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进攻内黄

一行人进入营寨,帐篷内比较黑,没有点灯。

老头家里其实挺富的,虽是寒门出身,但朱俊父亲去世之后,母亲就以卖缯为业。

缯是什么?

就是丝织品,在当时几乎可以当做现金来流通使用。

后来朱俊的上司已经讨伐贼寇不利,被州郡刺史上报,差点被朝廷问斩。

还是老头花了数百金,买通了尚书台的官员,把奏折里的罪责变轻,才让上司免于死刑。

从这一点上来看,老头家底还是非常殷实,绝对的大户人家。

不过有钱归有钱,家底积攒是靠开源节流省出来的。该花的地方绝不吝惜,不该花的地方,也连一分钱都不愿意浪费。

行军打仗那么多年,连帐篷内的油灯都不愿意常燃,说明朱俊不愧是商人家庭出身,有魄力有胆气,但也绝不迂腐乱花钱,是一个能干大事的人。

等亲兵点上灯火之后,朱俊这才坐在了席位上,陈暮当仁不让地坐在了他右手下方的次席,其余武安国、韩浩、杨奉、李乐、韩暹、胡才、罗颢、李兰等人也是依次安坐,陈群司马懿杨修司马朗等人则只能站着。

朱俊一边将身上的铠甲脱下来,露出里面淡蓝色的丝绸长袍,一边环视左右,微微点头道:“子归啊。”

“太尉。”

陈暮仰起头看着他。

朱俊将手中的铠甲递给身边的亲兵,摸向桌案上的茶杯,轻抿了一口说道:“安阳城池在此,你觉得我们该如何进攻?”

如何进攻?

常规的办法自然是打造攻城器械,然后猛攻城池。

但安阳是重镇,城池只比平原城矮一点点,且城内准备颇多,想依靠云梯之类的器械进攻,没那么容易。

所以朱俊询问陈暮,是想看看他有没有别的办法,比如上一次水淹安阳那样简单有效。

陈暮笑了笑道:“倒有三个办法。”

“哦?”

朱俊放下茶杯,笑着打趣道:“莫非是什么上中下三策?”

“三个都是上策。”

陈暮含笑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袁军大将张郃曾屡败于我手,今我亲临,其必畏我如虎,若我一封战书进城,约其决战,阵前一席话语,管教张俊乂不战而降,袁军不战自退。”

“额.......”

朱俊一时不知道该说点什么,他能够料到陈暮或许有计策对付敌人,但完全没想到直接一席话语让敌人投降,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张郃好歹也是袁绍亲信大将,统领数万兵马,将公孙瓒击退的人物,怎么可能就这样无缘无故投降呢?

在场诸多将领也是面面相觑,只是陈暮毕竟是他们的上司,在军中地位仅在朱俊和关羽之下,他们这些将领大者不过是普通的杂号将军,小者更只是普通的杂号校尉,自然不敢出言反驳。

至于司马兄弟杨修陈群他们,心中虽有疑虑,可他们的地位就更低,仅仅只是军中的文书佐吏,在这里甚至没有一席之地,只能呆在一边记录军务,更不敢插嘴。

所以在朱俊愣了半天神之后,场内一片安静,没有一个人敢说话,静得像是针落到地上都能听见。

过了好一会儿,朱俊才苦笑说道:“子归,我知你有大才,但饭可以胡吃,话可不能乱说。即便你名威震天下,敌人也不可能因为你的一席话语而选择投降,那张俊乂为河北望族,阖族皆在冀州,怎么可能会背叛袁绍?”

陈暮狡黠一笑:“张俊乂乃河间国鄚县人,

离幽州极近,虽然公孙伯圭未能击败高览,杀入鄚县,然袁绍也没有派重兵在北方,他若愿意归降,我会修书一封给公孙伯圭,令他护佑其家族。”

“没那么简单吧。”

朱俊忍不住说道:“如今袁绍猛攻平原,士气正旺,怎么可能会有人选择在这个时候叛变呢?”

“反间计!”

就在此时,杨修忽然出声。

司马懿和陈群如老僧坐定,没有说话,他们其实也猜到了,但绝不会像杨修这样爱出风头。

陈暮脸色一沉,目光回转过来,瞪了杨修一眼。

杨修顿时一惊,知道自己犯错了,连忙说道:“叔父,修知罪,还请叔父责罚。”

“既在军中,就按军中的规矩办,待会去自领五军棍。”

陈暮淡淡地说道。

杨修不敢争辩,苦着脸道:“唯。”

等陈暮教训了杨修之后,朱俊才说道:“子归,是否如德祖所言?”

“不错,正是反间计尔。”

陈暮侃侃而谈道:“安阳城内尚有袁谭亲信辛评,若我劝其投降,他必将此事奏报袁谭,袁谭也很快会把此事告诉袁绍,袁绍必疑张郃。”

“袁绍未必会疑他吧。”

朱俊反驳道:“张郃乃是袁绍亲信大将,当初被子归你击败而降职处罪,如今又很快复起,可见他还是得袁绍信任。”

“若我过洹水阴袭九侯城呢?”

“阴袭九侯城?”

“正是,袁绍其实也不信任袁谭,他最喜爱的儿子乃是袁尚尔。”

陈暮说道:“所以魏郡并非是袁谭全权处置,那逢纪为监军,坐镇邺城,就是在替袁绍监视袁谭,而袁谭则驻扎于九侯城,为安阳与邺城屏障,你猜我阴袭九侯城,张郃救还是不救?”

朱俊沉思道:“九侯城可不是那么容易进攻的,周围有武城、魏县、平阳城等地,背后又有邺都,周围袁军精锐不下四五万之众,孤军深入,恐难以成事。”

陈暮笑道:“我们要的并非是把九侯城拿下,而是要看张郃怎么选择而已。他若是救,我们中途伏击则可。若是不救,嘿嘿。”

“若是不救,有之前劝降之言,袁绍袁谭必然更加怀疑张郃有异心,居然弃少主不顾。”

朱俊恍然大悟。

袁绍再怎么不喜欢长子,袁谭也好歹是代表袁绍坐镇魏郡,敌人都打到城外,包围城池,你选择不去救主,是什么意思?

哪怕洛阳军没有伤到袁谭一根汗毛,这样的态度也绝对会让袁绍和袁谭不爽,到时必然猜忌于他。

历史上张郃高览是怎么被逼降的?

还不是因为他们攻不下曹军的营寨,被郭图中伤,导致他们不得不投降于曹操。

陈暮当然知道想要逼迫张郃投降没那么容易,所以绕过安阳,进攻有袁谭的九侯城,如果张郃选择来救,围点打援即可,如果张郃选择不救,袁谭心中也必然有一根刺。

汉末这堆袁家人,可都不是什么心胸宽广之辈。最重要的是,九侯城并不是像安阳这样的重镇,城池也不高,攻打难度非常低。

只是因为处于邺城周边,周围的袁军数量太多,所以不好攻打。只要能够给袁谭造成惊吓,张郃回师不力,怎么样也该斥责于他,张郃担惊受怕之下,说不好会真的投降。

但杨奉还是忍不住提出疑问道:“可是九侯城周围袁军太多了,即便大军绕过安阳,孤军深入,万一没等来安阳的袁军,周围的其他袁军进攻咋办?”

“这就要提到第二个办法了。”

陈暮看了眼司马家兄弟,轻声说道:“待二哥拿下内黄,从邺城东南方向进攻魏县的时候,武城、平阳城以及邺城的守军,你们觉得他们还敢去支援九侯城吗?”

“内黄应该也没那么好拿吧。”

朱俊提出异议。

陈暮笑道:“太尉放心,山人自有妙计。”

“好,那就看看你如何拿下内黄。”

朱俊点点头。

现在也没什么别的办法,邺城为魏郡中枢,也是冀州中枢。

周围兵力不下十余万众,繁阳、内黄、黎阳一带皆有重兵,邺城周边也有数座城池,哪那么容易攻得下来。

既然陈暮说有办法,那就先看看他的吧。

当下,朱俊也是立即开始整顿军务,一边加紧制造营地,一边筹划进攻城池的事宜。

过了几日后,陈暮便启程前往内黄县。

关羽大军此时就驻扎于内黄,朝廷总计出动六万多大军,除了驻扎在林虑的徐晃以外,朱俊领三万五千北军精锐,关羽则约两万人。

此时关羽早就已经准备开始进攻城池,等到陈暮抵达之后,把一切计划都安排妥当,便开始正式行动。

八月初,已经入秋。

天气依旧炎热。

内黄县城西门,袁军军司马赵威孙看守此城门。

很多人都知道,赵家乃是魏郡望族,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赵威孙的亲姐姐,就嫁给了司马防。

所以赵威孙是司马朗司马懿的亲舅舅。

司马防早就写信给了赵威孙,赵威孙也答应归顺朝廷,此次双方约定,一旦关羽攻城,他就打开西城门,放洛阳军进去。

夜已经深了,城墙上都是铁架堆满了火把来照明,唯独城楼上方,有一展纸灯笼悬挂在上面。

这是双方约定的暗号,举火为号!

关羽亲领一万士兵悄无声息地靠近了内黄城外,然后派人举起火把,在城外不断挥舞。

此时赵威孙焦急地在城楼上走来走去,夜晚繁星点点,心中的焦虑让他汗如雨下,不时探头往城外观望,看看城外有没有火把信号。

“家主,有火把闪耀!”

赵威孙的家兵亲信注意到了城外信号,连忙向他报告。

“快,放信号。”

看到城外确实按照约定有火把闪烁,赵威孙也是马上让人回信。

袁绍是世家出身,深知世家力量,所以占据河北之后,重用河北世家,反对他的世家就劫掠他们的财富,逼迫他们逃离,支持他的世家便得到重用,不断拉拢。

比如河间张氏,黎阳赵氏,阴安审氏等等,手下大部分将领都来自于河北世家大族,因此赵威孙现在担任内黄守将之一,掌管西门事宜。

有他为内应之后,城楼上迅速有火把回应。城外关羽见到此景,精神一振,立即派出管亥领千人靠近城池,准备入城。

片刻功夫,管亥来到城下,城门迅速打开,管亥很快将城池西门占据,紧接着关羽马上派出大军。

夜晚时分,内黄大部分士兵还在睡梦当中,关羽的军队就已经从西门进入,在赵威孙的带领下,很快包围了城中军营。

城内最高守将,袁绍部将韩猛锐而轻敌,根本就没有防备,此时他正在呼呼大睡。

等到城内有人察觉,发出信号之后,整座城池才惊醒过来,但战斗根本就没有持续多久,西门失守,关羽立即派出军队去控制南门和北门,唯有东门还在袁军手里。

韩猛得知敌人打进来了,仓皇从床上爬起来,拿起武器铠甲,率领亲卫从府邸出来,此时城内一片慌乱,四面八方到处都是敌人的士兵。

“将军,敌人进城之后,先夺了南北二门,然后直奔东门的营地,如今军营被敌人围困了,快守不住了。”

韩猛才刚出来,就有南北二门的溃兵向他报告。

因为城中营地被包围,大部分士兵还在梦里,敌人忽然袭击,整个营地乱作一团。

幸运的是由于关羽必须要把四门控制起来, 没有第一时间去进攻城内营地,使得营中将领马上组织士兵进行反抗。

但显然也支撑不了多久,很多士兵甚至连衣服铠甲都没有穿戴,武器都没有找到,外面已经在猛攻。

得知这个消息,韩猛马上对亲兵怒喝道:“如今城门被夺,今天若是不能打退敌人,那我们肯定死定了,众将士随我去解除军营之围。”

“唯!”

亲兵们轰然应是。

当下韩猛带着自己数百亲兵,向着军营方向而去。

关羽一万大军进城之后,立即分散开始围剿城内各处的守兵,南北东三门要控制起来,然后慢慢进攻东面的军营。

四处都是喊杀声,有人要逃跑,有人在反抗,几十人的士兵分散突袭,城内一片乱麻。

等到韩猛抵达军营外的时候,就看到数千人正在猛攻营门口。

这座军营是城内东门附近一片校场,因为是城内,营寨的防御力量不足,仅仅只是普通的一圈栅栏而已,现在已经摇摇欲坠,即将被攻破。

看到此情此景,韩猛急了,马上说道:“将士们,随我杀!”

“杀!”

韩猛亲兵大吼着跟着他冲杀过去。

正在攻打营寨的洛阳军没有想到后方忽然来了敌人,士气不由跌落。而营寨的军队见援军已至,士气大振,发起了反扑。

不远处,正在观战的关羽骑在爪黄飞电背上,远远地看到了一猛将冲阵,打散了自己军队阵型,顿时眯起了眼睛,手中的青龙偃月刀,泛起了炽烈的白光.......

第二章 刘备登基第一十四章 关中诸事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请假条第一十五章 搅乱天下格局第九十五章 白马玄甲,定叫他有来无回第五十七章 重要讲话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东第七十六章 界桥之战第七章 大汉忠臣董仲颖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将第三十一章 劝服马腾第四章 那个男人的可怕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战!第三十二章 吕布东逃第二百一十九章 突袭魏桥第二十九章 论仁第七十九章 对峙阶段的斗智斗勇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阳的意图(感谢歆帅帅大佬的盟主打赏)请假条。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诸侯惧第七十八章 官军下来战书,约我等明日决战第一百四十一章 铁锁横江第一百九十五章 还债第八十五章 壁虎断尾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对苍穹(新年快乐)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辈第九章 陌上桑第七十六章 界桥之战第一十九章 主簿赵琳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五十五章 家庭与传承(恭喜陈暮喜提儿子一个)第一百二十六章 东征高句丽第一百八十九章 无路可逃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戏亭,关云长万军冲阵第三十九章 授天书第六十九章 万恶之源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离心离德第八十章 用老张郃的计击败小张郃第七十一章 莽夫会套路,谁也挡不住第二十六章 试探第一十一章 茶艺第六十二章 朝会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三刀第二十一章 曹操刺董第六十六章 张辽高顺归属第五十六章 繁星点点第一章 黄河以北,三分之势第五十七章 围魏救赵第七十七章 马第五章 贿赂第二百五十七章 朝堂第二十三章 董贼第二百六十七章 攻打邺城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第二十一章 出使吕布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战略与郭图的神助攻第九十五章 白马玄甲,定叫他有来无回第九章 寿诞第二百零一章 谁能继承大统?第二十三章 吕布归顺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战!第八十章 土崩瓦解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魉(二)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长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第四章 乃祖之风第六十七章 远洋船队第四十九章 权谋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七十六章 界桥之战第八十四章 兵临城下第七十二章 长安乱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绍之死,禅位第一十二章 母亲第七十章 出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于桃园,终于桃园(大结局)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锅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战略与郭图的神助攻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绍怎么赢?第一百零四章 军万马自北来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门第三十八章 章武二年第六章 定徐州(1)第九十一章 张飞战吕布第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第七十一章 典韦第二百六十一章 请陛下禅让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八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四章 半个大汉人请假条第四十五章 迁都(感谢云哥的盟主)第一百七十章 司马懿第三十一章 暗处交锋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四章 那个男人的可怕