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出差帮个忙呗

“张侍中,司徒遣你为抚慰关东使节,你可愿往?”刘协抬头环顾朝堂,他至今不知道这个张种为何许人。

“臣张种为汉室社稷,纵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义之所在,吾九死而不悔!”一位四十多岁的文士出席,对着刘协深深一拜。

这是刘协第三次面对这样的情景,他已经说不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知道历史是幸运的,但知道历史同样也是可悲的,就象眼见巨海的波涛汹涌而来,你却无法逃避,无处躲藏,无从依靠。你想大声呼救,却不会有人理解你,你想筑起一座城堡,却发现自己的力量是那样的微弱。

想到张种这位可怜侍中的命运,刘协不免便想起了自己那位皇兄刘和。那位同样身为侍中的贵戚,也是为了汉室的兴亡,翻山越岭跑到了关东。他还算幸运一些的,毕竟刘协改动了一番他的初衷,让他没有落入袁术的手中,但即便如此,这三四个月已经过去了,刘和的音讯也彻底断绝。

刘协不清楚,他的这位皇兄是不是被镇南将军、荆州牧刘表给扣了下来。假如这样的话,刘协日后要对付的敌人当中,便又要增添一个势力。

“好,既如此,朕表你为度辽将军,持节,抚慰关东。”刘协怔怔看着张种,最终还是不忍这样一条活生生的性命死得那般没有意义,他随后又补充了一句:“不过,此番你莫要入冀州或南阳,需先去幽州走上一遭。”

“陛下,此乃何故?”张种不解其意,其他公卿亦然搞不懂刘协究竟为何会如此这般。如今袁氏一族风头正劲,袁术威震荆、豫两州,势不可挡;而袁绍夺取冀州,击黑山黄巾、平境内叛乱,又曾是讨董联盟盟主,声望一时无两,若能让袁氏一门率先响应朝廷,则天下太平可期。

“年初,幽州公孙瓒击杀黄巾叛乱于东光,董贼矫诏册封公孙瓒为奋武将军一职。”刘协说到这里,便住口不言,双眼幽幽望向了朝堂下的王允。

王允纵然老谋深算,可听到刘协这番话,那老脸却也止不住闪过一丝羞赧。奋武将军一职并不是他随口提出来的,他潜意识当中想针对的,恰恰是袁绍目前最大的敌人公孙瓒。

袁绍在冀州确实做得不错,但目前真正威凌冀、幽两州的,却是那位奋武将军公孙瓒。王允的用意,自然想通过这个讯息,告诉袁绍朝廷不承认公孙瓒这人,从而给袁绍以正统法礼上的支持。但这样的作法,在任何一个明眼人看来,真的属于掩耳盗铃之举。一旦张种将这个消息带到冀州,可以想象,以公孙瓒那等自身甚高且刚愎自用之人,翻手之间便可挑起一场腥风血雨。

果然,刘协说到这里,立时便有人跳了出来道:“陛下,司徒大人表吕将军为奋武将军,若为公孙瓒得知,必然心生不满。此人虽为人臣,然性格刚烈鲁莽,若朝廷这般处置,恐冀、幽两州百姓无辜遭凌涂炭之苦。臣周奂以为陛下所言极是,可令使臣先入幽州以安其心,方为上策。”

说此话之人,乃大鸿胪周奂,此人亦为名士,在韩融出使关东失败后被擢为此职。有韩融这等前任故事在前,他自然不想朝廷使臣再落得一去无回的结局。

王允百密一疏,又自视过高,被刘协毒辣的眼神捉到这一瑕疵,自不屑争辩,只好同样附议道:“陛下英明,此乃老臣一时疏忽、思虑不周,既如此,可令张侍中先往幽州一趟,表公孙瓒之功,以安其心。”

说到底,王允跟袁绍虽同为士人,憎恶公孙瓒那等边塞武夫。但毕竟与汉室社稷比起来,他王允也犯不上拿着冀、幽二州动乱的代价来支持袁绍。更何况,此事真的不过他一时兴起而已,并不影响大局,既然天子不以此为借口驳斥他提议表吕布奋武将军之事,他也不会自讨没趣去触刘协的霉头。

“如此,可授公孙瓒都护将军一职,封易候。”都护将军与奋武将军一般,都是杂号将军,但刘协将公孙瓒的爵位提了一级,用来安抚人心却是足够了。

“陛下英明,臣张种领命。”张种不是傻子,自然看破了王允这等小伎俩,故而明面上称颂刘协,实际上却在暗讽王允。

“张侍中此番入幽州,臣还有一私事拜托。”天子用拜托一词,又在朝堂上说出,这对臣子而言,乃是极大的宠信。刘协待张种明显挺了一下腰身后,才又缓缓开口道:“公孙瓒帐下有一义士,姓赵名云字子龙,乃是一弓马娴熟之人,如今恐声名不显。还望张爱卿到幽州之后,留心查访,务必将此人带回。”

赵云之事,刘协也是机缘巧合才突然想起顺口提了一嘴。不过说罢之后,他心中却隐隐有些期盼起来。如今刘备不过公孙瓒手下一个小小的平原县令,可能会跟赵云有过交往。但赵云之所以后来死心塌地追随刘备,不过是刘备始终打着兴复汉室、拯救苍生的旗号外加非凡的个人魅力,才将赵云收入帐下。

眼下刘备身在公孙瓒帐下,自然不会将‘兴复汉室’这类的话挂在嘴边,赵云又是初出茅庐的爱国青年,两人虽彼此敬仰,但绝不会深到桃园结义那等情分上。假如张种真的能赶到幽州,拿出一张代表着汉室的征召之书,赵云难保不会追随张种而来。

毕竟,赵云后来真心追随刘备,已经是汉室被李傕、郭汜糟蹋地不像话、无力回天的时候。赵云多少应该是在几分无奈之后,才会投身刘备借此曲线救国的。

可刘协想不到,他这番话刚出口,未待张种回复,王允却微微皱了皱眉头道:“赵云?此人可是经国治世大儒?抑或是品德高洁之名士?臣久在士林,缘何未曾闻此人之名?”

“此人乃一义士。”刘协懒得跟王允多作什么解释。

可想不到王允听到这话,竟不屑又道:“不过一匹夫尔,使节抚慰关东,干系重大,陛下缘何欲因一人而毁大计?”

刘协很奇怪地看了王允一眼,实在不知道王允为何这般会撞枪眼,半分好气也无地说道:“如此说来,吕爱卿也不过一匹夫?”

“吕将军岂能与那等人相提并论?”一提到吕布,王允就有些方寸失守,说话也显得言不由衷:“吕将军报国之心,天日可表。昨日诛杀董贼一战,吕将军奋不顾身,孤身追袭而出,此擎天保驾之功众人皆知,陛下缘何以一边塞小卒辱灭功臣,如此岂不寒了众臣之心?”

此话一出,刘协的心反倒松起来了,昨日他与钟繇定计,便是抓住了王允而纠结之人行纠结之事这一软肋,欲以心理战来逐步攻破王允的防线。想不到王允实际上竟如此彷徨迷茫,未经刘协如何挑拨,便已自乱阵脚。

故而,刘协微微一笑,对着殿下的吕布开口问道:“吕爱卿,朕称你是边塞小卒,你可觉朕辱灭了你?”

见到吕布阴沉着一张脸出列,王允心中便感觉不妙。他虽然统过军,但毕竟不是军卒,不知道军卒的心理。对于他们这等士大夫而言,声名功望才是立身之本,边塞戍卒的出身,只是粗鄙不堪的代名词而已。可对于吕布这等武人而言,为国戍边,征战异族,却是他们荣誉骄傲所在,吕布虽投身王允门下,可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弱了武人的风骨,否则今日朝堂之事传出,他还有何脸面统辖部下?

“陛下,臣吕布自是一边塞戍卒,非但臣如此,臣的部下,也皆是效忠汉室,为国戍边的忠勇之士。”吕布没有看王允,用他那彷如金属摩擦一般质地的嗓音低沉说道:“臣倒是迫切想见一见那位赵云义士,看他是否与臣一般骁勇善战,值得陛下如此挂怀。”

“好。”刘协淡淡回到,并无多做任何评价。可纵然如此,他已看到王允脸色羞恼轻颤,感觉时机渐渐成熟起来。

第431章 不赌第296章 大婚第63章 吕布与另一位貂蝉第539章 吕布,你堕落了啊……第465章 曹操可怜的新年一夜第645章 国师大人来了第178章 莫要让朕失望哦第319章 难道?……第223章 前表吕布,后表马超第72章 止欲将第617章 还能有什么奇迹?第157章 吕布的抉择第799章 最适合的地方第401章 你也学坏了第313章 名士,小丑?第231章 轩辕山攻坚第15章 爱国人士董卓第440章 二刘对台戏第643章 攻城就要像谈恋爱第371章 这一切都是假的?第275章 还有幕后之人?第401章 你也学坏了第288章 两个人第260章 匡亭大胜第28章 我们的爱还在不在?第167章 汉室威武!第426章 曹操的煎熬第81章 阴谋背后的主人第775章 终了,邺城第120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698章 好消息第620章 兵和民第193章 乱世的疮伤第319章 难道?……第509章 做生意引发的战争第766章 袁绍四言第540章 ‘三不’原则第429章 戏志才之计?第230章 朕还有一个提议第549章 让人费解的救援第24章 都特么给我蹲下!第101章 出差帮个忙呗第348章 天子的手段?第460章 不和谐的酒宴第122章 漆黑如墨的夜第613章 庐江城上的主薄第178章 莫要让朕失望哦第668章 朕需要一些好消息第403章 科举改革第45章 伍孚刺董第407章 刘协的茫然第188章 盛装的貂蝉第245章 你们都坏透了第435章 怎么坏成这样?第398章 火?火!第527章 因果的玄妙第35章 车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第310章 饮茶之道第88章 不是无能,而是太能了第441章 又是酒宴第621章 突然的出场第742章 袁本初何在?!第31章 为了复兴汉室!第36章 自作聪明的郭汜第598章 事成事败皆得利第130章 来我家坐坐第346章 谁赢了第109章 已经很给面子了第726章 玉带之谋第272章 皇后背叛自己?第59章 给朕笑一个第572章 伏寿的一语双关第207章 究竟是谁?第245章 你们都坏透了第728章 早点补补还有可能第573章 机智的刘协第685章 说了也不懂,懂了也不上心第338章 爱抢话的侍卫第3章  肉食者鄙第461章 大过年的,喝杯酒,算了吧第768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317章 西北决战的前夕第174章 朕,准了!第689章 意下如何?第598章 事成事败皆得利第475章 越发离奇的濮阳第478章 好丈夫第180章 慈禧老佛爷第290章 白白的雾第150章 又是谣言,有完没完?第329章 明日愁来明日忧第381章 降刘辟第436章 偏不告诉你第764章 河北攻略第17章 董卓和士大夫的蜜月期第9章 董卓找朕来聊天?第248章 关西有变!第81章 阴谋背后的主人第560章 夜风如期第45章 伍孚刺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