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景平水师 七

“大王,末将也只是怀疑而已!”黄盖低沉的说道。

“不!”

孙坚深呼吸一口气,面容有一抹凌厉的煞气:“公覆,你向来沉稳,若没有七八成把握的话,你是不会说出来了!”

黄盖沉默了一下,并没有接话。

“如果他们自东海而来,那……”孙坚眯眼,压着自己心中的思绪,问:“那贺公苗怎么会一点都没有察觉呢?”

贺齐的水师战斗力,并不在周瑜的柴桑水师之下,会稽和交州都建立造船的船坞,供应的战船都给了贺齐。

贺齐兵力也不弱的,而且以贺齐的精明,不可能一点怀疑都没有了。

“贺公苗或许有怀疑,但是他并不能印证自己的怀疑,他怎么敢乱言之,而且东海之大,藏匿一支战船,根本不在话下!”

黄盖想了想,替贺齐说了几句话,如今江东,人才不多,能打仗的人也不多,贺齐算是医院很有能力的将领,可不能给孙坚的心里面留下一根刺啊。

“你说的对,怀疑是一回事,必须要证实了,才能说出来,不然人心煌煌,难以平稳!”

孙坚咬了咬牙,道:“拿下他们,必须要拿下他们!”

“如今贸然出击,还是太冒险了!”

黄盖却摇摇头:“大王,建业之安危,尤为之重要,不可轻视,我已经命两岸个县城,封锁所有的长江口,他们肯定得不到补充的,只要寿春那边出兵,我们就有机会歼灭他们!”

“和太史慈的主力已经进入汝南的,想要返回,恐怕需要时间!”

当初决定参与会盟,无非就是从九江杀入汝南,然后从汝南直接兵临南阳,如今的明国南州的边境之上。

想要回师,也没有这么容易的事情。

朝堂将要从北境策兵的事情,朝会结束之后,就已经有人快马加鞭的传给了黄盖,黄盖是一个武将,对这个事情,倒是没有什么意见,谈不上赞同和反对。

他想了一下,拱手说道:“大王,其实九江那边还有一定的兵力,关键是太史慈,只要太史慈轻车简便,率一部精锐先而返回,然后从九江召兵南下,不用数日,便可往南境而压过来了,最少这声势已经形成了,能打击这长江上驻扎的明军一个措手不及!”

“行,孤立刻命九江集合各路兵马,等到太史慈归来,立刻南下!“

孙坚眺望江面上,还能隐隐的看着一艘艘战船的轮廓,这让他心中生出一根一根的刺,尤为难受。

堂堂建业城,居然被遥远西北境内的明军给兵临城下了。

越想,越是不顺。

“报!”

突然,一声令报响起。

传令兵从城下走上来,拱手行礼,对孙坚道:“大王,丹阳八百里加急奏报!”

“念!”

“臣未能拦住明军水师北上,请大王责罚!”

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孙坚有一股不寒而栗的感觉。

“废物!”

孙坚怒吼一声。

丹阳的境内的长江流域,是目前唯一能阻挡明军战船北上的关隘,如今这道关隘,都挡不住了,那明军主力很快将会兵临建业。

要是两军会师。

那对于的建业城,将会是多大的一个压力啊。

“吴太守的失利,早在预料之中,明军之强势,一路顺风而来,以丹阳郡兵的能力,怎么可能挡得住!”黄盖低沉的说道:“可如今吴太守的密函才送来,信函之中说明,今日凌晨,明军才突破了丹阳防线,那就证明一点在这城外的明军战船,肯定不是从长江来的,那只有一个可能,他们是从东海进入了!”

“牧龙图打了好主意啊!”

孙坚咬牙切齿:“他早就先给吴国安的一颗雷,东海什么时候成了他家的后院了,猖獗,太猖獗了,不把这股兵力消灭殆尽,孤绝不罢休!”

想想他有些后怕。

东海,一直以来,都是他的自留地,可如今,居然成为了明国的后花园,明国在就在这里安排的兵力了。

这突袭起来了,沿海之郡县,能守得住的,又有几人也。

“仲谋在吴郡召兵,不管如何,建业不可失,孤先下令,命仲谋率军返回,保住建业,方为要到,另外城中可征召多少青壮,随你下令!”

孙坚已经意识到的危险,如果单单是城外这一股的兵力,他还不担心,但是如果压上了长江道上的明军水军,那就危险了。

所以他只能不惜一切代价,召集足够的兵力守城,不然建业城被攻破了,吴国就当真成为一个笑话了。

“诺!”

黄盖点头。

他立刻又调遣了两个营的兵力上石头城。

整整四个营的兵力镇守在这里,也就是说,在城中的,只有两个营,不足四千余的主力了,哪怕召集青壮,也是无用之功。

青壮没有经历过的战争,非不得已的时候,真不愿意让他们守城,而且只要堵住长江,其实他还不是最好的结果。

………………

整整一日一夜,长江上的明军战船,仿佛都在休养生息,并没有丝毫的动静,但是黄盖却不敢有半分的松懈。

他很清楚,石头城之外的战船,正在等待会师。

一旦会师成功,那么他们将会对石头城展开疯狂而凶狠的进攻,那将会是一场不死不休的战役。

又过了半天时间。

这一日的夕阳已经出现,那晚霞的光芒倾洒而下,映照在了那波涛粼粼的江面上。

“拜见诸葛中郎将!”

蔡瑁等到眼睛都长了,总算是把暴熊水师给等来了。

他怕再等不来,将会坏了甘宁的计划了,想想如今,甘宁恐怕已经准备上岸了,要是他这边在没有动作,恐怕甘宁就要暴露了。

“蔡司马不必客气!”

诸葛亮年纪不大,但是气势却不弱,他知道蔡瑁,这给昔日荆州独掌水师之力的将领,虽败于明国之手,但是他却丝毫不敢的小看。

“你们中郎将呢?”

诸葛亮问。

景平水师,那可是明军第一水师,不管是战船,军械,兵力,每一样都远远在暴熊水师之上。

对于景平水师中郎将,甘宁,甘兴霸,他可是慕名已久。

“诸葛中郎将,我们借一步说话!”

蔡瑁把诸葛亮拉到了一边,然后交代了一下,别人可以不说,但是作为主将,他必须要信任诸葛亮,不然两军之间,如何合作。

“原来如此!”

诸葛亮瞳孔睁大,他自认为自己足够大胆了,长驱直入,直接兵临城下,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可如今看来了,甘宁的胆子,比他还要大很多了。

“我们虽然是水师将士,但是攻城的战斗力并不弱,当然,为了强行突袭,必是紧急行军了,我们战船的上的器械没办法调动,所以肯定没这么容易能破城,但是只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还是有机会了!”

蔡瑁若有心思的看了诸葛亮一眼,轻声的道:“主要还是要看,我们能不能把他们的主力,都诱引在我们这里!”

“明白了!”

诸葛亮深呼吸一口气:“为了大明,也为了大王的一统江山,再创盛世的志向,暴熊水师是没有什么不可以牺牲的!”

他自然明白,蔡瑁告诉他这些计划,是什么意思。

台子已经搭建好了。

如今就差唱戏的角了。

而暴熊水师,在这上面的角色,那就是一个诱敌而用的诱饵,必须要不惜一切代价,把敌军主力都诱引在此。

听到这句话,蔡瑁忽然明白了一点,为什么眼前这人,年纪轻轻,就能独当一面,还能成为明王牧景的心腹大将。

这种觉悟,他可是没有了。

他如果又,早在昨天,就已经开始猛攻石头城了,不会暂停进攻,说到底,他有建功立业之心,却没有牺牲之打算。

而诸葛亮却不一样,他对明国,已有了信仰,为了明国,他是有马革裹尸之心。

“张允!”

“在!”

“大军休整一夜,但是你部下第一营第二营不可以休息,给你们一个时辰的时间,调整状态!”诸葛亮低沉的说道:“然后直接对石头城发动进攻!”

“诺!”

张允领命。

“我军四营主力,前夜的晚上虽突袭不利,有所损伤,但是已休整两日一夜,战斗力已经恢复,可随时进攻!”

蔡瑁拱手说道。

既然要建功立业,他是不能这样压着不动了,不然计算功劳下来,立刻就会有鲜明的对比,他可不愿意寸功不立,还被小看。

“那就劳烦蔡司马,协同张允作战!”

诸葛亮道:“我大军突破丹阳,有所折损,连续行军日夜,必须要休整一夜,才能投入战斗,但是时间不能停,今夜必须要立刻发动进攻,保持对建业城的压迫,只有威胁的状态之下,他们才没有太多的心思想太多,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我们的身上来了!”

“所以我们的任务很重,哪怕战至一兵一卒,都不可能放松对石头城的进攻状态,必须要保证,石头城这里压着建业城最后的主力!”

“是!”

蔡瑁和张允拱手领命。

…………………………

入夜。

太阳落下的时候,斥候船就已经发现明军主力战船,已经从长江道上出现了,两军进行回事,石头城开始的进入战备状态了。

但是黄盖还是没想到,明军居然如此紧促,才会师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就已经开启的对石头城的进攻。

而且进攻之凶狠,让人措手不及。

轰轰轰!!!

明军战船组合式的投石机,一下下的向着石头城进攻,一颗一颗的石弹砸下来了,整个石头山都在颤动。

甚至整个建业城都震动三分。

“开战了!”

站在王宫长廊之下,孙坚眸子凝视东面,看着火光冲天的方向,咬着牙齿,阴森森的说道:“想我吴国,立国不至一岁,已被敌之军兵临都城之下,牧龙图,你欺人太甚也!”

他虽然相信石头城会挡得住敌军进攻。

但是他还是感觉不甘心和耻辱。

他甚至忍不住要只是提刀上马而战,可惜,如今的他,已是提不动他那古锭战刀了。

“大王,我吴国洪福齐天,定能安然度过此劫!”

张昭站在孙坚身后,低沉的安抚说道。

“不必担心孤,孤没有这么软弱!”孙坚平静的道:“今日之耻辱,孤自有一日,会用渝都的鲜血来清洗!”

他心中虽窝火,却依旧冷静。

这时候,不能不冷静。

城中已是人心煌煌,他若是不能冷静,朝堂必乱,朝堂一乱,整个建业城都会乱起来了。

“子布,你说,明军战船,如何出现在东海的?”孙坚始终想不明白这一点,所以心中仿佛长了一根刺,怎么都不舒服,甚至对自己人都有怀疑,这让的状态,让他越来越有些难受,他想要揭开这疑惑,才能宽心。

“大王,说起这个,或许我可以给大王一个解析!”

张昭从长袖之中,抽出了一份卷宗,从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传播天下,各方面都已经开始进步,开始的拜托竹简木简的形势,改为纸张书写。

这一份卷宗,是张昭这几天的整理出来了。

他低沉的说道:“其实有些消息,我们是忽略了,第一,交州,交州我们占据一半,明国也拿下了一半,交趾之南,乃是南境海域,南境海域于我东境海域乃是连接起来了,自南海而入东海,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另外,还有一点!”

张昭道:“明军改制之后,消息虽然保护的很好,我们渗透进去的很多探子,都被清查出来了,但是终究还是有些消息能传回来了,明军麾下的水军之中,其实不止一支,而是两支,只是还有一支,好像从来没有在中原出现,就被人忽略了!”

“这一支水军,名为景平水师!”

“景平军,乃是明王牧景的嫡系主力,如同大王的猛虎军一样!”

“可景平水师,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在战场,与我们水域接洽的兵马,所有的旗号和军号,都是标注着暴熊水师的!”

“这一支水师去哪里了呢?”

张昭轻声的道:“一直到现在,吾才算是明白,明王之布局,何其之广阔,若非此神迹之事情,导致天下诸侯讨伐明国,恐怕他还不愿意调动这一支兵马,日后此之兵马,若是在毫无迹象之中,被吴国给受降的,那将会是何等之祸患也!”

征讨东海海匪,他们也不会有赶尽杀绝的想法,必然会有受降为自己所用之念头。

可如果这一支兵马来自明国。

那是何等光景,张昭想想,都有些害怕。

“景平水师!”

孙坚的瞳孔也微微一变:“可江面上的兵力,好像并不多,不够数营而已,以明军规模,不远远不足一军之力?”

“未必是全部!”张昭说道。

“那他们还有一些主力,去哪里了?”孙坚惊恐起来了。

第五百九十三章 南阳行 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归来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孙权的路第一百一十九章 血战葛坡 八第六百八十三章 兄弟断义第一千七百零八章战关羽四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 大明有一种刑律,名为流放! 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修建明侯府第五百九十七章 水军初战 下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惊变,枭雄末路! 十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官渡之战,袁绍落幕 五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的动力突破,水力织造机!第八百五十五章 牧氏子弟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偷袭 十二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面临的将会是一个死局!第四百九十九章 醒来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许都的清晨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上党之战 三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邺城争夺战 四第四百八十九章 进城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谁说降了谁,那可不一定!第七百二十一章 不惜代价,必须杀了他!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围杀张飞 一第八百二十九章 益州新主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卧龙初鸣,文聘之败! 中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粮道争夺 四第五百八十一章 景武左右,两司制度!第九百六十二章 甜言蜜语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归明 八第六百五十八章 武都的人事安排第七百二十章 开启伟大的养成计划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战后大动作 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场关于读书人的革命 二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惊变,枭雄末路! 十第一百三十章 一战成名 六 (上架第三更)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王对王 七第三百七十一章 黄忠首秀,进退之间的控制 上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惊变,枭雄末路! 九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西北归明 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河东之行 九第八百七十六章 沙摩柯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上党之战 二第一千零五十章 调整战略部署 (五千字大章,两更合一)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决战上党 二十五第七百八十三章 荆州城战役 下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好戏一场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明魏决战 二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雒阳之战 续四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战后大动作 十五第一百一十二章 血战葛坡 一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柴桑之战 九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潼关之战 一 (补更!)第五百五十章 形势逆转 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诛袁氏 下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登基之前 十四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鹿门山三大祭酒 上第九百二十九章 夜晚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柴桑之战 一第七百六十四章 鹿门山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巨鹿破,官渡战!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司马徽入渝都第三百四十七章 斩袁,拜相! 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黄忠首秀,进退之间的控制 下三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邺城之变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休战时期 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定雒阳 六第九百九十一章 皇甫嵩的谋算第二十章 惊动郡府 中第三百八十章 能用粮食解决的战争 六第二百六十一章 虎牢第五百六十八章 抄家 上第五百三十五章 当家主母的风采 (补上第七百九十八章 谋算第三百四十八章 曹操的枭雄路 上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政事堂 九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三道圣旨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歼灭韩遂部 五第九百九十章 夺南阳 十三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明魏决战 七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意外之喜第八十章 舞阴商贾,唯景平商行! 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血战葛坡 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场关于读书人的革命 十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三大诸侯,各有心思! 下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明魏决战 六第六百五十七章 刘焉的急躁第八十七章 血战中阳 中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明魏决战 十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上门赔罪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南阳计划 上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西北风云再起 三第三十三章 命案 上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溃败千里之外 三第八百九十九章 兵贵神速第七百三十九章 破夷陵 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南乡之危 (补上13号欠更)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整军 八第九百四十九章 间第一百一十四章 血战葛坡 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汉名将皇甫嵩的恐怖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