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张辽高顺归属

“三国之谋伐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刘备的兵马与董卓兵马动身的时间差不多。

而且双方的距离也相差不大。

渑池和野王县到洛阳都是200多汉里,换算成公里大概是90公里左右。

正常来说,双方人马同时动身,应该也同时抵达才对。

可为什么董卓要提前一天到洛阳城外夕阳亭驻扎,比刘备的军队还早一些赶上了这场洛阳变故?

因为有两条河。

一条沁水,一条黄河。

像这种河宽极大的河流,古代是没有桥梁的,要想过河,要么绕路,要么坐船。

小股人马还好,可以坐船过来,但大股部队就只能绕路而行。

典韦接到命令之后,虽然立刻出发,可过沁水就只能绕道温县,再从温县过孟津渡口,光是在渡口坐船,就花了一天时间。

因此哪怕双方同时动手,二地距离也相似,典韦与牵招也是多用了一日,才在今日傍晚堪堪抵达小平津。

没办法,现代90公里也走高速就一个小时车程,但古代路途不便,走三四天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过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典韦他们虽迟到了,却刚好赶上刘备与董卓的冲突。

刘备是忠于汉室之人,之前何进威逼太皇太后,他就没有怕过。

要知道,那个时候何进可是掌握了洛阳兵权,若非没有陈暮威胁,真是一声令下,皇宫内的禁卫军绝对能把他跟陈暮砍成肉酱。

即便如此,他也敢直言不讳,丝毫不惧。

如今董卓居然僭越,与天子同乘不说,还跟天子站在一起,作为莽夫,刘备当然不能忍,第一个站出来呵斥。

眼看两边气氛凝固,似有一言不合就打开的架势,典韦这个时候过来,顿时就打破了紧张的局面。

牵招还算机灵,

在马上远远瞧见刘备被人围在当中,立即调转马头回去招呼后方大军。

典韦张辽高顺三人带着数十并州铁骑先行过来,一个个凶神恶煞,气势逼人。

张辽和高顺不认识董卓,典韦是认识的。

当初曲阳之战典韦就在现场,看到董卓似乎要对刘备不利,他顿时急眼,怒吼大喊道:“董卓,你若是敢动刘使君一根寒毛,我必将你砍成肉泥。”

“使君莫怕,我等身后数万大军即可就到。”

张辽急中生智,隐隐威胁。

牵招已经回军率领后方大军赶来,董卓这边只有数千人马,一时间有些骚乱。

阎忠看到人群之中的陈暮,向他隐晦地使了个眼色。

陈暮暗暗点头。

阎忠便策马来到董卓身边道:“明公久居凉州,却是不知天子车驾是不能坐的,正所谓不知者不怪,明公也是救驾心切,诸位以为如何?”

这是给个台阶下。

董卓一脸恍然大悟的模样:“是是是,老夫我久居西凉,确实不知礼数,此非我僭越也,玄德万勿责怪。”

说罢主动走下马车。

见他下来,刘备也是冷哼一声道:“既是如此,那请车骑将军前头领军带路,我等与天子驾车随后赶到。”

董卓跟没事人一样笑呵呵地翻身上马,调转马头,转过头的功夫,脸色就变得十分阴沉。

他骑马前行,军队很快跟着他散去,典韦张辽高顺这才进来,找到刘备。

“使君。”

典韦张辽高顺单膝下跪行礼。

刘备连忙道:“良弼文远仲达,来见过天子与陈留王。”

三人看向车驾上,只见一个穿着白色寝衣的少年躲在车座上瑟瑟发抖,另外一个八九岁小孩却是面色如常,镇定自若。

心中虽疑惑那十四五岁的少年年纪虽大,表现却如此不堪,还不如一个小孩,但既然刘备说这是天子,自然也就只能站起来再向刘辩行礼。

刘辩本就被董卓的军队吓得不行,刚才又眼见双方差点打起来,更是面无人色,到现在都没有回过神来。

倒是陈留王刘协见他半天没有反应,便提醒道:“皇兄,快让他们起来。”

“哦......”

刘辩这才醒悟道:“诸卿起身。”

等他们起来之后,刘备那边的大军也因为加速行军,离他们队伍已经不足一里。

“良弼,去与子经统率大军,跟在后面勤王护驾。”

命典韦去领军。

典韦领命而去,护驾队伍这才再次出发。

前面是董卓大军,后面是刘备大军,两方人马将中间的马车保护起来,缓缓向洛阳驶去。

路上,张辽靠近到刘备身边,纳闷道:“使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唉。”

刘备叹气道:“昨日宦官将大将军诱骗入宫,将其杀死。南军中军校尉袁绍带兵杀入皇宫,四处纵火屠杀宦官,张让等人劫持天子与陈留王逃至此地,我也是今日午时方才寻到这里。”

“什么?”

张辽和高顺大惊失色。

要知道他们可是何进的部曲,何进当初派他们去野王县帮刘备抵挡冀州叛军,怎么眨眼间何进被杀,那自己这些人就没有了归属,这可如何是好?

刘备叹息道:“可叹大将军一世英名,就这样死在一群宦官宵小手里。”

张辽苦着脸道:“大将军死,我等旧部该何去何从。”

陈暮在一旁听到,心中一动。

在历史上,张辽与高顺二人都跟过董卓。

很多人以为他们最开始是跟着吕布,实际上他们是后来才加入吕布军。

最开始张辽跟高顺是被丁原招募的小将,当时丁原还在并州与鲜卑作战,听说何进需要兵马,于是就派了他们过来帮何进的忙,隶属于何进麾下。

后来何进何苗被杀,洛阳一片大乱。董卓趁机进京,收拢了大量何进与何苗的旧部,归在自己帐下,其中就有张辽高顺等人。

所以张辽高顺最早是跟丁原,然后跟何进,最后又被董卓收入麾下,董卓死后跟了吕布,就是这么个过程。

而在历史上,正因为有了何进何苗旧部这批溃兵加入,再加上后来董卓弄死丁原,收拢了丁原的兵马,这才掌控了洛阳局势,权势达到了巅峰。

陈暮不打算阻止董卓收拢何进何苗旧部, 但张辽高顺是人才,不能放过,于是趁机出言道:“尔等既是大将军旧部,大将军又让你们去野王助司隶校尉,就应当归在司隶校尉帐下,你们觉得如何?”

张辽和高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我等愿归校尉统率。”

根据二元制,他们被划在何进帐下,那么就不再隶属于丁原,而是何进的部下。

如今何进既然已经死了,他们也没有了归属,司隶校尉执掌洛阳兵权,归他统率,再适合不过。

刘备本就欣赏张辽高顺,听到他们愿意归在自己帐下,当即笑着说道:“文远仲达既要归在我帐下,我自然愿意,那就先在三弟帐下做个裨将。”

“唯!”

张辽高顺同时应道。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232章 张辽高顺归属)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三国之谋伐》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头城外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第二百三十七章 观望局势第一章 俺也一样第八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二十二章 南阳之战(4)第六十四章 惨幕第八十六章 大战前夕第四十章 鸣金第七十三章 吕布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阳相会第一百八十七章 决战之日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第一百二十一章 张燕第二十章 地暖经济第一十八章 这TM的就是惊喜第六十六章 呼朋唤友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将第七十九章 夺冀州的第二步战略第五十五章 比四弟强多了第三十三章 拉开序幕第一百九十章 诛颜良第二百二十五章 战术布置第六十四章 惨幕第五十二章 魑魅魍魉(一)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一十二章 剥夺曹操的未来第二百一十三章 连环击与火起第五十六章 沮授三步应敌第七十五章 给老大哥擦屁股第三十五章 天下无主第一百七十四章 进攻内黄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一十二年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二百五十二章 诈降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七十八章 他回来了第七十七章 一肚子坏水第三十九章钟繇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兴得太早了第一十六章 互相算计第二百二十六章 将计就计第二百四十五章 封王第一章 唯一的光第三十九章钟繇第一百零六章 夏侯涓第九十四章 历史的书写者第一百二十三章 万国来朝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门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对苍穹(新年快乐)第四十四章 曹操发动技能——奸雄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六十六章 曹操未曾设想的道路第二百二十四章 东武城之围第四十九章 洛阳大火请假条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请假条第四十七章 第二步,亲征曹操第一百六十二章 许攸偷家,荀彧守家第二十六章 奔马第五十章 战略目标:曹操保卫战第八十二章 计中计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禅第七章 未虑胜,先虑败第六十七章 远洋船队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诸侯惧第六十九章 崩溃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东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阳相会第二十八章 刘备来京第三十章 群情激愤第一十四章 荆南叛乱第六十一章 怒擒马超第一百三十九章 鄃县之战第三十二章 仁义无双刘玄德,忠孝二全陈子归第四十七章 夺权第六十七章 自然课第七十七章 你要和我打吗?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阳第七十一章 莽夫会套路,谁也挡不住第六十八章 三韩第四十一章 援军第一百零一章 取汉中第五章 贿赂第九十九章 二声巨响第七十四章 张让第八十四章 他来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聊城之战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俊重病,攻城之日第一十六章 奇袭曲梁第二十六章 广年对(2)请假条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预防针第三十五章 天下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