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惨幕

刘备并非没有派人去联系朱俊。

他一边进军,一边派了信使前往安邑,以确定朱俊是否真的在拖着牛辅。

可惜时不待我,他没办法前往安邑支援,只能继续进军。

原因也说了,距离和时间不够,去找朱俊就意味着失去一个偷袭长安的机会,粮草也不足以支撑联军抵达安邑。

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往长安进军。

大军从郑县北面的渭河过河,抵达了下邽县,这地方就是后世的渭南市北部,只要从下邽县西部过了泾河,就抵达了左冯翊县。

下邽县的百姓并没有撤离干净,长安的人口本来就不少,忽然又涌来百万洛阳百姓,周边就显得更加拥挤。

哪怕徐荣想要坚壁清野,也得看看长安周边还有没有地方可以给他挪。

除非他搞大屠杀。

但即便徐荣丧心病狂到学曹操,可也没那么多兵力去做这件事,所以包括下邽、左冯翊、阳陵、长陵等地都是人,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下邽县城内得知联军杀来,守军直接逃跑。街道上一片兵荒马乱,有钱人家早就逃走了,剩下的都是走不掉的穷人。

联军士兵步入城内,看到的是一副相当凄惨的景象,各处街巷里,墙根下,密密麻麻,坐着躺着逃难过来的人;这些人蓬头垢面,衣衫褴褛,面无表情,空洞的眼睛也完全没有任何神采,只是呆滞地望着前方。

城内遍地都是污水,污水里连只老鼠都没有,因为城内能吃的已经吃完了,除了腐烂发臭的死尸以外;还活着的人,也如行尸走肉一般活着,没有一丝丝人身上应该有的活力与气味。

董卓将洛阳百姓迁到长安,却完全不管他们的死活,随意将他们丢弃在长安周边的城市里,京兆尹一夜之间涌现出那么多人口,不管是从任何角度都难以消化。

哪怕是地主庄园经济,关中平原的田地就那么多,而且又是冬天,根本不需要这些人,大量的人口如牲畜一样,最先死的是老人和小孩,然后就是妇女。年轻力壮的也许还能参军或者当奴仆,可更多的人却悄无声息地死在了这个冬天。

在守军撤离之后,城内仅剩的一点秩序也被打破。街上到处都是打砸枪杀,哪怕是联军进入城里,很多人都对他们视而不见,与其在这个冬天冻死或者饿死,还不如在临死之前做点什么,不至于死得太惨。

刘备脸色极为难看地四处扫视城内如末日般的景象,他完全没有想到董卓把人口迁移到长安之后,会是眼下这般光景。到处都宛如人间地狱一样,小县城里,充满了惨剧。

他就不明白,既然董卓完全不需要这些人,那为什么一定要强行将他们迁移过来,任其自生自灭?

就为了不让关东军得到这些人口?

如此行径,跟禽兽有什么区别?

“大哥,你看。”

关羽忽然拉住刘备,指向不远处。

刘备寻声看去,看到在东面的墙根下,有一个女人。

那女人屈着腿跪坐在墙边的泥地里,

披散着漆黑肮脏结绺的头发,一身的袄裤早已经滚得烂污糟,一手掀着扯线爆絮的黑袄子,一手把个干瘪瘪的胸脯朝怀里的孩子嘴里塞。

那孩子细得篾条一样的小手曝露在寒风里,手指就象鸡爪一样蜷缩着,细得像是骨头,两眼紧闭,没有血色的脸蛋和嘴唇都泛着一层青灰色。

任凭母亲如何撮弄,他都没有半点的反应,黑黑的乳投一遍遍地塞进他的嘴里,又一遍遍地从嘴角滑出来......

“这......”

刘备被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

愣在原地许久,嘴巴张开,想发出声音,却发现自己什么都说不出来。

唯有一双眼睛,早已经被泪水浸透,模糊了视野。

恍然间,扑鼻的肉香传来。

附近麻木的人像是一下子活了过来,双眸露出贪婪的神色,循着肉香找了过去,却是一扇木门内,有人熬煮着一锅汤。

见有人闯进来,肉汤主人拿着刀红着眼睛,恶狠狠地道:“滚,这是我用我儿子换来的。”

所有人都看到那汤里上下翻滚着惨白的小儿手臂与大腿,人油花漂浮在水面上,肉香四溢,甚至有半个头颅随着翻滚的开水上下起伏,两只眼睛空洞洞地,森然地看着他们。

易子相食!

刘备呆呆地看着这一切。

在他有限的记忆里,也就记得《左传》《史记》中有记载,如楚伐宋,“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

还有三家分晋,韩、魏、赵把晋哀公围在了晋阳一年多,“三国攻晋阳,岁余,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

除此之外,隐约还记得桓帝时,河内大旱,赤地千里,百姓易子相食。

但不管是从史书里看到这些,还是听闻桓帝时的那场灾难,都是冰冷的几个文字而已,又如何有亲眼见到来得更加令人震撼人心。

直到此时此刻,刘备才明白,从洛阳被迁移走的百姓,日子过得到底有多艰难。

或者说,他们已经连牲口都不如,连野草都比不了。

牲口至少有人喂,野草还能生根发芽。

“大哥,大哥。”

关羽轻轻地推了一下他,将刘备惊醒过来。

“啊?”

刘备有些茫然地看了他一眼,直到此时才发现,自己已是泪流满面。

“该走了。”

关羽小声提醒。

“哦。”

刘备想夹马腹催促的卢离开,却发现腿在颤抖,已经动弹不得。

还是关羽在的卢臀上拍了一下,才让马匹继续前行。

可出了下邽很久,刘备都忘了那两幕。

如烧红的烙铁,深深地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如跗骨之蛆,挥之不去.......

......

......

徐荣怎么可能不知道刘备绕道下邽。

七万人马在平原上浩浩荡荡进军,只要不是瞎子,肯定会派斥候探马去监视。

所以当探马回报,徐荣轻点下颌,说道:“意料之中的事情。”

段煨道:“看来联军是要从渭河北部走阳陵,从渭桥而来,我等是否提前去设伏?”

“设伏?”

徐荣瞥了他一眼,问道:“靠我等这三万兵马去伏击人家七万兵马吗?渭桥又不是什么险峻之地,冬日水枯,就连大河都有能淌水过去之地,更别说渭河了。”

“那......”

段煨不太明白,既然选择诱敌深入,又不打埋伏,那诱敌深入还有什么意义?

徐荣苦笑道:“我军兵少,只能据城而守,关东军粮少,只要坚守两三日,他们就会自行撤退。”

段煨纳闷道:“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何还在灞桥,不赶往长安吗?”

“长安自然是要去的。”

徐荣思索片刻,蹭地站起来道:“我带一万人去左冯翊,你留下来守住灞桥,一定要守住这里,知道吗?”

守灞桥?

关东军不是从北面主攻吗?

难道他们分兵了?

段煨不是很清楚,但也是点点头:“好。”

当下,徐荣领精兵一万,过灞桥,通过长安东郊,往北面左冯翊而去。

董卓现在的部下兵马其实不止十万,面对关东军与朱俊的威胁,他同样在扩兵,兵力已经接近二十万。

这些兵马主要集中在长安、左冯翊、阳陵、长陵、安陵、掫城、新丰、下邽等京兆周边城市。

但新招的兵马战斗力并不是很强,像下邽守军也有三四千人,遇到刘备大军,直接连抵抗都不敢抵抗,弃城逃跑。

所以董卓的主要战斗力,还是洛阳那点老底子,南军北军加上西凉军并州军等兵马。

现在长安城中,说是有六万人,实际上只有两万人是老兵,四万的新兵,根本派不上什么大用处。

牛辅去迎战朱俊的时候,带了八万人过去,其中一半西凉军老兵,一半新军,被朱俊的十余万大军打得找不着北。

原本老兵有十万,在刘备打入关中的时候,函谷关、湖县、潼河等战役,就损失了近一万,所以徐荣加上段煨,手底下只有三万老兵。

徐荣的兵力部署很简单,他决定在左冯翊、阳陵、长陵等地分段阻击,拖延关东军的路线,最终决战地则选择在长安城北。

第二日,上午隅中刚过,左冯翊县城外,苍凉的地平线上,乌泱泱的人海缓缓向着城池靠拢过来。

徐荣脸色不悲不喜地望着远方,麾下张绣李蒙等人表情却是十分凝重。

城内只有两万人,且战斗力极低。

没有一点前奏,也没有一点准备,战争就这样打响。

密集的鼓声轰隆隆敲打,号角长鸣。

刘备军兵分三路,向着城南城北方向移动,这是要兵围左冯翊,从四面攻城。

等到兵马都准备好之后,仿佛一声令下,全军出击。

虽然在华阴县的时候, 刘备也打造了一些攻城器械,但比不得虎牢关外的情形,云梯总共不到千架。

艰难苦战半日,联军丢下千余具尸体,如潮水般撤去。

看着远处撤离的关东军,徐荣毫不犹豫地道:“撤兵,去阳陵!”

部下张绣不解道:“将军,今日守城并不算艰辛,为何要弃城而去?”

“不弃城,关东军直接绕过左冯翊,占领阳陵和长陵,补充了军粮,我们就算出城去偷袭他们后方,打得过吗?”

徐荣瞥了他一眼,西凉人头脑就是简单,一点都不考虑实际问题。

他现在在左冯翊拖延时间的任务已经完成,关东军的脚步又被耗了一天,但继续待在左冯翊,兵力不够的危险总归是要暴露出来。

一旦关东军回过神,直接绕开左冯翊去打阳陵,那他到底是出城去追击,还是继续守城?

出城追击,野外作战打不过。

守城的话,那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阳陵和长陵失守。

这二城中还是有不少粮草,若是被关东军缴获,那这次计划就会严重受损,这是徐荣不能允许的事情。

只希望,吕布能够早点回来!

徐荣看向西方。

董卓最重要的那支部队,西凉铁骑,也应该快回来了。

第三十四章 大战阎行第一百七十五章 袁绍的应对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门第五十三章 厚脸皮的袁术第一十六章 互相算计第二百五十六章 智取涉县请假条第五十七章 巫蛊第九十六章 袁术.....不用死了第一十七章 盗掘陵墓第一章 俺也一样第二十九章 论仁第七十六章 界桥之战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阵地向右移二里第七十一章 莽夫会套路,谁也挡不住第一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祸乱天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东第八十章 刘表东进第一十八章 天命在我第四十七章 答应联盟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四章 推诿第二章 结义第一十一章 正义的伙伴陈子归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诛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一十二章 尚书台第七十二章 长安乱第一百九十章 诛颜良第七十一章 给年轻的周瑜上一课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七十八章 淮水之战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绍之死,禅位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导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驾第六十四章 给年轻的虎痴上一课第三十二章 吕布东逃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战(完)第二百三十七章 观望局势第一百零二章 帮公孙瓒完成战略胜利第二十八章 船老板第七十三章 乱世一锅粥(1)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五十九章 只要那个男人不在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夹第八十五章 全面战争的开端第一百四十一章 铁锁横江第三十一章 暗处交锋第八十八章 林里捉婿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五十八章 势如破竹第二十三章 南阳之战(完)第九十三章 凉州好大雪第二百二十六章 将计就计第二十九章 论仁第一百七十九章 斩文丑第一百四十一章 铁锁横江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一十七章 盗掘陵墓第四十二章 一声大哥,一生大哥第二百二十九章 关门打狗第五十章 战略目标:曹操保卫战第八十四章 兵临城下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权第三十六章 刘焉进宫第一百章 收复荆州第一百一十八章 开端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绍不能死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陈子归第一百八十四章 体力消耗战第二百五十二章 诈降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敌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个圈套第九十八章 平安县城内的吕奉先第二百一十三章 连环击与火起请假条第四十二章 壮年黄忠第一十八章 天命在我第一百二十章 开关一按,便是半个盛汉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测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一十九章 投名状第二十三章 吕布归顺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三十五章 西凉乱第六十三章 狂狮第一百四十六章 泽国第四十章 人心所向,优势在我第二十四章 战略谋划第三章 天下大势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会来救我的第三十七章 废史立牧第六十一章 怒擒马超第六十二章 宫廷乱第十章 主动示爱第五十六章 沮授三步应敌第四十九章 曹吕之战(感谢歆帅帅的盟主)第二十四章 调虎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