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互相算计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三国之谋伐酷笔记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华阴县衙府邸。

后院灰墙乌瓦,庭院已被大雪覆盖。

花园中有一凉亭,亭内四兄弟再次聚首,旁边只有典韦作陪。

在青州军的序列之中,BOSS刘备肯定是最大的老大。

其次就是关羽张飞陈暮三人,为第二级。

紧接着就是典韦太史慈沮授这些人,因为跟着刘备比较早,出生入死多年,感情很深厚。

至于黄忠赵云张辽田丰王朗管亥臧霸他们,别看在历史上名气那么大,但名气大也仅限于陈暮这个懂得历史的现代人。

在古人眼中,他们也不过刚刚入伍,一没资历,二没功勋的中级军官,自然没有资格出席这样半家宴性质的宴会。

是的。

今日宴会,确实属于家宴性质,哥几个已经快一年没见面了,互相之间都十分想念。

听说陈暮回了关中,刘备特意派人去临晋将关羽召回,再加上一直跟在他身边的张飞,兄弟几人就再聚首。

“大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陈暮举起酒杯,笑着说道。

刘备看了眼外面天色,只是大中午,虽然还在飘零着雪花,可哪里是傍晚了,便笑道:“四弟,现在天色明明尚早嘛。”

“快了,天色马上就快暗了。”

陈暮一语三关,笑眯眯地轻抿了一口酒。

这酒确实烈,不能多喝。

张飞可不像他那么斯文,仰头一饮而尽,哈哈哈大笑道:“痛快,良弼,别养鱼,继续喝。”

又是从陈暮嘴里学到的新鲜词。

典韦的酒量跟张飞不能比,几杯下肚就已经飘飘欲仙了,摇头晃脑地道:“不....不能再喝了,想睡觉......”

张飞有些嫌弃他酒量太差,又找到关羽道:“二哥,咱们来喝。”

“哎呀,三弟先把酒杯放下。四弟忽然回关中,相比是有事要说,你怎么净想着喝酒?先听听四弟要说什么吧。”

关羽摆摆手,目光看向陈暮。

陈暮既然在洛阳耕耘了那么久,忽然跑回关中来,肯定有事,不然无端过来,难道是为了跟兄弟几人一起凑凑热闹过个年?

听到关羽的话,众人就把酒杯放下来,刘备也说道:“是呀四弟,怎么忽然就回来了呢?”

陈暮微笑道:“我这次回来,是想请大哥奉诏讨贼。”

“奉诏讨贼?”

刘备纳闷道:“这不是在讨吗?”

“不是讨董贼。”

陈暮摇摇头。

“不是讨董贼,那是谁?”

“王贼。”

“王贼?”

刘备只觉得一头雾水,这世上哪有什么王贼?

倒是朝廷只有个司徒王允,可他不是跟我们一边的吗?

“冀州,王芬。”

陈暮嘴里淡淡地吐出了四个字。

“王芬?”

刘备大惊道:“王刺史向来忠恩爱国,又时常供应我军粮草,为什么要讨伐他?”

陈暮缓缓说道:“现在不一样了,王芬已成叛国逆贼,必要兴兵讨之。”

“到底是何事?”

刘备问道:“比眼下讨伐董卓还重要吗?”

陈暮点点头:“不错,比眼下讨伐董卓要重要十倍,百倍。若那王芬成功,则大汉江山不复存也。”

“这么严重?”

刘备十分惊讶,那王芬到底干了什么,莫非是在冀州称帝?

陈暮继续道:“上月,王芬与袁绍韩馥等人在冀州打算立河间王刘陔为帝,此等行径,是在藐视朝廷,藐视当今圣上,大哥若不严厉制止,兴兵讨伐,

则天下群雄纷立宗室为帝,国家必亡,如此局势,难道还不严重吗?”

王芬打算立河间王刘陔为帝?

刘备皱起眉头。

这事情确实问题很严重,不过仔细想想,或许也不算严重。

因为他们这边的进展相当不错,只要他大军启程,围困长安,将董卓的兵马调离出城,就可以等城中诸公除掉董卓,奉迎天子。

一旦迎天子回洛阳,定鼎天下,有了这份大义在手,相信天下各路诸侯都会群起响应。

至于冀州的伪帝,到时候再处理也不迟。

这就是分清楚主次概念。

伟人曾经评价刘备善于团结力量,但却不能分清楚主次。

明知魏国才是最大的敌人,非要为关羽报仇打吴国,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现在能分清楚主次的缘故,其实还是因为刘备认为东面冀州的问题处理比较麻烦。

先不说舟车劳顿还得往冀州跑,单说王芬的实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拿下。

而西面关中的问题很快就能解决,等董卓死后,再掌控了朝廷大局,就能够奉天子之命讨伐伪帝,这才是正确的道路。

想到这里,刘备摆摆手道:“四弟,如今吕布已经答应为内应,董卓覆灭在即,眼看就能奉迎天子,我怎么能在这个时候离去?还是等迎回天子,再处理冀州的问题。”

陈暮就知道他会这么说。

因为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深奥,稍微一想就能明白。

冀州那边属于远火,长安这边才是近火,而且边上就有水池,哪有近火不先灭了,跑去先灭远火的道理?

然而陈暮下一句话,顿时就扭转了局面,将冀州远火问题,变成了一团难以解决的近火。

他说道:“大哥不要忘了,如今青州力量极为空虚,若王芬立伪帝之后,立即出兵占领青州,坐拥天下两大富饶之州,人口千万,则天下诸侯即便联合起来,怕也不能挡,这才是最大的危机!”

青州?

陈暮的话顿时让刘备惊起一身冷汗。

他只想着先攻取长安救回天子拿到大义的问题,却忘了老家还有被偷塔的危险。

要是趁着他在关中对付董卓的空档,王芬真的对青州动手,那青州恐怕绝对无法抵挡,因为大部分青州的兵力,几乎都被他带了出来。

现在青州只有各地郡兵,加起来也只有两三万人,而冀州自古以来就是最富饶的土地,足有九郡,人口也最多,随随便便拉个十万人马出来根本不是问题。

要是王芬有不轨之心,确实不堪设想。

在发现冀州问题比自己想象的更严重之后,刘备深锁眉头,低声问道:“若王芬立伪帝之后,取了青州,那我即便是迎回天子,也不能相抗吗?”

陈暮苦笑道:“家都没了还怎么抗?拿司隶七郡这点土地人口跟冀州青州十五郡千万人口打吗?”

刘备沉默片刻,又问:“那关中......”

陈暮笑了起来,说道:“如今董卓覆灭在即,关中只需数万兵马足以控制局面,大哥尽管前去,有我在,必会让朝廷万无一失。”

嗯。

只保朝廷万无一失,天子有没有事,那就另当别论了。

刘备当然没有听出他的弦外之音,听到他的话,安心了许多,松了一口气道:“有四弟在,我还是很放心。既然如此,那我便立即启程,准备回洛阳向王芬兴师问罪。”

“大哥别急。”

陈暮微笑道:“我们还要等一份东西。”

“什么东西?”

“刚才我不是说奉诏讨贼吗?”

“难道是?”

“不错,朝廷的诏书。”

“朝廷的诏书?”

刘备纳闷道:“我之前倒是接到过几份,都是董贼以天子名义呵斥我的,难道他还会好心给我讨伐王芬的诏书?”

陈暮笑道:“自然,这个时候,董卓跟我们,可是有同一个敌人。”

“明公,明公!”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的石拱门处忽然传来了声音。

刘备转头一看,是田丰,便招招手道:“元皓,有何事?”

田丰匆匆而来,近前拱手道:“天子又来诏书了,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刘备看向陈暮,惊讶道:“四弟早就向长安上了奏折?”

他还以为自己要在华阴留几天,等他亲自上了奏折,等长安那边回信之后才能走呢。

陈暮点点头:“此事刻不容缓,一旦王芬立下伪帝,又以伪帝诏令讨伐一切不臣,反而让他们占了先机。”

田丰看看刘备,又看看陈暮,便问道:“明公与子归都已经知道这件事了?”

“不错。”

刘备道:“刚才四弟已经跟我说过了,我即刻就准备启程回冀州讨伐王芬。”

听到他的话,田丰这才松了一口气,说道:“正应如此,冀州虽远,可青州近。若我是王芬,立伪帝之后,必然夺取富饶的青州,加上本就强大的冀州,坐拥二州之地则天下可定,明公万不能让他得逞。”

这就是在战略上看待问题。

刘备看待问题是觉得自己只要迎回天子,就掌握了大义,就可以用天子的名分去恢复汉室江山,诏令天下。

而田丰和陈暮的眼光更加长远,早已经看到乱世将至,哪怕得了天子,天下各路诸侯也不会臣服。

所以与其要一个只有名分而没有实际意义的天子,自然是一州之地作为根据地更加重要。

听到田丰和陈暮一样都是这么认为,刘备也就放心下来,起身道:“那我就去接这份诏书吧。”

说着,便起身,穿过了拱门往前院去领诏书去。

而陈暮,坐在亭中饮酒看雪。

天色还未暗。

可阴沉沉的乌云遮蔽了漫天, 簌簌的雪花纷落,来到了这繁杂的世间。

看着这白茫茫又冰冷冷的世界,陈暮心中思绪千万。

王芬这个人。

还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有个虎视眈眈的袁绍在旁边盯着还不自知,结果偏要站出来兴风作浪,惹到刘备头上。

难怪你历史上会落得一个自杀的下场,看来刚愎自用也是个大问题。

现在是你自寻死路,就怪不得其他人了。

陈暮眯起眼睛。

不过袁绍这厮,倒也会算计。

选的真是时候。

刚好青州空虚,加上老大哥主力需要一定时间回师。

不然肯定顺手就把你给宰咯,绝对不可能让你这么顺利地把冀州取到手。

只是虽然现在青州没有吞并冀州的实力,而且老大哥现在肯定也只想着迎回天子,不想闹那么多幺蛾子。

但想借我们的刀取冀州?

呵呵。

陈暮嘴角含笑,眼中却露出冰冷的光。

那可要看我们这把刀,到底会不会如你所愿,是帮你割王芬的肉,还是顺手再给你捅一刀了。

三国之谋伐最新章节地址:

三国之谋伐全文阅读地址:

三国之谋伐

三国之谋伐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357章互相算计)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三国之谋伐》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第六十四章 给年轻的虎痴上一课第三十二章 仁义无双刘玄德,忠孝二全陈子归第二十三章 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第七十二章 陈暮的鬼名堂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敌以弱第七章 觊觎河内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阳第一百四十一章 铁锁横江第二十六章 戏志才病危第七十八章 他回来了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陈子归第一百六十八章 聊城之战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三十章 窥伺关中第一十四章 易阳城巷战第一百五十九章 算计第五十六章 打颍川第三十九章钟繇第五章 善与恶的抉择第七章 大汉忠臣董仲颖第六十八章 科技萌芽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二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一十三章 出头鸟第一百三十四章 雏鹰起飞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四十二章 一声大哥,一生大哥请假条第二十九章 反攻长安第四十八章 长社城内第一百零一章 涞水之战第四十一章 陈暮是我弟第八十五章 炮!第一百五十九章 算计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狱第二百四十一章 错误的道路第二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九十一章 攻心为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鄃县之战第八十三章 船队回航第五十四章 万里长征第一步!第八十四章 大汉光明的未来第八十二章 计中计第三十五章 西凉乱第七十五章 徐荣,奏起战争的号角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会谈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阵地向右移二里第二十六章 仁义之名传河北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一十四章 荆南叛乱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师曹操第九十八章 黄忠战甘宁第二十八章 算无遗策第六十八章 我带你回家第三十三章 拉开序幕第四十一章 吕布,我要你的命!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乱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战略与郭图的神助攻第一百八十八章 崩溃第七十四章 一席话语,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第二百二十八章 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第五十九章 起风了第二十三章 年关将至第一章 婚姻价值观第五十二章 借东风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离心离德第二百六十二章 如何证明?第一十六章 奇袭曲梁第一十二章 剥夺曹操的未来第一百五十五章 辽东第六十三章 折磨之王第六十七章 不打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对峙期与南方再乱第二十三章 南阳之战(完)第六十一章 人命如草芥第二十四章 战略谋划第一百六十一章 战起第一百八十一章 决战前后第八章 疯狂的何氏第二十六章 坐而论道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击马车第五十七章 时机已到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第二百八十二章 传位第二百三十七章 观望局势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一十三章 二桃杀三士第六章 汉末毒师第二十九章 邪魅一笑请假条第六十二章 奇袭长安第七十七章 大泽乡之战第八十一章 在广陵画上一个圈第九十五章 荆州风雨第五十一章 二战管亥第五章 善与恶的抉择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阳城下第七十章 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