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袁术称帝

孙策之所以会把出发的目标定在辽东,是因为在他出发之前,敖烈已经派人快马加鞭驰往辽东,送信给在那里训练水军的甘宁,让甘宁准备好楼船和艨艟战舰,随时待命,一等孙策到达辽东,即可载着孙策从水路返回江东。

走水路,一来比较安全,不会出现被袁术拦截的情况;二来水路是沿着大海笔直南下,比走陆路要快上许多。

就在孙策赶往辽东的同时,在寿春,袁术的大本营之中,袁术正在召集麾下众人商量着一件大事。自从击杀了孙坚,夺下了江东四郡之后,袁术的地盘从荆州的南阳,一路向东延伸到了扬州,地跨荆、扬两州,占据了淮南的大部分地区。地盘的扩大,使得袁术的野心越发膨胀,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在袁术看来,大汉早已是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现在自己拥有了这么大的地盘,这么多的人口,手下又有着众多的武将、谋士,理应站出来,彻底推翻大汉的腐朽统治了。于是,他才把麾下众人全部召集起来,共同商讨一件大事:登临大宝,改朝换代!

在乱世,想要获得更高的地位,想要拥有跟多的特权,最捷径的一条路,就是辅助君主成为帝王。那样的话,就会成为从龙之臣、开国元勋,日后的荣华富贵还少的了么?因此,当袁术提出要称帝的打算之后,他麾下的大部分官员都欢欣鼓舞,大表赞同。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目光短浅之辈。还是有少数的一些人,是能够看清局势的。比如说。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袁术称帝的阎象。阎象是袁术麾下的主簿,眼光比较长远,当即劝道:“主公,昔日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犹自向殷商称臣;主公家世名声虽盛,但却没有达到昔日周文王的程度。大汉如今虽然风雨飘摇,但也没有殷商之暴虐,主公意欲称帝。还不是时候。”

袁术闻言大怒,近乎咆哮的斥责阎象:“一派胡言!昔日汉高祖不过是泗上一亭长而已,都能够拥有天下,开大汉四百年之基业,吾姓出自陈姓,陈姓乃是大禹之后人也,更兼吾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乃是百姓众望所归的望族!现在大汉历经四百载,气数已尽。吾正应该登高一呼,开创出另一番天地才对!吾若不称帝,那才是有违天道的事情,我意已决。你就不要再说了。”阎象闻言,知道袁术决心已定,料到自己劝阻不住袁术,长叹着退出了大厅之中。

袁术也是个猴急的性子,再加上当皇帝的心思怂恿。立刻就把登基称帝的事情提到议程上来了。经过半个多月的准备之后,在一众麾下文武的帮助下。袁术在寿春登基称帝,改元仲氏,效仿汉制,设立省台等官员,并广发布告,将自己称帝之事布告天下。自此以后,袁术出入都乘驾龙凤辇,做着皇帝的美梦,开始了荒淫无度的生活。

当孙策赶回江东的时候,袁术称帝的事情,已经传遍了天下。借着这个理由,孙策一改先前向袁术示弱的保全之策,立刻发布檄文,生成江东孙家是大汉之臣,只听从大汉天子的号令,绝不会与袁术同流合污,并在檄文中对袁术进行了强烈的谴责,声名江东孙家脱离对袁术的依附,并择日对倒行逆施的袁术进行讨伐。

在前往燕京借兵之前,孙策把江东事务都交给了孙权,并且让威望很高的江东二张以及程普、黄盖等老臣辅佐孙权。江东二张就是张昭、张纮兄弟,两人在江东很有威望,对管理内政也是一流的好手,在周瑜的推荐下,半年前孙坚就已经把他们两位请到了麾下效力。

孙策前往燕京,来回共计两个多月,在这段时间内,孙权为了保存孙家的有生力量,不得不向袁术低头,以弱势者的姿态,延缓了袁术对孙家赶尽杀绝的想法,为孙策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袁术称帝之后不久,孙策就带着一万军士以及甘宁统领的五千麒麟军赶回了江东,有了军马在手,孙策的底气也足了很多,经过和孙权以及麾下众人商议之后,做出了声名立场,反对袁术的决定。

可笑的是,现在的袁术兵多将广,自视甚高,认为孙策虽然是只猛虎,但也仅仅是一只没了牙的老虎而已,仅仅凭着一郡之地,绝对掀不起声名大风浪,再加上称帝后的奢靡生活,早已让袁术丧失了雄心,竟然对孙策返回江东之事,不闻不问,任其发展。而孙策也没有辜负袁术的这番美意,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夺回了扬州的两个郡,并且还让甘宁率领麒麟军清扫附近水域的水贼,在剿灭了数股水贼之后,孙策不但得到了近两万的生力军,还得到了水贼首领蒋钦、陈武这两员大将。由此,孙策声威日盛,江东百姓都称呼孙策为“孙郎”。

直到孙策接连占据了两郡之地,袁术才对孙策稍微重视了一些,但也仅是一些而已。他派出扬州刺史刘繇率领本部人马前去征讨孙策。刘繇又花费重金,买通了实力强大的水贼首领薛礼,商议一起攻打孙策。孙策接连剿灭了数股水贼,震动江东,薛礼担心孙策早晚会对自己用兵,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于是欣然答应了刘繇的请求,召集起部下五千余人,和刘繇成犄角之势,在神仙岭一带和孙策展开了鏖战。

且不说孙策率兵和刘繇、薛礼鏖战,当袁术称帝的消息传遍天下的时候,各路诸侯对此的反应,也是各有不同。

首先,最感到愤慨的就是敖烈。虽然敖烈没有愚忠的思想,不会像真正的古代人一样,誓死效忠于某一个人。但是,袁术这种趁火打劫、落井下石。分裂国家安定团结的事情,已经触及了敖烈的底线。无论是前生今世,敖烈最为不能容忍的,就是那些不顾老百姓死活,为了一己私利而破坏国家内部稳定的行为。为此,敖烈特意给刘协写了一封奏折,言明自己一定站在刘协这一边,抵制袁术的倒行逆施。并从孙坚处得来的传国玉玺一并送上。为了确保玉玺能安然落到刘协的手里,敖烈还让马超带着三千虎贲军沿途护送。一直以来,敖烈都担心派人送还玉玺给刘协,会被别有用心的袁绍等人截获,因此虽然早就写了密信告之刘协,玉玺在自己手里,但一直没找到机会把玉玺送回去。

现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沉淀,玉玺的事情早已被人们淡忘;而且敖烈在征服北疆之后,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可以通往洛阳,由燕京出发绕道北疆,然后从原西部鲜卑境内南下,就可以直接到司隶刺史部境内。不必在经过袁绍的地盘了,这也就规避了袁绍截获玉玺的风险。在袁术僭越称帝的关键时刻,敖烈决定把玉玺送还给刘协,以正大汉天子的正统。

和敖烈的反应不同,当曹操受到袁术登基称帝的消息之后。曹操哈哈大笑了足足有一刻钟。大笑之后,曹操还意犹未尽的对着麾下众人说道:“可笑死我了。袁术那个蠢货,竟然称帝了!这真是太好了,本来某还担心我军在拿下兖州、豫州和青州半部之后,会惹来天子和袁绍的不满,现在好了,袁术这个白痴主动跳出来,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了,我军可以安心的平缓发展了,哈哈……”曹操说的没错,袁术就相当于是后世游戏里,拉取大boss仇恨的玩家,把仇恨全部揽到自己身上了,间接的给了曹操一个喘息和发展的机会,这可是让曹操喜出望外了。

再说袁绍,别看他和袁术是兄弟,可是两人从小就面和心不合,现在袁术仗着自己割据江淮地区,就敢狂妄的称帝,简直是太愚蠢了。要比地盘,江淮不如河北地区大;比人口,冀州是全天下第二多人口的大州,比敖烈的幽、并二州加起来人口还要多;比经济实力,江淮地区在汉代是比较落后的,远远比不上靠着黄河流域的黑背地区富庶;比麾下将士的实力,袁绍更是高出袁术一大截,武将颜良、文丑、高览等都是当时名将,文臣沮授、审配、许攸等,也都是足智多谋之士,可是偏偏袁术就看不到这些,竟然先于自己称帝了!

平心而论,袁绍不是不想称帝,但是袁绍比袁术要清醒的多,他清楚地认识到,现在大汉虽然风雨飘摇,但远远还没到改朝换代的时候。而且,自从敖烈横空出世之后,刘宏、刘协两朝天子,都明显有着改善大汉目前的困境的决心,尤其是刘协,现在刘协可不像他父亲那样,只是个摆设而已,要知道,在敖烈的帮助之下,刘协现在手里可是握有数万人马的,早已不是软柿子了,因此,刘协是绝对不会容忍有人会公然僭越称帝的。

要说袁绍和袁术的关系并不好,袁术的死活,袁绍是丝毫不关心的。但是袁绍担心的是,袁术抢着称帝,会在天下人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认为袁家是仗着四世三公的名头,不把大汉天子放在眼里,一旦把天下人都得罪光了,那他袁绍以后称帝,岂不是会困难重重吗?难道还要袁绍改姓不成?这,才是袁绍真正气恼的地方。可是他却忘记了,败坏袁家声望的事情,他袁绍也不是没有做过,当初在沙县伏击敖烈的事情,一直到今天,负面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呢。

除了这三个实力最强大的诸侯之外,其余的各路诸侯也是纷纷表明立场,坚决和袁术划清界限,尽管他们不会再行动上真正采取什么措施,但是口头上的谴责还是必不可少的,否则的话,就会落人口实,被说成是袁术的同谋,这个罪名,他们可担当不起。

当然,还有一位,是最最最愤怒的。他就是当今天子刘协。在收到袁术称帝的消息当天,刘协把寝宫中所有能砸烂的东西全部都给砸烂了,然后一头扎进太庙之中,独自一人对着大汉历代皇帝的灵位,整整呆了一天。没有人知道他在里面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但是当他走出太庙的时候,文武百官都明显的感觉到,十二岁的刘协似乎忽然间长大了许多,稚嫩的脸上多了一层成熟的韵味。

第368章 过五关斩六将(二)第230章 第十四州第430章 七擒孟获(四)第349章 汉中争夺战(七)第397章 三线开战(一)第350章 死亦为鬼雄第2章 汉末重生第269章 封狼居胥(五)第238章 袁术的末路(三)第9章 义结金兰第296章 血战洛阳(一)第88章 智勇魏文长第73章 拔刀相助第92章 谁是小霸王(一)第269章 封狼居胥(五)第332章 撕破伪装第10章 相互授艺第409章 激战葭萌关(二)第213章 危机四伏第316章 决战在即第296章 血战洛阳(一)第88章 智勇魏文长第341章 鸡犬不留第294章 咸鱼翻身第408章 激战葭萌关(一)第105章 忠烈碑第130章 进军虎牢关第326章 大赏群臣第90章 辽西危局第108章 四面合围第119章 敖烈的决定第25章 倒履相迎第224章 噩耗第314章 南北失据第146章 赤霄扬威第157章 一石三鸟第336章 失魂落魄第195章 洗尽铅华第263章 且看马如龙第458章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第338章 双喜临门第236章 袁术的末路(一)第272章 坚辞不受第32章 进军三百里第178章 神医到来第396章 火力全开第236章 袁术的末路(一)第232章 逃离徐州第147章 士族的力量第112章 再次换装第418章 温柔与杀戮第249章 大被**第239章 只有血水!第34章 擒贼擒王第51章 敖烈大婚第303章 兵者诡道第122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三)第269章 封狼居胥(五)第183章 一鸣惊人第255章 挺进大漠第410章 激战葭萌关(三)第88章 智勇魏文长第98章 功成万骨枯(四)第113章 兄弟聚首第114章 天下大势第111章 厉兵秣马第217章 汇合吕布第93章 谁是小霸王(二)第106章 某要拜你为师第419章 奸雄难过美人关第406章 无可阻挡第265章 封狼居胥(一)第104章 东风破、百花残(三)第82章 损人不利己(二)第28章 商会雏形第456章 宿命的终结(三)第370章 兄弟想见第309章 以假作真第270章 封狼居胥(六)第314章 南北失据第207章 一战而定第189章 恶霸袁熙第208章 曹操的野望第75章 锦帆甘宁第331章 波涛暗涌第326章 大赏群臣第345章 汉中争夺战(三)第471章 丧家之犬(三)第7章 金丝叶第484章 斩将夺旗(一)第168章 敖烈班师第464章 虎父无犬子第376章 主辱臣死第319章 距离产生美第33章 激战右北平第119章 敖烈的决定第489章 决战官渡(四)第172章 血色归途(四)第466章 五大军团第359章 七进七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