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再起波澜

转眼之间,又是半年的时间匆匆流逝了。

半年之中,敖烈终日悉心教导孙权,让孙权的学问和治国之道突飞猛进,处理事情也是越来越沉稳,现在的孙权回到江东之后,一定会是孙策绝佳的帮手,他们兄弟二人,孙策主外,而孙权主内;孙策负责东征西讨,而孙权负责运处理政事,再加上这兄弟俩本身的感情极好,敖烈有理由相信,江东在这兄弟俩的通力合作之下,一定会更加稳定,为以后天下大一统打好坚定的基础。

一年之约,随着时间的流逝,终于到来了。孙权十分不舍得离开敖烈这位良师益友,可是孙权明白他肩上的责任,他知道自己最终还是要回到江东,去帮助兄长孙策一臂之力,想必让江东稳如泰山,也是敖烈的心愿。于是,在一年期满这一天,孙权向敖烈提出了辞行,敖烈也没有挽留孙权,正所谓学以致用,孙权学的的理论知识再多,那也是虚的,必须要辅以处理日常事务的锻炼,才会让孙权真正的成长起来。

孙权离开燕京的这一天,敖烈和孙尚香亲自送孙权出城,看着孙权离去的背影,孙尚香忍不住流下了两行晶莹的泪水,依靠在敖烈的怀中,频频向逐渐远去的兄长挥手作别。孙权不时回过身来,回以孙尚香一个个洒脱的微笑,并大声叮嘱着:“妹妹,千万要保重自己啊,江东的事情有某和大哥在,你就放心吧,有时间的话就回来看看。还有,照顾好师父。”

当孙权的声音终于消逝,当孙权的身影再也看不见,敖烈这才环抱着孙尚香。策马飞奔回了燕京城内。刚刚进入城内,敖烈就看到李儒带着焦急的神色,向城门跑来,显然。他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要通知自己。

“发生何事?”敖烈沉稳的问向李儒。李儒是个天生的密探统领。如果不是特别大事,是不会让他露出焦急的神色的。敖烈深知这一点,但还是显得十分沉稳,上位者的气度和胸襟,体现无余。

敖烈的沉稳。让焦急的李儒感受到了,在敖烈气息的带动下,李儒也平复了下来,从怀中掏出一张小纸条,一言不发的递给了敖烈。作为敖烈麾下的暗影统领,李儒知道有些事,是不能宣诸于口的。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这是密探的基本规则。

接过小纸条,敖烈只看了一眼,别把它捏在了手心里。随后转头向身后的十几名血杀军精锐喝道:“通知百官,速来府中议事。”血杀精锐们不敢怠慢,留下数人继续跟在敖烈身后,其余的人立刻策马向四面八方散去。

“怎么了?”坐在敖烈身前的孙尚香,脸上带着些许的担忧,回头问向敖烈。敖烈缓缓伸出右手,把手心的纸条打开,孙尚香看到纸条上用红色的朱砂写着一句话:曹操率军十五万,意欲西取汉中。红色,是暗影成员显示谍报重要性的一种体现,只有十万火急的事情,他们才会用红色的朱砂来书写。孙尚香虽然不懂军事,但她却知道这一行字,代表着十万火急,说不定暗影成员为了把这条消息送到敖烈的手上,已经不知牺牲多少人了。

孙尚香不懂军事,看不清楚曹操的意图,但敖烈却看得很明白。这是曹操觉得中原四周,北有敖烈,南有荆州的关羽,江东有孙策,西南有刘备,这几个人都不是轻易便能够解决的,因此,曹操把目光放在了汉中张鲁的身上,意图一举拿下汉中,扩充自己的地盘和实力。再说,汉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既可以南下进兵刘备的益州,也可以北上攻打敖烈的凉州,甚至可以来一个迂回,掉头把兵锋所指,对准刘协直接掌管的关中地区和三辅地区。而最后一点,才是敖烈真正担心的,一旦曹操拿下了三辅地区,那可就是在刘协的地盘上,狠狠地钉了一颗钉子,再想拔除他,可就难了。这是敖烈绝不能容许发生的事情,他不想看到历史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幕重现。

在敖烈的心中,谁来当皇帝其实并不重要,但是很显然,曹操和刘备显然并不在这个行列中,尽管这两人都是一代枭雄,但是敖烈认为他们的私心和野望太重,这样的人只适合做政治家、军事家,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国家领导者。相反,刘协的能力和处事方式,比起这两人来大为逊色,但是刘协有着一颗向民的心,他曾经很是落魄,几经磨难让他体会到了普通民众的不容易,那种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艰辛,刘协绝对不会忘记。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敖烈才会这么的支持刘协,竭力保住他的天子位。如果换成是曹操和刘备来做皇帝,敖烈早就自立了。

敖烈回到燕王府后不久,文武百官陆续赶了过来,除了出征在外的赵云、甘宁等人,其他官员一个不少。敖烈向旁边的李儒一点头,示意他把事情告诉大家。李儒会意,走上两步,然后把刚刚收到的暗影成员送来的消息,说了出来。

百官们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心中的推断和敖烈先前的推断差不多,这是曹操要扩充实力,进而威胁天子的节奏。如果让曹操把刘协捏在手中的话,那可就太被动了,以后的一切事情,就都要受到曹操的节制了。前提条件是,曹操必须有那么大的野望,肯冒天下之大不韪,敢于向刘协伸出魔爪。

这一点,敖烈从来不曾怀疑过,古往今来,野心堪比曹操的,也只有寥寥数人而已,历史上曹操就挟持过刘协,现在难保他不会像历史上那么做。可是现在的情势,又和历史上有些不同,因为敖烈的到来,刘协不再是一个傀儡,他的手中至少还掌握着三辅地区和关中地区,而且名望也远非历史上的汉献帝可比,从这个角度来讲。敖烈又有些不太相信,曹操会对刘协出兵。

可是不管怎么说,防患于未然是必要的,不能让曹操掌控刘协是必须的。否则敖烈苦心建立起来的大一统雏形。就要分崩离析了。带着郑重的神色,敖烈开口说道:“诸位。这次发生的事情非比寻常,是我大汉、我燕国真正的危机,生死存亡之际,还望各位同心戮力。共同度过这个难关。”敖烈的话绝非危言耸听,要是真让曹操控制住了刘协,大汉和燕国美好的前景,也就要毁于一旦了。

鉴于此,百官立刻统一了意见,决定发兵汉中,抢在曹操之前击败张鲁。如果不能的话,至少也要陈兵长安,把曹操挡在长安之外,不能让他进入三辅和关中。统一了意见之后。敖烈立刻做出部署,决定征调幽、冀、并三州的部分兵力,组成大军出征。

因为没有想到曹操会在这个时候突然发难,半年前敖烈分别派赵云、甘宁前去平定高丽国和扶桑国,这两支人马的兵力都在六万以上,所以此刻敖烈可以动用的兵力也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若不是在拿下冀州之后扩军五十万,恐怕敖烈根本就抽不出兵力去防守长安了。五十万新军听上去人数众多,可是敖烈一向是走精兵路线的,他对士兵们的要求极高,在他的眼中,这五十万刚刚入伍一年多点的新军,显然还没有担负起主力军的战斗力,不过眼下形势危急,敖烈也只好抽调新军来作战了。

最后,敖烈在幽州抽调了五万人,其中包括血杀军和龙骧军各一万名,普通士兵三万人;在并州抽调了两万人,将由并州牧郭淮亲自统领前来与敖烈汇合;在冀州抽调了三万人,同样由冀州牧、燕国相国诸葛亮亲自统领,同行的还有徐晃,张郃则是暂时接替诸葛亮的工作,负责镇守在冀州。同时,敖烈还传书给镇守凉州的马超,让他带着一万虎贲精锐和四万大军,从凉州先行出发,联合镇守武都郡的庞德,暂时遏制住曹操,不要让他夺取汉中。

这次军事行动,敖烈采取了东西联合的办法,东边战场是敖烈的主力军,汇合三州兵员,共计十万之众,随同出征的有吕布、诸葛亮、庞统、黄忠、典韦、许褚、郭淮以及他们的部将;西边战场以马超、庞德为首,起兵五万,起到牵制的作用,为大军赶到战场争取时间。同时,以荀彧和张绣为首的其他文武官员,负责镇守燕京、调度各州。

在敖烈决定出征的时候,曹操的大军已经出发了。十五万士气昂扬的将士,分做前、中、后三部,向着目的地汉中进发。曹操骑在宝马绝影之上,抚摸着腰间的倚天剑,笑呵呵的看向身旁的郭嘉,低声说道:“奉孝,想必现在敖墨寒已经在调兵遣将了,你这招棋,真是高明啊。”

郭嘉回以一笑,同样压低声音说道:“汉中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可是离我军的地盘太远了些,食之无趣弃之可惜,还不如拿来用作挑起敖烈和刘备的争端,也算是物尽其用了,我军也好坐收渔人之利。”

曹操在郭嘉的后背上一抚,赞道:“任凭敖墨寒机智百出,却决然不会想到我们这次出兵十五万,只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因为,敖烈的弱点限制了他的思维,而刘协和天下子民,就是敖烈的弱点。”

“正所谓关心则乱,敖烈太过重视普通的百姓,或者说他对汉人这个称呼太在意了,他是绝不会用百姓们的性命来和咱们开玩笑的,就算他半途中明白过来,也一定不会改变主意的,照旧会赶往汉中,所以这次,我们可以轻轻松松的坐山观虎斗了,敖烈和刘备无论谁胜谁败,对我们而言,都没有任何的坏处。”郭嘉的脸上,带着一丝得意的说道。不知道为什么,自从上次敖烈大婚,和敖烈见过一面之后,这位鬼才就想和敖烈在运筹帷幄上一决高下,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这次的计谋,就是郭嘉向曹操提出来的,他是想利用敖烈对汉人的重视,和刘备的贪欲,挑起一场汉中争夺战,让汉中,变成一个混乱的战场,同时,也是他和敖烈一决高下的战场。

“刘备那边,你都安排好了吗?他可也是这次战役的主角之一啊。”曹操话题一转,问向郭嘉。

郭嘉浅浅一笑,自信的说道:“主公放心,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

燕王敖烈和鬼才郭嘉的第一次正式交锋,由此拉开了序幕,只是最后谁胜谁负,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第6章 制作烟草第452章 好戏开场第277章 凤雏归刘备第118章 吕布的抉择第274章 成立监察处第443章 九曲黄河万里沙(二)第117章 天怒人怨第357章 燕人张翼德第17章 路遇王敖第253章 决战乌桓山(三)第303章 兵者诡道第478章 金戈铁马(三)第491章 大决战(上)第184章 亲情的温暖第322章 同生共死方为兄弟第160章 恩断义绝第396章 火力全开第291章 长安失陷第334章 战死雒城第52章 八方来贺第53章 凤凰楼风波第396章 火力全开第153章 斗阵!第203章 北地枪王第273章 家有**三位!第75章 锦帆甘宁第442章 九曲黄河万里沙第161章 血杀再现第46章 洛阳来使第325章 南柯一梦第446章 麒麟唤夜(一)第388章 摄政王第45章 初见刘关张第192章 大闹邺城(二)第212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234章 风云际会第338章 双喜临门第38章 请君入瓮第390章 魏王曹操第483章 大巧不工第72章 招贤纳士第394章 风起云涌(二)第32章 进军三百里第385章 偷鸡不成反蚀米(二)第361章 霸王再临(一)第426章 勾结孟获第2章 汉末重生第97章 功成万骨枯(三)第359章 七进七出(一)第218章 一直都在、从未离开!第112章 再次换装第152章 针锋相对第284章 郭嘉密谋第330章 平定凉州第224章 噩耗第376章 主辱臣死第293章 瞒天过海第174章 血色归途(六)第186章 燕京学府第212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219章 龙骧扬威(一)第265章 封狼居胥(一)第210章 雄踞中原第52章 八方来贺第369章 过五关斩六将(三)第391章 大战前夕第146章 赤霄扬威第193章 大闹邺城(三)第391章 大战前夕第58章 更上层楼第27章 初步整合第482章 大混战第113章 兄弟聚首第266章 封狼居胥(二)第424章 围城十日第351章 决战汉中(一)第63章 料敌先机第363章 得与失第478章 金戈铁马(三)第157章 一石三鸟第383章 让勇气飞(三)第440章 奔射!第15章 再遇佳人第260章 是真还是假第211章 狠毒的刘备第98章 功成万骨枯(四)第227章 孙策崛起(一)第369章 过五关斩六将(三)第348章 汉中争夺战(六)第143章 吕布诈败第341章 鸡犬不留第338章 双喜临门第388章 摄政王第46章 洛阳来使第220章 龙骧扬威(二)第36章 十面埋伏第23章 秉烛夜谈第382章 让勇气飞(二)第塞拜二十八章 七擒孟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