽篡位,倒行逆施,引得四方叛乱频发,王莽为镇压义军,恢复州牧制。并放权州牧的领兵作战权利,史载“莽见四方盗贼多,复欲压之,赐诸州牧号为大将军。”

那时,王莽恢复州牧制,却还没有傻到家。他在州牧之下设牧副监,负责监视州牧不法作为。之后东汉历代皇帝,对待州刺史制、州牧制反反复复,直至灵帝中平五年,刘焉谓四方多事,原因在刺史权轻,遂改部分资深刺史为牧,不设牧副监。

州牧那个时候实际已为一州军政的长吏、太守的上级,州郡两级制随之形成。而这个制度的形成,也为后来群雄逐鹿奠定了政治基础。那些诸侯正是堂而皇之领了州牧之职、或是自封州牧,才使得大汉土地上,烽火狼烟、民不聊生。

韩遂此时向阎圃问道这个,无非想知道张鲁是如何得到州牧的封号。而阎圃笑了笑之后,才对韩遂说道:“韩兄莫在戏耍愚弟,一月前,董卓难道没有旨意传来?”

韩遂笑了笑:一个月前,董卓的确有旨意传来,也就是那个时候,他成了镇北将军,领凉州刺史之职。不过,对于阎圃这般聪明人的说法,他心底隐隐有些反感。

“不知贤弟此次前来,所谓何事?”韩遂抿了一口茶,放弃了州牧的问题,转而开门见山问道。

“故为交好马家而来......”阎圃也不遮掩,直接将这话说了出来。

而韩遂却是装作一番疑惑,反问道:“此事与韩某何干?贤弟莫非不知,此事韩某前来,也是为了交好马家......”

“圃可是听说,马超在草原上斩了阎行,更杀了铁羌盟三万余人......”阎圃小心翼翼说着,丝毫没有韩遂那朴素的长相,就忽略了他的能力。

“哦,此事某倒是也听说过了。阎行一员叛将,居然假传老夫之命,号令铁羌盟攻伐东羌,真是死有余辜!”

阎圃看着韩遂那番假意惺惺的表演,心中很是不屑,对这‘黄河九曲’的城府更是多了一分了解。不过,他仍旧装作不经意间说道:“马家势大,兵事煊赫。虽只有几万兵士,却可深入塞外,纵横无敌。如此强邻在侧,韩兄心中确实安生?”

“贤侄孟起与韩家只不过一场误会,马韩两家,世代交好。只要这误会解释清了,一切便可烟消云散。至于贤弟所言,愚兄不知何意。”韩遂放下了茶盅,淡淡回道。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更何况,酣睡之物,还是一只猛虎......”阎圃不甘心,再度试探道。

“住口!”韩遂将刚放下的茶盅拍倒在地,勃然作色说道:“你来此,莫不是要挑拨某与马家的情义?!”

“韩兄何必如此?”阎圃此时有些气急,悻悻说道:“马家势大,已惹得四方诸侯忌惮,尤其是长安......某等若是联合起来,虽不见得要与马家为敌,但马家一旦势倒,某等便可两路进兵,吞并雍州,如此一来,岂不大妙?”

“放肆!”韩遂这次看起来是真的发怒了,拔出腰间宝刀,指着阎圃说道:“某等俱是为朝廷谋事,谈何此等祸乱之言?你莫非以为韩某多年未动刀刃,手中之剑,已然不利否?”

“韩兄息怒,息怒......”阎圃看到韩遂似乎真的不愿与张鲁结盟,悻悻告退。

而出得门后,阎圃却是冷然一笑:黄河九曲,果然名不虚传,如此隐忍蛰伏,实乃某家主公劲敌。而马家又迟迟不接见某,看来对主公也是多有怨忿......哎,雍凉两州,怎突然多出两位如此雄主......

而房门内的韩遂,听得阎圃果真离去后,也是冷然一笑:张鲁啊张鲁,你既是布教之人,何必陷入这凡世水火之中?雍州马家,岂是某等两家联盟便能对付了的?阎圃自以为聪明,焉不知今夜之事,早有暗影营已经上报至马超那里?哼......不足与谋!

第七百三十三章 是马超?是马超!第二百零九章 纪念碑第四百三十四章 贾诩的教诲(爆更七)第二百六十二章 窠臼已除,因祸得福第四百五十章 悲恸的呼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不求婚你低什么头?第八百零四章 帝皇之心第八百四十章 计中第一百六十章 诸葛弩第一千零七十章 早有防备的曹营第八百四十二章 又变卦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老戏骨第一千二百三四章 靖安曹里的交锋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行动失败第七百八十二章 扶持拓跋部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疯子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关羽之威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黑山贼张燕第一百零二章 法正法孝直第六十三章 医圣兼情圣第九百二十章 又一只老狐狸第四百五十七章 忽悠成功(加更八)第十四章 最后一次劝诱第九百五十七章 杨松前后第四百七十六章 造谣?第一千二百八四章 孙策的惊愕第一千三百三一章 水战告捷第六百零五章 有棱有角的魏延第四百四十一章 鞭打蔡邕第六百六十章 再败?!第一百三十五章 帅真是一种错第五百六十章 傻眼了.......(加更一)第四十八章 宿敌第一千零六十章 军人的天职第七百一十章 上求材第六百二十四章 蛋疼的忧伤第九百六十六章 擒张鲁第九百七十四章 儿女双全第一千三百二四章 天才少女黄月英第八百九十九章 吃完接着吵第三百三十六章 两次好事儿被搅第一千二百三三章 康熙乾隆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被忽略的杨松第四百六十五章 游楚英雄救美?第三百零三章 杀鸡儆猴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贼寨现玉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丑哥想结婚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这么快就结婚?第六百六十六章 望梅止渴第八百二十八章 一枚铁钉的故事第一百零六章 马家军威武第四百二十三章 罗绮香囊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孔雀东南飞第一千二百五三章 卧龙认主出策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马超所在第三百二十三章 秦关之战第八百八十一章 连珠五箭!第五百九十五章 废物!第五百二十章 兵败归营第七百四十一章 演技还是不如哥啊!第九百一十八章 不能多吃第二百四十八章 求婚?第一千二百四二章 到底发生了什么?第五百三十一章 牛辅身死!第二十八章 偏不告诉你第一百九十一章 打仗要靠脑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想走也不能走第五百九十六章 李儒毒计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衣带诏!第四百五十章 悲恸的呼喊第三百五十三章 楚庄王绝缨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收尾前的调查第三百三十一章 毒计在后第八百零五章 阴阳调衡第七百章 女人太会装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弘农险地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毒士李儒的替身第五百零五章 王允之策第四百五十二章 暗影密令?(加更三)第九百零九章 夜议第一千二百四二章 到底发生了什么?第六百九十九章 彭城第一千二百八一章 甘宁、太史慈第五百四十三章 争风吃醋(加更一)第七百一十一章 杀人和回信第三十一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第六百零七章 算计刘表第七百三十章 子龙子义?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吕布杀单于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目标,汝南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兵符第一百三十六章 相濡以沫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典故?第一千二百五八章 宴会第四百九十四章 夫妻反目!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奇异的火第八百三十四章 定陶之变第六百一十五章 金丝楠木和七星宝刀第二百四十一章 血啸之症第七百零五章 曹节若为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