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吏部

中书省拿出的方案,是让傅巽担任安定郡的郡守、傅干担任南安郡的郡守,广魏郡的太守由‘天水三杰’之一的赵昂担任、而天水郡的郡守交由尹奉担任。

对于这个任命,马超还是首肯的:傅巽傅干两人在游楚、苏则手下混了不少时间,对于马家的新政了如指掌,下放这两人去历练一下,马超很放心。至于广魏和天水这两郡,听杨阜的描述,是因为广魏缁临张鲁地盘,派有兵家历练的赵昂担任,可起到一定的镇守作用。而尹奉此人,虽有些贪生怕死,但若不是主公昏了头,到了涉及到他身家性命的地步,他也是很讲忠义节操的。

而关于马家新政的发展推广,马超看了半天方案,用自己熟悉的格式翻译一下,得到了如此下文:

在马家实际掌舵者马超大人的英明指导、核心领导集团众成员的集思广益、综合考虑下,马家领导集团得出雍州马家治下发展新型政策已刻不容缓的正确结论。推行‘新政’建设是打造优秀强大马家集团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筹雍州郡县发展、造福雍州百姓的重要途径。

核心领导人马超总指挥官要求,在推进‘新政’建设中,要高度重视、立足全局,抢抓雍州经济发展和马家政策优惠的良好机遇,将推进雍州一体化步伐和示范点建设有机结合,走出一条科学和谐发展的新型统筹道路;

这期间,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和规划先行的原则,围绕体现特色、着眼长远,推动重点县的快速发展;要抓体制,抓机制,抓资金投入,建立相应的政体机构,配备一定的工作人员,培养一批新政管理方面人才,强化郡县管理人才队伍......

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重视鼓励科技发展,重视产业建设和特色产业支撑。每个郡县,应做到以为马家提供牢固支持为荣,以拖马家资金支持为耻;以为郡县百姓谋福利为荣,以剥削郡县百姓财富为耻;以郡县兵事强盛为荣,以郡县兵事软弱为耻;以郡县百姓心向马家为荣,以治下百姓对马家有意见为耻......

之后的一系列,就是马家具体新政的一些总结,例如耕田改革制度、兵事改革制度、鼓励发展科技概要、民兵训练的必要性及操练手册、论商业发展与郡县繁荣概述、马家成员思想作风要求、汉羌平等互利发展纪要等等。

马超看完之后,不禁微微苦笑了一下:看来,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官场上一系列的套路和潜规则,总是盛行不衰的。

不过,实话实说下,马超对这份方案还是很满意的。至少这些高智商分子,在这个时代就明白了搞经济不能原样照搬的基本原理,采取各郡县不搞一刀切、一抹平的发展模式,还是很值得鼓励的。至于说那四位新上任的郡守大人们,能不能完全充分领会马家核心领导集团的精髓,将郡县新政推广做实做好,那就看他们的个人能力了。

想到这些,马超开口说道:“如今马家的治下已经遍及整个雍州,众人亲力亲为建设一郡一县的时代也已经过去。虽然马家在扶风、新平、北地三郡的新政改革作出了成绩,但能不能顺利推行、能不能落实在雍州每个郡县当中,就需要诸公再费心力了。”

“主公此意是......”贾诩、法正、杨阜这三人当中,杨阜的政略能力还是要强上一分的。他听到马超如此说,立刻想到了什么,但又觉得那团想法有些模糊不清。

马超回想了后世那些官员督察及培训上岗政策,开口说道:“如今州郡两级,虽有统属,但一州强盛需靠各郡的强盛,而各郡的强盛,则要求各县强盛......我的意思是,一个州郡的强盛,不在于用人,而在于用制。”

“用制?”贾诩和法正两人对视一眼,对于马超这个新颖的想法,很有兴趣。

“不错,便是用制度来鼓励、来约束各郡县官吏。”马超磕了磕桌面,将脑中的那团想法捋顺成型后,才开口说道:“例如,我们在扶风、新平、北地三郡的改革,已经形成了文件纪要,如此一来,雍州各地便有了硬性指标和参考资料。但如何使得各郡县官员熟悉领会马家的意思,不在取得成绩后徇私枉法、碌碌度日,便需要一套合理的评定、监察、培训等一系列制度来保证。”

“所以,我决定,尚书省下,再设一部,称之为吏部。吏部之人,按照马家的规定之要求,对治下官吏的所作所为进行监督、评定,从而行使治下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勋封等事务。当然,前提是,吏部有自己特定一套的流程规范。”说道这里,马超也有些头疼。毕竟,他只是在历史上知道有三省六部这个制度,而细化吏部的评定、考核、流程、制度等方面,就不是他的强项了。

“主公之意,是在推行新政当中,由一批人从中评定监督,由此不使得官吏尸位素餐、碌碌无为?”杨阜皱着眉说道,这个想法,虽然很新颖,但他直觉上,感觉实施起来有些难度。

“然也。马家治下越发庞大,一应事务全都堆积于三省、再由三省上报于我裁决。期间所耗时间实在太过漫长,尤其是官吏之事,拖延一分,便可能会使得一县百姓多殃祸一分......”马超有些期期艾艾地望着杨阜,希望这个家伙能弄出一个吏部出来为自己分忧。

“汉始置吏曹,后改自尚书常侍曹,主管丞相,御史,公卿之事。然主公所提,似乎与这常侍曹既有联系又不尽相同......”杨阜苦思,仍旧想不出马超这一想法究竟来自何处,又意欲何为,直至贾诩眯着眼睛说了一个名词后,众人才恍然大悟:

“御史大夫!”

秦朝初年,出于抑制相权的原因、加强监察的需要,改置御史大夫,擢为尊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下设御史中丞和侍御史等官。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一是承转皇帝诏令制书,受公卿奏事,并掌图籍文书及记事之任。二是监察百官,举劾按章,主治重大案件。

其中马超口中所说的吏部,就是御史大夫中第二项职责。但马超将御史大夫的职责拆分、又将吏部位列于三省之下,其意便十分明显了:他有行大统之野望,也有行大统之手腕!

由此,众人看向马超的眼光就泛着一抹隐秘的兴奋和渴望。而懵懵懂懂之中的马超,哪里知道自己无意套用一个吏部,就引来这些聪明人丰富的联想,不由紧张问道:“你们这是要干啥......告诉你们,我可是你们的领导!”

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切皆有可能!第七百六十七章 士农工商第六百二十章 抗灾救险第七百五十五章 四女争斗第七百三十五章 屠尽!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女色乱江山第七百二十八章 四方情报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争执第五百零七章 军令状!第八百六十六章 时日无多?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关羽之威第六百二十九章 浩劫第三十八章 用不用计?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有没有后悔药?第九百八十八章 蒋义渠授首第一千二百五三章 卧龙认主出策第五百九十七章 赔钱赚吆喝第二百七十七章 棋里棋外第五百五十三章 郭嘉归心第一千三百三四章 一封信第八百一十九章 又见龙门客栈第九百零七章 司马懿?!第七百八十七章 汉中缓兵之计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会面第九百三十三章 礼物?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女兵?第一百三十九章 士人集团第三十一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第三百零七章 杀你,实在太容易了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袁营背后第四十一章 最骄傲的儿子第六百七十九章 汉末也有偶像八卦第九百一十六章 整顿宿卫?第四十三章 草原上最后一战前幕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关羽的感思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兵符第九百零六章 打得就是你!第一千三百二七章 三件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有人能打!第一千三百三五章 轲比能遇刺!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匈奴俘虏第四百七十五章 朝廷来使第八百二十三章 吕绮玲的渴求第一百三十八章 花钱能手第九百五十七章 杨松前后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民之怒!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疑云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袁术身死第四百一十六章 权变就是糊弄人(爆更六)第二百七十八章 燕雀与鸿鹄第五百九十五章 废物!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终究是屌丝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我们,回家!第一百七十四章 滚你个蛋!第八百六十七章 吕绮玲的改变?第四百零五章 回家(为新朋友加更)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是这句第三百零二章 一日总结第二百四十一章 血啸之症第九百三十章 明年春天第二百八十九章 收服荀攸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沐杨报信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为何选刘备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狐狸炸窝第三百九十五章 堳坞防守第八百零四章 帝皇之心第六百七十七章 驯虎?第一百二十四章 授勋及经济战争(第二更)第八十章 我没病!第四十五章 一枪第七百二十七章 攻心为上第八百一十一章 粮仓起火第四百五十五章 贾诩入狼窝(加更六)第五百一十五章 风云涌动(三)第六百二十八章 瞒天过海和偷梁换柱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两败俱伤第四十四章 应战?第九百二十二章 马超的布置第五百五十六章 以退为进(加更三)第七百五十四章 水泥和羊毛(为夏末生日加更)第一千二百四九章 马家商业的弊端第八百七十五章 张飞的选择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来群殴来单挑?第七百八十四章 等级划分制度第六百八十章 孝道第一百四十六章 冰镇葡萄酒第七百六十七章 士农工商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匈奴俘虏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是官迷儿的徐晃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的确输了第三十八章 用不用计?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火烧温县寨第七百一十一章 杀人和回信第六百七十四章 给你这个机会第一千零三十章 难懂的口令第二百三十三章 盐可是好东西!第七百四十五章 王允之侄王凌第一千三百六五章 连环网第一百九十八章 总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