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天机莫测

当日夏侯惇惨败而回,赴许昌见曹操,他自缚去见,伏地请曹操将他处死,曹操与夏侯惇有同宗之亲,见状怒火先就消了一半,他令夏侯惇起来,又令人替他松绑。夏侯惇道:“诸葛亮用兵如神,享中其计,致大败而回。”

曹操道:“谅这诸葛亮寂寂无闻,草野村夫而已,侥幸取胜,不足为忧。我决亲统大军,先取荆州,再克江东孙权。”

曹操当即下令,调动大军五十万,分作五军,第一军由曹仁、曹洪统领;第二军由张辽、张郺统率;第三军由夏侯渊、夏侯惇领兵;第四军则由于禁、李典统率;第五军由曹操统率,五军兵力,均达十万人,又令许褚率三千精骑,作先锋直插荆州。

曹操将届出兵之日,赴许昌依附曹操的名士孔融,向曹操劝阻,说刘备、刘表皆汉室宗亲,不宜征伐,曹操不听,孔融被逐出,不由叹道:“以此不仁伐至仁之师,怎能不败?”

曹操获悉,认为孔融在他出师前竞作此不吉祥之语,大怒道:“你咒我必败,我先要你满门皆灭。”

于是,孔融及二子,以及家小百余人,竟被曹操下令斩于市示众,以示警诫。

曹操断然下令,大军出发,浩浩荡荡,杀奔荆州而来,天下莫不震动。

荆州百姓,因惧曹操血屠徐州的残暴,均惊恐惶惶,担心大难将至了。

就在此时,刘表在荆州襄阳场中,病况果然渐沉重。他忽心有所触,自感时日无多,又担心曹操来犯,荆州无人可抵御,便派人赴新野,召请刘备赶赴襄阳城。

孔明闻讯,主张刘备尽快去襄阳城,在刘表去世前,抢先占先机,以免荆州落入蔡氏族人手中,新野方面,则由他和赵子龙负责镇守,防范曹操的进攻。

刘备于是不敢再犹豫,由关公,张飞二人亲自护送,赶去襄阳。

刘备等抵襄阳刘表府衙,刘表卧在病榻上,执着刘备的手道:“我已病人膏盲,知不久于人世了,今唯有托孤于贤弟,我的儿子无能,恐不能继承荆州大业,我去世后,贤弟可助则助,若不可助,则请贤弟自为荆州之主。”

刘备心慌意乱,忙道:“刘备自会竭力匡扶刘琦贤侄为荆州新主,岂敢自领荆州?兄长放心好了。”

刘备话音未落,蔡瑁已疾奔而进,说曹操亲统五十万大军,已杀奔荆州而来,新野首当其冲,请刘备立刻回返新野布防,刘表一听,登时手足发颤,作声不得。

刘备见情势危急,也不敢再逗留,只好率关公、张飞二人,连夜驰返新野。

刘表被曹操进犯荆州的消息,吓得吐出大口鲜血,他已知面临最后关头,于是秘密写下遗嘱,令刘备佐长子刘琦为荆州新主;又派人紧急召刘琦赶回,接掌荆州。

不料刘表的一举一动,均已被蔡夫人严密监视,她获悉刘表秘密遗嘱内容,不由大怒,下令关上内门,由她胞弟蔡瑁,及心腹张允二人把守,任何人不许再内进。

刘琦在江夏接报,知父亲病危,连忙赶回襄阳。但在内堂大门前面,被蔡瑁率兵挡住,以舅父的身分斥道:“公子奉命镇地江夏,责任重大,怎可擅离职守?若东吴趁机攻犯,则公子错失大矣!你若进去见主公,必惹主公生气,加重病情,你罪大也。快返回江夏去吧。”

刘琦心性懦弱,又毫无主见,一听便无可奈何,只好在内堂门外,大哭一场,然后便上马返回江夏去了。

刘表在病榻上,盼刘琦到来,但直等了半夜,仍不见刘琦进来。他心知必是蔡族中人作梗,但他此时连起床亦不可能,身边连一个亲随也没有,一切均已被蔡夫人姐弟二人控制,他还有什么办法?到第二天五更时分,刘表又急又痛,大叫三声“我死不瞑目。”便就此逝去了。

刘表刚逝,蔡瑁便一手操纵,立蔡夫人的亲子刘琮为荆州新主。蔡氏族人,分统荆州军权,荆州实际上便落人蔡族人之后了。

不久曹操大军已逼近荆州,蔡瑁、张允二将,竟力主将荆州献给曹操,以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荆州刘表旧臣虽有人反对,但立刻被蔡瑁杀了,其余尚有谁敢抗拒?于是蔡瑁即令刘琮写了降书,派人送到进抵宛城的曹操。曹操自然喜出望外,答应只要刘琮投降,便封他为荆州牧。

不料蔡瑁派出的送降书人宋忠,在回来的途中,被关公截获,得知荆州已生惊变,连忙将宋忠提去见刘备。

刘备获悉一切,不由又惊又恨,但又无可奈何,孔明道:“如今唯有抢先一步,率兵攻入襄阳,取占荆州,主公为荆州之主。”

刘备犹豫道:“但刘表已立遗嘱,令刘琦为荆州新主,我于此时捉其子而夺其地,天下人必认刘备乃忘恩负义之徒了!我怎可为之?”

孔明不由微叹口气,心想:荆州先前不趁刘表意动时占取,便已失先机,此时曹操大军压境,取之已无益,的确会令人误会,则便失人和了!他心中有点烦躁,不由道:“但若曹军攻到,却如何是好?”

刘备长叹一声道:“事已至此,悔之已晚,不如放弃新野,退入樊城坚守吧。”

孔明正沉吟间,探子人报,说曹操大军,以许诸为先锋,曹洪、曹仁统率十万兵力,已逼近新野前沿阵地博望坡了!

刘备不由大惊,忙道:“既新野难守,不如立刻撤退城中,军民到樊城坚守吧。”

张飞一听,大急道:“兵马撤退容易,但若带上城中民众。

行动迟缓,只怕未到樊城去,半路便被曹军追到了,不如抛开城中民众,迅速退入樊城去。”

刘备道:“新野百姓,随我多年,我怎可一朝抛弃?若如此,我必大失天下民心矣。”

孔明一听,不由暗暗点头,心想:“刘备所虑,虽有迂腐之失,但他目下处境,唯一可争取而自重的,便只有人和之优势而已,的确不能失去。否则若荆州兵败,刘备便难于天下立足了!看来唯今之计,只能暂时的不以胜负为意,以争取天下民心的依附为先。”

孔明主意已决,他不再犹豫,决然说道:“新野的确宜弃不宜守,但也不能轻易放弃,须于新野重挫曹军的锐气,以利于我军从容而退。新野城中的百姓也不宜抛弃不顾,宜让其随我撤退为上策。此举唯有甚大风险,甚至招致我军的重大损失,但最终却能赢得天下民心的归附,为日后的创业进取大计奠定基矗因此我的安排,其中的难处,众将均须体会,不可执着于暂时的胜负,而须着眼于长远的未来。”孔明于此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有意详尽论析他定计所据的战略大策,以便激励诸将奋战决心。

张飞自新野一役后,对孔明己倾心拜服,他一旦向谁拜服,便必誓死忠心跟随,决无反悔,因此他刚才虽情急之下,主张抛下新野百姓,以便轻身撤退,但听孔明这一番论述,却不由又真心信服。孔明话音刚落,他便高声叫道:“先生不必多说了!张飞誓依先生之计行事便是。”

关公此时亦含笑点头道:“先生不必犹豫,但有安排差遗,我等皆莫敢不从。”

孔明欣然一笑,他深知情势危急,已不容他稍有犹豫迟缓,便决然的下令,派人到城中张贴文告,向城中百姓晓谕道:“无分男女老幼,但愿意跟随刘玄德退的,即于今日下午动身出发,不得自误。”又派孙乾往汉水河边调拨部分船只,供城中百姓逃难撤退所用,再派人将城中各官吏家属,由糜竺护送,先行赴樊城。

孔明对关公道:“云长率一千兵马,到白河上游埋伏,须带备布袋,内装沙土,先堵截白河之水;待明日三更后,但听下游人喊马嘶,便取起布袋,放水向下游淹去;同时顺势杀将下来,接应下游之军。”

关公领令,毫不迟疑,疾步而出,率一千兵马,依计先赴白河上游去了。

孔明又道:“翼德带一千兵马,于白河博陵渡口埋伏,此处水势最缓,曹军被淹,必由此而上岸,即可乘势杀敌,不得有误。”

张飞见孔明重用他,心中十分高兴,他向孔明大叫:“先生放心!翼德必将曹军杀个鬼哭神号。”说罢即疾步冲出,率兵去了。

孔明又对赵子龙道:“子龙引军三千,分作四队,自率一队伏于东门外,其余三队分伏西、南、北三门,预先于城中屋宇上面,埋藏硫硝等易燃之物,曹军入城,必占据民房休歇,且明日黄昏之后,必有大风刮起。待大风起时,便令西、南。

北三门伏兵,射火箭入城。待城中火势炽旺,便于城外呐喊助威,曹军必心虚胆怯,仓皇逃奔,你亲守之东门可留一条通道,待曹军由东门逃出,便于东门外随后追杀,不可恋战,天明即立刻收军,与关、张二人会合,撤往樊城!子龙,你明白其中的要旨么?”孔明未了,忽地问了一句。

赵子龙深知,这是义兄特地向他傅授用兵之法了,他微一沉吟,即含笑道:“子龙明白,此乃军师火烧新野之计也。”

赵子龙说罢,即转身疾出,到城中布置指挥埋伏,准备施行孔明火烧新野的计策。

孔明又令糜芳、刘封两将,带二千军马,一半持红旗,一半持青旗,于新野城外鹊尾坡屯驻,但见曹军追到,红旗军在左,青旗军在右,一齐走动;曹军必生疑心,不敢追来;二人但见城中火起,便可追杀败兵,然后即往白河上游接应,糜芳。

刘封二人,亦领令去了。

孔明分调布置妥当,即向刘备道:“主公可与我到城外鹊尾山腰守候,阻缓曹军入城的时间,亦令其心烦意乱,以利赵子龙施计。”

刘备见孔明只留下他的师妹雕雪在身边,随行的兵力亦仅得五百,不由有点担心,对孔明道:“先生乃军中栋梁,却只留五百兵力,更无大将守护,万一有失则我军亡矣。”

孔明一听,从容一笑,并未答话。他身旁的雕雪不由格格笑道:“刘将军放心吧!我师哥他若非为保存新野百姓生命,及为刘将军的创业大计,他孤身一人啊!就算曹军百万,又能耐他何也。”

刘备并不知道,孔明身负天机门的天机无为绝顶神功,就连他惊为神将的赵子龙,亦曾仰赖孔明施展神功救助呢!

他因此一听雕雪所言,还以为雕雪是女娃儿的心性,说笑而已,但又自知兵力薄弱,为挫曹军,为保百姓,孔明亦只能如此不顾自身安危布置了。

刘备不再多说,与孔明、雕雪一道,随后撤出新野,登上城郊北面的鹊尾山腰,密切监视城中及城北的动静。

此时,曹仁、曹洪所率的十万大军,已逼近新野前沿阵地。前面十里,便是鹊尾山,依山而进,便可直捣新野,根本再无险可守了。

前面的三千先锋精骑,由曹操的虎将许褚率领,一路向鹊尾山风驰电掣奔来。到中午时分,已杀到鹊尾坡前。

在鹊尾坡奉令埋伏的糜芳、刘封二将,即令二千兵马,各打青红旗,招展挥舞,其状十分诡异。

许初因知夏侯惇吃过刘备军师诸葛亮的大亏,他虽然勇猛,亦不敢大意,连忙下令道:“不得再进!前面必有伏兵。”

许褚领三千精骑,停驻下来,他自己单人匹马,驰回前军大营,向前军主将曹仁禀报。

曹仁心思比许褚细密,他微一思忖,即判断道:“敌军只旗而不见兵,乃疑兵之计也。谅无埋伏,许将军可速进新野,我当随后接应。”

许褚便驰返鹊尾坡,领兵杀了进来,他驰抵林下,发觉持青红旗的敌军已不见了。这般阻缓一下,天色已近黄昏日西斜了。

许褚心中又急又怒,他正欲领兵再迸新野,忽听鹊尾山上,有人大吹大擂,响彻四野。他抬头一望,只见山顶红旗遍布,红旗簇拥中,又有两把青罗伞,下面二人,正是刘备、孔明,二人正对坐饮酒,简直不将许褚放在眼中似的。

许褚不由大怒,令兵追上山来,山上打下木石,死伤不少,前进不得,许褚只好退下山来。

此时天色已晚,四野开始黑沉下来。曹仁的前军三万,已推进到鹊尾坡了。曹仁见天已黑沉,便令许褚先行直扑新野,就近扎营歇息。许褚领令而去。曹洪随后亦驰上前军,与曹仁一道,率前军五万向新野疾进。

曹仁曹洪率军进抵新野城下,十分顺利,毫无阻滞。近前一看,只见新野四座城门洞开,曹军一拥而入,城中竟空无一人。

曹洪对曹仁道:“此必刘备、诸葛亮势孤计穷,荆州又已向我投降,刘备无兵可用,只好带着百姓逃窜去了!且他带着众多百姓平民,行动必定迟缓,我军大可先在城中作营,歇息一晚,明日再追上去可也。”曹仁心中虽然有点不安,但亦自负辖下有雄兵十万,刘备、诸葛亮便有三头六臂,仅凭他的万余兵力,如何可以抵御!因此也同意曹洪的建议,先在新野城中略作休整,歇息一宵。况且许褚所率的三千先锋,也不知突进到何处,在新野驻札,待与许诸会合,再作进击较为稳当。

此时曹军的确已人困马乏,接令于城中驻扎歇营,均不由大喜,纷纷进占民房,烧火造饭填肚子去了。曹仁、曹洪二人,亦在新野城中府衙安歇。

当晚初更时分,果然天气突变,刮起狂风,城中飞沙走石,将士纷纷躲进屋内避风。

此时赵子龙埋伏于城乐门外见狂风骤起,不由叹道:“义兄竟知天文地理,连风起亦可预测,真绝世高人也。”

赵子龙毫不犹豫,即依孔明的部署,下令南、北、西三城门埋伏的士兵,将火箭射人城内,燃点城中民房屋顶的硫硝火物。

立刻,火箭划破黑暗的夜空,如电光火闪,纷纷向城中民房屋顶射去。

此时,在新野城府衙中,曹仁、曹洪因白天行军疲劳,已入梦乡了,守门的兵士却然忽闯进内堂,报说城中失火。曹仁道:“不必惊慌,此必是兵士煮饭时,不小心遗下之火,速加扑灭便。”

说时,又接几起飞报,几乎遍及城中各处地方。曹仁这才惊惶,急令将士上马冲出新野时,满城已被大火烧红了。

南、西、北三城门的大火炽烈,根本无路可逃。

曹仁、曹洪大骇,慌忙率军在城中左冲右突,希望寻一条逃出火海的生路。闻报城中东门无火,曹仁、曹洪急奔东门,后面的兵士亦随后溃逃。

曹仁等率城中的溃逃曹军万余人,刚逃出东门。背后忽然喊杀声起,一员英武将军率军从背后掩杀而来,正是刘备的大将赵子龙。曹仁等将领心胆俱寒,哪还敢回身接战?只顾向城外狂奔。赵子龙追杀一阵,残数千曹军,又忽然于黑夜中隐退。

曹仁、曹洪率残兵溃逃之际,糜芳又引一军追到截杀一阵,曹军溃逃更慌。四更时分,刘封又率军杀来,曹军又被残灭一部分。

曹军溃逃了半夜,人困马乏,将士大半焦头烂额。不久奔至一道河边,是新野城郊的白河,此时河水不深,曹军将士不管许多,纷纷下河饮水喂马。人啸马鸣,响彻十里内外。

就在此时,关公在白河上游埋伏,依孔明之计,先用布袋装土,堵住河流水,因此白河下游之水便少了大半,河水变得甚浅。此时突闻白河下游人啸马鸣,关公即下令军士抽起布袋,水流滔滔,向下游冲流而下。

曹军大半均在白河下游饮水,上游洪流突然汹勇而至,把曹军人马淹入洪流,死伤甚众。曹仁拼死逃脱,引残兵败将向水势缓慢处的博陵渡溃退。

而张飞率一千军埋伏于博陵渡口,早已等得不耐烦了。

他一见曹军果然溃退到此,不由欣喜的大笑道:“孔明算无遗漏,洞天彻地,真乃用兵奇才也。”他毫不迟疑,即率军杀出,大叫道:“曹军之贼,快纳上命来。”

曹军无人敢于接战,四下溃逃。

张飞沿下游向上游追杀,残曹军数千,杀得十分痛快。

半路忽有一员猛将杀到,原来是曹军的先锋许褚。他率领三千精骑,左冲右突,在半路却迷了途,直到夜深,才知曹仁在新野城中被火烧,慌忙引军来救。张飞正杀得性起,迎着许褚便大叫道:“来!来!我先与你大战三百回合。”许褚张飞斗了数回合,也不敢恋战,夺路走了。

张飞依孔明之计,也不迫赶,先到鹊尾山,与刘备、孔明会合,一路沿白河向上游进发,到达上游,糜芳、刘封已依计安排好船只等候。孔明便下令登船,向樊城方向疾驶。

新野一役,又将曹操的前军曹仁、曹兴的十万大军打得大败,曹仁、曹洪收拾残余兵马数万,在新野城郊驻扎下来,派曹洪去向曹操汇报新野惨败之事。

这是继夏侯惇之后,曹军第二次偿到诸葛亮的厉害了。

曹操闻曹洪报告,不由又惊又怒。咬牙道:“这诸葛亮何许人也?用兵如此绝毒?我誓要生擒此人,以祭我战死士卒。”

就在此时,许褚亦赶到曹操的中军大营,拜见了曹操,说起诸葛亮的用兵厉害,许褚若有所悟的说:“曾在鹊尾山上,远望那诸葛亮与刘备在一起,此人风采英姿,令我忆起当年的一位少年人来。”

曹操一听,忙道:“那少年是谁?”

许褚道:“当年吕布夺了主公的青州,北面又被袁绍逼迫,处境十分凶险时,不是曾蒙一位自称孔明的少年人相助,以“进而不攻、围而不击”的妙策,终于打败神勇无敌的吕布吗?而诸葛亮此人,甚有当年那少年英侠孔明的风采,我怀疑莫非诸葛亮便是当年的孔明吗?”

曹操一听,神色不由连变数变,心中又悔又恨又惊又奇,复杂之极,好一会,他忽地想起,徐庶曾在夏侯惇出师前,大赞诸葛亮,显然徐庶深知这诸葛亮的来历!便立刻道:“快!

快请徐庶进帐见我。”

徐庶被召了进来,曹操也不待他参拜,劈头便道:“请问元直!那诸葛亮是否即孔明呢?”

徐庶微一怔,道:“诸葛亮字孔明,若依此来看,诸葛亮与孔明,其实是同一人也,丞相为甚有此一问?”

曹操一听,不由仰天叹道:“我白白丢失一位旷世奇才也!实不相瞒,我早年曾获少年人孔明相助,打败吕布,我今日之大业,孔明之功不少也。可惜后来他不辞而别,我为此而伤心了多日啊!我所虑刘备者,便是此人以仁义示世,甚得人缘,担心如孔明这等旷世奇才,被他招纳,则他便如虎添翼也!今日果然不幸而被我料中,孔明即今日的诸葛亮,我为此将寝食不安也。”

徐庶默言不语,心想:其中定有不可告人的前因后果!

许褚见曹操为孔明如此感叹,不由大叫道:“主公放心,刘备和孔明已逃到樊城,樊城离新野不远,许褚愿率精兵三万,直捣樊城,将刘备和孔明杀了,主公岂非可以安寝无优么?”

曹操却不以为然的叹了口气,道:“刘备有负于我,杀其今不足惜,但孔明我有负于他,我岂忍杀之?况且如此旷世奇才,又怎可轻易毁掉呢?好不教人为难也。”

曹洪道:“主公既不舍杀孔明,如今我大军压境,刘备仅凭万余兵力,自知必难坚守樊城,不如派人前去,向刘备招降,瞧在孔明的脸面上,保存城中军民的生命,更封刘备高官厚爵,他必心动矣。”

曹操一听,欣然点头,对徐庶道:“我本欲以大军踏碎樊城,但为顾及城中百姓生命,愿招降刘备。公可前去樊城,告诉刘备,若肯来降,前罪一概赦免,更可封官进爵,保其荣华富贵。他若再执迷不悟,我必屠尽城中军民,踏开樊城!公愿意去吗?”

徐庶的母亲,已因被曹操所逼,自杀而死,徐庶已发誓,今生不为曹操谋一策了,但此时为樊城百姓生命担忧,只好答应往樊城一行。

徐庶抵达樊城,刘备、孔明亲自接见,三人叙旧,均十分感慨。

徐庶对孔明道:“曹操已醒悟,当年曾助他大败吕布的少年人,便是今日助刘公的诸葛亮了!曹操因此甚有招纳孔明你之意呢。”

刘备一听,不由大惊道:“曹操当日已令我失元直你,今日又要我失去先生么?若失去先生,则如断刘备命脉,乃天亡我刘备也。”

孔明淡然一笑道:“我少年时,之所以助曹操打败吕布,不过欲藉曹操之力,解救东平岛无辜百姓生命罢了,并非欲图甚荣华富贵,当年如此,何况今日呢?曹操残暴,骄狂日甚,绝非明贤之主,我又怎会受其招纳呢?元直欲作刘备的说客,只怕是白走一趟了。”

刘备一听,这才以手加额喃喃道:“先生明志,有如赐刘备重生www.Freexs.Cc之机也!苍天佑我。”

徐庶微笑道:“我亦知曹操所以派我前来劝降,目的乃在孔明公之故,而收买人心,因曹操已知孔明公当日舍他而去,乃因曹操残杀徐州百姓之罪孽也,徐庶之所以前来,不过是为告知一事。”

孔明含笑道:“元直兄欲告何事?”

徐庶道:“曹操已部署五十万大军,准备分作九路,先填平白河,再攻樊城,樊城无险可用,只怕已难守祝曹操若攻陷樊城,必大开杀戒,樊城军民必遭其屠戮,因此孔明公宜作万全之策。我来此目的乃在于此,说完只怕便须赶回去了。”

刘备忙道:“元直难道不可以留在樊城,助刘备一臂之力吗?”

徐庶长叹一声道:“我母已因我之故自杀而死,我已抱恨终生矣。若我不回,曹操必迁怒于樊城百姓,届时徒增杀戳而已,徐庶因此不得不回。我身在曹营心在汉,誓不为曹谋一策。况且刘公有卧龙匡助,胜我多矣,何愁大业不成?徐庶告辞了。”

徐庶离开樊城,返回曹中军大营。徐庶来见曹操,说刘备并无投降之意。曹操大怒,下令大军即日进攻樊城。曹军五十万,浩浩荡荡杀向樊城。樊城军民,闻讯皆惊惶不已。

刘备问计于孔明,孔明道:“樊城无险可用,军民惊恐,已失半志了再无可能坚守了。可速弃樊城,取荆州襄阳重镇,整顿兵马,方可再战。”襄阳距樊城仅五十里,是刘备目下唯一可以最快退人的防守据点。

从樊城南退襄阳,首先要渡过汉水,因此孔明吩咐,立刻多备船只。然后再向城中百姓告示:“今曹兵将至,生死难料,孤城已不可久守,百姓愿跟刘公者,便请立刻渡江往襄阳。”

此时樊城中,除了原来的居民,还有一大批从新野撤来的百姓,闻告示均齐声大呼道:“我等誓死相随刘玄德公。”

于是近十万百姓,即日离城,扶老携幼,拖男带女,纷纷渡江,两岸哭嚎之声,震于四野。

此时刘备已在渡船上,望见百姓的苦况,不由大哭道:“因为刘备一人之故,令百姓遭此劫难,刘备还有何颜面生存于世?”说罢竟欲投江自荆此时在刘备身边护卫的雕雪姑娘,轻舒玉手,便把刘备扯住了,一面轻声道:“凤凰火浴然后重生www.Freexs.Cc,其中必历艰难困苦,但历劫重生www.Freexs.Cc,便成一飞冲天火凤凰也。”

孔明亦在旁边轻声道:“百姓虽苦,但心甘情愿,皆因畏曹之暴也,主公又何必自咎?日后大业有成,为百姓创造一番太平盛世,岂非对百姓的最佳安慰吗?”

刘备这才化悲痛为力量,慨然说道:“刘备只要一息尚存,必为拯世救民于水火而奋斗!以报天下百姓相附我刘备之德。”

刘备船驶到汉水南岸,回头望去,见有百姓未渡,便令关公指挥船只,返回北岸,全部驶渡过河。

刘备带着十余万军民,抵达襄阳。襄阳城中的刘琮、蔡瑁、张允,因已降了曹操,不但不接纳,反而乱箭射下,杀害了不少随行百姓。

孔明见情势危急,便对刘备道:“若攻襄阳,此时已力有不逮,曹军随后将至,亦无法阻挡。唯今之计,只好迅速南下,攻占江陵立足,再图大计。”

南面的荆州重镇江陵,距北面的襄阳三百里,途中山水相连,路途难辛,刘备的兵马,保护十数万平民百姓,大小车数十辆,挑担背负者不计其数,一路南下,每日只行得十余里,要抵达江陵,便须走二十多天。

关公、张飞、赵云诸将皆向刘备道:“江陵要地,足可拒守,如今带着十数万平民百姓,每日仅行十余里,何时方可抵江陵呢?若曹军赶到,又如何拒敌?不如着百姓缓行,我军快马疾行,先取江陵为上策也。”

刘备叹道:“欲成大事者,必先以民为本,令百姓心附于我,我又岂能弃之不顾呢?我誓死不弃跟随我的百姓也。”

众将无奈,张飞道:“孔明神机妙算,不如先问计于他。

若孔明同意,则哥哥必依从也。”

众将于是向孔明请示。孔明微一沉吟即微叹口气道:“若弃百姓疾进,当可抢占先机,攻取江陵,即得天时之机也。

但有得必有失,如此必夫人和,令天下百姓对我军寒心。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则你等以为,主公该放弃百姓而不顾么?”

关公、赵子龙均若有所悟,沉吟不语。张飞却性急,大叫道:“我也不晓什么天时地利人和!但先生说如何,张飞誓死相从便是。”

孔明不由微微一笑,道:“目下之计,亦唯有舍小而取大我,以暂时的挫折,去换取日后的大成吧。”

当下孔明即令云长率五百军,往江夏,向镇守江夏的刘琦求救,请刘琦速起兵乘船到东陵会合,又令张飞押阵断后。赵子龙负责保护军中老少,其余糜竺、糜芳、刘封、周仓等将,负责照顾百姓。

孔明安排妥当,与雕雪、司马芝两女,留在刘备身边,护送十余万百姓,一路南下,缓缓而行,每日也仅走十余里路而已。曹军随时追杀到,形势十分凶险。

第十一章 紫气东来第十章 旋乾转坤第十八章 蛇体现形第七章 天机真传第十八章 魏宫生变第八章 救养孤儿 助越中兴第十七章 凤仪之变第二十章 诸葛化身第六章 反客为主第十八章 祈星大法第十七章 空城幻术第一章 三星冲霄第十一章 紫气东来第十五章 北伐中原第十五章 预伏锦囊第十六章 白兔龙脉第三章 逆反天机 陷入绝境1.苍茫大地寻龙侠 人神共争一针地第十六章 功成引退 吴亡越兴第六章 星斗挪移第十章 旋乾转坤第十二章 诸葛奇遇第四章 夺权机谋第三章 西川龙战第十一章 紫气东来第九章 力延龙脉第八章 鼎立玄机第十九章 天机暗运第七章 神剑倚天第六章 妙点莲穴 西施诞生第十三章 逆转天机第十二章 仙灵大法第九章 越国栋梁 山中培育第六章 孤注一挪第七章 逐鹿中原第十五章 卧龙出山第十四章 西施救国 潜龙护驾第二十章 仙灵老人第十二章 仙灵大法1.苍茫大地寻龙侠 人神共争一针地第七章 惊天之变第三章 异军突起第六章 禁宫巨变第一章 桃花劫数第九章 方天画戟第十章 拟刺吴王 偷听机密第十九章 白兔龙穴第十八章 血溅荆襄第三章 西川龙战第二章 夏侯世家第一章 赤龙脱困第十二章 仙灵大法第十三章 逆转天机第十五章 卧龙出山第五章 春花龙脉第五章 黄巾坠落第十一章 偷袭军营 游说夫差第一章 赤龙脱困第十八章 血溅荆襄第十章 旋乾转坤第十三章 逆转天机第八章 鼎立玄机第十一章 三元会运第十七章 深陷机谋第八章 紫气盘龙第四章 白兔龙气第七章 逐鹿中原第十五章 北伐中原第二章 落凤之劫第一章 王者之光第三章 飞蝶之蛊第四章 寻庇护国 再逆天机第二十章 江东龙气第七章 双龙之斗第十二章 重陷混沌第九章 三大奇人第十四章 元神幻影1.苍茫大地寻龙侠 人神共争一针地第十六章 白兔龙脉第四章 夺权机谋第四章 寻龙堪舆第十六章 再窥星斗第四章 寻龙堪舆第二十章 天龙潜渊第十八章 魏宫生变第二章 拯救名匠 面见吴王第十七章 深陷机谋第二十章 诸葛化身第五章 赤壁鏖兵第八章 阵图之秘第十五章 飞蝉侠女第十六章 天机传人第十二章 重陷混沌第二章 拯救名匠 面见吴王第八章 紫气盘龙第二十章 军机风云第十三章 疑幻疑真第十六章 天象六合第三章 异军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