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抢人才 (四)

当庞德公将费祎引荐给孔融后,在两人的劝说下费祎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而就在孔融搞定了费祎之后,他又把目光盯上了蒋琬蒋公琰。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现在正在鹿门书院求学,而做为鹿门书院的校长庞德公也很自然地就将蒋琬带到了孔融的面前。

现在的蒋琬还很年轻,当他听到孔融是来当说客时,不由得有些犹豫地说道:“文举兄,我知道你是为了朝廷和摄政王大人来招揽人才的,可是我的家族未必肯放心我去邺城。再说现在荆州正是用人之际,我想留下来为刘荆州做一番事业。”

刘表在荆州的威望很高,而且又是党锢的“八俊”之一,所以深得士子们的喜爱。而孔融在听了蒋琬的话后,并没有反驳什么,而是很真诚地说道:“公琰兄,刘景升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贤士,但此刻他已是重病缠身。一旦他逝去后,你觉得又该为谁效力呢?”

孔融的话语让蒋琬是半天答不上话来,而这时的庞德公也插话道:“公琰,我知道你心中的抱负,现在朝廷与摄政王大人正在励精图治。而大汉的周边异族也被摄政王大人驯化,所以朝廷急需人才去治理打下来的江山。公琰,你是我鹿门学院最优秀的学生,我希望你能早日实现你的抱负。”

刘赟收编各异族部落的事情早已传遍了大汉十三州,像蒋琬这样的士子也早被刘赟的气魄所折服,现在又听了庞德公与孔融的劝说后,心里也开始有了一丝丝的松懈。

当孔融又祭出他那圣人之后的身份来时,蒋琬最终也折服在了那振兴汉室的言词之中。在说服了蒋琬后,庞德公不由得有些好奇地问道:“文举,既然那摄政王大人听说过伏龙、凤雏的名声,为什么名单里没有孔明的名字呢?”

“尚长兄,王爷在很早以前就派人去请过那诸葛孔明了,可惜孔明志向深远,并不愿屈居于人下,所以我家王爷只能是遗憾地放弃了他。不过在我临来之前,王爷曾告诉过我,说那孔明即将遇到他的明主,所以让我就不要去打扰他了。”

“哦,摄政王大人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文举,你快告诉我孔明所遇到的明主究竟是谁?”

当孔融在小声说出刘备这两个字时,庞德公顿时就沉思了起来。现在刘备的名声也传遍了整个荆州,特别是他治理的宛城也得到了当地百姓们的爱戴,所以孔融一说出刘备的名字时,庞德公就已经在心里对刘备此人是评估了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里,孔融先是去探望了一下刘表的病情,接着他又见了刘巴、马良、杨仪、廖立、伊籍、向朗、陈震、郭攸之等人,这些名士可都记在了刘赟给他的名单上。

不过那伊籍已经心有所属,并没有接受孔融的招揽。而向朗的老师可是司马徽,而且他现在还在刘表的帐下任临沮县令,因此也未曾答应孔融的招募。

当其他的人都被孔融招揽后,向朗是一脸担忧地来到司马徽的草堂,并将孔融招揽之事是全盘告诉了他的老师。而司马徽在听了向朗的话后,也不由得是叹息道:“那位摄政王还真是深谋远虑、高瞻远瞩啊,他恐怕早就看出刘景升已命不久矣了吧,所以才会派出孔融来当说客。这位摄政王大人横空出世,将来是祸是福还真是让人难以预料啊。不行,我得去一趟琅琊山见见那位南华仙长,看看他对这位摄政王大人又何评鉴?”

而就在司马徽前往琅琊山的时候,他又顺道去了一趟宛城,并将刘赟招贤纳士的事情是告诉给了刘备,这可把刘备给吓得不轻。

自从在卢植那里认识了这位摄政王后,刘备就对刘赟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一听到刘赟这个名字时,他心里就有一种莫名地发怵。特别是当他在徐州背叛了刘赟后,就再也没有在刘赟的面前出现过,他知道自己与刘赟已结下了怨恨,而且刘赟的势力也是他望尘莫及的,所以他逃到了荆州后,也未尝不是在躲避着刘赟的报复。

现在刘赟的势力又延伸到了荆州,这怎能不引起他的担忧来呢。好在司马徽在临走前将自己的学生向朗是推荐给了他,同时还点醒了他去找那位伏龙的下落。

当刘备在听到伏龙的下落后,是兴奋了一整夜,第二天一早就带着关、张二人是前往了卧龙岗。当他们走了数个时辰后,终于来到了卧龙庄前。这是一处用篱笆围起来的小院,小院里还盖了几间草堂,并且院子的四周还种上了一片翠竹,看上去是十分的清静幽雅。

当刘备亲自走上前并敲了敲门后,不一会儿就见一名童子打开了房门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来这里有什么事吗?”

此时的刘备连忙通报了自己的姓名后,那名童子才说道:“几位大人来的不巧,我家先生一早就出门了,而且也不知云游去了哪里,也许要过十天半月才能回来吧。”

刘备听了童子的话后,心里很有些失望。而一旁的张飞则说道:“既然那位诸葛先生不在,那我们还是先回去吧。等那位诸葛先生回来后,再来拜访也不迟。”

刘备没有答话,只是往大路上不时地眺望着,而这时的张飞有些不耐烦了,于是将刘备扶上马后,就催着他赶快回去。而刘备在临走前并对那名童子说道:“如果你家先生回来了,请代我转告他,就说宛城的刘备刘玄德曾来拜访过他。”

当刘备三兄弟回转宛城之时,忽然在半路上遇到了一位衣着整洁、容貌俊秀的年轻人。刘备还以为是诸葛亮回来了,于是慌忙下马并施礼道:“先生是不是卧龙?”而那人回礼答道:“不,我不是孔明,我只是他的朋友崔州平。”

崔州平的大名刘备也是听说过,而且他也十分敬仰崔州平的才学。于是两人便坐在路旁的石头上是攀谈了起来。当刘备问起诸葛亮的行踪时,崔州平道:“我也是来拜访他的,并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两人又谈了一会儿天下大势后,刘备便要请他出山相助。而崔州平摇了摇头,道:“我素来闲散,不习惯受拘束,很早以前就丢开了功名利禄,还请刘使君另请他人吧。”说完,崔州平是起身告辞而去。

第五十六章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第六百零五章 断其归路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击袁军第四十五章 剿灭海盗第四百八十五章 阵斩贺齐第六十五章 黄巾力士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虞的到来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进长安第一百五十一章 刺杀韩文节第七十三章 赵家村第一百五十六章 软刀子杀人第四百零六章 杨修杨德祖第三百六十九章 捉放曹 (下)第二百零六章 疲兵之计第七十七章 东莱亭侯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染黄沙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击袁军第一百二十九章 灵帝驾崩第五百四十七章 围追堵截(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黑油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降邓芝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与民同罪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一百零五章 蝴蝶效应第十一章 康成公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为平地第一百二十八章 废史立牧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视各州郡 (上)第五百零二章 三家密谋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为上第五百零二章 三家密谋第五百九十三章 反偷袭第五百二十七章 坐镇雒阳城第四百六十九章 江东虎臣坠第一百七十三章 长安之乱 (四)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九十四章 围歼李文侯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许攸第一百八十二章 丹阳精兵第八十六章 请师伯出马第二百一十二章 刘备反叛第十九章 恶来典韦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三百二十三章 胆怯的刘璋第三百四十一章 赵云的到来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泸水 (上)第九十五章 初见董卓第一百二十八章 废史立牧第三百九十八章 刘备得子第五十二章 贫道孟凌子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一百三十八章 并州刺史丁原第四百三十七章 计中计 (上)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发的瘟疫第五百五十九章 建平之战(上)第七十三章 赵家村第三百四十三章 离间计 (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四十九章 春雨贵如油第五百零七章 战关羽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击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观虎斗第一百三十六章 战狼军团第五百八十七章 以身犯险第五百零五章 内应第四百三十五章 盗取令牌第六百二十章 血溅许昌城(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软刀子杀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观虎斗第四百零八章 杨家的预谋 (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焚城第三十二章 锻造师蒲元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孙使者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十六章 河间四将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术称帝第四百零九章 延长一年第十一章 康成公第四百一十二章 雍闿谋反第三百五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三十六章 战狼军团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胜追击第五十章 前世的仇人第六百零一章 接踵而来第二百六十章 鲜卑内斗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时代的发明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凉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则两利第四百一十章 再进益州第六百零一章 接踵而来第十五章 前往中山国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道防线第三百四十一章 赵云的到来第二十一章 宦官张让第三十八章 招兵买马 (上)第三百三十九章 预谋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