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

对于董卓来说,这个冬天过得很不好。

让他忧心的并不是长安周边嗷嗷待哺的百万人口,也不是朝堂诸公时不时给他找点麻烦。

民众与公卿在残暴不仁的董卓眼中,跟一群随意可宰杀的牲畜没什么区别。

他真正在意的,是眼下四面楚歌的处境,周围到处都是敌人。

除了南面的益州没有打过来了以外,东面是关东联军,北面是朱俊,而西面,就是韩遂与马腾。

这两人倒不是想学刘备朱俊进京勤王,而是老规矩了,一旦凉州地区到冬天日子过得艰难的时候,就开始劫掠三辅地区。

偏偏韩遂马腾的部队以西凉羌骑为主,步兵上去就是送菜,董卓不得已,只能把最精锐的西凉铁骑派过去。

这也是为什么长安城兵力捉襟见肘的缘故。

实际上,如果刘备军真的抵达长安城下,哪怕董卓集结长安周边的所有军队与他决战,胜负都犹未可知。

因为长安城作为西汉首都,和洛阳一样,分为内外城池,内城确实有城墙防御,但外城可没有,一旦刘备军入驻了外城,城外百万人口,总归是有办法弄到粮草。

只要刘备大军挺过了这一个月,从秦岭运送过来的粮草源源不断送过来,那么到了最后,就会又演变为一场持续好几年的围城之战。

所以包括董卓和徐荣在内,都很清楚,现在最要紧的是解决刘备迫在眉睫的关东军,再慢慢处理朱俊与韩遂马腾。

为此,早在前几日,董卓就派人去把吕布召回来,虽然这样做必然导致右扶风一带遭受韩遂马腾的西凉军劫掠,但现在已经管不了那么多,先守住长安再说。

徐荣坚守了左冯翊一日之后,就立即撤离,留下了一个触目惊心,跟下邽县一样,没有一粒粮草,到处都是洛阳难民与满目疮痍的城市。

一直到半夜,斥候发现了徐荣军撤离的动静,这才报告给刘备,刘备立即下令追击,但为时已晚,让徐荣撤回了阳陵。

当徐荣军撤出左冯翊之后,城内的百姓宛如被从牢笼里放出来囚犯,成百上千,然后就是上万还能够行动的百姓冲向渭河,冲向周围的树林、草地、平原、荒芜的田地里。

他们像是蝗虫一样,枯萎的树皮、残存的草根,河里可以抓的鱼虾,在缺少粮食的冬季,一切能吃的东西都拼命往嘴里塞——包括泥土。

这次刘备甚至已经不用进城,就能够看到这末日般的景象,饿疯了的人已经不是人,就是牲口,就是杂草,就是尘埃。

刘备一定不知道,这样的事情,在百年之后的五胡乱华,就不仅仅是在长安周边地区。

而是在整个华夏,在我们的任何一处汉土。

仅仅只是吃树皮,吃草根,吃泥土,已经算是克制。

在逼急了之后,人,也仅仅只是一头可口的两脚羊而已....

但亲眼见证这样的事情在眼前发生,又何尝不是一个民族的不幸?不是一个仁者的不幸?

刘备的眼中有些茫然。

在这一刻,他忽然在想,自己一门心思,只想拯救的那位少年天子,到底值不值得令他残忍地放弃这些无辜的百姓。

用千千万万的人,来换取一个象征着汉室江山的人,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吗?

哪怕他身份尊贵。

哪怕他实际意义远远大于象征意义。

因为只有将刘辩迎回洛阳,才能稳定住天下人心,才能恢复大汉江山。

可是......

这些百姓,又何其无辜?

因为这场战争,而变得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自己。

明明可以不发动这场战争的呀。

那样的话。

他们也不会变成今天这般模样,如此痛苦而又艰难。

刘备哀伤的目光看向长安。

痴痴地望着。

也许。

自己做的这一切,是一场错误。

他。

不该来。

......

......

“玄德已经打到阳陵了。”

长安城中,太中大夫府邸,赵琳略微兴奋地对阎忠道:“现在董贼四面作战,兵力捉襟见肘,正是击败他迎回天子的时机。”

阎忠瞥了他一眼,到现在,赵琳还不知道陈暮的策略和套路,还以为真的会迎回天子呢。

却不知道,在离开之前,陈暮早就对他暗中吩咐了结果。

那就是可小败,不可大败。

小败是为了让刘备知难而退,等待长安内部静观其变。

要是大败的话,乱军之中真的让刘备死在这里,恐怕陈暮心中的野兽,谁也控制不住了。

这乱世,还不知道得死多少人。

想到这里,阎忠摇摇头,说道:“玄德公虽然势如破竹,但一路行来,强令急行军,后续粮草必然跟不上,他们顶多战个几日,若拿不下长安,还是得退去。”

“啊,粮草不足?”

赵琳如被凉水淋头,他并不在董卓谋士的核心圈子,到现在李儒与阎忠已经是秩比两千石的侍中,他才是个千石太中大夫,根本不知道董卓高层内部掌握的情报。

徐荣早就以后向董卓报告过这件事情,包括李儒阎忠在内,对他的计划都是表示认可,认为确实可以诱敌深入,利用刘备粮草不足进行打击。

所以回来之后,阎忠也很清楚,一旦刘备粮草完全不足,那就会真的演变为一场大败,因此他才找赵琳来处理这件事。

“不错。”

阎忠点点头:“这就是我来找你的原因,我是想让你暗中联络一些人手,帮玄德公运送一些粮草过去。”

赵琳犹豫道:“长安军情司人手严重不足,且城内粮价已经涨到一千四百钱一石,这个价格想凑齐七八万大军的粮草,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能弄到一些,恐怕也是杯水车薪。”

八千石能让一万人吃七到八天,那么七万大军,哪怕省着点吃,维持一周的粮草,也最少要五万石。

刘备军如何准备的十日军粮?

就是靠每名士兵自己背一个约十五公斤重的布袋,里面会装大量可以长期保存的胡饼、豆子、炒熟的粟米等粗粮,这才能够撇开后放的辎重部队,一路杀到长安来。

但这些粮食总有吃完的那一天,以现在长安暴涨的粮价,凑五万石粮草,需要七千万钱,就算把赵琳阎忠卖了都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因此听到阎忠的话,赵琳愁眉苦脸,在这样的大势面前,他这样的个体力量实在太小,根本帮不了什么忙。

哪知道阎忠却笑了笑,低声道:“我们没有,可城内的豪强、世家有。”

“你是说?”

赵琳想到自己是以投靠董卓换来的身份,平日里那些朝中同僚都鄙夷自己得很,一时迟疑道:“可是以我的身份去接触他们,恐怕会被认为是董卓在试探他们,没人会信。”

“所以就必须要找一个人。”

阎忠微微一笑。

赵琳问道:“谁?”

“刘虞!”

阎忠平静地说出那个名字。

刘虞历史上是担任幽州刺史,后来被公孙瓒杀死。

但他去担任幽州刺史的契机是因为张纯张举叛乱之后,幽州鲜卑与乌桓人作乱,汉灵帝必须派他去镇场子。

然而公孙瓒借烈酒发家致富,有了钱之后,很快摆平了鲜卑与乌桓人,甚至征召他们来作战,幽州自然也就平静下来,不需要再派刘虞去了。

所以刘虞就没有回幽州,在刘焉走后,一直担任九卿之一的宗正,又被董卓裹挟来了长安。

阎忠继续说道:“刘虞素有清名,与杨彪等人威望甚高,若他们能够出面,联合王允杨儒士孙瑞第五俊魏杰等京兆尹名门世家豪强,一起出手助力,则大事可定矣。”

赵琳从席子上站起来,大喜道:“还是诚汉兄聪明,若有他们相助,此事必成。那我即刻派人去找宗正商议此事,助玄德渡过难关。”

“等等。”

见他急吼吼地要出去,阎忠连忙叫住他道:“相衡糊涂呀,贸然去找刘虞,万一引他狐疑怎么办?必须要让他相信这是玄德在找他帮忙,切不能让他以为是董卓之试探。”

“那该如何是好?”

赵琳一想也是,现在长安城风声鹤唳,董卓因为刘备朱俊韩遂马腾的围攻而心烦意乱,已经在未央宫杀了不少人,百官战战兢兢,人人自危,这个时候找上门去,也许刘虞为图自保,不一定会选择帮。

“你派人以你的名义去玄德营中一趟,让他休书一封即可。”

阎忠笑了笑。

这样的话又得耽误一天功夫,刘备的粮草逐渐见底。

到时候仓促之间,哪怕刘虞他们选择帮忙,也不可能弄到太多的粮草。

所以只需要控制住时机,让刘备军中的粮草处于见底,却又完全断的情况,暂时稳住军心就行。

而根据军情司和阎忠在朝堂上李儒徐荣的分析来看,刘备的第一批粮草,大概要在五六日之后,才会抵达华阴县。

从华阴县再到左冯翊,又得花几天时间。

这几日如果刘备猛攻,打不下长安,就必须要撤兵了,不然士兵饿个两三天,恐怕就会变成一场溃败。

所以阎忠就得想好怎么把握这个度,既要刘备的粮草勉强可以供应,又让他不能吃饱。

为了完成陈暮交代的这个任务,阎忠可以说使出了浑身解数。

最终他想出了一个主意。

那就是利用刘虞他们,想办法让刘备多撑几天。

几天之后再给他断了粮。

这样刘备军中就有个两三天要断粮,那么军心涣散,刘备只要明智,肯定会选择撤兵。

而徐荣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肯定会选择追击。

一边军心涣散,一边士气正旺,那么刘备必然会出现败局,即便再如何应对得当,小败在所难免。

但由于多拖延了几天时间,关中军的第一批粮草已经运过来,那么等到刘备撤回郑县的时候,粮草差不多刚好能供应上。

如此,就能完成陈暮交代的只能小败,不能大败的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得不说,阎忠还是有点本事的,想出了个不错的主意。

这一策的核心,就是时间!

我们来重新梳理一下从刘备进攻函谷关的时间线。

打下函谷关后,刘备抛弃了辎重,只带了十日粮草,一路奔袭,每日行军四五十里,过五关斩六将,连克函谷关弘农县湖县潼河华阴等地,只花了七八天时间。

而在路上由于打胡珍董悦有所补充,到华阴的时候,还能让他剩十一日食物。

这些粮草省着点吃,是能够支撑个十二三天的。

因为陕县到华阴,总共约二百汉里。运粮队每天以十多里速度龟速前进,穿过秦岭的时间,约二十天左右。

而刘备抵达华阴的时候,他们身上还有十一日粮草,所以运粮队那个时候同样是走了大概七八日路程,离华阴还有十二三天路程左右。

十一日粮草坚持十二三天。

刘备军完全可以安安心心在华阴等,有充足的时间等到后续的第一批运粮队抵达华阴县。

但徐荣用计,将长安空虚的情报故意传给了刘备,利用刘备救汉少帝刘辩急切的心理,再给予牛辅回师的压力,引刘备来长安强攻。

这个时间节点,是发生在四天之后。

那个时候运粮队离华阴还有八九天路程,刘备身上同样也只有七八天粮草。

所以奇袭长安计划,就彻底让他走了一条九死一生的绝路。

因为刘备去打长安了,运粮队才刚到华阴,这样从刘备断粮,到运粮队抵达,就有了一段华阴到长安的时间差。

华阴到长安的距离同样是二百里,但由于已经处于平原地区,不像山区路途那么难走,所以刘备只用了三天就到了左冯翊,杀到长安,应该也就四五天左右。

此时刘备军还有两三日粮草,运粮队还要五六日才能到华阴。

但运粮队抵达华阴,还得往长安走,且运粮队肯定比不得轻装简行的步兵,所以要慢一些,以每日二三十里速度来行走,那么等运粮队到长安的时间大概在十二三天左右。

从刘备断粮,到运粮队开始往长安送粮食,这中间的十二三天,就是致命的十二三天。

虽然长安确实空虚,但要守住几日,还是可以做到。

如此一来,只要拖住刘备五日左右,刘备的粮食会提前用光,粮食才刚到二百里外的华阴,哪怕刘备此时撤兵,华阴的粮草也开始往长安运,两方同时移动,缩短距离和时间,也得四五日。

这个时候刘备军都饿了一两天了,又如何还能跟西凉军作战?

要是徐荣再聪明一点,继续选择防守,等到刘备军开始撤离的时候再衔尾追击, 只要再拖个一两天,等关东军饿个三四天左右,那时候都不需要打硬仗,没准关东军自己就会哗变。

人只要饿个两三天就没力气,再加上徐荣不断侵扰,刘备百分百会是一场大败。

那么阎忠该如何避免这个情况发生呢?

当然是缩短刘备军饿肚子的时间,比如原本会饿个三四天,现在只让他们饿一二天的时间就行,差不多帮刘备筹集个两三万石粮草,就能做到这一点。

所以这个策略,其实是和当初陈暮给卢植献的计策是一样的,都是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

但陈暮是因为数学好,懂得逻辑思维,知道该怎么利用时间换空间。

而汉朝人的数学水平嘛......

所以要不是阎忠九章算术学得还不错,恐怕他真的要束手无策了。

想到这里。

阎忠抚须微微一笑。

幸好自己学识水平不低,不然就要出大问题。

子归弟。

侥幸侥幸。

目前的一切。

暂时都在我的计划中。

至少眼下。

没有让你失望。

不知道我这一策。

又是否惊艳了你的眼眸呢?

第三十二章 满满的套路第三十三章 拉开序幕第五十八章 势如破竹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六十四章 围点打援第三十七章 成了第八十九章 一十五规划(完)第二章 反间计第一百二十三章 万国来朝第一十九章 投名状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种内鬼第八十七章 浮阳之战(完)第一十九章 投名状第二百一十章 阵斩高览第三十九章 公孙瓒第五十章 战略目标:曹操保卫战第二十一章 追击第七十八章 淮水之战第三十六章 海内闻名,天下皆知第四十三章 幕后黑手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进屋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绍之死,禅位第三十一章 暗处交锋第三十七章 沮授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时代变了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二百七十三章 决战之日第三十一章 先发制人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一百一十章 开战吧第九十九章 工具人刘虞第一百三十六章 谈笑间,黑山军覆灭!第一百六十章 谷阳之战第八十二章 浮阳之战(1)第一百零五章 哥几个,骑着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计第三十一章 劝服马腾第三十三章 心肺骤停!第七十八章 重甲对轻甲第二百二十六章 将计就计第四十八章 筹谋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二百四十八章 齐王第六十章 孙策第六十八章 上阵父子兵第一百零五章 哥几个,骑着第二十三章 长辈的快乐第三十六章 学宫最后一天(4)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第七十三章 铚县会盟第三十章 东汉门阀第九十三章 凉州好大雪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请三辞第二十六章 试探第一百五十二章 安阳陷落第一十六章 奇袭曲梁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倾城第四十六章 各自战略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第九章 既当......又立......第二十二章 曲梁城破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风雨将至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第二十一章 追击第一十三章 与空气斗智斗勇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谋第三十一章 劝服马腾第二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二十八章 算无遗策第八十四章 大汉光明的未来第六十九章 西凉铁骑第六十三章 荀攸与许褚第二百七十章 刘协的心思第七十六章 名满天下第七十九章 局势明朗第一百九十七章 张郃投降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二十章 新的布局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话第八十六章 浮阳之战(3)第六十章 入驻华阴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荣回辽东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绍西遁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兴得太早了第七十章 等人第六十九章 西凉铁骑第八十二章 抓住你了第六章 哥,咱家有后台了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于桃园,终于桃园(大结局)第八十七章 陈子归束发弃袍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长逝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六十四章 张让之死第七十一章 开会第一百六十八章 聊城之战第五十八章 挂牌卖官第三十二章 仁义无双刘玄德,忠孝二全陈子归第三十六章 鸡泽设伏第一百三十六章 谈笑间,黑山军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