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先帝创业未半,花光预算

陈暮借东风当然跟鬼神没有什么关系。

除了一是因为他隐隐记得史书上记载六月长社会刮起大风以外,最重要的是,他回忆高中地理老师说起的气象谚语,隐隐有几个相对应之处。

不过汉代迷信程度可以说是历代王朝之最,汉武帝巫蛊之祸就不用多说,不问苍生问鬼神也不用多说。

单说汉末时期,张角能够掀起这么大的浪潮,跟迷信思想就有很大关系。

所以陈暮假借上苍之名,反倒更容易令人信服。

同时也容易传出名望。

在汉代,名望非常重要。

袁绍家四世三公,就是积累多年名望。董卓之乱后,袁绍能虎踞冀州,就是因为袁家名望所在。

还有曹操刘备,曹操若是没有名望,就不可能被鲍信迎入兖州。

刘备要是没有名望,也不会被孔融请去救北海,更不可能被陶谦请为徐州牧。所以名望这个东西,看似很虚,实际上带来的好处难以想象。

所以如果陈暮能在这一战中攫取名望,再加上有曲逆侯之后这个加分选项,未来对于他举孝廉或者茂才,步入仕途有很大帮助。

因此这也是为什么他要假借上苍名义的缘故。

长社城中高架法坛,准备五谷牲畜等祭祀之物,向上天祷告。

而远在冀州,刘备这边也不轻松。

倒不是说战事不利,而是张角病重之后,张宝张梁缩紧人马,将分散在冀州其它各地的黄巾兵召集而来,屯兵广宗县,据城死守,巨鹿城那边也没有攻破,两地依旧处于僵持阶段。

但卢植兵戈锋利,冀州黄巾连番败仗,各地乱象基本已经平定,因此也是到了恢复民生的时候。

之前藏匿在深山老林,或者背井离乡的百姓也开始陆陆续续回乡。

面对家乡的满目疮痍,农田荒芜,房屋破败,无数勤恳的劳动人民即便再有怨恨,也只能怀着悲伤沉痛的心情,重新一头扎入了田地里,尝试着能不能再让土地焕发出曾经的生机。

这些有田地,且还有存粮能活下去的人算是大多数。秦汉时期宗族制度比较盛行,往往一个姓氏族人都会抱团在一起,形成一个固定的村落。

比如鸡泽乡,就是由毛、沮、张三姓,同族之间互帮互助,族老统一扶持分配,总归是不会饿死人。

受苦的是那些没有宗族的百姓。

虽然田地夺了回来,但家里没有了余粮,今年也没有了收成,再加上小灾小难无数,天灾人祸之下,这些百姓最终也只有饿死一个结果。

刘备被卢植派去北上,帮助安平、巨鹿、赵国等地官员收复失地,配合当地豪强清剿小股黄巾部队。

沿途来到经县、任县、堂阳、南宫等地。这里是冀州中枢安平巨鹿二郡,受黄巾之灾最为严重。官道上偕老妇幼,成群结队的流民返乡,百姓一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哀民凋零。

刘备看得十分不忍,跃下马来,走到一个老者身前拱手问道:“请问老丈,你们是何地人?”

老者被家人簇拥,搀扶着颤抖说道:“回禀将军,小老儿是南和县人,家乡闹了太平道兵灾,无奈只能带着宗族北上逃去了幽州,最近听说朝廷派了兵马平定灾祸,我等便与家乡父老,结伴回乡。”

刘备又问道:“回乡之后,有何打算?”

老者叹气道:“还能有何打算,期盼田地还有肥力,能耕种一次晚粮。小老儿宗族还有些余粮,

勉强能支撑到回乡。最惨的是那些外姓人,很多人路上饿得受不了,去就吃树皮,吃草木,甚至是吃泥土,活活胀死。”

“太可怜了。”

刘备看了眼一眼望不到头的难民潮,咬牙对关羽说道:“二弟,我们便在此地先安营扎寨,在路边摆设粥摊,施舍给这些百姓吧。”

关羽也很心疼,但他们的军粮是要用来行军打仗的,如果布施出去,那北上清剿黄巾的任务该怎么办,于是迟疑说道:“可是军中只带了半月粮草,用完之后,士兵就得饿着肚子打仗了。”

刘备想了想道:“无妨,四弟走之前将所有财物都留给了我,前方就是阜城县,军粮用尽,我们就去阜城找城中豪强买粮食,一路上能帮扶几个百姓,就帮扶几个。”

如果陈暮在这里,就又得痛心疾首。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途花光预算了。

但陈暮去豫州要的是轻装简行,身上那价值数千万的财产自然是不可能带走。所以临行之前,只能留给刘备,而且他也嘱托过,一定要妥善保管,这些钱未来大有用处。

可惜他忘记了刘备可是说出那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古名言的人,仁义之心,可见一斑。

不过对于刘备自己来说,这些钱其中一部分是张飞出售家产剩余,另外一部分则是军队打仗缴获。这段时间攻城拔寨, 刘备的主力人马就是幽州那五百精锐,而陈暮则利用那几千降卒在城破之后,四处搜刮财产。

如果是官军抢夺地方豪强的财产,那当然是违法的。但黄巾兵杀了豪强,抢夺了豪强巨富们的钱财,再由官军缴获,那性质和概念就不一样,财产也成为了军队获胜的战利品。

因此这些钱财反正是白得的,不管是地方豪强自己靠勤劳致富的财产,还是搜刮的民脂民膏,最后的结果,在刘备看来,也无非是用之于民而已。

很快,刘备就在官道上开始施粥,不仅施粥,对于那些有田地,却没有余粮,也没有宗族的百姓,他赠予钱财和一些粮食。

而对于那些无家可归,连田地都没有的百姓,则收入军中,当作辅兵来用,算是提供了一份有饭吃的工作。

结果一路行走,光是在巨鹿安平二郡,他就施舍了数万百姓,收拢了数千无家可归的流民。

其中青壮年和小孩占大多数,因为古代天灾兵祸的时候,最容易死的就是体质较弱的老人。青壮饿个几顿还没事,老人一旦缺少粮食,很容易死去,因此军中的老兵倒是不多。

不过即便如此,这样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也是非常差。一群饭都吃不饱的流民别说拿起武器上战场,就算是操练武艺,打熬力气,也没有那个时间。

好在张角的主力都已经集中在了广宗和巨鹿,其它各地的兵马势力已经极少,少则数千,多则一两万。

刘备这次出来带了五千人,配合当地豪强官府,再加上关羽之勇,倒也勉强应付。

第五十二章 刘曹会晤第七十三章 铚县会盟第一十二章 母亲第三十五章 民风淳朴蒲阴县第七十章 我们都是华夏子孙第一十二章 一口鸡汤第二百四十七章 骂孔融第一百八十一章 决战前后第六十八章 上阵父子兵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九十九章 会猎于冀州第一十五章 搅乱天下格局第二十五章 一圣一龙一虎一狐第四十三章 王芬喜提义子第七十五章 从地狱里回来第三十九章 吕布第二十一章 前汉南北军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第九章 陌上桑第八十一章 大战前夕第一百九十一章 总有一处门会打开第一十二章 尚书台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俊重病,攻城之日第六十三章 折磨之王第二章 刘备登基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测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业换帝位第五十四章 军情司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预防针第三十二章 满满的套路第六十六章 朝廷诸公的援助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绍之死,禅位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第二百三十六章 绑架陈暮第一十九章 底裤都被看穿了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诸侯惧第六十四章 把曹操往南逼第七十三章 袁绍自己人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倾城第七十五章 进山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绍怎么赢?第五十七章 围魏救赵第二十章 阎忠的二个任务第六十章 入驻华阴第二十章 地暖经济第四十七章 第二步,亲征曹操第三十九章 晋升资本第四十七章 夺权第八十章 陈暮之计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云梯第二百二十章 意外第三十五章 虎牢关前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阳第六章 哥,咱家有后台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张郃投降第一百七十六章 孙坚遭袭说明第七十五章 吾才满腹,袁本初竟不从之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五十一章 青州诸子家第四十六章 第一步,逼反曹操第七十章 我们都是华夏子孙第六章 观察第七章 弟,咱家没钱了第二百零七章 十胜十败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个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三刀第三十七章 学宫最后一天(完)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七十二章 长安乱第二十三章 南阳之战(完)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谋第九章 陌上桑第一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三十三章 此间凉第七章 弟,咱家没钱了第五十一章 步战之王第一百九十章 诛颜良第一十六章 一十二月朝议第七十五章 吾才满腹,袁本初竟不从之第四十五章 一声长叹第四十八章 投降了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五十一章 设伏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第七章 大汉忠臣董仲颖第五十一章 步战之王第一十三章 收权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踪第八十八章 林里捉婿第一十六章 都是内鬼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七十四章 张让第二十五章 哥几个,走着第一百六十二章 许攸偷家,荀彧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