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抢人才 (三)

霍峻的能力与郝昭很像,都是那种智勇双全的名将,这也正是刘赟看上他们的原因。现在荆州军在败给了江东军后,也使得荆州各地是人心惶惶,生怕哪天荆州就会变成江东军的地盘,而他们这些武将也一定会受到江东军的打压的。

正是有了这种提心吊胆的想法,才促成了刘赟在荆州是笼络人才的计划。而糜竺不仅是一个大商人,他的眼光和口才也同样是一流的。现在就听糜竺对霍峻是忽悠道:“霍将军,刘荆州已病了多日,使得荆州军的防线也是越来越松懈。而江东军对荆州可是势在必得,一旦江东军攻进了襄阳城后,你们这些降将可就成了江东军眼里可有可无的人物了。而我家王爷可是威震四方的大豪杰,同时他治理的八州之地也得到了百姓们的赞誉。如果将军能归降于我家主公,我家主公必不会委屈了将军你的,将来封妻荫子也绝不再话下。”

霍峻在听了糜竺的话后,顿时有些是举棋不定。而这时候的糜竺又继续忽悠道:“我知道将军担心你的那些部下们,只要他们愿意跟随我家主公,我就将你们一同带到徐州去。至于到了徐州后,你们愿意去哪里定居都行,只要是在我家主公掌控的八州之内,我都可以替你们做主的。”

此时的霍峻在想了想后,便说道:“此事我要跟我的部下们商议一番后,才能做决定。这样吧,两日后,同在这家酒楼我给你一个答复怎样?”

当霍峻离开酒楼后不久,糜竺又跑去了文聘的府上,当他将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后,文聘是立马回答道:“子仲先生,只要刘荆州还活着一天,我就绝不会背叛主公的。哪怕江东军攻进了襄阳城,我也愿意为主公流进最后一滴血。”

“好,不愧是我家主公看上的人,果然是有情有义。既然你有这份心,我也绝不勉强于你,以后你要是有什么难处可以尽管来邺城,我家主公的大门随时会为你开启。”

当糜竺离开文聘的府上后,他又接到了天机阁给他的情报,说那魏延在长沙,而且还被任命为了一名门将。当糜竺听到这消息时,不由得是哈哈大笑地说道:“难怪荆州城池不保,这样的一名勇将竟然被派去看守大门,看来这荆州风气还真是重文轻武啊。”

糜竺并没有急着赶去长沙,而是在等霍峻的消息。果然两天后,霍峻再次来到酒楼并对糜竺说道:“我那些部下们愿意去徐州,不知子仲先生如何将我们的家眷们带往徐州?”

“霍将军,难道你忘了我是一名商人吗?我糜家的生意做遍了大江南北,这荆州的士卒们又如何敢拦下我糜家的船队。你回去告诉大家,三日后我糜家的船队必在南郡码头接应你们。”

等搞定了霍峻的事情后,糜竺心里也是安定了不少。当他骑快马又赶到长沙时,还没来得及多说几句话,那魏延竟然是一口气就答应了下来,这反而让糜竺是有些诧异了起来。

后来他才知道魏延早就有了投效刘赟之心,可惜他出身寒门,又没有人替他引荐给刘赟,所以才在刘表的手下当了一名门将。

糜竺在搞定了魏延和霍峻以后,便将他们送上了自己的商船,而他自己依然留在了荆州并等待着陈登的消息。此时的陈登用他父亲的书信将黄承彦请来后,是大摆宴席款待黄承彦与他的女儿黄月英两人。

黄承彦可是襄阳名士,与庞德公、司马徽、徐庶等人都很交好。当黄承彦在席上提出要去北海书院一行时,陈珪立马就说道:“我也好久没去会会老朋友了,既然彦明兄想要去北海书院,那我也随你一起去吧。正好可以与康成公、卢师、翁叔、伯喈他们好好聊聊。”

而就在黄承彦与陈珪他们赶去北海书院时,孔融却带着刘赟的任务是来到了荆州。孔融字文举,鲁国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是孔子的第19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

他的到来受到了荆州名士们的夹道欢迎,当庞德公将孔融请进了鹿门书院后,就对孔融说道:“文举,你这时候来荆州恐怕是另有目地吧。”

孔融并没有隐瞒什么,反而是笑了笑,说道:“我就知道瞒不过尚长兄的法眼,我这次来荆州确实是有其他的目地。我家摄政王大人很看重荆州名士,所以融毛遂自荐来此地为朝廷和王爷招揽人才。”

听孔融这么一说,庞德公是长叹了一声,道:“摄政王大人好心机、好手段啊,他可能很早就看出荆州不保了吧,所以才会派你来拉拢人才。我家那小子现在也为你们王爷做事,我庞家算是与你们王爷绑在一条船上了。说吧,你这次来想拉拢哪些人才?”

庞德公做为荆州的名士,对本土士子也是十分的熟悉。当他在看完孔融递上来的名单后,不由得就说道:“你家王爷的心还真大,连刘景升身边的人也敢挖走,就不怕这位刘皇叔发飙吗?”

“尚长兄,我听说刘皇叔病了,已经有好些日子没管理荆州的事务了。如果皇叔有什么三长两短,你觉得他那两位公子能继承他的衣钵吗?还有现在江东军已占了江夏郡,而兖州的曹操对荆州也是虎视眈眈,你觉得荆州的这些名士将会何去何从呢?

我家王爷可是朝廷的摄政王,而且还掌控着八州的政权,你觉得我家王爷的名声还配不上那些名士们吗?”

此时的庞德公还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只见他又看了一遍手中的名单后,就说道:“那费祎费文伟刚从江夏来荆州,没想到就被你们给惦记上了。好吧,看在王爷的份上,我庞家也愿意为王爷出一份力。”

费祎字文伟,江夏罗山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深得诸葛亮器重,屡次出使东吴,孙权、诸葛恪、羊茞等人以辞锋刁难,而费祎据理以答,辞义兼备,始终不为所屈。孙权非常惊异于他的才能,并加以礼遇。

北伐时为中护军,后又转为司马。当时魏延与杨仪不和,经常争论,费祎常为二人谏喻,两相匡护,以尽其用。诸葛亮死后,初为后军师,再为尚书令,官至大将军,封成乡侯。费祎主政时,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为蜀汉的发展尽心竭力。费祎性格谦恭真诚,颇为廉洁,家无余财。后为魏降将郭循行刺身死,葬于了今广元市昭化古城城西。

费祎,就是刘赟招揽的第一位贤才。

第一百四十八章 半路打劫第五百四十章 九宫八卦阵 (中)第一百零六章 敲诈勒索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为平地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烧新野第四百零五章 空中斥候兵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烧连营(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家至圣 (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马超做媒第五百零九章 大败吕布军第四百四十五章 风雨欲来二百八十八章 尽得人才第五百三十三章 张肃告密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堪一击第四百零九章 延长一年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术第十二章 打脸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孙策 (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烽烟四起 (四)第三百零五章 抢人才 (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其不备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术第五百七十章 天网恢恢第五百八十五章 将门虎子(中)第三百一十六章 左慈遁术第四百零九章 延长一年第二百一十章 诈城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养生息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贤王刘豹第一百三十九章 吕布反叛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岳衡山第二十八章 才女昭姬第五百八十四章 将门虎子(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将计就计第一百六十八章 互不侵犯第二百五十四章 童飞显威第四十三章 新年临近第三百一十七章 废除帝后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袭汉中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庐江城第二章 汉章帝之后第四百八十章 牺牲小我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烧连营(下)第五百零一章 江东从此无孙家第二百六十章 鲜卑内斗第三十九章 招兵买马 (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并州六郡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烧新野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击第四百七十四章 取毗陵第三百一十九章 五斗米道第三百六十四章 借东风第八十四章 改年号为“中平”二百八十八章 尽得人才第三百零六章 抢人才 (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狮子大开口第五百零七章 战关羽第一百五十章 传国玉玺第六十二章 许家村第一百二十章 遇良臣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遇故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创鲜卑大军第九十八章 制作炒茶第五十六章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离开青州第六百零五章 断其归路第四百零七章 杨家的预谋 (上)第四百五十七章 烽烟四起 (五)第二百五十三章 连环弩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门阀的心思第三百一十九章 五斗米道第四百八十四章 袭击汉营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烧都护井第一百一十二章 刘赟娶亲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连环计第二百零二章 羌胡参战第五百二十四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 (上)第六十章 阵斩波才第七十一章 广宗城破第二十五章 简体字第四百五十七章 烽烟四起 (五)第二百三十五章 得胜而回第五百三十二章 反叛联盟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为上第十四章 东莱太史慈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园八校尉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桥之战 (下)第五十二章 贫道孟凌子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战书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鹿大王第八十八章 初显锋芒 (下)第七十章 张角托孤第六百零四章 南郡之战第三百三十七章 孙刘结盟 (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进军长安第五百五十四章 张飞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