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不与君侯为敌

等孙策坐好了之后,敖烈把适才和麾下众人商议的结果告诉了孙策和周瑜,两人听到敖烈不但肯拿出一万军士借给孙策,让孙策报仇,还让水军都督甘宁率领五千名震天下的精锐水军麒麟军随行,两人的感激之情顿时溢于言表。

在这个乱世之中,各路诸侯拥兵自重,对手下的人马看的极重,谁也不肯无缘无故的拿出一万军士转手白白送给他人,就连傻子都知道,手里的兵权越大,话语权也就越大。可是敖烈的决定,却一反诸侯们的一贯作风,拿出一万军士来连眼眉都不皱一下,还大方的让甘宁率领五千麒麟军一同前往,这就不单单是可以用大方来解释的事情了,说明敖烈确实是一个重情重义的诸侯,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诸侯。

孙策猛然站起身来,脸上已是热泪纵横,他大步走到大厅中间,一把扯掉自己的外衣,露出里面白色的孝服,然后向着大厅中的众人团团行了一礼,之后跪倒在敖烈面前,激昂的说道:“今日是父亲的七七,身为人子,孙策无颜侍奉在灵堂之中,盖因不能为父报仇耳。故此不远千里来燕京借兵,师父以及各位的厚恩,孙策无以为报,权当答谢各位对先父的吊唁了。”说着,对着敖烈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

敖烈没有阻止孙策,坐在原位接受了孙策的叩拜。敖烈知道,从这一刻起,孙策心中的悲伤已经化为了力量。为报父仇勇往直前的力量。所以,敖烈不能。也没有资格阻止孙策的叩拜。

沉思了片刻,敖烈忽然转头对马超说道:“去府库之中,将那把寒月刃取来。”马超答应了一声,起身快步离去。

敖烈站起身来,走到孙策面前,伸手扶起了孙策,有些语重心长的说道:“伯符,你我既是师徒。也是亲家,从尚香那里论起,某还要叫你一声兄长。此番回到江东之后,切记不可一味好勇斗狠,仇恨往往会让人迷失了双眼,会让人丧失应有的理智。以后在做出决定之前,要多听取部下的意见。有什么犹豫不决的事情,多和公瑾商量,实在拿不定主意,可以派人给某捎信,某会尽心帮你参谋。记住,刚则易折。凡是都要宽容一些。”

敖烈说这番话,是有着深层意思的。现在孙坚已经像历史上一样,死于袁术和刘表的暗算之下,也就是说,很多事情。是不会因为敖烈的到来而发生改变的。敖烈不希望有朝一日,看到孙策也像历史上那样。因为太过刚强的原因,死于宵小之手。无论于公于私,敖烈都不希望看到那一天的发生。

孙策对敖烈的话,一直都是言听计从的,当即郑重表示:“师父放心,弟子记下了。”

片刻之后,马超捧着寒月刃走回了大厅之中。这把短匕,是当初敖烈在光武秘宝中取出来的数十把神器之一。当初的数十把神器,敖烈已经把它们大部分都分配给了麾下的大将,现在只剩下十几件还保存在府库之中,这把寒月刃,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一直没有适合使用它的人,敖烈也就没把它分配出去。

相传,寒月刃是战国时期的铸剑大师徐夫人所铸。徐夫人,是个人名,只是名字叫夫人而已,其实和女子没有半点干系,是个地地道道的男人。当初,徐夫人在机缘巧合之下,走进了一片树林,进入树林深处,他惊讶的发现,十丈内的树木皆被砍碎,如同遭受了凌迟酷刑一般。在这十丈中央,有一块天降陨石,散发着慑人心魄的奇寒。后来徐夫人顶着奇寒取出了这块陨石,用了十天十夜的时间,造出了一把形似新月、寒气逼人的匕首,并命名其为寒月。后来赵国的君主想要花重金购买这把短匕,却被徐夫人一口回绝。心怀怨恨的赵王派出一批刺客去刺杀徐夫人,想要杀人夺宝。徐夫人手执寒月刃,一战斩杀了一百二十名刺客,这些死于寒月刃下的刺客们,无一例外的都是血液冻结,筋骨尽断。

关于寒月刃的传说,还不止于此,相传当初在战国末期,秦国在始皇帝的治理下,日益强盛,成为诸侯中做强大的存在。于是,燕国太子丹就花重金买来了寒月刃,将其交给出名的刺客荆轲,试图让荆轲用寒月刃杀死秦始皇。最后,虽然荆轲失败了,但是寒月刃的为名却再次得到了验证。更后来,秦朝灭亡,大汉开国皇帝刘邦进入关中,这把寒月刃就落到了刘邦的手里,刘邦死后,这把寒月刃也就不知所踪了。

伸手从马超手里拿过寒月刃,敖烈顿时感到手臂一阵发寒,忍不住大声赞道:“寒月刃当真名不虚传!真是一把好刀!”随即,敖烈把寒月刃向孙策面前一递,接着说道:“这把寒月刃是你的了。记住,只要外出,就必须把寒月刃带在身边!”在历史上,孙策再一次出猎时,被三名许贡家客围攻,因为当时孙策手里只有一把长弓,一身的本事根本就发挥不出来,因此身受重伤,最后死于这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之手。敖烈现在把寒月刃送给孙策,并叮嘱他外出时一定要带在身边,就是想让孙策多一件自保的利器。

战国时期距离汉末的时间,并不算太远,寒月刃的各种传说自然不会那么快就消弭于无形。孙策自然也听说过寒月刃的威名,现在见到敖烈竟然把这样的神兵利器送给自己,孙策心中感动的无以复加,当即保证:“师父放心,今后外出之时,弟子一定将寒月刃带在身边!”

敖烈欣慰的点了点头,随即轻轻叹息了一声,拍着孙策的肩膀说道:“好了,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何况你还有重担在身,稍后点起了人马,就即刻返回江东去吧。仲谋年纪尚小,恐怕还不能主持大局。”仲谋,就是孙策的二弟孙权,字仲谋,也就是历史上东吴帝国名义上的第一任帝王。孙权自由便聪颖过人,善于处理各种矛盾纠纷,这也是他后来能让东吴帝国稳如磐石的重要原因。但是现在,孙策才刚满二十岁,孙权还不到十四岁,明显还不能担当起掌控全局的大任。

孙策收好了寒月刃,然后郑重的再向着敖烈行了一礼,深深地看了敖烈一眼之后,这才大步向大厅之外走去。敖烈的恩情,孙策都已经记在了心里,却没有说出来。有些事,铭记在心中,比用嘴光亮的说出来,要有效的多。

见到孙策转身准备离开,周瑜立刻脉动脚步,跟在了孙策的身后。等他走到大厅门口的时候,却忽然停止住了脚步,然后回过身来看向敖烈,双手缓缓抬起,聚拢在一起,向着敖烈深深地行了一礼,礼毕,周瑜朗声说道:“君侯,某和伯符虽非亲生兄弟,却胜似亲生兄弟。君侯今日大恩,周瑜铭记在心。大恩不言谢,请君侯记住周瑜一句话,周瑜终声不与君侯为敌!”

如果周瑜这番话在别的诸侯面前说出来,说不定会惹来一阵哄堂大笑。周瑜算什么?现在只不过是丧家之犬孙策手下的一个副手罢了,凭什么说出和敖烈为敌的话来?但是在敖烈这里,没有人取笑周瑜,大厅中自敖烈以下,没有一个是平庸之辈,周瑜自身散发出来的气势,已经让众人感觉到,此人日后必定成就非凡,单凭这份气势,周瑜就有着足够的理由说出这样看似狂妄之语!

对于周瑜,没有人能比敖烈还要熟悉了,即便是孙策,恐怕也没有敖烈的了解深入。周瑜其人,在历史上可是一代名将,是他以五万之众,在赤壁一战击败拥兵八十三万,意图南侵的曹操,周瑜也因此一战成名,成为江东的首位大都督,为后来的东吴帝国奠定了最牢固的基础。

淡然一笑,敖烈向着周瑜拱手做了一个回礼,口中说道:“能的公瑾的承诺,某深感荣幸。”

周瑜在敖烈的神态和语气中,听出了敖烈的真诚,知道敖烈并不是普通的客套之语,而是发自内心的欣喜。这让周瑜更加钦佩敖烈的气度和胸襟,以敖烈今时今日的身份地位,丝毫不以周瑜的身份卑微,和周瑜平辈论交,这本身就是一种洒脱。向着敖烈微一点头,然后周瑜就转身追孙策去了。

燕京城内的大营中,敖烈下令召集起来的一万军士已经整备妥当了,排着整齐的队形,等待着孙策和周瑜的视察。敖烈没有滥竽充数,这一万军士虽然都是一年前才征召进队伍中的新兵,但是经过这一年的艰苦训练,军事素质却一点也不差,而且装备精良,每个人都配发了一副铁甲和一把白蜡杆的铁枪。最为难得的是,敖烈心细如发,知道孙策现在处境艰难,粮饷必定紧缺的很,所以给这一万军士每个人都配发了一个月的粮饷,此刻,在这些军士身上,都斜背着一个布袋,里面装的,就是他们的口粮。

看到这一万军士之后,孙策心中又是一阵感动,回头对周瑜说道:“某的师父,如何?”周瑜微笑着竖起了大拇指,赞道:“当代奇男子,盖世真英雄!”

孙策赞同的点了点头,然后又把目光转回了眼前的一万军士身上,拔出腰间的佩剑高喊:“目标辽东,出发!”(未完待续。。。)

第292章 敖烈来援第115章 暗影第78章 幽州巨变第64章 火烧伏牛山第257章 短暂激战第313章 连战连捷第382章 让勇气飞(二)第185章 变法第297章 血战洛阳(二)第383章 让勇气飞(三)第442章 九曲黄河万里沙第368章 过五关斩六将(二)第254章 荡平乌桓第74章 会晤刘表第446章 麒麟唤夜(一)第175章 血色归途(七)第177章 命悬一线第277章 凤雏归刘备第427章 七擒孟获(一)第181章 返回幽州第329章 刘备入川第174章 血色归途(六)第443章 九曲黄河万里沙(二)第471章 丧家之犬(三)第136章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二)第249章 大被**第262章 隔山观虎斗第97章 功成万骨枯(三)第426章 勾结孟获第252章 决战乌桓山(二)第491章 大决战(上)第156章 谁说歌姬无情义!第8章 恶战第219章 龙骧扬威(一)第72章 招贤纳士第175章 血色归途(七)第221章 平定中部鲜卑第7章 金丝叶第407章 破茧成蝶第118章 吕布的抉择第131章 华雄扬威第10章 相互授艺第94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第294章 咸鱼翻身第65章 短兵相接第123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四)第232章 逃离徐州第273章 家有**三位!第298章 血战洛阳(三)第381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358章 赵云到来第288章 斩杀袁熙第44章 三年之后第488章 决战官渡(三)第133章 虎牢初战第414章 放虎归山(二)第196章 温柔的陷阱第279章 宝马的卢第343章 汉中争夺战(一)第91章 江东孙伯符第362章 霸王再临(二)第325章 南柯一梦第482章 大混战第418章 温柔与杀戮第63章 料敌先机第142章 三英战吕布第253章 决战乌桓山(三)第34章 擒贼擒王第228章 孙策崛起(二)第195章 洗尽铅华第108章 四面合围第177章 命悬一线第259章 大汉精兵第56章 血洗卫府第60章 河东徐晃第100章 功成万骨枯(六)第113章 兄弟聚首第244章 猛将降曹第170章 血色归途(二)第170章 血色归途(二)第290章 凉州惊变第188章 何去何从第137章 常山赵子龙第295章 乐极生悲第145章 暗生情愫第275章 秘宝再现第239章 只有血水!第190章 何陋之有第202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21章 幽州台第234章 风云际会第399章 三线开战(三)第239章 只有血水!第14章 左贤王授首第275章 秘宝再现第41章 东莱太史慈第357章 燕人张翼德第400章 三线开战(四)第252章 决战乌桓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