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袁家志在天下

其实李易也是无奈,蒯越的身份在那摆着呢,还有刘表的保护,他真心动不了。

于是,李易想要从这件事情上表明自己的态度,就只能从兵马上做文章了。

之前那些时间,李易对荆州的兵马,也就是刘表能完全掌控的兵马,有了一定的了解。

新野驻军一万余人。

襄阳城内外三座大营,有将近三万人。

南郡大概有万人,江陵因为地处要害,有将近两万。

最后,就是荆南,也就是刘磐与黄忠麾下,那里大概有万五千人,这些兵马主要是用来震慑经南四郡。

当然,这些兵马的数字上多少都有些水分,而且,除了这些兵马本身,如果动员起来,还能在各个县城动员起来不少人。

原本就李易与刘表商议的,李易也就是招拦一万多人,而现在,如果顺势想着刘表张口要两万,李易稍稍操作一番,胆子再大一点,拉起小三万人难度真心不大。

有了这么多人,刘表就算是想动李易,也动不了了。

荆州军的战斗力李易已经见识过了,砸的一笔,蔡瑁亲自带队都被纪灵以绝对劣势的兵力打的跟狗一样,小命差点都没了。

而且,刘表现在虽然有十来人兵马,但每个地方都需要兵马镇守,在世家没有豁出家底支持他的情况下,真正能用于拉出去作战的机动部队,也就两三万人,与李易将来的麾下人马差不多。

李易麾下可是有着张辽徐晃这等猛将,真打起来,李易感觉自己能赢。

只是,李易担心刘表会不会答应这个条件。

贾诩与郭嘉也开始在心里盘算,他们感觉到,李易要两万人,有些触碰到刘表的底线了,虽然不怕,可失去了襄阳的支援,李易这边的日子会苦很多。

贾诩想了想,犹豫道:“此事……怕是有些困难啊。”

李易嗯了一声,轻轻皱了下眉头,其实他也对此没什么把握。

郭嘉忽然开口道:“主公,既然要征兵,主公为何只要区区两万人马,在嘉看来,主公大可告诉州牧,募兵五万!”

“奉孝不是在说笑?”

李易有些愕然的看向郭嘉,他不知道郭嘉怎么想的,怎么开始满口跑火车了。

郭嘉微微一笑,显得很是自信,道:“主公增加募兵,除了增强实力,就是表示对州牧对蒯越一事的处置不公表示不满,既然是表示不满,何将胃口放的大一些?”

李易问道:“可州牧必然不会答应。”

“呵呵……”

郭嘉发出一阵有些不怀好意的笑声,道:“如果一切太平,州牧自然不会答应,可是南阳再度生乱,或者,豫州,扬州兴兵来犯呢?”

李易猛的瞪大了眼睛,是啊,南阳没事,好端端的,李易自然不能征兵,可要是有了外部压力,那就不一样了,到时候就算李易不募兵,刘表为自保,都得上杆子募兵。

而之前新野的战绩已经告诉刘表,他手下的人打仗不行,只要文聘不出山,这募兵的事多半会交给李易,也就是放在南阳去做。

李易恍然大悟,之前只是把眼光局限在了荆州内部,被郭嘉这一提醒,却是直接打开了出路。

李易忍不住站起身,来回走了几步,忽然说道:“奉孝所言甚是,只是袁术虽然有意荆州,而且兵锋正盛,但袁绍也难举大军发兵南阳,即便是佯攻也很难做到。”

“这个简单。”

一直在思索的贾诩也开口,说道:“袁术此人见利忘义,目光短浅,主公只要许诺将来愿奉袁术为荆州之主,而主公求刘表与蒯越人头,袁术必然答应。”

“而且之前几次刺杀已经传遍荆州,袁术必然有所耳闻,主公为报私仇选择袁术,袁术断然不会怀疑此计有诈!”

李易点点头,这个道理说得通,不过李易想了想,又道:“叫袁术出兵不难,但袁术也不会自坏根基,如今能动用兵力最多也就万余人,我这里募兵两万足矣,可花费了这许多心思,只比原本多出几千人,实在是不划算。”

“这……”

贾诩捋着胡须,喃喃道:“其实,以袁术性情,做出穷兵黩武的事情不算是意外,只是,需得叫他看得见的好处才行,所以……主公容某想想……”

李易想起了袁术的原本的经历,刚刚到扬州的时候,袁术还算是比较正常的,他是什么时候开始自我感觉良好的?

忽然,李易心中一动,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

李易看了看左右,示意周围侍从退下,然后低声道:“两位稍待片刻,我去去就来。”

郭嘉与贾诩知道里要做什么,不过还是很配合的点点头,原地等待。

很快,李易捧着一个红漆木匣走了回来,李易将木匣放在几案上,对典韦吩咐道:“恶来,你亲自在外巡视,没我的命令,不许任何人靠近十丈之内,若有人违令,杀!”

“喏!”

看到李易如此郑重,典韦心中一凛,抱拳领命,然后一脸严肃的跑出去安排了。

现在屋中除了李易,剩下的就是贾诩,郭嘉,还有黄月英,这三人虽然都与李易很熟悉了,可看到李易的态度,也是感觉有些紧张,隐隐感觉到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情要发生。

李易分别看了三人一眼,道:“此事事关重大,除我之外,只会有你三人知晓,若是走漏了风声,我等必然大祸临头!”

贾诩与郭嘉赶忙抱拳道:“请主公放心,我等绝对守口如瓶。”

黄月英也跟着表态,道:“师父放心,月英可以保证,即便家父问起,也不会透露半句。”

“好,我信得过你们,只是事关重大,所以必须要提醒你们一二。”

李易说罢,又对黄月英道:“这些事就无需记录了。”

“是。”

黄月英放下笔墨,跪坐在一旁静静的看着木匣,她是真的好奇了。

李易轻轻展了展手,尽量取出手中湿汗,取下铜栓,轻轻的取下木匣的盖子,只见一抹透着荧光的四方温玉,缓缓的在众人面前出现。

郭嘉与黄月英虽然聪明,但见识有限,可贾诩就不同了,他可是在洛阳与长安混过的,直接就不淡定了,猛的站了起来,叫道:“这是——”

刚开口,贾诩的话音又戛然而止,他如果喊了出来,绝对是给李易遭灾。

贾诩赶忙重新跪坐下来,脸上满是兴奋之色,颤声道:“这……这是,传国玉玺?”

“什么?”

郭嘉与黄月英也吓了一跳,他们刚刚虽然看出这是一方印玺,但理智让他们根本没敢往传国玉玺这一块想,现在听到贾诩的话,再有李易的点头肯定,一时都有些惊呆了。

郭嘉吞了口唾沫,抬了抬手,想摸摸传国玉玺是什么感觉,但马上又想到这么做是犯忌讳的,赶忙深吸几口气,叫呼吸平稳下来,这才小心翼翼的问道:“敢问主公,这玉玺是真的,还是赝品?”

“自然是真的,货真价实!”

李易说着,伸手将玉玺抓了起来,在手中转了转,叫他们看清楚上面的篆刻,还有黄金修补的缺角。

其实,李易也是许久没有碰触玉玺了,这一入手,他就感觉自己的心里像是长了野草一般,野心怎么收都收不住。

李易强行让自己镇定,不能失态,缓缓将玉玺放回,正要继续说话,就见贾诩一脸激动的拜道:“玉玺在手,主公果真乃是天命之人啊!”

贾诩是真的激动,眼眶似乎都滋出了泪花,他原本就觉得李易肯定能打下一大片基业,现在看到连传国玉玺都不声不响的出现在了李易的手中,这只能说是天命了!

贾诩甚至已经想象道了将来李易成为九五之尊,他也要被人冠上慧眼识英主的贤名。

要知道,贾诩可是第一个主动上门找李易求收留的,只要李易成功,绝对能成为佳话。

紧跟着贾诩,郭嘉与黄月英两人也是对着李易行了个大礼。

由不得他们不激动,玉玺对李易来说只是野心,可对他们这些人来说,那真的是代表着天命。

说句不客气的话,手里抓着玉玺,就能忽悠好多人去卖命,当然,因为玉玺带来的麻烦也会更多。

李易没想到他们三人会有这么大的反应,赶忙说道:“不必如此,快快请起。”

三人收了手情绪,不过,看着有些晕红的脸色,显然这心情不是那么快能平复下来的。

李易将玉玺重新收好,相等他们心情恢复的差不多了在说话,不想这时,黄月英的脸色忽然白了一下,道:“师父,你难道是想要将玉玺送给袁术?”

黄月英细声细气的,可她的话直接叫郭嘉与贾诩吓到了。

是想一下袁术的性情,若是袁术得到玉玺,那真是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

眼看着几人已经把“死谏”两字写到了脸上,李易赶忙说道:“不要胡思乱想,如此重器,我岂会交到他人手中?”

听到李易的保证,三人同时松了口气,李易真要送出玉玺,他们非得疯了不可。

贾诩擦了擦额头上的喊,苦笑道:“主公究竟是如何打算,还是直说吧,否则属下实在是有些承受不住啊。”

李易哈哈一笑,掩饰了自己的心虚。

其实李易还真的动过奖玉玺送给袁术的念头,当然,送出之前,他会先引上几百张空白的圣旨做备用。

毕竟在李易看来,小皇帝还没死,传国玉玺虽然是国之重器,可连皇帝都是傀儡,一个玉玺再怎么贵重也是死物,送给袁术,叫袁术做自己的临时同盟,而且,如果袁术称帝,提前脚乱汉末的这一叹浑水,不管是对李易自己,还是对天下百姓,其实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件好事。

只是李易没想到玉玺在这些贾诩等人心中的分量这么重,如此李易就舍不得交出去了,而且,真的送了,怕是得他们给骂死。

不过,因为他们的态度,李易也有了新的想法。

“玉玺自然是不能送出的,不过,我若是叫人伪造一方玉玺,然后叫袁术得到,你们觉得如何?”

“袁家底蕴深厚,若是伪造玉玺,必然被袁术识破,到时候岂不是会反过来怨恨师父?”

原本黄月英的很少开口参合李易政事的,不过玉玺实在是太过打动人心,她也是有些忍不住了。

李易笑了笑,黄月英虽然聪明,可谈论正治,还是差了一些啊。

郭嘉因为太过年轻,不好折了黄月英的面子,只是笑了笑,不过贾诩的顾忌就少了一些,摇头道:“据诩所知,传国玉玺在大将军死后,便随着宫中内乱不知所踪,董卓后来多方寻找,也不得玉玺踪迹,如今也是因为天子年幼,大权旁落,没有闲暇,否则必然是掘地三尺也要将传国玉玺找出来。”

“玉玺,国之重器,如果主公名人伪造一方赝品,赝品落入忠义之士手中,必然会上报官府,然后严查造假之人,可若是落入有心人手中,却是要生出别的心思了。”

说着说着,贾诩忽然冷笑了一声,道:“其实,十常侍之乱后大汉江山风雨飘摇,世人全都将此归罪与董卓,在诩看来,却是有些偏颇了。”

郭嘉低声道:“袁家?”

“正是!”

贾诩点头,说道:“之前种种变故,几乎全都少不了袁家在背后推动,只是董卓太过凶残,这才脱离了袁家预期。”

“不过,为了讨伐董卓,十八路诸侯结盟,袁家为盟主,这声望可我是如日中天,若非董卓迁都,避开联军锋芒,双方倘若当真在洛阳拼死一战,袁家如今或许已经是……呵呵。”

贾诩冷笑了一声,继续道:“再看现在,袁绍虽然名满天下,但行事手段却是忽然有些下作,似乎急不可耐,一心一统河北。”

“袁术更是不必多说,心中贪念人尽皆知!”

“所以,诩斗胆断言,袁家弟子早就志在天下,若得玉玺,必反!”

第356章 贤侄啊第291章 挑拨二袁第204章 李易只能自证清白第23章 名将当璀璨第390章 要一个毛玠祭旗第84章 乱世百姓第708章 谢主公不杀之恩第227章 令郎的病又重了第291章 挑拨二袁第300章 扬州大公子第621章 甄家事了第125章 此二人,不在华雄之下第508章 全是李某之过第726章 东平陵内乱第316章 陶谦的黑历史第103章 闺蜜是用来插刀的第590章 虞翻第151章 削发立誓第281章 放袁术的鸽子第753章 河北近况第674章 前进第415章 亲自出马第165章 别怕,我会保护你的第698章 示敌以弱?第117章 夫君有错,妻当规劝 谢谢“黯然丶失落”的打赏!第774章 破门第462章 备,拜见襄侯第10章 放开那个女孩第103章 闺蜜是用来插刀的第303章 你想去南阳?第446章 不得善终第38章 董卓要点鸳鸯谱第727章 东平陵易主第431章 荆南的太守们第170章 千万不可小看古人第314章 曹豹来访第554章 襄侯果然是好人第25章 虎牢关下吕布重伤第507章 下邳急报第20章 见过牛将军第488章 吕奉先,不弱于人!第304章 诸葛亮的迷茫第588章 不爱玉玺爱美人第516章 运气第68章 伏寿第44章 我来劝将军消消火(求收藏)第760章 可以开始了第207章 史阿死的冤第638章 陈国刘宠第553章 女中王第180章 只愿天下处处有良医第66章 又晕了一个第212章 易英连弩第38章 董卓要点鸳鸯谱第530章 王朗入扬州第23章 名将当璀璨第91章 暗度陈仓第373章 借曹操之名第773章 兵临城下第672章 杀曹操,赏万金第233章 在路上第424章 话里有坑第650章 地道第379章 终见文聘第150章 天下诸侯,愚蠢不过袁公路!第181章 此人医术不在张机之下第609章 委屈你了第439章 张闿来投第741章 还请将军成全第405章 誓死追随征南将军第18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123章 徐晃有大将之风第122章 六十二连胜第188章 借你家墙壁一用第660章 豫州规划第621章 甄家事了第251章 大公子来了第207章 史阿死的冤第761章 建功立业就在今日第124章 赌一个凉王第19章 欲谋大事,必先扬名第624章 谋定第531章 良禽择木而栖第589章 打架斗殴第381章 伊籍入宛城第293章 半壁江山,指日可待第327章 无法化敌为友第593章 “小人”得志第326章 几个熊孩子第490章 吕布遇阻,曹操再起屠刀第667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687章 我是雄主第24章 吕奉先要封侯?第763章 攻占平原津第258章 长安变化第447章 不要让我失望第424章 话里有坑第96章 祖茂第310章 请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