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景平水师 六

一轮红日越过东面的海平线,朝阳的光芒炽热,撕裂了天地之间的黑暗,让光明重临大地之上。

建业城。

煌煌不安的一夜过去了,一如既往的大街小巷,让百姓们对朝堂多了几分信任,最少如今的建业,还是安全的。

而在王宫,太初殿上,却笼罩这一种阴沉的气息。

大殿上,孙坚一袭锦袍,头戴玉冠,跪坐首位,浑身的气息都很冷,相对于以前他气势伟岸的时候,如今他的气息,更多的是一种不怒而威。

手握吴国大权,一言可血流成河,一言可造福万民,这个位置,已经赋予他一股不容他人忤逆的霸道之气。

他沉着脸的时候,大堂左右两侧,一个个吴国官吏,皆然低头,不敢言语。

“已经被打到家门口了,诸位就没有话对孤说吗?”

半响之后,孙坚开口,一开口杀意冲天:“还是你们认为,孤的脸无足轻重,可以随意任由他们人想要扇一巴掌,就扇一巴掌啊!”

吴国王都,建业城,这可是吴国的脸,如果还没有到生死存亡的时候,也没有到灭国的份上,可这王都却被人兵临城下了。

想想,他都有一种想要和敌人同归于尽的冲动。

因为这巴掌,等于扇在了他的脸上了。

他可以战死。

吴国也可以战败。

可这么丢脸的事情,传出去了,吴国还有什么脸面,还有什么胆气立足天下诸侯之中。

“吾等未能为大王分忧解难,罪该万死!”

众臣俯首跪膝而下,纷纷开口说道。

这时候,认罪总比硬抗这大王的脾气好,要知道大王可是在中原,被称之为江东猛虎的男人,主要不是在猛,而是在虎。

虎性刚烈,岂能如猫狗卑躬屈膝,真的惹怒了他,他可是不会去考虑什么大局,真的说杀人就直接杀人的。

“孤要听的不是这个!”

孙坚拍案而起,怒目圆瞪:“现在,我们的敌人,已经兵临城下了,他们正在长江之外徘徊,随时准备冲杀进来,孤可以丢脸,大吴国可以丢脸,可建业城不能丢掉了,必须要剿灭他们,而且是全歼,否则我吴国,无颜与天下诸侯争锋!”

“大王,臣恳请召兵勤王!”

一人站出来,拱手说道。

这是陆俊。

吴国卫将军,虽然他在行军打仗上说不上天赋,甚至没有上过战场,一仗未打,但是却有足够的分量坐在这个位置上,他是如今江东陆氏一族的家主,他坐在这个位置上,代表吴国军界的安稳。

吴军主力嫡系,是来源于孙坚孙策部,但是吴军的地方军,特别是各地郡兵县兵,大部分掌控在了各个世家门阀的手中。

推翻吴国或许做不到,但是要是想要内乱吴国,他们只要舍得出去,倒是有能力的。

“臣恳召兵勤王!”

有一个人大臣站出来了,少府令魏腾。

“臣请召兵勤王!”

陆陆续续十余大臣皆然站立出来了,拱手邀请。

这算是众志成城了。

站出来了大部分都是世家门阀一派的官吏,他们要勤王,一方面是保证建业不失。

建业作为吴国都城,如今已经无数人在这一座城砸下了的赌注,他们岂敢让这座城出现问题。

所以必须以防万一,保住这座城,才是第一核心,别看世家门阀和孙坚争权夺利,可这是种是保证在吴国平稳之上了。

如果让明国进驻江东,他们甚至不敢想,江东将会沦落到什么样子,而且明国国主牧景,是天下对世家门阀最不友好的一个诸侯。

明国境内如今连一个成气候的门阀都没有,单单这一点,就足够看得出来,牧景的强势了,相对于牧景的凶残的手段,他们宁可让孙坚坐稳江东。

所以力保建业,维护吴国主权,是他们统一的思想。

而第二点,一旦召兵勤王,各路兵马入京,对他们来说,也有优势的,最少能给他们一个机会,在未来掌控吴军上,插入一些力量,而不是如今吴国主要主力兵力之上,他们几乎没有多少影响力。

孙坚看着一张张脸庞,一双双带着希冀的瞳孔,心中倒是慢慢的把怒气给平稳下来了,如果是以往,他不需要这样。

但是如今,他反而多了几分思绪,学会用手段解决,而不是直接用武力,这对于一个君王而言,算是成长了。

“如若勤王令下,岂不是吴国大乱?”孙坚问:“我吴国新建,人心不稳,勤王之下,必有居心不纯之辈,借机生事,届时吴国内乱不休,外有强敌,岂不是更是岌岌可危!”

昨夜一战,的确把他惊恐的不少,但是他也不是很担心,他对猛虎军还是很有信心的,建业城也不是这么容易就能攻陷下来的。

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昨夜一战的消息传回来,他比较意外的事情,这一股兵力退回长江之上,居然并没有撤出去的意思,而是保持对石头城的一个攻击状态。

这样让他多了几分顾虑。

而且还有一个,那就是这一股兵力的来源,始终没有一个结果,这让他很不安,越是不安,他自然越是要保证建业的安稳。

“大王所忧甚是!”

一个中年儒生,身穿丞相服,站出来,拱手说道:“臣不赞同公开下达勤王之令,天下民心未安,我大吴尚未能稳百姓之心,如若这时候,出现如此之事情,必人心凌乱,导致地方不稳,此如何你能稳得住朝都!”

“那不知道丞相有何良策?”

魏腾阴森森的看着张昭。

张昭在朝堂之上,绝对是孙坚的心腹,也是世家门阀大敌,此人老谋深算,谋国之策鬼神难测,可不是一个好应对的人。

“敌军兵临城下,乃我吴国之大耻,当尽一切之力,全力剿灭!”

张昭拱手,堂堂正正的说道:“臣恳骠骑将军太史慈将军,立刻率军而归,与周瑜大都督联合夹击,必须把所有的敌军,歼灭在长江道上,以正我大吴天威!”

“可太史慈将军乃是代我吴国征讨叛逆之国吴国之主力,突兀般撤回来,如何与天下诸侯交代啊!”有大臣站出来,质问张昭。

“如今兵临城下之敌,本就是明寇,明寇已入我江东境内,我撤兵歼灭敌,本就是为讨伐叛逆之国而出力,若是能把这一股兵力歼灭在长江之上,明国水军必然受到重挫,此乃大功一件!”

张昭有条有理的分析起来了。

▲ttκд n ▲c o 其实在明军水军越过柴桑开始,他就有这样的心思了。

明国地处于险要之中,进攻明国,那是何等的凶险。太史慈这部分主力,甚至有可能成为战场的炮灰,说不定就会被全军覆没。

如今四个诸侯目标是一致的,但是要说同心协力那就未必,出几分力还得看自己的心思,而且并非个人意志可定,乃是集体的利益,吴国有吴国的立场。

这时候,如果能保存主力,躲在后面,坐山观虎斗,那自然就是最好了。

之前是没理由。

毕竟天下诸侯共同讨伐明国,吴国若不想成为明国那一边上盟友,天下诸侯的敌人,他们就必须要出这一份力。

可如今却不一样,吴国都城被敌军围攻,何等之大事情,如此之理由,撤兵归国,讨伐叛逆,那对天下人都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而牧景当初会行如此冒险之策,就是考虑到了吴国有这方面的心态,他兵临城下,并非想要把吴国灭亡,而是逼迫吴国撤兵。

这样以来,战场上,就会失去一路主力,毕竟吴军也是凶猛的,战斗力在各大诸侯之中,并不落后,多一份主力,多一份危险。

牧景这是算心。

而偏偏,吴国就受了,他们的确想要借坡下驴,想要把兵马从前线给撤回来,所以张昭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众臣都显得沉默。

甚至连孙坚,都蠢蠢欲动起来了。

能保建业太平,有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如果不能抓紧,必然就会直接错过了。

“诸位爱卿对于丞相之言,可有疑惑?”孙坚深呼吸一口气,抬抬头,眸子轻轻的扫过,看着一个大臣的脸庞。

但是大臣们的沉默,倒是让他领悟到了他们的心态。

就连陆俊和魏腾他们,都沉默不开言了,虽然世家门阀的利益重要,可都在一个锅里面吃饭的,如今不是太平时期,而是创业时期,他们也不会为了世家门阀的利益,而直接把吴国这盘子直接打碎了。

这时候,大局很重要。

“好!”

孙坚终于下了决心:“来人,八百里加急,传孤旨意:敌忽临建业,建业危急,破城在即,命太史慈将军火速率军回援,保建业之安稳!”

“诺!”

这一道旨意,通过重重的途径,火速的传出去了。

…………

下了朝堂,孙坚把城中的防御,交给了张昭,然后自己马不停蹄,直接上了石头城。

他本身武将出身。

若不亲自看一眼,心有不甘。

“大王,你怎么来了?”黄盖略显意外,他连忙迎上去,道:“如今敌军尚在石头城外江面上徘徊,随时会对石头城发动进攻,这里太危险了!”

“孤南征北战多年,何地不危险!”

孙坚摆摆手:“公覆,不必担忧,孤如今虽非万人之敌,可也并非是手无缚鸡之力,身边尚有亲卫保护,哪怕身处战场之中,皆可无恙!”

他没有理会黄盖担心,直接上了石头城,看了看石头城在昨夜大战之中留下的一道道痕迹,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箭痕,火痕,可以理解,可如此凶狠的撞击痕迹,几乎是把城墙都要砸碎了,明显是的大型投石机投掷出来的石弹,才有可能做得到,敌军居于船上为根基而进攻,就算是大型楼船,也不可能有如此巨大的投石机,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种大型投石机,吴国也有,而且不少,皆是用于进攻主城而用了,投掷出来的石弹,能撼动整个城墙,对进攻有很大的帮助的。

但是在江面上,斗舰是很难装备投石机了,哪怕有,那都是微型的,杀伤力并不大,哪怕是楼船上的投石机,也只是小型的投石机。

不可能对攻城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大王,你忘记了,明军水军虽不善于水战,但是善于军械营造,他们当年在荆州交战,就展露了一种组合形的抛石机!”

黄盖拱手,低沉的禀报:“一艘楼船自然是没办法承载如此规模庞大,进攻力凶猛的投石机,但是如果几艘斗舰组合在一起,撑住了受力点,那就很有可能,形成这种破坏力巨大的投石机!”

如同明国有吴国的情报,吴国也会有明国军备上的一些情报,特别是荆襄战役之中,明军所用的武器,吴国可是心心念念的。

“明国武备,果真是让吾等望尘莫及啊!”

孙坚闻言,有些咬牙切齿。

明军号称天下第一强军,除了明军有强大的纪律影响,单兵力量过人,战阵纯熟,方方面面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大优势,直接把和各路诸侯麾下兵马战斗力拉开距离的优势。

那就是明国军备。

明国军备的发展绝对是甲天下,这一点,任何一方诸侯都不得不承认的事情。

很多人甚至想要通过各方的渠道,拿到明国军械,然后召集工匠,投入分析研究,想要复制出来了,可目前为止,尚且都没办法追击上明国军械的强度。

“公覆,孤昨日才收到丹阳的消息,按道理明军水军应该被困在丹阳了,怎么一夜之间,就越过了丹阳,甚至石城没有一点的境界,就兵临我建业城下了!”

孙坚对于这一点,尤为执着,他始终想不通,这明军还能在江面上飞过来的不成。

“大王,对于这一点,末将有些猜测!”

“说!”

“今日吾遣人去长江东侧查探的一番,找到了一些消息!”黄盖从昨晚大战开始,就已经略有怀疑了,今日不过只是落实而已:“我吴国战船,分两部主力,一部是柴桑水军大都督周瑜部,一部是贺齐将军部,贺齐将军部,自会稽而成军,为剿灭海匪,并没有进入长安道,在长江上的,都是周瑜部的战船,可周瑜部集结在了柴桑,基本上是没有战船在广陵渡口一代的,但是却有人发现,有这几日有战船越过广陵,从长江口往西而越境!”

“你的意思是?”孙坚楞了一下。

“这应该就是那一股东海的海匪!”黄盖道:“之前我们一直查不到根底,仿佛是凭空出现的,不仅仅有精锐战船,还能与我军主力而纠缠,掠我会稽郡,何等嚣张,如今看来,那应该是明军战船!”

“怎么会?”

孙坚瞳孔睁大,不敢相信。

东海,那是江东以东的海域,距东南何之万里之遥,怎么会在东海之上,发现明军战船的踪影,这太让他难以相信了。

第二百三十九章 定雒阳 四第四百三十六章 火烧雒阳城第十六章 漂白之引蛇出洞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长江口之战 下第六百七十章 明丰钱庄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天子最后的爆发 十一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刘备的图谋 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初平六年的开端第九百五十四章 有家的牵挂,才会踏实!第九百四十七章 蛊惑第一百二十九章 一战成名 五 (上架第二更)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明丰钱庄的归属 四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官渡之战,袁绍落幕 四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夺荆州 十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宛城之战 七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决战上党 二十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张榜 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长安的反应 上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明魏血战 十二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风波 七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粮道争夺 六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最终博弈 二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粮道争夺 九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整军 九第一百五十九章 圣旨到!第一百八十二章 老爹的信第一百七十八章 上朝 中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国债第四百八十三章 再战上庸 三第五十三章 以真乱假,黄巾再现!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直捣黄龙 五第九百零三章 引蛇出洞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最后的爆发 十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第一回合,延津决战!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善用?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灭燕 三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明魏决战 二十第二十四章 南阳太守 下第九百一十二章 围困蛮军第七百五十章 中箭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直捣黄龙 六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登基之前 七第三百三十五章 圣旨诛牧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场关于读书人的革命 九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登基之前 十二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大汉末年 下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邺城之变第六百二十四章 招标 上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明王宫第二百四十五章 丁原的舍生取义 上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夺荆州 七第三百零七章 求贤令的爆发 下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最坏的打算第一千零四章 会议 上第八章 诈开城门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惊变,枭雄末路! 三第三百五十章 曹操的枭雄路 下第七百六十四章 鹿门山第六百一十二章 岁末 下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登基之前 十三第五百一十七章 张鲁之怒,杀意冲天!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风波 七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对持!第一百八十一章 皇子辩和皇子协第二百九十章 盐商之战 七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夺荆州 十五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三大诸侯会盟 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猛虎之败 下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灭燕 十三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新政:唯才而举,科举!(五千字大章,两更合一!)第七百一十二章 水师攻略第七百一十九章 诸葛玄第九百四十三章 初平七年第二百一十五章 战北邙 一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诱饵第九百零五章 势如破竹,兵临!第一百五十四章 深夜袭杀第三百七十二章 黄忠首秀,进退之间的控制 中第二百七十一章 好戏开场了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正式提议第一百一十八章 血战葛坡 七 (补更,6/20)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一战震荆州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决战上党 五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荆州局势第五百七十一章 鲜血的震慑 下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灭燕 三第四十五章 月黑风高夜 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战成名 十二 (上架第九更)第三百四十六章 斩袁,拜相! 中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袁绍的斗志第三百七十七章 能用粮食解决的战争 三第七十五章 舞阴商战 十第五百一十三章 惊觉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天子最后的爆发 十九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上党之战 十四第六十六章 舞阴商战 一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灭燕 五第七百零五章 董卓的抉择第九百二十四章 百废待兴第九百八十四章 夺南阳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