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削发立誓

听了贾诩对袁术的评价,帐内除了典韦,其余人脸上俱无意外之色,典韦瞧见,忍不住问道:“某虽是粗人,也不待见袁术,却知道那袁术的名声甚是响亮,这样的人物怎么也算不上愚蠢吧?”

贾诩微微一笑道:“恶来且听我与你慢慢道来。”

只见贾诩伸手沾了茶水,在几案上画了一个大概的荆北轮廓,道:“此前刘表与荆州诸多世家联合,清扫荆州境内诸多叛乱,还娶了蔡氏之女,前些时日又被朝廷任命为荆州牧,如今,荆州上下人心尽皆归于刘表!”

“主公虽然是朝廷敕封的南阳太守,看上去名正言顺,但想要将这个虚名落到实处……南阳可是荆州门户,主公取南阳对刘表无异于虎口拔牙,正如之前刘表与袁术相争,何其难也。”

“现在袁术纵兵劫掠百姓,刘表却不闻不问,所图不过是要主公为难,给主公一个下马威,甚至是要主公与袁术火并一场!”

“且不说这一战失败,纵然是胜了,主公损失定然不小,而且与袁术结仇,将来南阳东面,势必要被扬州威胁,再加上南方又有刘表虎视眈眈,主公那时将顾此失彼,自保尚且无暇,又何谈雄图大志?”

“南阳虽然富庶,但终究只是一郡之地,稍有不慎,便会成为困住主公的牢笼啊!”

张辽徐晃一听贾诩的剖析,脸上不禁都有几分后怕之色,他们之前考虑的只是眼前一战的胜败,却不想竟然会直接影响到李易将来数年的发展。

典韦眨了眨眼睛,似有所悟,又似更加糊涂,不过瞧着张辽徐晃明显听懂的神色,担心被笑话,只好强忍着没再问。

“依照先生所言,南阳如今岂不成了死局?”

李易问道,语气虽是疑问,但脸色却是淡然。

贾诩一捋胡须,笑道:“这便是拿袁术的愚蠢之处了,为官一方,于公当守护一地百姓,于私,也应留下恩义之名,纵然是心有贪念,也要适当收敛,适可而止,可袁术却是打算在临走前竭泽而渔,这……呵呵,无论其之前在南阳名声如何,但今日之后,袁术在南阳已经是民心尽失,将来主公若要与袁术争锋,可使南阳丁壮为先锋,必然士气如虹!”

“之前刘表入荆州,虽然无兵无将,但其素有贤名,加上身为汉室宗亲,荆州世家方才愿意接纳,可反观袁术,他的这般作为若是传到扬州,纵然借助袁家四世三公的名望取下扬州,但民心必然惶恐,少有人愿为之效死,想要将扬州彻底掌控,少说也要三年时间,而在这三年中,袁术很难有精力回顾南阳,如此,主公东面无忧矣。”

李易也笑了,道:“先生所言甚是,我见过袁绍,风姿气度着实不凡,也见过袁隗,智谋深远为人忠义,教我心折,唯独这袁术……唉,观之不似袁家人……”

“咳咳……”

“哈哈……”

几人闻言不由失笑出声,叫帐内的气氛缓和了不少,实在是李易的话真的太损了。

顿了顿,贾诩正色道:“刘表虽为汉室宗亲,然而之前为得荆州刺史竟然依附董卓,董卓一死,又立刻上表朝廷,可见其虽然贤名远播,实则不过虚伪小人罢了,属下断定刘表必有不轨之心!”

“然而再观刘表今日所作所为,竟然放任袁术祸害南阳百姓,虽然有主公即将就任南阳太守的缘故,但还有几分怕是刘表已然没了进取之心,只想坐守荆州,以求一世富贵。”

李易轻轻点头,缓缓道:“之前荆州宗贼横行,看似势大,其实不过疥癞之患,刘表有世家大族相助,除之并非难事,但后来与袁术交手,不得寸进,怕是那时刘表方才明白何为诸侯争锋,他那些从书中读出来的英雄气概,自然也就打消的差不多了。”

“主公所言甚是!”

贾诩小小的拍了个马屁,继续道:“如今刘表坐视南阳祸乱不管不顾,便是将南阳民心于主公拱手相赠,只要主公稍稍施展手段,将来南阳百姓必然只知有李襄侯,却不知刘荆州。”

“你是说在收拢难民上做文章?”

“不错,正是如此,而且还可趁机征召一些青壮编练成军!”

李易点头道:“甚好,不过我们初来乍到,暂时募兵不宜过多,就以两千人为上限,否则刘表怕是不会让我们在南阳扎根。”

顿了顿,李易在贾诩画的草图上点了几处,道:“文远,公明,之后几日,你们分派几队得力人马,在丹水,析县,雉县一代,收拢难民,搭棚施粥,老幼妇孺给五六成饱,青壮口粮管够,但要让他们四处走动,为我们搜寻难民,如此即可借百姓之口成就我军仁义之名,又能尽量避免与袁术兵马发生冲突。”

张辽徐晃当即抱拳出列,道:“末将领命!”

李易点点头,又问贾诩道:“先生看可还有遗漏。”

“主公安排的甚好。”

贾诩先是肯定,但随后却是迟疑了一下,沉吟不语。

李易见状,道:“若是有不妥,先生直言便是。”

贾诩又犹豫了一阵,方才叹道:“主公欲取荆州,除了要得民心,还有便是世家之心,主公收拢难民虽然得了一些民心,但在世家眼中,或许认可主公仁爱之名,却也仅此而已。”

李易眼睛一亮,这点的确是他疏忽了,赶忙道:“还请先生教我。”

“老夫确有一策,可叫荆州世家对主公挂目相看,可此计却是有些风险,所以……”

贾诩面露苦色,他是真的很为难,这还是因为李易的想法与他很合拍,否则那种有风险的策略他是压根不会提起的,免得叫上位者心生猜疑。

李易还道是其他原因,不想却是这个,飒然笑道:“我潜伏董卓身边尚且不惧,小小一荆州又有何顾虑?”

李易这话说的豪气,听得帐中几人心生热血,贾诩更是拜道:“主公胆气叫诩拜服,诩愿陪主公同往襄阳一行!”

贾诩说罢,不等李易反应,张辽就先被惊住了,叫道:“你让主公去襄阳见刘表?”

“正是!”

张辽脸色变了变,抱拳道:“主公,如今南阳形势,刘表对主公敌意不小,此去襄阳必然危机重重,属下请领兵一千随行!”

徐晃不甘示弱道:“末将同去!”

典韦同样大声道:“某是主公亲卫,自然也要去的!”

李易对他们的态度很满意,不过目光却看向贾诩,道:“先生是想要我学刘表单骑入襄阳,为民请命吧?”

“主公英明!”

贾诩深深拜倒,他没从李易口中听到半点不快,如此主公当真是难得。

不过李易没意见,不代表旁人没意见,张辽徐晃更急了,叫道:“主公,万万不可,刘表单骑荆州,那时荆州无主,无人为难他,可主公若是也那般,却是羊入虎口啊!”

“先生,主公待你甚厚,你怎可叫主公行如此险着,若有万一,叫我等如何是好?”

贾诩低头不做辩驳,根据他的判断,刘表这人极好颜面,李易又是于朝廷有功之臣,所以,刘表断然不会害了李易性命。

不过,作为李易下属,提出这种让主公以身犯险的策略已经是极限了,最终如何选择只能让李易自己来做,贾诩是万万不能再劝了。

张辽徐晃的态度很明显,倒是典韦想了想,道:“主公带上我就是,有我在,管教任何人伤不得主公!”

张辽没好气道:“我知你厉害,可你能抵的过千军万马,弓弩疾射?”

见几人有争吵的趋势,李易抬抬手示意他们安静,然后在几人复杂的目光中,笑道:“我意已定,必然要去襄阳走上一遭!”

张辽徐晃顿时大急,不过不等他们相劝,李易就安慰道:“我知你们担心我的安危,我也明白,此行确实有些风险,不过那是对于旁人来说,却不是我,只要我想走,刘表留不下我。”

李易说话不急不缓,底气十足,叫张辽与徐晃也不由沉吟了起来。

李易平时没少找他们练手,论招式是不如他们的,可李易的那一把神力也着实惊艳,纵然是一流武将,碰上李易稍有不慎都会栽跟头。

不过,这也不是李易冒险的理由啊,张辽实在忍不住,出列拜道:“主公,如果非去不可,辽与恶来带一百精锐随行,辽以性命做保,纵然有变,誓死护卫主公周全!”

“文远啊!”

李易感慨了一声,上前将张辽扶了起来,道:“在长安时我虽然行险,可你见我何时当真将自身至于险地?所以,此行我一人前往即可,而且,带的人多了,反而叫荆州世家小觑了我。”

见张辽还不放心,李易只得道:“相信我,我有后手,如果刘表欲对我不利,见面之日反而是他殒命之时!”

见李易铁了心如此,张辽徐晃等人也不好再说什么,不过脸上的忧色却是怎么也掩盖不住。

李易有些无奈,因为他真的不是去送死的,只是他的某些手段不好与众人说明罢了。

李易不欲再讨论此事,直接略过,道:“我见刘表,还需为他备上一分‘大礼’,此事要从速来办,尔等听令……”

张辽徐晃领了李易的命令一同离去,李易又叮嘱贾诩,让他亲自在流民中挑选一些看上去比较精明的人,看是否能够收为己用。

昨夜两人已经就情报搜集一事探讨过,最后在看法上达成一致:以李易目前的声望、势力还有人才,暂时不可能搞出类似间谍或者密探之类很严密的组织。

其中金钱投入还好说,李易现在不差钱,但是那么多高素质死忠的培养,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如果强行草率的建立一个这样的构架,将来漏洞百出是免不了的,更可怕的是出现叛徒,反被敌方所用。

所以,李易与贾诩最后决定设立一个简易的情报系统,收揽一些比较机灵的人,给予他们优厚俸禄,让他们前往不同城镇负责明面上的情报收集与传递。

比如说袁术在扬州强抢民女了,或者说刘表前天被封州牧了,等等这种一眼就能看明白的情报,然后以快马传递到李易这里。

这样的情报系统虽然低级,但是成型快,且颇为实用。

而且这本身也是一个人才锻炼与选拔的过程,待到两三年过去,这些随便招收的探子中肯定会有表现优异的人出现,那时李易就可以以这些人为班底,再建立一套更为高级的情报系统。

一边想着情报的事情,李易带上典韦去了军营外临时的难民营地。

说是营地,其实别提栅栏了,连个帐篷也没有,也幸好没有下雨,否则这些几百逃难的百姓全都要成落汤鸡。

不过不管李易还是其他人,都没有将他们接入军营的打算,因为这是乱世啊,李易能主动给他们一口热饭已经很厚道了。

此刻军中的人正在给百姓施粥,瞧见李易过来,有眼明的士卒向百姓说了李易的身份,百姓们便开始纷纷向着李易行礼。

这些百姓昨日便已经知道,接纳他们,给他们口粮的正是他们的新任太守,否则百姓们也不见得有胆量安稳的留在这里。

“见过李府君!”

“多谢李府君收留!”

“请李府君为我等小民主持公道啊!”

“求李太守为我家人做主啊!”

……

刚开始好些,百姓们只是单纯的见礼,但不知何人发出了一声哭腔,然后便哭成了一片。

李易酝酿了一下情绪,然后快步上前,将两个看上去好像有些威望的白发老者扶了起来,深深回了一礼,怆然道:“诸位,是本官来迟了,叫百姓受苦,都是本官对不起你们啊……唉!”

一声叹息,一挥衣袖,李易的眼睛瞬间就红了。

这倒不是李易的演技已经出神入化,想哭就哭,实在是面前的场景确实叫人心酸,几百人拖家带口的逃难,这路上遭的罪可想而知,不知多少人与家人走散,再无相聚之日,也不知多少人这一走,便再也回不到故土……

李易心中确实比较难受,因此,他又刻意对自己催眠了一下,红个眼睛难度并不算高。

不过百姓们不知道李易心中所想,只当这位年轻的太守单纯是为了他们落泪,顿时感动莫名,纷纷再次下拜。

李易见状,微一沉吟,突然锵的抽出腰间长剑,将他面前的两个老头吓了一跳。

然后就见李易抓过侧边的一缕头发,直接挥剑斩断,交到一个老者颤巍巍的手中,起身郑重道:“诸位请做个见证,李易在此削发立誓,有朝一日必然亲提十万大军,为南阳百姓诛尽贼党乱兵!”

第547章 顾雍第593章 “小人”得志第45章 张辽的针线活第573章 鲁肃举贤第352章 蔡邕教王璨第555章 做你姐夫好不好第504章 请战第706章 臧霸第414章 世家与百姓第700章 使君何故哀伤?第718章 主公如此,男儿当为其效死第725章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第342章 一封书信第429章 任命第478章 委屈你了第535章 断贡第126章 当为大汉左将军第85章 此乃老夫义女第203章 刘表让荆州第536章 富春第576章 主公莫急第737章 巡视第408章 典韦斩将第629章 天佑我曹某人第433章 軍元券第292章 玉玺,天子之物第497章 你也不是太坏(6000字大章)第615章 交代后事第17章 遗世而独立第546章 少将军,保重第269章 袁术的现状第516章 运气第713章 请主公亲自出战第292章 玉玺,天子之物第572章 会稽世家第296章 孙策要反袁术?第609章 委屈你了第79章 胡车儿第492章 英雄末路(上)第177章 李易要跑路?第553章 女中王第214章 易数之法第752章 又打起来了第742章 柳暗花明第12章 还请公明拭目以待第552章 周瑜盗书第422章 刘表的落幕第627章 卑鄙如斯第762章 魏文长白衣渡江第53章 当街刺杀第15章 心中所愿:天下太平,百姓安宁第25章 虎牢关下吕布重伤第371章 你让我很失望第24章 吕奉先要封侯?第617章 人有点多第190章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第738章 张扬第115章 教徐晃行贿第66章 又晕了一个第90章 张绣不见了第213章 萧何月下追韩信第732章 赵云第707章 有人天生反骨第356章 贤侄啊第340章 李易的真面目第521章 文人的节操第298章 孙策的请求第20章 见过牛将军第679章 根基尽毁第611章 蒯越之谋第514章 摧墙第14章 司徒可听闻百步飞剑第153章 小霸王拦路第422章 刘表的落幕第536章 富春第492章 英雄末路(上)第619章 甄姜第255章 天子称我亚父第70章 来自整个世界的深深恶意第378章 何不请李易助战第756章 西路军,李傕!第185章 我夫君要胜过李易十倍第589章 打架斗殴第564章 赡养有功之人第61章 节操要少,底线要牢第559章 熊熊烈火第127章 张辽,见过主公!第472章 陈宫进言第531章 良禽择木而栖第273章 典韦东游记(下)第81章 张绣的怒火第471章 夏侯渊来信第227章 令郎的病又重了第665章 陈宫得宝马第116章 大婚 谢谢“Guiltp???”的打赏!第199章 刘表里外不是人第338章 提醒郭嘉第106章 我对不起司徒啊第692章 各方动态第148章 典韦 谢谢“彼抱”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