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天下诸侯,愚蠢不过袁公路!

说话间,两个年轻文士走了出来,瞧见李易的阵仗不由微微一愣,他们本以为典韦是在与他们说笑,或者来人只是稍微有些身份的,可眼前这些人……

领头那个人年轻的很,一身价格不菲的华服,眉宇间神采飞扬,显得很是自信,不过其眼中并没有世家子弟身上的桀骜,相反却有些内敛。

年轻人身后那个,虎背熊腰,目光锋利,一看便知是武将出身,与典韦相比,就算是差也不会差太多。

而且,这两人胯下的战马当真神俊,单福与石韬两人活了二十多年,莫说骑乘了,便是见都没见过此等宝马。

最后则是清一色的骑兵,这也是最让两人惊讶的地方。

三十余骑兵连带战马齐刷刷的停在那里,各个如同泥塑木雕一般,没人左右四顾,也没有人交头接耳,虽然人少,却有一种不动如山的气势,叫人不敢有半分小觑。

两个文士眸中若有所思,然后对视了一眼,显然是想到同一处去了。

两人惊讶李易身份的时候,却不知李易同样对他们充满了好奇。

三国可不是后世,这年头读书识字的人很少,到处都是文盲,再加上生活内容枯燥,许多人的人生可谓是相当的乏味,

李易见过许多人,在洛阳的时候他没事就喜欢到处看人,不过他所看到的大多数人,相对于后世的芸芸众生来说,只能用浑浑噩噩来形容。

太多的人心中所想,只是琢磨自己一日三餐,目光长远一点的,也不过是想着几个月的一日三餐,如此这般,他们身上又能又多少精气神?

当然,这是整个时代的问题,并不是说大汉的老百姓愚蠢。

不过,每个时代都有一些人天生就是出类拔萃,他们不甘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不甘庸碌,他们有着除了温饱之外的追求,他们想名动天下,他们想要名留青史。

华夏的历史,也正是这种人一遍遍书写与描绘。

现在,李易面前的两个,明显就是有着野心与抱负的那种人。

特别是当先出来的那个面色颇为白净的,他身上气质明显不同于寻常书生,而且,他在看到李易的时候,目中似乎还闪过一丝灼热?

至于他后面年纪稍大的那个人,虽然给李易的第一印象比前者稍显不如,却也极为守礼,举手投足间进退有度,最起码不会让李易生出半点不愉的念头。

李易当即就动了招揽之心,他从来没有想过让自己手下全都是名人,毕竟名人数量有限,能被他收入囊中的更是有限。

而面前两人的才华或许不如“名人”,但暂时当个“科员”总没问题吧,万一将来表现好了,继续往上面提拔就是。

想到此,在典韦开口介绍之前,李易越下马背,笑道:“大汉左将军、襄乡县侯、南阳太守李易,见过两位。”

听到这番介绍,单福与石韬身躯微微一震,单福更是情不自禁低声道了一声:“果然!”

石韬见状,轻碰了好友一下,然后两人同时拜道:“草民见过李襄侯!”

“哈哈哈!”

李易闻言不由大笑了一声,这还是头一次有人喊他“李襄侯”呢,听起来好不舒坦,再瞧这两人也越发顺眼,如此会来事儿的人,貌似“科员”起步有点低啊。

李易笑着将两人扶起来,道:“快快免礼,我今次上门可是有事相求,还要两位不要怪我冒昧才是啊。”

两人顿时若有所思,然后看向典韦,典韦哈哈笑道:“将军让我做他的……嗯,这个还没说好,总是就是为将军卖命了,但某既然答应送你们安全到襄阳,自然不能出尔反尔,将军便答应让你们随军一道上路,反正将军也是要去襄阳的。”

典韦把李易原本要说的话全都说了,李易只能最后补充了一下,道:“两位且放心,我军中军纪甚严,绝不会叫你们在中途受了欺负。”

两人对视了一眼,单福上前拱手道:“襄侯乃当世英雄,忍辱负重,诛杀国贼,天下人无不仰慕,更难得襄侯还爱民如子,草民听闻襄侯曾经为了百姓,不惜得罪权贵,直接斩首千余为祸百姓的西凉兵,我等早就敬佩不已,不想今日居然有幸得见襄侯真颜!”

说道这里,单福笑了一下,道:“襄侯有命,莫说是心善让我二人随行,便是叫我二人赴汤蹈火又有何不可!”

李易的眉梢一连颤了好几下,对面这人说话怎地如此亢奋?也不知是不是装的,难不成是自己的粉丝?还是说这家伙是一个马屁精?

而且,对方说赴汤蹈火都可以,这貌似已经不用招揽,有事直接下命令就是了。

对方的态度虽然让李易心中有些虚荣,但他可是个冷静的人,再考虑到典韦所说的,对方明明是要去襄阳,可停在这里却已经不是一两天了,难道其中有什么古怪?

李易心中起疑了,寻思着反正还要好几天才能到宛县,于是便道:“两位这便随我入营中吧,赵大,叫人空两匹战马出来。”

吩咐之后,因为两人多半还要收拾一下东西,李易便与众人去外面等候,这时,一直闷不吭声的石韬对单福感慨道:“没想到,今日居然会遇见大名鼎鼎的李襄侯,哈哈,何其幸也,典韦当真是你我的福将啊!”

单福,不,应该说化名单福的徐庶同样是一脸欣喜,笑问道:“广元看襄侯风采如何?”

“果然乃人中龙凤,见面更胜闻名!”

石韬虽然见面时没怎么说话,但对李易的评价却是丝毫不逊于拍马屁的徐庶。

徐庶不知想到了什么,笑着笑着眼中喜色忽然一黯,道:“广元可还要去荆州?”

石头正要回答,忽然看到徐庶脸色有些不对,想了想明白过来,笑道:“你我既然约定同行,怎可中途相负?而且……”

顿了顿,石广元又道:“虽然你我有意,可襄侯何等人物,又岂会看得上你我?你我当真求上门去,襄侯会应允么?即便应允也不过是做一刀笔小吏罢了,说不好还要因此耽误了典韦的前途,不如你我求学三年,待到三年后,且叫襄侯看看你我手段如何?”

“哈哈,广元所言甚是!”

徐庶也笑了起来,不过,他眼中还有一抹忧愁,却是石韬没发现的。

待众人回到军营,天色已经昏沉,李易没有再开酒宴,毕竟礼贤下士是一回事,但也要有个度,见了谁都礼贤下士,时间久了难免叫人觉得他有病。

不过,李易还是叫人好生招待单福与石韬,这两人没感觉到丝毫的怠慢,至于典韦,更是笑的合不拢嘴,在他看来,李易对徐庶与石韬客气,完全都是看在他老典的面子上,还有啥不满足的?

第二日一早,李易正准备召集大队人马继续南下,不想却是有一批难民行色匆匆自南方而来,李易奇怪,叫人一打听,得来的消息却是叫他暂停了继续南下的命令。

李易,贾诩,徐晃,张辽,还有典韦,几人齐聚帐中。

典韦昨晚已经被李易任命为自己的亲卫副统领,等他完全熟悉之后,便会彻底接替赵大的职务,而赵大也不会吃亏,将要去徐晃那里任军中司马。

此刻几人的表情都有些严肃,根据百姓带来的消息,袁术在接到任命他为扬州刺史的圣旨后,倒是很配合,并没有赖着不走,毕竟一个扬州,一个南阳郡,傻子都知道怎么选,于是,袁术早在数日前便已经动身前往扬州了。

不过,袁术本人虽然离开了,可他的部下却只能陆续分批撤离。

如今的袁术借讨伐董卓带来的名声,还有袁家四世三公积累的底蕴,大肆扩军,手下兵马数量大约在五万,暂时留在南阳的,还有万余人。

这些兵马不知是得到了袁术的授意,还是因为失去了管控,竟然开始在南阳一带频繁劫掠村镇,虽然还没有发展到动辄屠村灭门的程度,但也将南阳百姓祸害了够呛。

荆州刘表刚开始见袁术撤走,马上就命大将文聘率一万五千大军进驻新野,反应不可谓不快,而且新野是属于南阳郡内的。

可是,在袁术兵马开始劫掠后,文聘只是带兵出击了两三次,接下来竟然偃旗息鼓,明明手握优势兵力,整体形势上也是绝对占优,却是选择了按兵不动,坐看袁术兵马在南阳的种种恶行。

爹不管娘不爱,南阳郡偏北方的一些百姓只能无奈逃离,因为刘表没有伸出援手,他们心中不满,便选择了往北跑,只盘算着等袁术离开后再回去,不想却是刚好碰上了李易的人马。

李易在心里将袁术全家问候了三遍,他自问给足了袁术面子与里子,再加上洛阳相救袁家的情分,袁术怎么也得回应一二,却不想这厮当真是不讲究,竟要临走捞一笔,打算将南阳玩烂了再扔给他。

“诸位怎么看?”

暗暗盘算了一阵,李易问道,只见张辽与徐晃都是眉头紧皱,贾诩倒是老神在在,好似什么事都没发生一般。

贾诩的表现让李易稍稍放心,然后就把目光放在了张辽与徐晃身上。

他觉得人的脑子都是越用才能越聪明,而这两人的天赋无疑就是很好的那种,平时多锻炼一下,说不定过个两三年就成名帅了。

两人被李易看的头皮发紧,张辽只得起身,硬着头皮道:“主公,袁术如此作为,有失风度,但其人如今势头正盛,且麾下兵多将广,不可与之力敌啊。”

李易表情不变,又问徐晃,道:“公明呢,你怎么看?”

“文远所言不差,可是如果我们陈兵在此,没有作为,坐等袁术兵马离去,将来传出去怕是会失了南阳民心,于主公名望必然有碍。”

李易问道:“那你的意思是要出击了?”

徐晃迟疑了一下,继续道:“袁绍兵马劫掠百姓,必然分散,当真动兵,虽然对方人马过万,但只要我方安排妥帖,末将有信心为主公各个击破,但如此一来,袁术必然大怒,到那时双方再次交战,末将怕是就……请主公恕末将愚钝,实在是左右为难,末将不知如何是好。”

徐晃感觉很惭愧,张辽与他差不多,从洛阳一路走来,自我感觉相当不错,昨天被典韦血虐了一顿,还勉强能说是无关大雅,但李易向他们问计之时还无言以为,这问题就有些严重了。

更不要说,李易对他们是相当看重的,经常称赞他们,结果需要用到他们的时候却不能出力,惭愧啊!

与这两位心情相反的是,李易心中其实颇为欣慰,因为现在本来就不是跟袁术动手的时候,所以李易气归气,心中想的却是很明白。

真正让他担心的是,手下这俩猛将会不会一听到袁术祸祸百姓就嗷嗷喊着要出兵。

从道义与品德上来讲,那种选择没错,甚至还很让人敬佩,但对李易的大事来说却是有害无益,甚至还会让他很尴尬,导致将来的队伍不好带。

如今看两人的表现,虽然没有想出好的对策,但也没强行憋出一些李易不能接受的昏招,更没有让人无奈的圣母病。

李易不置可否,最后看向了贾诩,贾诩这老家伙又看了那两个红着脸的猛将,显然猜到了李易的心思,哈哈一笑,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南阳人心可用矣。”

张辽徐晃顿时瞪大眼睛看向贾诩,要不是因为贾诩平时就让他们佩服,他们现在真的可能会认为贾诩是在嘲讽李易。

李易眼中带笑,看着贾诩道:“是吗?先生便说来听听?”

揣摩了一下李易的语气,贾诩内心稍稍有些郁闷,虽然李易这种主公让他省心,可有时候也是当真闹心,就好比现在,他正要慷慨激昂,侃侃而谈,可李易的样子显然心中早已经有了对策,叫他是不吐不快,吐了也不快。

不过贾诩是个聪明人,心里那点杂念很快就抛开,拱手道:“诸侯结盟讨董之时,袁术就能在紧要之时断江东猛虎的粮草,我还道袁术只是一时糊涂,可现在看来,呵呵……天下诸侯,愚蠢不过袁公路!”

第678章 孟德吾友第46章 执手相看泪眼第37章 西凉核心圈子第352章 蔡邕教王璨第97章 居然是你第343章 安置第424章 话里有坑第720章 河北名将,果然厉害第91章 暗度陈仓第312章 彻底暗淡第68章 伏寿第410章 狼狈的袁术第746章 分红第186章 士为知己者死第276章 为襄侯牵马坠蹬第65章 张辽的不甘现状第511章 未虑胜先虑败第707章 有人天生反骨第640章 步步进逼第530章 王朗入扬州第364章 蒯越为质第488章 吕奉先,不弱于人!第747章 重器 利器第55章 董卓要搞大动作第764章 万箭齐发第635章 刘繇第214章 易数之法第329章 张昭在徐州?第371章 你让我很失望第380章 征南将軍?第366章 我有一宝第695章 绝不叛汉第65章 张辽的不甘现状第204章 李易只能自证清白第726章 东平陵内乱第277章 皆为校尉第284章 请襄侯放过我家弟弟第443章 魏延取桂阳第446章 不得善终第523章 孙策自立门户第546章 少将军,保重第382章 伊籍的见闻第570章 铁杵砸门第607章 荆州情况第443章 魏延取桂阳第72章 督军有难事第272章 典韦东游记(中)第488章 吕奉先,不弱于人!第197章 念头不通达第224章 谁给谁赔罪第347章 邀糜芳出仕第541章 孙家对不住襄侯第727章 东平陵易主第212章 易英连弩第759章 郭图过河第150章 天下诸侯,愚蠢不过袁公路!第501章 天下第一仁义之人第507章 下邳急报第134章 荆州一年可下第502章 陈登到来第728章 赵子龙入青州第371章 你让我很失望第771章 投降第250章 以襄侯马首是瞻第613章 修仙第754章 西凉事了第542章 不可自误第703章 孟德的刀如今何在第643章 骂战第70章 来自整个世界的深深恶意第681章 昭然若揭第162章 快将襄侯拦下第262章 火炕第196章 只为取尔性命第719章 吕蒙第343章 安置第83章 大骂张绣第194章 不胜而胜第38章 董卓要点鸳鸯谱第14章 司徒可听闻百步飞剑第250章 以襄侯马首是瞻第435章 金雕入梦第484章 抱歉了,皇叔第421章 你不怕遭报应么第160章 文某的家在南阳第354章 绝非忠义之臣第445章 你把襄侯当什么人了!第516章 运气第163章 襄侯,请留步!第87章 小妹在这里呢第554章 襄侯果然是好人第643章 骂战第618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342章 一封书信第77章 大丈夫有仇必报第249章 袁家志在天下第26章 守得云开见月明第67章 保命灵药第99章 三拜第267章 又见庞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